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不顧自身之善惡,仰憑彌陀本愿,應(yīng)得往生之人

\

  第四十二段文仍然是法然上人所開示的法語。這段法語是回答安樂法師的提問。安樂法師是法然上人的一位出家弟子,后來法然上人年老的時候,帶來法然上人苦惱的一位出家弟子。

  法然上人《諸弟子之問答》:

  安樂問:如我等之輩,難持十重,常起妄念,又不能勇猛精進,唯不顧自身之善惡,仰憑彌陀本愿,思決定往生,如何?

  上人答:此事當(dāng)然也。總之,生決定心者,應(yīng)得往生之人也,煩惱罪惡等之往生障不障者,凡夫之心雖不能覺知,相應(yīng)本愿之念佛者,不能障礙此,無有妨礙往生之罪也。往生者,依念佛之信否,不依罪惡之有無。已許凡夫之往生,豈嫌妄念之有無耶?

  這個問答法然上人說的非常的好。但是,這樣的道理,如果不圓融體會的了解,往往會誤解阿彌陀佛的本愿教法,所以學(xué)習(xí)阿彌陀佛的本愿凈土教法,如果能建立圣凈一如的道理,那相信修學(xué)阿彌陀佛教法,思想觀念就不會有所偏差。

  安樂法師問他的師父,法然上人一個問題。因為安樂法師是一位出家人,所以所問的這個問題,是相關(guān)出家人守戒念佛的問題。雖然是說出家人,守戒念佛的問題,但是有一些道理是通于在家人,因為出家人守出家菩薩戒,在家人也要守在家菩薩戒。

  “如我等之輩”,我等之輩就是如我等出家人這樣的人。出家人的戒律持守,跟在家人的戒律持守當(dāng)然不同,所以下面說“難持十重”就是指出家人所守的出家菩薩戒。因為出家菩薩戒有十條根本重戒,四十八條輕戒,在家菩薩戒是有六條根本重戒,二十八條輕戒。出家人所持守的出家菩薩戒,出自于《梵網(wǎng)經(jīng)》,在家人所持守的在家菩薩戒,出自于《優(yōu)婆塞戒經(jīng)》。不管是出家人的菩薩戒,或在家人的菩薩戒,要持守菩薩戒,持守到不犯戒,實在是非常不容易,因為大乘菩薩戒是心戒。心戒的意思就是,持守大乘菩薩戒,是起心動念就會造成破戒,譬如說殺戒,你心里起了殺人的念頭,你還沒有拿刀殺人的行為產(chǎn)生,就已經(jīng)破戒了,所以大乘菩薩戒好不好持守?不好持守。小乘戒是身戒,也就是看你是否有行為的造作之后,才有破戒沒破戒的問題。譬如說八關(guān)齋戒,在家人所持守的,以在家人一天一夜持守八關(guān)齋戒,做出家人一天一夜的修行。八關(guān)齋戒是小乘戒,所以八關(guān)齋戒的第一殺生戒,你要殺害一個人,是要實際的行為造作了,譬如說拿刀殺人,這樣才犯了殺戒,如果你只是心里想要殺人,但是行為沒有造作,還不犯戒。但是大乘菩薩戒,是心里想了就犯戒。大乘菩薩戒跟小乘菩薩戒的差別在這里。

  安樂法師問法然上人,“如我等之輩難持十重,常起妄念”,這真的一點都沒有錯,出家人雖然出家修行,但是如果是隨業(yè)流轉(zhuǎn)而來的凡夫出家人,要持好十條根本重戒,內(nèi)心不起妄念,這幾乎不可能。因為大乘菩薩戒是心戒,所以起貪瞋癡的妄念,起不好的惡念,就很容易犯了菩薩戒。起心動念相應(yīng)惡法,貪瞋癡三毒煩惱,在我們凡夫而言,誰不經(jīng)常起這樣的惡念?所以大乘佛法講,貪瞋癡不除,是名大破戒。我們貪瞋癡除掉了嗎?沒有!出家人也一樣是凡夫,菩薩來示現(xiàn)的出家人另當(dāng)別論。以信愿而言,我是一位凡夫僧,我的內(nèi)心也是經(jīng)常會起妄念,所以十條根本重戒,四十八條輕戒,要修持到不破戒,那是很難,所以安樂法師才會說難持十重。安樂法師、法然上人,是八、九百年前的人了。八、九百年前的人,和現(xiàn)在的人做一個比較,八、九百年前的人,是很有善根的人。不要講八、九百年那么長久的時間,就同樣以我們臺灣來說就好,三十年前的人,跟現(xiàn)在的人做一比較,三十年前的人比較有善根,三十年前的人比較忠厚老實,你們有感覺到嗎?所以輪回一世不如一世,越末法人根越臝弱,根器越下劣。三十年前的小學(xué)生,在學(xué)校念書很聽老師的話。以信愿個人,我在讀小學(xué)的時候,我們怎么敢跟老師頂嘴,現(xiàn)在學(xué)生跟老師頂嘴算什么,一不服氣就馬上請父母來了,請記者來了,請立法委員來了。老師都不太敢罵學(xué)生,老師轉(zhuǎn)頭寫黑板,學(xué)生書包就丟過來了。所以人的根性,遠(yuǎn)離佛陀的時間越久越下劣。兩千五百多年前,能夠降生在印度,跟佛陀同一時代,受佛陀教化眾生根器,比我們現(xiàn)代人的根器,要好的太多太多了。

