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10)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10)

  亥七、遂求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遂求利行?

  天二、標(biāo)

  當(dāng)知此行,略有八種。

  四攝事這一科里面有三大科,就是愛語、利行、同事,這三大科。愛語這一科講過了,F(xiàn)在是第二大科、利行。利行、分九科,現(xiàn)在是第七科、遂求利行。「利行」這個「利」是能成就圣道,叫做「利」。就是你肯這樣修行,能夠成就圣道,所以叫做「利行」!杆烨罄小惯@「求」是「愿」的意思,「遂」是滿足的意思,滿足你的愿望,你想要得圣道,這樣修行就能滿愿的。這「遂求利行」是這樣意思。

  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薩遂求利行?」這是問。下面第二科是標(biāo)出來,「當(dāng)知此行,略有八種」你要注意、要知道,這「遂求利行」有八種的不同。這是標(biāo)出來數(shù)目。

  下面第三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舉無慚纏。

  天三、釋(分二科)      地一、舉無慚纏

  謂諸菩薩,見諸有情于應(yīng)慚處,為無慚纏之所纏繞;方便開解,令離彼纏。

  有八種遂求利行。第一種指什么說的?「謂諸菩薩見諸有情」,他不是聽人說,他看見很多的眾生「于應(yīng)慚處」,對于應(yīng)該感覺到羞恥的地方,「為無慚纏之所纏繞」,為沒有羞恥心的煩惱所纏繞,他不感覺到羞恥。做了錯誤的事情,沒什么關(guān)系,心里面不感覺到羞恥!阜奖汩_解,令離彼纏」,菩薩看見這樣的眾生,發(fā)慈悲心,「方便開解」,善巧方便地開解他、開導(dǎo)令他有智慧,明白這件事,「令離彼纏」,使令他遠(yuǎn)離無羞恥的愚癡煩惱。

  地二、例無愧等

  如無慚纏,如是見有于應(yīng)愧處,為無愧纏之所纏繞;若惛沈纏,若睡眠纏,若掉舉纏,若惡作纏,嫉纏,慳纏,之所纏繞;方便開解,令離彼纏。

  前面第一種是舉無慚纏,F(xiàn)在第二科,例無愧等。

  「如無慚纏,如是」,前面這一段文,沒有羞恥心的煩惱,「如是」這樣說的,下面「見有于應(yīng)愧處」這位菩薩他的大悲心看見有應(yīng)該羞恥的地方,「為無愧纏之所纏繞」。這個「愧」也是羞恥的意思,就是他是看見有道德的人,他心里面感覺到羞恥;「那個人那么樣的清凈莊嚴(yán),我就這么多的罪過!垢杏X到慚愧、感覺到羞恥。那就叫做「愧」、「應(yīng)愧處」!笧闊o愧纏之所纏繞」,而這個人不感覺到羞恥,看見那個人有戒、定、慧,那么地?zé)o量功德莊嚴(yán),他不感覺慚愧。這樣的煩惱把他纏繞起來。這表示沒有羞恥的心、沒有慚愧心,很嚴(yán)重。

  「若惛沈纏」,前面說無慚纏、沒有慚愧的煩惱,而眾生的煩惱又不止于此,還有其他的煩惱。就是靜坐、修止觀的時候,惛沉就來了,把他捆的沒有辦法解脫,「惛沉纏」!溉羲呃p」,或者不是修止觀的時候,休息、睡眠睡得太過頭了,他要睡十二個鐘頭才夠,睡八個鐘頭還不夠。有的人睡六個鐘頭也就不算少了,或者有的人睡五個鐘頭、四個鐘頭、三個鐘頭、兩個鐘頭也可以,止觀上有一點相應(yīng)的人,他就睡兩個鐘頭就可以。而這位修行人,他的睡眠是太過頭了,所以叫「睡眠纏」!溉舻襞e纏」,就是靜坐的時候,他心里面掉動,想東、想西,過去經(jīng)驗的事情,一直在思惟。這個掉舉也是散亂,但是是在貪煩惱的經(jīng)驗的事情上說的,「掉舉」。「若惡作纏」,「惡」這個字念「誤 」,就是不高興。「作」就是我做過這件事,做過這件事又后悔了,我不高興;為什么人家拜佛拜一千拜,我一拜都沒拜;或者是我拜大悲懺我后悔了,我不要拜大悲懺。后悔,或者做好事后悔,或者做惡事后悔了,都叫做「惡作」!讣道p」,嫉妒,別人才華好、智慧高、文章又寫得好、字也寫得好、靜坐的功夫也好,我看見了以后,我就不舒服、不高興,嫉妒人家的功德。「慳纏」,慳吝不肯布施!钢p繞」,這么多的煩惱來困擾著他。菩薩看見這樣煩惱的人怎么辦呢?「方便開解,令離彼纏」!阜奖恪咕褪瞧兴_有大智慧,叫作「方便」。能為他說出來一些道理,破除去這么多的煩惱,「令離彼纏」,使令他遠(yuǎn)離那么多的煩惱。

  靜坐的時候有惛沉的煩惱,怎么辦呢?輕微的惛沉是容易對付,若是重了,就難了一點。常常靜坐的時候自己會知道,這個時候會惛沉。如果不常靜坐,那可能會不知道。知道的時候,你應(yīng)該預(yù)先要對治、想辦法破除惛沉。破除這個惛沉是什么辦法呢?先經(jīng)行,你稍微快步經(jīng)行,快步經(jīng)行的時候,這氣血的流通、全身都普遍了,他就有精神,就可能不會惛沉。但是你習(xí)慣了那個時候惛沉,還有可能會惛沉,那怎么辦呢?就是你靜坐的時候,你先不要修奢摩他的止。你把你的心注意頭頂,注意頭頂,先用手幫助一下,你用手摸自己的頭頂,就注意這頭頂,它能破除惛沉,會有這個力量,這是一個方法。其次,少吃飯。少吃飯,惛沉也就會減輕!溉羲呃p」也是,你少吃飯、它就會輕一點、會減少;蛘吣阕畛跛咧,你不妨就這一天完全不吃飯、只是喝水,睡眠就會減輕!溉舻襞e纏」,掉舉、他并不惛沉,但是心里面妄想很多。妄想很多這件事,這在家人,他在社會上工作,他接觸的事情很多,他容易掉舉。出家人掉舉應(yīng)該是減少,因為出家人生活的環(huán)境,都是很平淡的境界,它系縛你的心的力量輕。譬如說我到大殿去,我看見佛相,我到藏經(jīng)樓就是經(jīng)書,我到講堂、大家同梵行者在這里修學(xué)佛法,這樣妄想自然不多。到外面門口看看、都是樹,或者松樹、或者柏樹、或者楊樹、再不然有個飛鳥飛過去,就是這些事情。這些事情它系縛你的力量輕,你的妄想就少、就不多。但是有可能靜坐的時候還有妄想,那你就特別用力的專注在所緣境上,妄想就是有,但它少。在《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他提出來一個方法,就是你坐下來,你要有所緣境。你在所緣境上修止或修觀。修觀、你不要修很久,短時間內(nèi),你自己向自己說一句話:「我現(xiàn)在的心在干什么?」它就容易覺悟。在《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或者是《解深密經(jīng)》分別瑜伽品說:「于所緣境數(shù)數(shù)憶念」。他就會減少惛沉、也會減少掉舉、散亂,就算有散亂,時間不多、你就覺悟了!赣谒壘硵(shù)數(shù)憶念」,用這個辦法。自己靜坐的時候有什么問題,你要想辦法解除這個問題、解除這個障礙,你不能無所謂:「我打一會兒瞌睡沒關(guān)系,我打一會兒妄想沒關(guān)系」,你若那樣放縱自己,那你的靜坐很難有成就。

