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解脫之善因 八關(guān)齋戒 十一
出世解脫之善因
──八關(guān)齋戒(十一)之不淫(三)
佛化淫女.令生厭苦
淫欲不除,圣果難證。為幫助因緣成熟之眾生得度,佛陀用盡一切方法度化他們。
《經(jīng)律異相》卷五,佛結(jié)夏安居時,波羅捺國有一淫女,名曰妙意,與佛有緣。佛與難陀七日以來,天天往淫女家乞食,此女偏愛難陀,對佛不甚恭敬。心想,如佛陀能把阿難與難陀遣來,從她所愿,才對佛作種種供養(yǎng)。佛遂將阿難、難陀帶在樹下行,淫女愛敬二比丘,以眾花散佛及二比丘,阿難告訴淫女禮佛,女為愛阿難,為佛作禮。佛化三童子,年皆十五,面貌端正,淫女見三童子,大為高興;俗诖采,淫女上前親近,化人亦不拒絕。經(jīng)過幾天歡娛,淫女漸感厭倦,但化人說非經(jīng)十二日不能停止,說是他們的鄉(xiāng)規(guī),淫女感到身體苦痛,懊惱自責(zé),發(fā)誓從今日乃至壽終,不貪色欲,寧與虎狼師子惡獸同住,也不愿住在此房受苦。但化人不肯起床,寧自縊死,不受恥辱,淫女表示欲死隨意。化人于是取刀刺頸,死在地上,血污女身。淫女欲逃不得,尸體經(jīng)二日變青瘀臭黑,三日脹腫,四日爛潰,由尸身發(fā)出的惡蟲及血膿,沾滿女身,淫女極為惡厭,而又不能離開。至第五日,尸體皮肉漸爛,六日時,尸肉盡落,至七日時,唯有臭骨,如膠如漆地粘著淫女身。女發(fā)誓愿說:「若諸天神人,凈飯王子,能幫助我脫離此苦,我愿以此舍宅及一切珍寶布施!古缡窍霑r,佛與阿難、難陀出現(xiàn),帝釋在前,擎著寶香爐,燒無價香,梵王在后,擎大寶蓋,無量諸天伎樂,佛放常光,照耀天地,一切大眾皆見如來。此時,淫女見佛,心懷慚愧,但無法覆藏附在身上之骨,骨臭不可聞。淫女無奈,唯有以毛毯覆蓋白骨,然后向如來作禮,俯伏時,臭骨忽然又在女背上,女流淚對佛說:「如來功德,慈悲無量,若能令我離此苦者,愿為弟子,心終不退!褂谑,佛以神力令臭骨不現(xiàn),淫女大為歡喜,為佛作禮,說:「世尊,我今將我所有一切珍貴之寶施佛!狗鹚鞛橐湓,女聞法歡喜,即得須陀洹道。
佛以此事比喻剎那邪淫,后禍無窮,后悔莫及,無人能救!
淫欲不除.塵不可出
少年人難忍色欲,故孔夫子說年少戒色。有尸迦梨天人,對佛說自說我受八關(guān)齋,在高樓上臥,有天玉女來到我這里,因?yàn)槌纸?而不敢接受美人恩,實(shí)為甚難。
世界一切種性,無論卵胎濕化,皆因淫欲而延續(xù)生命,律典中以淫欲雖然沒有惱害眾生,但能系縛修行人的心,所以佛陀制戒禁之。經(jīng)論中,比喻淫欲如火,能燒心,稱為淫欲火;或比喻淫欲傷身如病,稱為淫欲病。
聲聞戒不以殺戒為第一,而以淫戒為先,因出家人犯殺戒者甚少,且聲聞戒為隨犯隨結(jié)之戒,而淫欲容易生起,所以聲聞戒在律中的次序是:淫、盜、殺、妄。
《楞嚴(yán)經(jīng)》卷八中,佛對阿難說,世間人雖沒有舍棄妻妾的恩愛,然于邪淫中,不但守身不犯,且心中亦不起邪淫的意念,因此心水澄瑩,心地光明,這人命終以后,就可生天王天。再進(jìn)一步,對自己的妻室,淫愛也很淡薄,但于獨(dú)自凈居的時候,仍間有淫念,身心不能完全清凈,這等人命終之后,福報也高一等,當(dāng)生于忉利天。以上二天雖是天界,但仍未離開地面,故亦名地居天。另有一等人,不遇淫欲境界,就不會起淫念,就是偶逢欲境,隨念暫交,也是事過即了,毫無追憶貪戀的意念,漸趨定境,靜多動少,這等人命終之后,生須焰摩天。又有一等人,常在靜中,已完全沒有淫念,不過若有外在的淫欲境界相逼,尚不能全無相應(yīng)的心,猶有順從之念,這等人命終之后,即上升兜率陀天。有一等人,自己本來沒有淫欲的心,夫妻之間,為敦倫盡分,因應(yīng)而行房事,卻味同嚼蠟,毫無樂趣,這等人命終以后,生變化天。有一等人,雖有世俗夫妻的名份,但已沒有世俗的男女心念,厭惡淫欲不凈,欣慕上界,夫妻房事之際,不但索然無味,且心不在焉,神游境外,這等人命終之后,即生他化自在天。由于八關(guān)齋戒的受持,是為令在家弟子種下出世之善因,因此要求受戒期間要絕對做到「不淫」。而出家眾非但要做到「身不淫」,而且要做到「意不淫」,即使起心動念,已是犯戒。是故,《楞嚴(yán)經(jīng)》卷六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xiàn)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淫欲不斷,禪定必落魔道,是故佛國沒有女人,不行淫欲,全是化生。
- 念佛要有什么心?念佛人在心性上要好好下功夫
- 佛教生態(tài)觀:一切眾生相互依存,皆應(yīng)重視
- 人心能造天堂,也能造地獄
- 悲憫眾生,真正的離苦得樂
- 佛與眾生的差別在哪里
- 提干總被頂下來,該辭職嗎?怎樣面對事業(yè)上的逆境?
- 修行其實(shí)是修心,尋回原本清凈的自心自性
- 像對待子女一樣慈悲眾生
- 未弘佛法 先結(jié)人緣
- 疾病皆由貪欲引起
- 白隱禪師以德報怨證修行
- 修行先從控制情緒開始
- 經(jīng)懺和尚被鬼逼 終得開悟成禪師
- 以清凈心布施,自得無量福
- 放光不是菩薩專利,你也可以
- 佛陀教你怎樣有求必應(yīng)
- 凡事先問自己
- 做人失信 得不償失
- 成功從好的性格開始
- 善用其心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shí)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dú)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