  所以,安樂法師所問這個問題,“如我等之輩難持十重,常起妄念,又不能勇猛精進”,如果安樂法師他們那時代的人,不能勇猛精進修行,那我們現(xiàn)代人更不會勇猛精進的修行。

  “唯不顧自身之善惡,仰憑彌陀本愿,思決定往生,如何?”意思就是說,像我們這樣的人要持戒,也沒有辦法持到非常的精嚴(yán),內(nèi)心經(jīng)常起妄念,修行又不能勇猛精進,所以只好不顧自身之善惡,仰憑阿彌陀佛的本愿,內(nèi)心思惟決定往生,如何呢?

  法然上人回答,一開始先說非?隙ǖ模“此事當(dāng)然也”,當(dāng)然是這樣,下面才說道理。

  “總之,生決定心者,應(yīng)得往生之人也。”心中生出念佛決定往生的心,這樣就應(yīng)該得到往生決定,這樣的人就是往生之人。

  “煩惱罪惡等之往生障不障者,凡夫之心雖不能覺知,相應(yīng)本愿之念佛者,不能障礙此,無有妨礙往生之罪也。”這段話是就法而言,一點都沒有錯。阿彌陀佛的本愿妙法,本來就是如此。眾生的煩惱罪惡,是不是會障礙往生?在凡夫的心中雖然不能覺知,事實上我們經(jīng)常在研究善導(dǎo)大師的凈土思想,我們知道,煩惱不能障礙眾生的往生。但是對有的人而言,煩惱會障礙眾生的往生,所以聽聞阿彌陀佛的本愿道理,用圣道門與凈土門的道理來思惟,那或許你對于凈土法門的了解會更圓融。

  修學(xué)凈土法門有三個階段,你在心中反問自己,你現(xiàn)在是在哪一階段?第一個階段,站在一棵樹的底下看這一棵樹;第二個階段,站在一片森林當(dāng)中,看同樣那一棵樹;第三階段站在一座高山上,看同樣那一片森林的同樣那一棵樹。這三個階段所看的那一棵樹完全一樣,但是三個階段的視野角度不一樣。修學(xué)阿彌陀佛凈土教法的人,不要一直停留在一棵樹底下看這一棵樹,應(yīng)該慢慢的進步,站在一座高山上看一棵樹,你的視野就非常的寬廣,一片森林里面的每一棵樹,你都看到了。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相信阿彌陀佛的本愿,你如果用站在一座山上,看一片森林的同一棵樹木,那我相信,你對法然上人開示的道理,就不會誤解。

  “相應(yīng)本愿而念佛者,不能障礙此”,相應(yīng)阿彌陀佛本愿的念佛,罪障不能妨礙往生。

  “無有妨礙往生之罪也”,你的罪業(yè)再怎么深,你一心念佛想要往生極樂世界,任何罪業(yè)都不能障礙你的往生。但是如果你起煩惱,我不愿意念佛了,我不愿意往生極樂世界,那你放棄念佛,放棄求生極樂世界,這樣的煩惱,會不會障礙你的往生?當(dāng)然會,所以道理你一定要深思,了解法然上人所說的道理。就法而言,“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對十方每一位眾生(煩惱再怎樣深重)的救度,通通無礙。阿彌陀佛的救度無礙,礙不在阿彌陀佛,礙在眾生。信愿助念過的亡者,超過一千個,有念佛二十六年的,死后三十六小時,身體硬梆梆,眼睛瞪的大大的,嘴巴張的很開,念佛二十六年,阿彌陀佛難道不要救度他?為何他會死的這么難看,死了三十六小時,連續(xù)不休息的讓人助念,有這樣的善根福德因緣,死了之后三十六個小時,眼睛還是瞪得很大,嘴巴還是張的很開,難道是阿彌陀佛的救度有了問題嗎?不是!是亡者的本身有了問題,所以問題都絕對不在阿彌陀佛,問題都是出自于眾生。