  另外有一件事應(yīng)該注意,你常常靜坐你要知道,要知道這個時候我靜坐會好一點。就是你要知道你自己什么時候靜坐容易相應(yīng),要知道這事。你常常靜坐你會知道。譬如打禪七,從早晨起來靜坐,到晚上也是靜坐,然后休息。這一天的時間,你要知道這件事,我什么時候相應(yīng)、什么時候不相應(yīng),應(yīng)該知道。知道了,這相應(yīng)的時間非常寶貴,你要特別努力靜坐,使令止也相應(yīng)、觀也相應(yīng)。不相應(yīng)時、預(yù)先要想辦法防止、對治它。

  「若惡作纏」就是后悔,這是愚癡的行為,我作好事后悔了,這不是愚癡嗎?做錯誤的事情后悔了,應(yīng)該反。何易鲥e誤了,也應(yīng)該懺悔,但是不要再老是打妄想。老打妄想,障礙自己的止、也障礙自己的觀,那是聰明人的事情嗎?「嫉纏、慳纏」這都是智慧不夠,就會有這個問題!阜奖汩_解、令離彼纏」這是菩薩慈悲,常會開示我們,要解除這么多的煩惱。

  這第七科,這是八種煩惱。若是解除了這八種煩惱,那你的止觀就成功了,你的戒定慧都成功了,叫做遂求利行。

  亥八、二世樂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利行?

  前面是第七科,遂求利行。第八科,二世樂利行。分三科,第一科,征。

  「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利行?」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標(biāo)。

  天二、標(biāo)

  當(dāng)知此行,略有九種。

  天三、釋(分三科)      地一、依凈身業(yè)

  謂諸菩薩于他有情,依凈身業(yè),勸令遠(yuǎn)離一切殺生;勸令遠(yuǎn)離諸不與;勸令遠(yuǎn)離諸欲邪行;勸令遠(yuǎn)離一切窣羅若、迷隸耶、及以末陀、放逸處酒。

  第三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依凈身業(yè),來說二世樂。

  「謂諸菩薩于他有情,依凈身業(yè),勸令遠(yuǎn)離一切殺生」這些菩薩、諸菩薩,于他有情,「依凈身業(yè)」從這清凈的身業(yè)這方面,「勸令遠(yuǎn)離一切殺生」勸令眾生不要殺害眾生、不要殺生!竸窳钸h(yuǎn)離諸不與取」,勸導(dǎo)眾生遠(yuǎn)離偷盜的事情,不合理的財、不要拿。這個事情,我看,不要說在家居士,我們出家人還不容易…。這個「不與取」,就是我們出家人還是容易犯,有什么犯?

  我說一件事:可能十年以前,三藩市弘福寺有一位慧生老法師,那時候可能沒到八十歲,大概七十多歲。而有些在家居士總是對老法師很恭敬、護(hù)持。就說:「老法師、您年紀(jì)大了,沒什么收入,可以向政府申請福利金!估戏◣熣f:「好啊!怎么辦呢?」拿來表格要填表格。表格上說:如果你超過兩千塊錢、還是三千塊錢,你就不能填這個表格;凵戏◣熣f:「那我是超過這個數(shù)目,我的錢比這個數(shù)多,那我就不申請了,我沒有資格申請這個福利金的!咕筒簧暾埩?梢娺@老法師,他不作不與取的事,他不作這件事。但另外我認(rèn)識一位法師,我不要說名字,他的財富要比兩千還多、可能兩萬還多,但是他就申請這個福利金了,政府每個月給他五、六百塊。明白說、這就是不與取嘛!政府說:你若有一千塊錢,你算是窮人,我每個月給你多少福利金,你若超過這個數(shù),我就不給,你就不能申請了。但是他就說謊話:「我沒有」,犯個妄語戒,也犯個盜戒。另外,我們自己可以想這個事,譬如說,我們到醫(yī)院去看病,醫(yī)院說:「如果你沒有錢就免費(fèi)!沟悄阋床。要藥、還要醫(yī)生,都是要錢的。醫(yī)生給你看病,就是要有人給他錢的。那個錢就是另外有人付了,就是醫(yī)院來負(fù)責(zé)。但是,我們說「沒有錢」,那就是他們付了。但是、事實上你有錢沒錢?如果你真是沒錢,那你沒說謊話,他就愿意幫助你。如果你有錢、你嘴里說「我沒有錢」,這就是有問題。

  再講一個事情。這個故事出在《影塵回憶錄》,這是倓老法師在青島湛山寺的時候,那時候是一九四八年,老法師講他生平的事情,由大光法師記錄,其中說到一件事。在沈陽廟里面一個出家人,這個出家人要造廟,他就各處去化緣。有人就相信老法師的話、就捐助他。他是出家人、是不是讀過書?這個事不清楚。他拿到的捐款,回到他的住處,他把這錢交給在家的皈依徒弟管理這個錢,他自己不管。大概這個錢還是有個數(shù)的。后來他要用這個錢來造廟,就到皈依徒弟那要這個錢的時候,他說:「你沒給我錢呀!沒有,你為什么同我要錢?」這個老和尚就是很淳厚的人,沒有那么多的分別心、也沒有現(xiàn)代的知識,沒有說:「你收到我的錢,你給我寫個收據(jù)。」完全沒有,就是這一句話。這時候,他那皈依徒弟就是:「沒有給我錢,你不能同我要錢!惯@老和尚說:「我給你錢了,怎么不承認(rèn)?」就到法庭去告他。這法官當(dāng)然把兩方面人叫來。到了出庭就問:「你有什么證據(jù)?你錢給他」。他沒話好說,什么證據(jù)也沒有!笡]有證據(jù),你又說你錢給他,你犯法,要打你。」打手板,打他一下;「阿彌陀佛」,打他一下;「阿彌陀佛」。就這樣結(jié)束了。當(dāng)然這也可以說是對方是不與取,實在沒有信用的事情。后來有一天,就看見老和尚到他家里來,看完了,他太太就生小孩。到廟里一問,老和尚死了。這個事就這樣。

  所以這「不與取」這個事,任何人不能不與取,你要「不與取」的話,你將來要還他的。你不合道理,你要還他的。那個居士拿他的錢不承認(rèn)了,以后這老和尚死了、到他家來做兒子,你錢還他不還他?所以我們學(xué)習(xí)佛法,要學(xué)第一義諦,「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當(dāng)然是高深的意思,但是要相信因果。所以這菩薩「勸令遠(yuǎn)離一切殺生,勸令遠(yuǎn)離諸不與取」,這件事要遠(yuǎn)離!覆慌c取」你不要。我認(rèn)為我們出家人一千個、一萬個不應(yīng)該「不與取」。而在家居士,相信佛法的也不應(yīng)該做這個事。

