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與苦的微細相貌

  煩惱與苦的微細相貌

  煩惱很微細,并且展現(xiàn)的相貌非常之多樣化,不是只有佛教所說八個苦的事情(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才叫苦或者煩惱,也不只是讓你感覺不愉快的才叫煩惱。

  只要內心里頭跟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個人產生對立感、防衛(wèi)的心理、防衛(wèi)性的成見、不愉快的成見,乃至于覺得某個人不好溝通的成見,等等與人或事產生的對立感,就是煩惱或者苦的產生。

  苦,還包括對某件已發(fā)生的事情,僅有情緒性的追悔,缺乏理性的檢討與觀察。

  很多人都是在追悔中生活,對已發(fā)生事件的難堪感。

  追悔與懊悔并不會解決問題,也沒有對于這件事情給予解釋,然后基于這個解釋而進行修正。

  好比玻璃都已經打破了,還能怎么樣。追悔只是讓玻璃破掉這件事情,形成內心的另一個痛苦,但也不意味著不需要追悔。

  追悔不應該只是一直痛苦于事情的發(fā)生,難過已發(fā)生的事實。

  西方有一句諺語:「失敗的人,沒有資格悲傷」,為什么?

  因為失敗已經發(fā)生。

  繼續(xù)悲傷只是浪費精神力量,應該做的是反省、檢討失敗的原因,這就是佛教對解脫的概念。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