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生活故事 >

佛化生活 自序

  佛化生活 自序

  家庭是社會的一個雛形,而社會乃是家庭的集合體。要使社會佛化,必須先從家庭佛化做起。人類整個的生活,不外乎精神的和物質的二方面。父母、夫妻、兄弟、姊妹間的感情,親戚朋友間的酬應,和休閑時間的娛樂,都是屬于精神的方面;而衣食住等則是屬于物質的方面。

  我們假使能夠遵守著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來感化家庭,那末家庭的精神生活,可以做到慈愛、忍耐、誠實;物質生活可以做到勤勞、節(jié)儉、知足。因為佛教是從慈悲喜舍做出發(fā)點的。成佛乃是慈悲喜舍的行為達到圓滿成功的頂點。

  怎樣叫做慈悲喜舍呢?想給與他人以安樂叫做慈。拔除他人的痛苦叫做悲。慶悅他人離苦得樂叫做喜。犧牲自己的享受叫做舍。

  我們能夠承受佛的慈悲喜舍的精神,為家庭服務,為社會服務,那就無往而不和善美滿的了。我們要為社會服務,應先從家庭服務做起。對于自己家里的人倘不能慈愛忍耐誠實,處理家事倘不能勤勞節(jié)儉知足,那末這個人在社會上做事,也就可想而知了。

  佛教是包括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是拏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業(yè)的,因為能超出世間利欲之外的人,才能轟轟烈烈地干一番世界的事業(yè)。釋迦牟尼佛對于在家信徒的慈悲教誨,可說是無微不至的,試看他在每一部經典里是怎樣的教誨我們罷:

  無量壽經說:“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家室,中外親屬,當相愛敬,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相和,無相違戾”。

  大涅槃經說:“在家之人,有四種法,宜應修習:一者、恭敬父母,盡心孝養(yǎng)。二者、恒以善法,訓導妻子。三者、愍念僮仆,知其有無。四者、近善知識,遠離惡人。汝等若恒行此四法,視世為人之所敬愛,將來所生常在善處”。

  華嚴經說:“在家宅中,與妻子俱,未曾暫舍菩提之心。(自利利他,叫做菩提心)。正念思惟,薩婆若境(佛的智慧,叫做薩婆若)。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屬,令入菩薩智,令成熟解脫。以本大悲,處于居家。以慈心故,隨順妻子。于菩薩清凈道,無所障礙”。

  又說:“為利益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戲笑談說,悉善其事”。

  法句經說:“履仁行慈,博愛濟眾,福常隨身,臥安覺安”。

  優(yōu)婆夷凈行法門經說:“佛言:若善女人,供養(yǎng)父母,奉事夫主,矚視兒息,亦名凈行。勿于小罪而生輕想,所應作者,次第作之,亦名凈行”。

  優(yōu)婆塞戒經說:“凈其房舍臥具”。又說:“愿為眾生,趨走給使”。

  孛經說:“飲食取節(jié)便身”。又說:“治產宜慎”。

  六度集經說:“婚姻之儀,始于擇行”。又說:“喪畢修行,馨薰十方”。

  成具光明定意經說:“受身則有痛患,以智慧一一開了。觀其所起,察其所滅,視其所病,選以何藥?偲湟,令身不毀戒,處眾愛之中,身在道品之藏,既自身行,又教他人”。又說:“掃地令清凈,衣服常清凈,身口意常清凈”。又說:“此中有孝誡,有謙誡,有忍誡,有禮節(jié)誡,有眾善法誡”。

  佛經是最廣博的,以上所引我佛的話,這好比走到大海邊,嘗著它一滴的味罷了,然而所引的佛語,雖然只是法海的一滴,但是已把佛化家庭的生活大綱,揭示無遺了。好,我就根據(jù)佛語來列舉佛化家庭的大綱吧:

  遵著『父子無相違戾”的宗旨,述至情篇。

  遵著『隨順妻子”,“奉事夫主”的宗旨,述夫婦篇。

  遵著『瞻視兒息”的宗旨,述育兒篇。

  遵著『治產宜慎”的宗旨,述理財篇。

  遵著『衣服常清凈”的宗旨,述衣服篇。

  遵著『飲食取節(jié)便身”的宗旨,述飲食篇。

  遵著『凈其房舍臥具”的宗旨,述居住篇。

  遵著『視其所病,選以何藥”的宗旨,述衛(wèi)生篇。

  遵著『未曾暫舍菩提之心”的宗旨,述修養(yǎng)篇。

  遵著『婚姻之儀”,“喪畢修行”的宗旨,述婚喪篇。

  遵著『履仁行慈,博愛濟眾”的宗旨,述交際篇。

  遵著『戲笑談說,悉善其事”的宗旨,述娛樂篇。

  本書廣事參考,編述佛菩薩的慈訓,和古今緇素大德的嘉言,但我的學識淺陋,實不足以闡發(fā)佛化家庭的旨趣,和管理的方法,不過一片愚忱不能自已罷了。

  本書謹呈獻于可敬愛的佛教徒之前,祝愿佛教仗著佛化家庭的推動,普及世界,永傳無盡。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九月四日陳海量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