  你我同樣都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一場大地震發(fā)生了,有的人馬上奪門而跑,有的人就坐著等阿彌陀佛的現(xiàn)前。信愿在本愿山彌陀講堂說《善女人往生傳》!渡婆送鷤鳌房偣彩珍浺话偎氖粋善女人念佛、修行往生極樂世界的故事。這一百四十一個善女人,有專修阿彌陀佛,有雜修諸行。不管專修、不管雜修,在臨命終都有共通的特色:第一,很多善女人幾乎都是念佛修行到預(yù)知時至,不管修專或雜修:第二,一定還沒有斷氣,臨終見佛菩薩來迎,見蓮華來迎;第三,也有不少的善女人,說偈頌法語跟家親眷屬與外人鼓勵,然后坐著往生、站著往生,很自在的很多。

  同樣念南無阿彌陀佛,各人對往生的愿心也不同,有的人雖然說要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境界現(xiàn)前,貪名逐利,比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心還要強。你真的想往生極樂世界嗎?如果感情、名利、金錢、權(quán)勢、財寶、五欲、親情,跟往生極樂世界做一比較,你真的會把往生極樂世界排在第一嗎?你要問問你自己,因為終有一天你臨終會到來。

  《善女人往生傳》就講一個善女人,她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心,實在很值得我們?yōu)樗Q起大拇指,一流的,真正想要往生極樂世界,她就是一個純真信仰阿彌陀佛,認(rèn)真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因為過去可能與人結(jié)怨,所以鄰居放火燒她的房子,所以她趕緊逃出來,沒有埋怨對方。有一天到寺院參加佛七法會,有出家人問她:某某人!如果妳念南無阿彌陀佛,要往生極樂世界,有人放火燒妳的房子,妳如果被火燒到了,妳要如何呢?她說:“此身可厭(這個色身肉體,真的是值得厭惡的),如果我被火燒到,我就可以乘這個機會,往生極樂世界。”你看,她的心都是安住在往生極樂世界,房子著火了,她心里想的是往生極樂世界。

  過了一年多,這個鄰居又向她放火了。這個時候如果一般人,諸位菩薩,你我大概趕快沖出去了,先逃命要緊了。這位善女人不是。她覺得,此身可厭,五濁惡世留戀無用,所以她做了一個動作(那動作一做出來我們就知道,她真的百分之一百是求生極樂世界,要不然不會做那樣的動作),拿木魚來敲,叩叩叩-南無阿彌陀佛,叩-南無阿彌陀佛,叩-……清脆的木魚音聲,低聲慢慢的念佛。房子著火了,她沒有拼命逃出外面,就這樣被火燒死了,往生極樂世界了。在焚燒的家宅,充滿了烈火濃煙。有人看見濃煙烈火覆蓋這位善女人家的房屋,然后看見一道金色的光芒,向西而去。

  火燒之后,這位善女人的親人,找尋這位善女人,在灰燼之中,看見這位善女人的尸骨,趺坐在地上。

  跏趺而坐在地上,很不可思議。那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心,有沒有這樣的百分之一百?

  這樣的實例不是告訴我們,有火災(zāi)了,我們要在火災(zāi)的房子里,讓火燒死了,不要跑出去,不是!

  這樣的實例在啟發(fā)我們,連這個色身都不要了,一心想要往生極樂世界,何況色身之外的身外之物?如果你的心是這樣,那怎會不往生極樂世界?不管善緣惡緣、順境逆境都不會將你打倒,對不對?你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你怎么會不要念佛?你怎么會放棄求生極樂世界?

依念佛之信否 不依罪惡之有無

  所以,“無有妨礙往生之罪也”,法然上人講的太好了。下面重點:

  往生者 依念佛之信否,不依罪惡之有無。

  講的實在是太好了。但是這樣的道理,容易讓人家誤解,所以我要跟大家開示的圓融一點,不然的話簡單講過帶過,讓聽眾、讓大眾誤解,那是我說法人的罪過。

  “往生者,依念佛之信否”,對往生極樂世界清凈報土,這樣的道理一點都沒有錯。你如果信阿彌陀佛的本愿,明信佛智的念佛,相應(yīng)往生極樂世界清凈報土。

  那你會說:“我信心沒有百分之一百,我信心只有百分之五十九,這樣我念佛,會往生極樂世界嗎?”會,往生極樂世界方便化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清凈報土。這樣我就解釋得很清楚了。疑心念佛,疑疑的念佛也疑疑的往生,這樣的往生是化土的往生。疑惑佛智的往生是化土的往生,明信佛智的往生是報土的往生,就是如此。