  「勸令遠(yuǎn)離諸欲邪行」,這件事也是要這樣做。但是這件事就是要修不凈觀,你常常修不凈觀,就沒有這個問題!竸窳钸h(yuǎn)離一切窣羅,若迷隸耶」,這「窣羅」就是米酒,用米做的酒。這「迷隸耶」有的地方說是藥酒,就是甘蔗等根、莖、枝、葉,造的酒。「及以末陀」,末陀是什么?是葡萄酒。總而言之是「放逸處酒」,喝了酒以后,失掉了理智,就會放逸、做錯誤的事情,菩薩勸令遠(yuǎn)離。不要飲酒。

  地二、依凈語業(yè)

  依凈語業(yè),勸令遠(yuǎn)離一切妄語;勸令遠(yuǎn)離諸離間語;勸令遠(yuǎn)離諸粗惡語;勸令遠(yuǎn)離一切綺語。

  「依凈語業(yè),勸令遠(yuǎn)離一切妄語」。前面是身業(yè),要使令自己身業(yè)清凈,F(xiàn)在這是「依凈語業(yè)」,說是「語業(yè)清凈」叫「凈語」,實在就是心清凈,就是我們的心、常常地保護(hù)它不污染叫「清凈」!竸窳钸h(yuǎn)離一切妄語」,不要說謊話!竸窳钸h(yuǎn)離諸離間語」,就是,這個人和那個人感情好,你不要說破壞人的感情的話,不要這樣子。我感覺「說謊話」,我看,有些人也不容易守清凈,就是會說謊話,說話不真實。如果你相信因果的話,說謊話,有因就有果。是在《華嚴(yán)經(jīng)》那一品?《華嚴(yán)經(jīng)》、《涅槃經(jīng)》、乃至《阿毗達(dá)磨論》,就是這里的《瑜伽師地論》都有提到,我們有時候口發(fā)出來的氣會臭,會臭;什么原因?就是你說謊話的余報?跉獬3簟R矔S龅絼e人說謊話騙你,這還是余報。嚴(yán)重的妄語要到三惡道去的。所以是「勸令遠(yuǎn)離一切的妄語」!竸窳钸h(yuǎn)離諸離間語」,就是破壞別人的感情。其實他們的感情是屬于中庸性的,也沒什么不好,可也沒什么特別好。但是你給傳了一句話,他們兩個就變成有仇恨的人了。為什么你要傳這句話呢?你傳這句話的時候,你感覺他們變成有仇恨的人、你快樂啊!何必傳這句話呢?你要想一想,這句話說出去的時候,它的后果是什么?所以不應(yīng)該說離間語。你還感覺,「我告訴你這句話,我對你好!」實在來說是對他不好呀!這增加他的瞋心了嘛!他對那個人沒有瞋心,你說這句話,他就對他有瞋心了,那好嗎?你對他好嗎?所以是「勸令遠(yuǎn)離諸離間語」。

  「勸令遠(yuǎn)離諸粗惡語」,「粗惡語」就是罵人。「勸令遠(yuǎn)離一切綺語」,不要說些放逸的話。

  地三、依凈意業(yè)

  依凈意業(yè),勸令遠(yuǎn)離一切貪欲、瞋恚、邪見。

  這是第三科。要清凈自己的心。這「定資糧」,修禪定、先要有個前方便。前方便,其中就有個「正知而住」。這「正知而住」是什么?這「八正道」里面有個「正業(yè)」,「正業(yè)」是什么?「正業(yè)」就是「正知而住」呀!常保持內(nèi)心的清凈,叫「正知而住」。這樣的修行,實在是修定的前方便。從早晨起來、睡覺醒了以后,你常常地保護(hù)內(nèi)心的清凈,叫他「正知而住」、不要有染污心,你看這修行怎么樣?你不妨試一試看怎么樣?

  我們漢文佛教,很久以來不提倡修止觀了,多數(shù)提倡念佛;念佛好呀!但若是不念佛、我不歡喜念佛的時候,那其他的方法怎么修行?「我不知道!」其他的修行方法不知道。我們的漢文佛教,多數(shù)是這樣情形,F(xiàn)在我們?nèi)羰亲x《瑜伽師地論》的話,我們會知道,告訴我們很多的修行方法。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正知而住」,你試一試。從早晨起來一開始,我老是保護(hù)內(nèi)心的清凈、叫他明明白白地、不要污染,看這修行方法怎么樣?當(dāng)然,我們坐在那里、閉上眼睛、修止觀,這是修行,但是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正知而住」,你試一試、看怎么樣?說是,有人不講道理,給我一捶、或是罵我一句,你這時候能不能「正知而住」?能不能?如果這時候你忘了、把「正知而住」丟到三千里外去了,就想:「這個人怎么這么壞蛋,給我一捶」,老想這個事,就看出來這個人沒有修行。本來你可以說有修行,但是這一捶就把你考驗出來了,你沒修行。或者,說一句話、也就考驗出來了。

  「依凈意業(yè),勸令遠(yuǎn)離一切貪欲心、一切的瞋恚、一切的邪見!鼓銜r時地保持內(nèi)心的清凈。貪欲的時候、不貪欲,瞋恚的時候、不瞋,邪見的時候、不邪見。當(dāng)然這「邪見」,我們不能廣學(xué)經(jīng)論、不深入地學(xué)習(xí)佛法,很難有正見。一發(fā)生事情的時候,你的見地有問題,你不能表達(dá)出來佛法的思想,佛法應(yīng)有的態(tài)度、你沒有,就是你沒有正見。為什么沒有正見?你就是對佛法學(xué)習(xí)得不夠。不夠、你就沒有正見。佛在世的時候,在大眾僧里當(dāng)執(zhí)事的人要得阿羅漢,要到阿羅漢這時候請你作第一上座、或者是擔(dān)任各式各樣的執(zhí)事,為大眾僧服務(wù),這是阿羅漢服務(wù)的。若是末法時代的時候,為大眾僧服務(wù)、要什么樣的人才能服務(wù)?你一定是要阿羅漢、沒有阿羅漢、那么誰來服務(wù)?應(yīng)該有「正見」。你應(yīng)該有這程度,你為大眾僧服務(wù)的時候,不會有錯誤。雖然不是圣人,但是有正見,事情會做得很公平。但這件事現(xiàn)在能辦到嗎?我看辦不到。因為現(xiàn)在,我們漢文佛教,普遍地不歡喜學(xué)習(xí)佛法。就算來到佛學(xué)院,我們肯學(xué)習(xí)佛法,一點不對勁,我要告假、我要走,不學(xué)習(xí)佛法了。感覺到這很有道理,任何人不能勉強(qiáng)他,我看就是他的師父都不能勉強(qiáng),你勉強(qiáng)不來的。所以我們現(xiàn)在漢文佛教這樣的程度,在寺院里乃至作住持的都算在內(nèi),未必都有正見。那么這個寺院能住持佛法嗎?我說這話,什么意思?就是我們各位同學(xué)在佛學(xué)院里學(xué),你要認(rèn)識:我們今天的佛教是什么樣?要知道,是這么樣一個情形。所以我們應(yīng)該發(fā)心努力地學(xué)習(xí)佛法,能得「正見」,不要邪知邪見。你邪知邪見,你本人有問題,你在寺院里面做住持;是興盛佛法?是敗壞佛法?這話應(yīng)該怎么說?

