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淵第十二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敝俟�:“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仞乎?”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吾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弊迂曉�:“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棘子成曰:“君子質(zhì)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zhì)也;質(zhì),猶文也�;⒈畼�,猶犬羊之槨�!�
哀公問與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合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以祗以異�!�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鬃訉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惫�:“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子曰:“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鬃訉υ�:“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盜,問與孔子�?鬃訉υ�:“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弊釉�:“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弊釉�:“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樊遲從游于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后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眴栔�。子曰:“知人�!狈t不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狈t推,見子夏曰:“向也吾見于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于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弊迂晢栍�。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 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 學而第一
- 論語序說
- 日知錄 卷三十二
- 國風·周南
- 開宗明義章第一
- 了凡四訓 第四篇 謙德之效
-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 虞書·堯典
- 為政第二
- 第二卦 坤 坤為地 坤上坤下
- 一、釋詁
- 孟子序說
- 第一章
- 日知錄 卷一
- 易經(jīng)·系辭上傳·第一章
- 隱公(元年~十一年)
- 曲禮上
- 中論 卷之上
- 日知錄 卷三十一
- 日知錄 卷二十六
- 了凡四訓 第三篇 積善之方
- 日知錄 序
- 天子章第二
- 八佾第三
- 日知錄 卷二十四
- 里仁第四
- 日知錄 卷二十七
- 了凡四訓 第一篇 立命之學
- 堯曰第二十
- 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 雍也第六
- 公冶長第五
-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 國風·召南
- 了凡四訓 第二篇 改過之法
- 二、釋言
- 泰伯第八
- 上經(jīng)乾傳卷一【上】
- 述而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