  “不依罪惡之有無”,因為罪惡不能障礙阿彌陀佛的救度故。如果念佛要念到?jīng)]有罪惡才會往生,十法界只有一個人有資格往生極樂世界,什么人?佛祖!佛祖以外九界的眾生,哪一個眾生沒有罪惡?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這些等覺菩薩,還有最后一品的無明,叫做生相無明,這一品的無明不是罪惡嗎?這一品的無明不是妄想嗎?這一品的無明不是雜念嗎?如果念佛要沒有妄想才能往生,那十法界只有佛一個人有資格往生,念佛要念到?jīng)]有罪惡才能夠往生,那十法界也才有佛一人才能往生,那阿彌陀佛的名號是要救佛,還是要救凡夫為先?要救凡夫為先,佛何必要救?佛是專門在救人的,不是要被救的,我們是專門被人救的,沒有能力救人的。以跌落大海來說,信愿因為從小就很怕水,所以我不會游泳。我不會游泳,我如果跌落大海,我是要被救的人,我哪有能力救人?但是我現(xiàn)在要說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我在當(dāng)兵的時候救過一個小孩,這是比較特殊的,F(xiàn)在這不是在說佛法,以這個例子來說救人這件事。我在當(dāng)兵的時候,在桃園觀音的地方,我如果休息的時間或放假的時候,就會到山下海邊玩水,很多阿兵哥都會游泳,也有很多一般的老百姓會到海邊游泳。我看見一個小孩,大概念國小二三年級的年紀(jì),不小心跌到大海,海邊不是我們一般人人都可以去游泳的海水浴場,不是!那里禁止游泳,但是很多人還是下去游泳。看到小孩掉入海水里面,當(dāng)時我只有一個念頭,趕快跳下去救他,不然這個孩子一定會溺死,我就跳下去,抱住這個孩子,不知道是他救我的,還是我救他的,反正他吃水我也吃水,吃到海水很咸很難受。

  因為我當(dāng)軍醫(yī),所以有一些比較嚴(yán)重的疾病,我們部隊里面的醫(yī)藥沒有辦法醫(yī)療,就要送到外面的軍醫(yī)院,所以我常常送阿兵哥轉(zhuǎn)診到外面的軍醫(yī)院。當(dāng)我要送病患到外面的軍醫(yī)院,跟連長講一聲,連長就會請駕駛開吉普車,送我跟病患出去。我趕緊向連長報告:“報告連長,有一位小朋友跌入海里,我把他救起來,他昏迷不醒,而我也快要倒下來了,請連長趕快派車送孩子到桃園市區(qū)醫(yī)院急救。”因為觀音到桃園市區(qū),開車大概要四十分鐘,如果等車一兩個小時,才有一班公交車,如果要等到公交車可能就沒命了。連長趕緊派吉普車,接我跟這個小孩子,到桃園醫(yī)院去急救。

  后來,從這個小孩子身上查到父母,通知父母,結(jié)果不但父母來了,親戚朋友也來了很多人,大家都很感謝我這個阿兵哥。隔天,這個孩子的父母、親人、好友很多人,煮面線、豬腳、紅蛋,到部隊請我,請所有的阿兵哥。

  我臨時想起這一件事情,我講這一件事情,要跟大家報告的是,我不會游泳,但是我看到人家一位小孩子掉入到海水里面,我會很自然而然的,本能地跳下去救他,我自己也喝了好多海水,但是因為那個孩子昏迷,所以要趕緊急救。

  所以,佛要救我們的急切心情,就是這樣,看到我們在危難了,就好像救難人員在救災(zāi)民一樣。這幾天大家從電視的媒體,一定看到海地大地震所發(fā)生的慘狀,死傷人員超過我們臺灣十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雖然他們地震規(guī)模比較小,芮氏七級,我們九二一大地震,芮氏是七點三級,可是因為海地非常的貧窮落后,所以造成死難很多。你看世界各國,包括我們臺灣有救難隊,到海地去救災(zāi),救難人員要救這些災(zāi)民出離險境,有條件嗎?沒有!某某人你要念我的名字,南無王大頭、南無王大頭、南無王大頭……念到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我才救你,有這樣神經(jīng)病的救難人員嗎?沒有!

