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吃假葷的尷尬事

  說說吃假葷的尷尬事

  道堅法師隨筆

  大家都知道中國漢傳佛教自梁武帝極力倡導素食并數次下詔“禁斷酒肉文”,強迫僧侶實行素食的制度,幾經演變,已經成為漢傳佛教的一大特色——素食文化。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及當代高僧大德也對漢傳佛教僧侶也要求“僧衣、獨身、素食”,將素食文化定格為漢傳佛教僧侶的基本行為標準之一。寺院里嚴格要求素食,連蛋類也不會在齋堂里出現。叢林里專門設置了“典座”一職,專司僧人素食的營養(yǎng)調理與搭配。寺院生活盡管清苦一些,卻在“典座”師的努力下,吃的是自已熬制的粥,自已燒的開水,手工制作的饅頭,木桶甄子蒸飯,自已動手淹制的泡菜,中午和晚上有兩到三個小炒時令蔬菜。吃的簡單又便宜,上供十方諸佛,中供法界圣賢,下供六道有情,細嚼慢咽,有滋有味。

  隨著素食文化的普及,到寺院里吃素,人們大眾已不滿足于吃白菜羅卜了,一來就要求什么宮庭素宴,天然素席,藥饍,素山珍,素火鍋之流了。有市場就有產品出現,于是各大城市紛紛出現素食批發(fā)經銷商,各大城市涌現大量豪華素餐廳,餐廳里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大有要吃唐僧肉的派頭。

  這些素食之中,尤以宮庭素宴的仿葷宴做的最為精美,甚至以假亂真,讓人真真假假,難以辨別。而這些仿葷宴,不管是“大魚大蝦”,還是“什么什么肉”,無一例外是豆精、魔芋、面精、淀粉等精制而成,手工復雜,成本偏高。從營養(yǎng)學來說,目前中國大陸市場的素食宴席,多沒有經過嚴格的分析,只是圖一時口快而已。

  我最怕仿葷素食,一看到那些“魚蝦”之類,總覺得心里有點說不出來的滋味。所以,我拒絕吃仿葷食物,哪怕別人說我執(zhí)著,說我放不下也可以。

  為什么不吃仿葷食物?是因為上過幾次當的原故。記得還是學生時期,一次在某南方佛教重鎮(zhèn)考察,當地領導隆重招待,在某豪華素宴廳里,我清楚地記得那滿滿一桌的“生猛海鮮”,因為海生動物肉比較細嫩,且色彩斑斕,這些東西多是用魔芋加工,上色素仿真而成。一天辛苦的旅途勞頓,大家都很餓,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滿滿實實地吃了一肚子魔芋(美其名曰海味)。魔芋吃多了,后果很嚴重,因為那是堿性食物,又加了太多的色素味精之類(不排除用真正的魚湯之類調味的可能),很快就出現了生理反應,反正我是吐的一踏糊涂,折騰了一晚上沒有睡覺,連吃了三天的白米粥才把胃養(yǎng)起來。

  同樣是學生時期,出席某國際性佛教學術研討會,中午例行在某酒樓隆重招待。出于對僧人的尊重,主人家專門請人為出家人精心準備了素宴,讓人感動了一陣子。這素宴實在做的太精美了,什么素的叫花雞,素春卷,擺了滿滿一大桌子。這是南方著名風景名勝區(qū),以名小吃為影響很大。由于當地特產竹筍,這些素宴的主要成份,當然無一例外是由竹筍做成的。比如叫花雞,外面一層薄薄的透透的豆皮,做的很精,看到那里外通透的樣子,知道是名廚枝藝才能達到這水準。撕開豆皮,“叫花雞”的“肉”是由小捆的竹筍,外包面精做成。一小口品嘗一小包竹筍,一咬下去,浸在竹筍里的油汁外溢,可謂秀色可餐啦。不知不覺間,一道菜吃上一口,才發(fā)現自己滿滿吃了一肚子竹筍。這竹筍是粗纖維食品,沒什么營養(yǎng),應該是減肥消積的最佳食品?晌冶緛硎莨轻揍镜,吃下去不一刻鐘開始吐清口水,說不出來的難受……

  上的當多了,就不再吃仿葷食品。我要么不赴宴,要么上桌就請他們?yōu)槲覝蕚湟煌朊鏃l足矣。實在躲不過,就坐一會兒開溜,跑到外面路邊上吃一碗清湯面,才算解決了實際問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