  這里面說:「依凈意業(yè),勸令遠(yuǎn)離一切貪欲、瞋恚、邪見!刮覀儾灰f大話,就是我們常?础惰べ煹卣摗飞细嬖V我們,這八正道里的正業(yè),準(zhǔn)備定資糧的時候有個「正知而住」,我們就從這里開始修行。就是貪欲來的時候、趕快把貪欲驅(qū)逐了,叫他心里面「正知而住」。瞋恚心來了、把瞋恚心驅(qū)逐出去,讓他心里面「正知而住」。不容易一下子辦得到,那非要長時期地學(xué)習(xí)佛法,才能有正見。有正見、就沒有邪見。

  而我們今天的佛教…我這話說出來又是有問題,就是剛出家就要做住持。并沒有怎么學(xué)習(xí)佛法,就要做住持,因為他有這個因緣、有這條件,他就做住持了。那這件事對不對?自己還邪知邪見,但是就要住持佛法、就要收徒弟。這事怎么樣?

  這里是「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利行?當(dāng)知此行略有九種!褂嬎氵@個數(shù),是不是九種?「依凈身業(yè),勸令遠(yuǎn)離一切殺生、遠(yuǎn)離諸不與取、遠(yuǎn)離諸欲邪行」,這是三個。后面,「勸令遠(yuǎn)離一切窣羅」不要飲酒,這是第四個。「依凈語業(yè)」是四個,加起來是八個了。那「凈意業(yè)」,那是三個算一個,加那八個,就是九個。這就叫做「此世他世樂」,你若能這樣做,現(xiàn)在也快樂、將來也快樂。說是:我愿意現(xiàn)在也快樂、將來也快樂,但是我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守規(guī)矩,那你「二世樂」嗎?是辦不到的。

  亥九、清凈利行(分四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清凈利行?

  這是第九個。這利行一共是九個,現(xiàn)在是第九個,「清凈利行」。分四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菩薩清凈的利行呢?下面第二科是標(biāo)。

  天二、標(biāo)

  當(dāng)知此行,略有十種。謂諸菩薩于諸有情,依外清凈,有五利行;依內(nèi)清凈,有五利行。

  第二科是標(biāo),「當(dāng)知此行,略有十種」。有內(nèi)清凈、有外清凈!钢^諸菩薩于諸有情,依外清凈,有五利行」。菩薩教化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下面就是這意思,就這樣子就叫做「依外清凈」。教化眾生,不作一切惡事,能廣行眾善,修學(xué)圣道,得到三業(yè)清凈,主要是心清凈,這「依外清凈」一共有五種利行法門。

  「依內(nèi)清凈,有五利行」,內(nèi)清凈就是菩薩自己心清凈,也是有五樣,加起來就是十種。

  天三、釋(分二科)    地一、依外清凈(分四科)    玄一、征

  云何菩薩于諸有情依外清凈有五利行?

  第三科是解釋。前面是標(biāo)!敢劳馇鍍簟狗炙目,第一科是征!冈坪纹兴_于諸有情依外清凈有五利行?」。下面第二科是列。

  玄二、列

  一、無罪利行。二、不轉(zhuǎn)利行。三、漸次利行。四、遍行利行。五、如應(yīng)利行。

  一共列出來這五種利行。這五種利行,這是標(biāo)列出來,下面第三科解釋。分五科,第一科,解釋「無罪利行」。

  玄三、釋(分五科)      黃一、無罪利行

  謂諸菩薩于諸有情雜惡行者、先惡行者、有罪行者、雜染行者,于諸善中能正安處。是名菩薩于諸有情無罪利行。

  這是先解釋這「無罪利行」。先解釋罪行者,「謂諸菩薩于諸有情」,菩薩對一切眾生這「雜惡行者」,或者說,能雜的就是惡行,所雜的就是心,心為惡所雜。這么講也可以。或者說「雜惡行者」就是雜善行惡,他有的時候也作善,但不是純善、中間會作惡,這惡參雜在善里面,這么說也可以!赶葠盒姓摺惯@個「先」是時間,就是以前,以前作了很多罪過的事情,叫「先惡行者」。

  「有罪行者」,前面是「先」,那這個「有罪」就是「現(xiàn)」,這《披尋記》說得很清楚,他是說「生現(xiàn)法罪」、「生后法罪」、「生俱法罪」!干F(xiàn)法罪」就是你現(xiàn)在做這件有罪過的事情。說我現(xiàn)在沒做、我將來會做,那么「生后法罪」,以后會造罪!干惴ㄗ铩鼓兀烤褪乾F(xiàn)在也造罪、將來也造罪,這樣叫做「有罪行者」。

  「雜染行者」,這《披尋記》上的解釋,就是由貪瞋癡為因緣起,叫「雜染行者」,這樣講。

  「于諸善中能正安處」,前面是說:菩薩大悲心看見很多的眾生,雜惡行、先惡行、有罪行、雜染行,看見這些造罪的眾生怎么辦呢?「于諸善中能正安處」,菩薩有大悲心,就教化這么多有罪的眾生,把他安置在善法之中,教他轉(zhuǎn)惡為善。其實就是勸導(dǎo)他的心在善法中。身口意在善法中,再不作惡了,勸導(dǎo)眾生相信善惡果報,作惡有惡報、不要作惡了,修習(xí)善法!改苷蔡帯,菩薩有大智慧。教導(dǎo)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么容易呀?菩薩要有大慈悲心,還要有大智慧,「能正安處」,能很好地,這「正」者「好」也,很好地把一切眾生安置在善法中。這是菩薩的慈悲!甘敲兴_于諸有情無罪利行」,這「無罪利行」就是勸導(dǎo)眾生不要造罪,要修學(xué)善法。

  黃二、不轉(zhuǎn)利行

  又諸菩薩于諸有情,不于非解脫非定清凈處,求為真解脫、求為定清凈者,即于其中能正勸導(dǎo)。是名菩薩于諸有情不轉(zhuǎn)利行。

  前面是無罪利行,就是不要作惡,要作善。這第二科是「不轉(zhuǎn)利行」。「又諸菩薩于諸有情,不于非解脫非定清凈處」,這是第二個意思,就比前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境界高了一點,「諸菩薩于諸有情,不于非解脫」,什么叫做「解脫」?要見第一義諦才能「解脫」,你不見第一義諦、不能得解脫的。說:「我能到非非想定」,到非非想定也不能解脫,你還要回到六道輪回里受生死苦的。非要見第一義諦才可以。我們初開始在佛法里面;「我不愿意學(xué)習(xí)佛法,那都是嘴巴皮、沒有用。我天天念經(jīng)、作早課、作這些事,我就是有修行。我是行門,你們都是解門,是嘴巴皮。」我看,多數(shù)人有這個意思,輕視學(xué)習(xí)佛法的人,這不應(yīng)該。你用功修行、好,不要輕視學(xué)習(xí)佛法,不要輕視。但是這里有問題,我們讀這個經(jīng),看的白紙黑字;你讀經(jīng)是讀了,但是不見第一義諦,你沒見。我有時聽人說:某某高僧有五百世的道行了,這樣說。你說他有五百世道行,那我去看看。我看他五百世道行,也沒什么了不起,還是一般的這種境界。現(xiàn)在我有點分別心了,就是;沒有見第一義諦,你五百世也沒見第一義諦,所以還是在生死流轉(zhuǎn),也還是貪瞋癡,頂多比一般人福報大一點,也可能聰明好一點,只此而已。就是沒見第一義諦,沒見第一義、不能得解脫。我曾說過,現(xiàn)在再重說:就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jīng)》它這樣說真是令我大感意外,他說:「般若波羅蜜是佛教的真義,其他的都是方便」哎呀!這句話說得真是。其他都是方便。這部《大日經(jīng)》是密宗里面根本的教典、根本的圣典,說出這么一句話來。我若不讀這部經(jīng)的時候,那密宗必是另外有「實相、無相、無上的法門」,這是怎么說的?不知道?戳诉@部經(jīng),原來是這樣子,那樣和顯教無差別。

