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過格簡釋

  界定:初指道士逐日登記行為善惡以自勉自省的簿格,及後流行於民間,泛指用分數(shù)來表現(xiàn)行為善惡程度、使行善戒惡得到具體指導(dǎo)的一類善書。

  作法:這類善書分別列為功格(善行)和過格(惡行)兩項,并用正負數(shù)字標示。奉行者每夜自省,將每天行為對照相關(guān)項目,給各善行打上正分,惡行打上負分,只記其數(shù),不記其事,分別記入功格或過格。月底作一小計,每月一篇,裝訂成本(見附錄書影一),每月如此進行,年底再將功過加以總計。功過相抵,累積之功或過,轉(zhuǎn)入下月或下年,以期勤修不已。

  源流與發(fā)展:道教記錄功過善惡的作法要從功過思想說起。中國的功過思想起源甚早,《易經(jīng)》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教和民間信仰認為天地、灶神、司命等神,監(jiān)察人的善惡并給予應(yīng)得的賞罰。後漢的《太平經(jīng)》有勸人行善避惡之論,而功過格跟《太平經(jīng)》的「天券」說法也有關(guān)連。晉代葛洪的《抱樸子》《內(nèi)篇》卷三《對俗》及卷六《微旨》載有功過思想的豐富資料,《對俗》篇說要想成天仙,須要積1200善;想成地仙,須要積300善。對善惡功過積累增減以計算人的禍福壽夭的說法,也見於五代時杜光庭《道門科范大全集》,是書卷73、81載有「善惡之二書」、「功過之兩簿」。「格」有規(guī)準之意,言行之善惡功過,成了降福獲咎的依準。這種計算功過的辦法,宋代以後就發(fā)展形成功過格一類善書。因此,功過格可說融合了道教積善銷惡、儒家倫理道德佛教因果報應(yīng)三教的理念。

  現(xiàn)存最古的功過格是《太微仙君功過格》,1171年成書(《道藏》洞真部戒律類收錄),為凈明道道士自記個人善惡的簿冊!兜啦剌嬕肥铡毒拦^格》和《十戒功過格》,是托名呂祖撰述的功過格。後經(jīng)袁黃(1533-1606)、宏(1535-1615)等人倡導(dǎo),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中葉功過格盛行於世,有多種功過格編寫而成,不單有道教色彩濃厚的功過格,還有佛教系統(tǒng)的「善過格」(宏《自知錄》是代表作)、與民眾道德有關(guān)的功過格(如《匯纂功過格》)。十七世紀以後,不僅道士奉持,士人、崇奉佛教戒律的人及民眾亦漸奉行,更有特定勸戒對象的《當官功過格》、《童蒙功過格》、《婦女功過格》。清初的《太微仙君呂純陽祖師功過格》(1734年成書),香港抱道堂近年仍有重印。(見書影二)。

  功過格的流通意義:功過格是修行者實踐道德的指導(dǎo)書,像店主在賬簿上記數(shù)般,逐日登記行為的善惡在一記分冊上。有學(xué)者認為這種道德記賬的體裁,與中國商業(yè)簿記的發(fā)達不無關(guān)系,因此稱為「道德記賬法」(MoralBook-keeping)。一位日本學(xué)者評論說:「功過格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人認識到,可用自己的手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吉兇,這是他們精神生活中劃時代的成果」(見福井康順等監(jiān)修、朱越利譯《道教》第一卷,第146頁)。

  小結(jié):總之,功過格使《感應(yīng)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等善書的主張更具體化和條目化,可用作日常修省寡過的行動指南。這類善書既是研究道教倫理思想的重要資料,也有助了解宋明以來中國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