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真起妄返妄歸真之考證 ~月溪法師講 “由真起妄,返妄歸真”這兩句話之起源乃由北朝僧肇《寶藏論》。(寶藏論) 《大乘起信論》與《華嚴經》、《維摩詰經》所論者適得...[閱讀全文]
心經印心疏節(jié)略 月溪法師 修小乘中乘人錯認“止”“作”“任”“滅”四病為用功法門。錯認“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為自性本體、(出圓覺經)故無法證實相般若...[閱讀全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批注 月溪禪師講 弟子邢藍田筆記 《心經》法會之因由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wèi)城外靈鷲山,入深妙觀照品三昧,是時,復有圣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觀照般若波羅蜜...[閱讀全文]
荷澤顯宗記溯源 月溪法師 荷澤神會大師〈顯宗記〉 無念為宗,無作為本,真空為體,妙有為用。夫真如無念,非想念而能知;實相無生,豈色心而能見?無念念者,即念真如;無生生...[閱讀全文]
染與凈 染與凈是相對的!独阗そ洝吩:“大慧,彼生滅者是識,不生滅者是智;復次,墮相無相及墮有無種種相因是識,超有無相是智;復次,長養(yǎng)相是識,非長養(yǎng)相是智;復次,無礙相...[閱讀全文]
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 憨山大師說:“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這兩句話有點含糊。識與智一是腦筋,一是佛性,沒有“轉識成智”之時,分別固然是“識”,不分別亦見“識”;已...[閱讀全文]
- [圣嚴法師]工作時被羞辱如何快速平復?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印光大師]家長應該如何教導孩子?
- [星云大師]對于佛教及眾生,出家人的任務是什么?
- [弘一法師]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