  剛才說解脫,你要見第一義諦才能解脫,不見第一義諦、不能解脫。但是這句話說:「不于非解脫,求為真解脫」應(yīng)該這么念,「不于非定清凈處,求為定清凈者」,應(yīng)該這么念。這用白話來順這文,「不于非解脫法門,求為真解脫」應(yīng)該加「法門」兩字!阜墙饷摲ㄩT」,這話的意思就是,我們佛教徒里有這種人,就是「于非解脫法門中,求為真解脫」,就是有這種事情。你還很用功喔!但是你學(xué)習(xí)那個法門,不是解脫法門,別人說你還不相信的;「你不要講,我這是無上法門!惯有這問題。這就是「不于非解脫法門,求為真解脫」。我們說得比較含蓄一點,就是我們佛教徒要有正見,你才能得解脫,你才有希望。有了正見,然后你修學(xué)圣道,這修學(xué)圣道從正見中來,然后才能得解脫。沒正見,沒辦法得解脫。這「非解脫」,沒有正見,那叫作非解脫,沒正見不可能得解脫。不要在非正見里面求為真解脫!阜墙饷摗咕褪窃跊]有正見,就是邪見,「在邪見中我就能得解脫」,那有這回事?「求」,我希求能得解脫。

  我曾說過,有位法師,這位法師已經(jīng)死掉了,他在香港的時候,另一個法師在拜佛,他到前面:「我就是佛,你拜我。」這話說得對不對?「不于非解脫」,這「非解脫」就是邪見。不于邪見「求為真解脫」,不要這樣。這個眾生有這樣的愿望:「我希望得正知正見,從這里希望能得解脫!惯@叫做「不于非解脫,求為真解脫」。

  前面那「不于」還貫下來!覆挥诜嵌ㄇ鍍籼,求為定清凈者」。譬如說我們不學(xué)習(xí)經(jīng)論的話,我們靜坐的時候,忽然間感覺到身體沒有了,都空了。不要說現(xiàn)在的人,古代的人都有這問題,他沒有學(xué)習(xí)經(jīng)論,他認(rèn)為他得無生法忍了,他就認(rèn)為是得解脫了、認(rèn)為得無生法忍、認(rèn)為得禪定了、認(rèn)為得首楞嚴(yán)三昧了,就會有這個事情,F(xiàn)在說「不于非定清凈處」,這個不是佛法中清凈的三昧,不于非清凈的三昧中求為定清凈,從這里希望得到清凈的三昧,不這樣做。如果我們不學(xué)習(xí)經(jīng)論,你得到初禪的時候,你知道怎么回事嗎?你得到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還有無所有處定,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我也說過這個;在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密》里面解釋那個「非想非非想定」是什么?智者大師說是「真神不滅」!刚嫔癫粶纭咕褪恰肝摇埂!干瘛拐摺肝摇挂,就是「真我」。一切法都空了,「我」是湛然常寂。這就是非非想定。非非想定的人就是這樣思想,就是「我」還在,其他法都是空了,有這個味道。我們?nèi)舨粚W(xué)習(xí)《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我們能承認(rèn)「無我論」嗎?我看不容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在我們中國佛教,還是流通得很廣,大家都在讀《金剛經(jīng)》、或者背《金剛經(jīng)》,常在作功課。但是你真實明白「無我論」嗎?都不見得。還是一個很有名的法師,他講《金剛經(jīng)》的,但是別人和他辯論的時候,討論這個「無我」,最后他說「還是有我」,還是這樣講。

  所以這地方說,你若沒有正見的時候,你得了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你認(rèn)為可能就是成佛了。這位眾生有正見的這種愿望,我不要在那「非清凈」,不是佛法的清凈三昧,認(rèn)為是清凈的三昧,認(rèn)為是成佛了。我不要有這種邪知邪見。他有這個正見的愿望。

  「即于其中能正勸導(dǎo)」菩薩看見這個眾生,就對這個眾生能很好的來勸導(dǎo)他、教導(dǎo)他,為他講解佛法,使令他真實地能得解脫,能得真解脫,能得到真實的清凈三昧,不是邪知邪見!甘敲兴_于諸有情不轉(zhuǎn)利行」,這就是菩薩對于有情「不轉(zhuǎn)利行」,使令他的邪知邪見不活動,使令他不流轉(zhuǎn)生死,能令他得圣道,那叫「不轉(zhuǎn)」。

  《披尋記》p1459——

  「不于非解脫非定清凈處等者:若諸有情以正方便求真解脫及定清凈」,這解釋也很好,「以正方便」,什么是「正方便」就是戒定慧!敢哉奖闱笳娼饷摗,斷惑證真就是真解脫,「及定清凈」,你有戒定慧,那就決定會得真實的三昧。「不以非方便求」不以邪知邪見的那些方便,去求真解脫、求定清凈!甘莿t名為不于非解脫非定清凈處求為真解脫求為定清凈者」,這么解釋也很好!钙兴_于中能正勸導(dǎo)令非方便畢竟不轉(zhuǎn)」,使令他那不是得解脫的方便,不是得定的,叫他不活動,「是故名為不轉(zhuǎn)利行!

  黃三、漸次利行

  又諸菩薩于諸有情先審觀察;知劣慧者,為說淺法,隨轉(zhuǎn)粗近教授教誡。知中慧者,為說中法,隨轉(zhuǎn)處中教授教誡。知廣慧者,為說深法,隨轉(zhuǎn)幽微教授教誡。令其漸次,修集善品。是名菩薩于諸有情漸次利行。

  這五種利行,現(xiàn)在是第三種漸次利行。第一個利行,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意思。第二個「不轉(zhuǎn)利行」是「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就是修學(xué)圣道,修學(xué)圣道以正見為本,F(xiàn)在第三科漸次利行。

  「又諸菩薩于諸有情先審觀察」,很認(rèn)真地、很深刻地觀察眾生的根性。「知劣慧者,為說淺法」,知道這個眾生是個敝劣的智慧,就是求人天福報而已,修學(xué)散亂的善法,這件事他歡喜,這是最初機(jī)的佛教徒了!笧檎f淺法」,那菩薩就為他說淺顯的佛法,你去做種種的善法,這世界上很多的苦眾生、很多有病的眾生、生活困難的人,要同情他們。「隨轉(zhuǎn)粗近教授教誡」,菩薩這樣教導(dǎo)他,他也能隨順菩薩的教導(dǎo)去用功、去做,叫「隨轉(zhuǎn)」!复纸淌诮陶]」,而這個教授教誡,是粗淺的、不是深遠(yuǎn)的「教授教誡」,就是一般的人天善法,這樣教化眾生。