  人救人都沒條件了,佛要救人哪有條件!我們臨命終快要死了,病的很難過,阿彌陀佛一定要我們,快要死的那一口氣,非念他的名號不可,要死了——“南無阿彌陀佛”,這樣才要救我們,有這樣的佛嗎?沒有!絕對沒有。我如果是佛,我要救眾生,我將來成為妙音如來,平時念過我的佛號,再來就沒有在念,臨命終快要死了,我也同樣去救他。平時念的不算數(shù),臨命終念的才有算,有這樣的佛法嗎?沒有!

  可是我們被許多人的開示,誤導(dǎo)到臨命終沒有念這句佛號不能往生,念佛沒有念到清凈心現(xiàn)前不能往生,念佛有妄想不能往生,念佛沒有念到風(fēng)吹不入雨打不濕不能往生,念佛沒有念到打倒十八銅人不能往生。所以很多念佛人心中,非常的擔(dān)心念佛不能往生。

  如果在心中非常的肯定,念佛百分之一百會往生,哪有可能會產(chǎn)生擔(dān)心的心理?

  但是,我們也不要因為知道這樣的道理,既然往生不以罪惡之有無,有罪的人也無礙往生,那我現(xiàn)在造罪也沒有關(guān)系,我只要念佛就好。這樣不對!這樣又再誤解阿彌陀佛的本愿,這樣就是你對阿彌陀佛不了解。阿彌陀佛對你絕對的救度,讓你成為造罪的借口,喝了這一杯醇酒,醉了之后反正我有解酒藥,所以沒有關(guān)系,我就喝醉了,再來吃解酒藥就好了。這樣對不對?不對!我有解藥,所以這一杯毒藥我喝下去沒有關(guān)系,有這樣的人嗎?沒有!這樣怎么會對,不可以因為有解藥,所以吃毒藥;不可以因為有解酒藥,所以故意喝的醉茫茫。不能因為阿彌陀佛絕對的救度,無礙罪惡的妨礙,所以故意造罪造惡,這一定是不對的,世間法道理都講不通了,佛法的道理怎么會講的通呢?如果世間法的道理都講不通,佛法的道理一定是講不通的。

  所以,往生者,“依念佛之信否,不依罪惡之有無”,那信愿跟大家做這樣詳盡的解說,你就不會誤解,而且內(nèi)心很安心的念佛,對不對?當(dāng)然。

已許凡夫之往生 豈嫌妄念之有無

  最后兩句話講的實在是太好了:

  “已許凡夫之往生,豈嫌妄念之有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本愿,原本就是要救度凡夫為先。既然允許凡夫念佛會往生,哪會去嫌棄凡夫的妄念!我要救度的就是烏鴉,結(jié)果嫌棄烏鴉全身長的黑黝黝的,怎么會有這樣的佛?我要救的原本就是凡夫,凡夫就是會打妄想,有業(yè)障,才叫做凡夫。就因為全身黑黝黝的,才叫做烏鴉。我們本來就是煩惱罪惡的生死凡夫,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難道不了解我們的煩惱罪惡生死嗎?當(dāng)然了解!阿彌陀佛從凡夫到圣人,他對我們凡夫的點點滴滴心性,太了解了。一個成佛的人,對所有十法界的眾生,九界的眾生是最了解的,我們會有什么煩惱,我們會有什么習(xí)氣,我們會有什么業(yè)障,我們會有什么災(zāi)難,我們會有什么生死,阿彌陀佛要救我們,他對我們最了解了。既然要救度我們這種有煩惱、有罪惡、有妄念的凡夫,怎么會用這句佛號,來要求我們念到無煩惱、無罪惡、無妄念才救度我們?絕對不會!

  雖然道理是如此,但是在我們眾生這方來說,我們要斷惡修善念佛,符合阿彌陀佛的本愿名號真義,因為阿彌陀佛本愿名號的功德,有斷惡修善的功德,所以斷惡修善的人念佛,與阿彌陀佛的心相應(yīng)。為惡造罪的人念佛,雖然念佛能往生,但是為惡造罪之心,與阿彌陀佛之心不相應(yīng)故。父母的愛心對好子歹子同樣慈悲平等的愛護,但是父母對好子內(nèi)心欣慰,對歹子內(nèi)心難過,所以當(dāng)然要求歹子能夠斷惡修善,浪子回頭。這樣的道理,這樣就了解了。

  所以,信愿說個清楚明白,讓大家對法然上人不會誤解,對阿彌陀佛本愿有正確的認(rèn)知,成為一個純真無我、斷惡修善念佛人,這樣你對阿彌陀佛的信仰就會真實。第四十四段文,大家好好體會法然上人的開示,有很多很好的道理,可以使我們安心念佛。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凈土,南無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