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名人軼事 >

王昭君的故事

  王昭君與西施、貂蟬、楊玉環(huán)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盡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嬋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于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shù)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匈奴。”(《后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zhì),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jìn)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紀(jì)尚幼,難以應(yīng)命”,無奈圣命難違。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淚別父母鄉(xiāng)親,登上雕花龍鳳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歷時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達(dá)京城長安,為掖庭待詔。傳說王昭君進(jìn)宮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diǎn)上喪夫落淚痣。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lǐng)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并請求和親,以結(jié)永久之好。漢元帝盡召后宮妃嬪,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應(yīng)詔。呼韓邪臨辭大會,昭君豐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后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便賞給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并親自送出長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隊(duì)隊(duì)車氈細(xì)馬的簇?fù)硐?肩負(fù)著漢匈和親之重任,別長安、出潼關(guān)、渡黃河、過雁門,歷時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達(dá)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并被封為“寧胡閼氏”,意為匈奴有了漢女作“閼氏”(王妻),安寧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后,漢匈兩族團(tuán)結(jié)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后為匈奴右日逐王。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風(fēng)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fù)株累單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dāng)于居次(“居次”意為公主)。公元前20年,復(fù)株累單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歲的絕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后人稱之為“青冢”。

  到了晉朝,為避晉太祖司馬昭的諱,改稱明君,史稱“明妃”。

  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jié)h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qiáng)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tuán)結(jié),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與她的子女后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tuán)結(jié)做出了巨大貢獻(xiàn),因此,她得到歷史的好評。元代詩人趙介認(rèn)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于漢朝名將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tuán)結(jié)的佳話。

  據(jù)統(tǒng)計(jì),古往今來,反映王昭君的詩歌有700余首,與之有關(guān)的小說、民間故事有近40種,寫過昭君事跡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現(xiàn)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漢、翦伯贊、費(fèi)孝通、老舍等。

  一千九百多年來,生長在巴山楚水地區(qū)的一個山中女子——王昭君,竟引起歷代文人的心靈共鳴,把中國文壇攪得風(fēng)雷激蕩。這正是因?yàn)槟戏桨统幕c北方華夏文化交匯的光環(huán),投射在昭君這個創(chuàng)作本體上,反映出了奪目光彩。

  新中國創(chuàng)建者之一的董必武,為王昭君題寫了一首七絕,此詩對歷史的昭君作了總結(jié)性的評價,也對昭君的思想、見識、行動作了贊頌。詩為:“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抒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從此,王昭君一抹滿臉的淚水和愁云,以一個愉悅的民族的和睦使者的形象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表達(dá)了全國各族人民團(tuán)結(jié)一致的愿望。

  附:