  「知中慧者,為說中法,隨轉(zhuǎn)處中教授教誡」,這「中慧」那就是聲聞、緣覺,二乘人的根性,這樣的智慧的人,菩薩為他說這中等的佛法,他也能隨順菩薩的教導(dǎo),依教奉行,「隨轉(zhuǎn)」!柑幹小沟摹附淌诮陶]」,他能夠依教奉行。

  「知廣慧者,為說深法」,菩薩在禪定里,看見這個眾生有廣大的智慧,他是上根利智的人,「為說深法」,就為他說第一義諦了,說這般若的無相法門。「隨轉(zhuǎn)幽微教授教誡」,菩薩那幽深微妙的教授教誡,他也能隨轉(zhuǎn)、依教奉行!噶钇錆u次,修集善品」,這劣慧者、也是漸次的,中等慧的人修學(xué)圣道、也是漸次的,廣慧的菩薩道、也是漸次的,它都有淺深,漸次的修集善品。如果說,劣慧的修學(xué)淺近的佛法,這是一開始的漸次,進(jìn)一步、為說中法,再進(jìn)一步、為說深法,這么講也可以。

  「是名菩薩于諸有情漸次利行」,漸次的這樣用功修行。

  黃四、遍行利行

  又諸菩薩,于諸四姓乃至天人一切有情,隨力隨能行義利行求利樂者,即于其中隨類勸導(dǎo)。是名菩薩于諸有情遍行利行。

  這是第四科、「遍行利行」,這個就是普遍地。前面那個次第有前后的差別,這地方?jīng)]有前后的差別!赣种T菩薩,于諸四姓」,四姓,應(yīng)該就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戍陀羅,這四姓。「吠舍」,就是作生意的人,作商賈的人!甘恿_」,就是農(nóng)民、耕田的人!赣种T菩薩,于諸四姓乃至天人」這「一切有情」,這四姓是人間的人,天人就是超越了人間、欲界天以上的人,「隨力隨能行義利行」,隨他的體力、身力、或者他的心力、或智慧力的程度,教導(dǎo)他「行義利行」,得圣道這些法門的行!盖罄麡氛摺,各有所求不同的利樂,求人世間的欲樂、或者生天福、或者生色界、無色界天的三昧樂、或者求出世間的圣道,「求利樂者」!讣从谄渲须S類勸導(dǎo)」,這是總說,隨各式各樣根性的人來勸導(dǎo)他。「是名菩薩于諸有情遍行利行!

  《披尋記》p1460——

  「于諸四姓等者:謂諸世間剎帝利眾、婆羅門眾、吠舍眾、戍陀羅眾,是名四姓。又眾會中有八眾差別」,眾人集會之中有八眾的差別:「一是剎帝利眾」剎帝利翻個「田主」,就是統(tǒng)治階級,王族!付、婆羅門眾」這是讀書人,相信梵天的這些人!溉、長者眾」,就是社會上有道德的人!杆、沙門眾」或者出家的外道,或者佛教中出家的也稱沙門眾。「五、四大天王眾」,這是天上的人!噶、三十三天眾,七、焰摩天眾」,焰摩天就是高過忉利天以上的,翻到中國話就是「時分」,時分天眾!赴、梵天眾」就是色界天上的人!甘敲烊艘磺杏星!惯@是把那句話解釋完了,其他就不解釋了。

  下面第五科如應(yīng)利行。

  黃五、如應(yīng)利行

  又諸菩薩于諸有情,若于自義諸善法品,隨下中上功能差別可勸導(dǎo)者,及由方便功能差別可勸導(dǎo)者,隨其所應(yīng),于彼如彼,方便勸導(dǎo)。是名菩薩于諸有情如應(yīng)利行。

  「又諸菩薩」他行菩薩道的時候,他怎么樣教化眾生呢?「于諸有情,若于自義諸善法品」,這「自義」就是戒定慧,是自己應(yīng)該成就的圣道,叫「自義」。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世間上榮華富貴那個事情,那不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事情,所以那是「他義」,F(xiàn)在「若于自義」就是若于圣道這方面「諸善品法」,或者三十七道品、四念處、乃至八正道,這些善品法。「隨下中上」隨這個人他是下根、中根、上根,「功能的差別」,下根的功能差別,中根、上根的功能差別,不一樣!缚蓜駥(dǎo)者」,這個人有這善根,過去生中在佛法里栽培過信、戒、聞、舍、慧的善根,他有善根,菩薩就可以教導(dǎo)他,他有可能會進(jìn)步的!讣坝煞奖愎δ懿顒e可勸導(dǎo)者」,「及由方便功能差別」是什么?就是這類有善根的人,他來到佛法里接受佛菩薩的教導(dǎo),他就會采取修行圣道的行動,他能修學(xué)戒定慧,他能這樣用功修行。「方便功能差別」,修學(xué)圣道是得涅槃的方便,你這樣用功,修學(xué)戒定慧的功能也是不一樣的,下根一樣、中根一樣、上根又是一樣。這樣的人他來到佛教里面,隨他根性的程度的不同,他能在佛法里有進(jìn)步,那就是,佛菩薩可以教導(dǎo)他,不會徒勞的!鸽S其所應(yīng),于彼如彼,方便勸導(dǎo)」,這教化眾生的菩薩有道種智,在禪定里有神通能看見眾生應(yīng)該怎么教化,有這個能力,所以「隨其所應(yīng)」,隨他的程度能正適合于他,「于彼」善根的程度,「如彼」用功修學(xué)圣道的程度,能適合他的程度。這「程度」是兩種,一個是過去生中栽培的圣道的程度;一個今生他能進(jìn)一步修學(xué)圣道的程度,所以有兩個「彼」!阜奖銊駥(dǎo)」,菩薩的大智慧、大神通,善巧方便的契合他,和他的程度相契合的來勸導(dǎo)他!甘敲兴_于諸有情如應(yīng)利行」,如其所應(yīng),教他修學(xué)圣道,能得涅槃。

  玄四、結(jié)

  是名菩薩于諸有情依外清凈五種利行。

  這是「依外」,就是所教化的眾生,令他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惯@是外清凈五種利行。

  《披尋記》p1460——

  「若于自義諸善法品等者」這是論文!钢^諸聲聞獨覺菩薩,為求自義法隨法行有多品類」這所教化的眾生分這么三類,一個聲聞種性、一個獨覺種性、一個菩薩種性,這三類都是修學(xué)圣道的,所以「為求自義法隨法行」,這「法隨法行」我們前面講過!阜ā故悄鶚,「隨法」就是八正道,菩薩有可能是修六波羅蜜!赣卸嗥奉悺,聲聞是一個品類、獨覺一個品類、菩薩一個品類,菩薩與菩薩也不同,聲聞與聲聞也不完全相同,是有多品類的。「名于自義諸善法品」,這個自義諸善品法就這么解釋。「彼諸有情或為軟根或為中根或為利根,名下中上功能差別」,前面那下中上功能差別就這么講!副酥T有情或為軟根」,就是他栽培的善根力量不強(qiáng),所以叫做「軟」!富驗橹懈咕褪侵械鹊!富驗槔,利根就可能得圣道了。「名下中上的功能差別」,就這么解釋!敢辣擞星榉N姓根行別故,建立三乘圣道令得自義」,依據(jù)彼有情種性根行的差別,「種性」,聲聞種性、獨覺種性、菩薩種性,這就是他的根行,他這善根是屬于聲聞、獨覺的鈍根、屬于菩薩的利根,這根行不一樣!附⑷耸サ馈蛊兴_為他用名言來建立聲聞、獨覺、菩薩圣道的差別!噶畹米粤x」,使令他依據(jù)這個圣道去用功修行可以得自義!甘敲奖愎δ懿顒e」這后面那個「于彼如彼,方便勸導(dǎo)」這個事情,「是名方便功能差別」!钙兴_于彼三乘種姓有情如彼三乘圣道方便而為勸導(dǎo),是故名為如應(yīng)利行!

