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大藏經 > 阿含部 >
大藏經·首頁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集部密教部律部釋經論部·毗曇部
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經疏部律疏部·論疏部諸宗部史傳部事匯部·外教部·目錄部古逸部·疑似部

佛說四未曾有法經 第136部

佛說四未曾有法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wèi)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轉輪圣王有此四未曾有法。云何為四。于是轉輪圣王。為人民類皆悉愛念。未曾傷害。譬如父子。轉輪圣王亦復如是。愛敬人民未曾有嗔怒向之。譬如父有一子。是謂轉輪圣王初未曾有法;驈娃D輪圣王游人民間。見皆歡喜如子親父。是謂轉輪圣王二未曾有法。復次轉輪圣王住不游行。時人民類其有睹者皆得歡喜。彼轉輪圣王與人民說法。其有聞者皆悉歡喜。時人民聞轉輪圣王說法。無有厭足。是謂轉輪圣王三未曾有法。復次轉輪圣王。坐不游行。時人民類其有睹者皆悉歡喜。彼轉輪圣王教敕人民。此事可為此不可為。此可親此不可親。若為此事者長夜獲福無窮極。若為此事長夜受苦亦無休息。彼人民類聞轉輪圣王如此教敕喜無厭足。是謂轉輪圣王有此未曾有法。如是阿難。比丘亦有四未曾有法。云何為四。于是阿難比丘若至比丘眾中。諸比丘見皆悉歡喜。彼阿難比丘為說法。其聞法者皆悉歡喜。諸比丘聞阿難所說無厭足。是謂阿難比丘第一未曾有法。若阿難比丘默然至比丘尼眾中。其有見者皆悉歡喜。彼阿難比丘為說法。其聞法者皆得歡喜。時比丘尼眾。聞阿難說法不知厭足。是謂阿難比丘第二未曾有法。若復阿難默然至優(yōu)婆塞處。時優(yōu)婆塞見皆歡喜。彼阿難比丘為說法。時優(yōu)婆塞眾聞阿難所說無有厭足。是謂阿難比丘第三未曾有法。復次阿難比丘默然至優(yōu)婆夷眾中。彼眾見者皆悉歡喜。彼阿難比丘為說法。優(yōu)婆夷聞者無有厭足。是謂阿難比丘四未曾有法。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四未曾有經

右一經。經名譯主諸藏皆同。而國宋兩本文義全同。始終唯說造塔功德。末雖結名未曾有法。然一經始末無四字之義。此丹本經。說轉輪圣王有四未曾有法。以喻阿難亦有四未曾有法。按開元錄若函中。有四未曾有經。云與增一阿含八難品同本異譯。今撿之丹本即是也。其國宋本經。即前毀函中未曾有經。后漢失譯人名。出古舊錄者耳。意者宋藏于此若函中。失真四未曾有經。而得毀函中未曾有經。以為名脫四字。遂加四字重編于此錯也。噫此錯之失。凡有四焉。失真四未曾有經。一也。未曾有經一本重載。二也。又彼失譯而為法護譯。三也。彼是大乘而抑之編此小乘藏中。四也。故去宋經而取丹本。后賢欲知今所去經是何等者。請見毀函未曾有經。即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