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無諍,是修行者的美德

無諍,是修行者的美德

  有一天,目犍連的弟子和阿難的學僧在一起談話,二人相約同聲贊頌經(jīng)唄,看誰唱誦最好、最妙、最勝。這件事情被其他比丘看到,并且把這件事情告訴佛陀,佛陀就叫另一位比丘,去把這兩個人請到講堂來。

  當兩人來到佛前,向佛陀禮座之后,佛陀就問:“你們是不是彼討論要共誦經(jīng)唄,比賽什么人最勝最妙?”

  二人同聲回答:“是的,佛陀!”

  佛陀開示道:“難道你們不曾聽我說過嗎? 如果比丘懷有勝負心、競爭心,與外道梵志有什么不同呢?佛陀的法有降伏、有教化,諸比丘在受法的時候,一切言行要與經(jīng)、律相應。否則自己都起了競爭心,又如何化導群生呢?”

  佛陀進一步開示道:“讀誦許多經(jīng)唄不一定就是最好,譬如算牛頭數(shù),自無半分毫,實在不是比丘應該要學習的。學道最重要的是對于所誦習的法義,要奉行和實踐。所以說,雖誦千章經(jīng)卷,不懂意義何在,不如聽聞一句,而能奉行得道; 雖誦千言義理,不能通達,不如確實奉行一句好話,而可得到解脫。所以說,百千鄙夫為敵,一個有智慧的大丈夫就能戰(zhàn)勝。如果想戰(zhàn)勝自己,今后要以正見修行。因此,比丘! 從今以后,不要有諍訟勝負心,當念降伏自性一切眾生。如果比丘有諍訟、勝負心,應該要以佛法、律儀來對治。比丘! 你們應當這樣修行。”

  比丘二人聽了佛陀的開示后,立刻從座位起來,頂禮佛足,并請求悔過,發(fā)愿:“自今以后,決不犯過,惟愿佛陀慈悲,接受懺悔。”

  佛陀說道:“在我佛法中,最尊貴的法就是懺悔改過,我接受你二人的悔過。”

  佛陀轉(zhuǎn)身對諸比丘們說:“這件事例,可作為大家學習的依據(jù),你們要謹記在心。

啟示:

  無諍,是修行者的美德。修行無諍能讓我們不生起貪嗔癡等煩惱,并且無諍的智慧止息他人煩惱,是唯有佛陀以及阿羅漢才有的修行功夫,這也是其他有情所不能及的殊勝功德力!金剛經(jīng)》云: “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指的就是佛弟子當中,最能通達空性義理的須菩提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