  下面第二科、依內(nèi)清凈。前面是外清凈,解釋完了,現(xiàn)在解釋內(nèi)清凈。分三科,第一科,征。

  地二、依內(nèi)清凈(分三科)       玄一、征

  云何菩薩于諸有情依內(nèi)清凈五種利行?

  這是征。菩薩于諸有情依內(nèi)清凈有五種的利行。這是征,下面解釋。分五科,第一科,由悲意樂。

  玄二、釋(分五科)      黃一、由悲意樂

  謂諸菩薩于諸有情,起廣大悲意樂現(xiàn)前,而行利行。

  前面是約所化眾生說的,現(xiàn)在是約能化的菩薩本身說的!钢^諸菩薩于諸有情,起廣大悲」發(fā)起廣大的悲心,「意樂」就是意愿,也就是他的志愿、也就是他的誓愿,要普度眾生遠(yuǎn)離一切苦惱!付欣小,這樣子行菩薩道、廣度眾生,這叫「行利行」。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由心無倦。

  黃二、由心無倦

  又諸菩薩于諸有情所作義利,雖受一切大苦劬勞;而心無倦,深生歡喜,為諸有情而行利行。

  這些諸菩薩對于有情,所作、所行的菩薩道的義利,「雖受一切大苦」,受了很多的辛苦,「劬勞」劬也就是勞!付臒o倦」,而菩薩雖然受了這么多的辛苦,但是他心里面不疲倦!干钌鷼g喜」他作利益眾生的事情,他心里歡喜!笧橹T有情而行利行」為諸多苦惱眾生,作了很多的利益眾生的事業(yè)。

  黃三、由心謙下

  又諸菩薩雖現(xiàn)安處最勝第一圓滿財位;而自謙下,如奴如仆,亦如孝子、旃荼羅子,其心卑屈,離憍、離慢、及離我執(zhí),于諸有情而行利行。

  這下面第三科,由心謙下!赣种T菩薩」雖然顯現(xiàn)出來「安處最勝第一圓滿財位」,他安住在,「安處」就是安住,最殊勝、第一的圓滿的財位,有大財富,這個菩薩!付灾t下」在社會上的凡夫世界,若是財富多地位就是高,但是菩薩本身不高慢,「而自謙下」還是很謙讓的、很謙虛的。「如奴如仆」,他就像人家的奴婢似的,像仆使似的!敢嗳缧⒆印顾频,兒子對于父親孝順那種態(tài)度。「旃荼羅子」,「旃荼羅」翻個「屠宰者」,以殺為業(yè)的人,那旃荼羅的兒子!钙湫谋扒梗莻心卑下,「屈」就是很收斂的!鸽x憍、離慢」這個菩薩那么高的身份,但是他如奴、如仆、如孝子似的、如旃荼羅子似的,心里面卑下而不是那么放縱。「離憍、離慢」,不憍、就是不高傲、不擺架子!鸽x慢」不瞧不起人,「慢」是瞧不起人的意思。「憍」是擺架子,這菩薩不擺架子!讣半x我執(zhí)」,這是圣人,他是修無我觀成功了,不執(zhí)著有我!赣谥T有情而行利行」他能對一切眾生,作利益眾生的事情,肯作這件事。

  黃四、由實哀憐

  又諸菩薩于諸有情,心無愛染,無有虛偽,真實哀憐,而行利行。

  前面這是第三科,由心謙下。我們不妨找個書法家把這幾句話寫下來,放自己書桌每天最少念一遍,都不錯。

  下面第四科,由實哀憐!赣种T菩薩于諸有情,心無愛染」菩薩這樣就像孝子似的,他看一切眾生都是他的父親,他一點高慢心沒有,但是他怎么回事,「于諸有情心無愛染」,他沒有愛染心,度眾生、無眾生可度,沒有愛染心!笩o有虛偽」,他表現(xiàn)出來的很誠懇,真是關(guān)心眾生的苦,不是虛偽的!刚鎸嵃z」,他的心很誠懇,真是哀愍、哀憐眾生!付欣小梗@樣的態(tài)度做利益眾生的事業(yè)。

  《披尋記》p1460——

  「于諸有情心無愛染等者:決擇分說」,我們現(xiàn)在學(xué)的《瑜伽師地論》是本地分,到五十一卷以后就是決擇分了,決擇分說:「若諸菩薩于己有恩諸有情所」,這位菩薩「于己有恩」,看見這個眾生以前他是我的父親、他是我的母親、或者我出家的時候他是我的大護(hù)法,就是有恩的人,「于己有恩諸有情所」!鸽S順恩想相續(xù)發(fā)起親友意樂」,隨順以前有愛,「恩」者愛也,隨順愛想,「相續(xù)地發(fā)起」不間斷發(fā)起「親友意樂」,這個眾生是我的親友,有這樣的意樂。「以有染心方便攝受」就是對他有愛著心、有染心,方便地攝受他,「欲為朋黨」,就是和他組織起來并成一黨,并成朋友,實在就是組織黨,我們是死黨,來對付一切的怨家!府(dāng)知有罪」,如果菩薩有這樣的想法,這個菩薩有罪,不是行菩薩道了,有罪過的。

  「或于有怨諸有情所,隨順怨想」這位菩薩或者他沒得無生法忍,他沒有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他對于這一類眾生有怨恨,「諸有情所,隨順怨想」,這個人是我的仇人,他一直地這樣想,他不能向道上理會、不能夠「若見諸相非相」,他不能這樣做!赶嗬m(xù)發(fā)起怨讎意樂」,他有這種仇恨想,相續(xù)不斷地這樣想,他還不能覺悟自己已經(jīng)錯了!赣蟹x濁心」,他心里面有恨、有怨,這心不清凈!府(dāng)知有罪」這個菩薩這樣做,這個菩薩有罪了,并沒有功德。

  「或于無恩無怨諸有情所」,或者這位菩薩看見這個眾生,這個眾生對他也沒有恩愛、也沒有怨仇,這么多的眾生!赶嗬m(xù)發(fā)起中庸意樂」,平平的這種心情。「放舍意樂」,就把這個眾生放棄了,這個眾生不是我的…沒有愛、也沒有恨,我管他什么事情?不要管他的事情,「放舍意樂」,沒有意愿來利益他,「當(dāng)知有罪」,你若這樣想,你也有罪。這三種想法都是有罪的。

  說你們是菩薩這樣想有罪,我不是菩薩,我有恨、或者是有愛、或者是中庸;對不對?也同樣是有罪。最好是、如果對《瑜伽師地論》里面那一段的文你合適,要背下來,或者《金剛經(jīng)》你歡喜背下來也可以,或者《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也好,《解深密經(jīng)》、《楞伽經(jīng)》都好,那一段文你合適你背下來,背下來常思惟。我剛才說聞思修,把這文句背下來就是聞,但是常思惟里面的義,你的智慧就增長。這經(jīng)論上的法句,顯示第一義諦的言句,非常的貴重。我們沒得圣道、我們心隨境轉(zhuǎn),出現(xiàn)這個人是可愛的、是可恨的,他做的事情我不同意;你立刻要覺悟,我不應(yīng)該有這個想法;那怎么辦呢?立刻把經(jīng)上的法句在心里面念他一遍,然后思惟法義,應(yīng)該這樣來對付自己、使自己「正知而住」。若是你的止觀修得有力量,那這件事很容易做,不是難事,這個如理作意很容易就現(xiàn)前。你若是不是那么熟悉,你就是要背一段法句;如果你這段法句背得不熟,你可以寫出一段,或者是影印機(jī)影印也可以。最好自己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來,或者請書法家寫好,那個字美、能引誘你歡喜讀,揣在兜里頭,我背不下來,我從兜里拿出來看看,都可以。這樣做幫助你有正念,不是兒戲,幫助你有正念,是很重要的事情。

  你在佛學(xué)院住幾年了?如果你住了多少年了,遇見事情的時候,你還不能覺悟:「我現(xiàn)在不對了」,都不能覺悟。那就感覺到你…不能說空過光陰,你多少是…大概六十分還不及格。一定要努力這件事,這件事要努力。

  我們這里是提倡修四念處的,提倡修止觀的。但是你若不修止觀的話,你離開這里到其他地方去,那些有修行的人不用問、就知道你有沒有修行。有一年,海燈法師他來三藩市。他講一段話;他在一個地方住,他是住持?是知客?我說不清楚。但這時候有喇嘛來,到他這個廟來掛單,他就留他。他在房子里給他準(zhǔn)備個鋪,他這天不睡覺,他就在那里或者寫字、或者讀經(jīng)、或者修禪,這么坐著。而這個喇嘛躺在床上去,這個海燈法師就注意他,注意什么?這個喇嘛躺下以后,不動。一直到起來,他就起來,中間他不動。說:「這個人有修行」。不要說,請你講開示才知道你有沒有智慧,不是。就你躺下以后一直到你起來,這海燈法師就一直在注意他。他當(dāng)時講開示,我在那聽這句話,有道理。如果這個人有修行,那就是有修行,不是說坐那里、閉上眼睛,叫有修行。躺在那里他不動,躺下去就不動,一直到起來,中間不動,那就是有修行。什么修行?他一躺下去、不是說一定睡覺,他心就安住在所緣境修止觀了。若睡就是睡,不睡、一直地修止觀,他身體不動,那就是有修行。若是我們沒修行,就像烙餅似的,翻過來、掉過去、翻過來、掉過去,你心不住在所緣境了。那就是你沒有修行。我們不要說:「我不說、你都能知道嗎?」,我到那兒裝、靜坐起來、我眼睛閉上,他一定說我有修行。不一定的。說一句話就知道,現(xiàn)在他不出聲,就看另外有人來,和你談?wù)勗;他在旁邊一注意、就知道你有沒有修行。你有沒有正知正見,都能知道。你說:「我到法云寺佛學(xué)院多少年畢業(yè)了,我還有畢業(yè)證書!惯@話都沒有用。他也不須要出考題、出幾個題目你答,不用。就隨便說一句話就知道。說我們到什么地方去,「那個人瞧不起我」,你不要怨他瞧不起你。若人家瞧不起你,你心里有怨,這就表示你沒修行!肝液苡行扌、他對我不恭敬」,你這句話說出來,你就是沒有修行了。我們這里的學(xué)習(xí)功課不是很多,就是講一堂,然后你要溫習(xí),然后靜坐,我們就這么點功課。很多的時間、你可以靜坐、可以溫習(xí),和其他的佛學(xué)院不同,其他佛學(xué)院的功課多、上完這個課、上那個課、又上那個課,考試的時候很麻煩,F(xiàn)在我們不是、我們安排的功課不多,你有時間溫習(xí)。假設(shè)你肯努力靜坐來調(diào)伏心的話,應(yīng)該不會很久,不須要三年,你心就調(diào)伏了。貪心來了能調(diào)伏、瞋心來了也能調(diào)伏,我不須要找老師去評論:「你不對」。不須要講這個話,自然心里面自己已經(jīng)調(diào)伏了,自然是這樣子,沒有問題,可以無為而治,應(yīng)該可以這樣說。說還有很多事須要老師去處理,那表示我們沒有修行。你希望那件事都很如你意、都很公平、都是合理才行呀?這不是修行人,不是那樣意思。有修行、什么事都一樣,「入不二法門」,是這樣子嘛。

  「或于無恩無怨諸有情所,相續(xù)發(fā)起中庸意樂,放舍意樂,當(dāng)知有罪。」這個人和我沒有什么恩愛,我不要管他的事情,你這樣想法你有罪。(陵本七十五卷四頁),前面這一段話是出在這里。「今說于諸有情心無愛染,翻彼應(yīng)知」前面這一段文是決擇分的文,和這一段文翻過來就對了,就知道了什么叫「無愛染」,什么叫「有愛染」。

  「又諸菩薩于諸有情饒益方便,于大菩提趣證方便」,「又諸菩薩于諸有情饒益方便」,就是利益一切眾生的方便,「方便」就是法門,利益眾生的法門,「于大菩提趣證方便」,菩薩自己想要證悟無上菩提的方便。「無顛倒智俱行勝解」,就是,度化眾生也好、自己修無上菩提的圣道也好,心里面「無顛倒智」,沒有迷惑顛倒,沒有這件事,心里面總是與道相應(yīng),而不是有所得,沒有這個執(zhí)著!妇阈袆俳狻梗氵@明了的心、一直同智慧在一起。這「勝解」就是對這法義的學(xué)習(xí)非常地有力量,就是有什么事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法句的勝義立刻現(xiàn)前,這貪心不能和你這智慧對抗,就是你這智慧有力量,那叫「勝解」。若是我們自己讀經(jīng)、或者讀咒,發(fā)現(xiàn)了一件事情,立刻地、心就被它奪去了,我們沒有勝解,沒力量。我們的正念被那些顛倒的事情奪去了,就沒有正念了、正念就失掉了,立刻這染污心來了,我們沒有「勝解」!甘敲兴_無虛妄意樂」,就是他有力量,沒有這虛妄分別的事情!溉(增上意樂品)說」,(增上意樂品)在那里呢?在(陵本四十七卷十一頁)!复苏f無有虛偽義應(yīng)準(zhǔn)知」,這里說、這位菩薩發(fā)慈悲心,是真實的、沒有虛偽,這個意思「義應(yīng)準(zhǔn)知」,準(zhǔn)前面這段文、應(yīng)該知道,就明白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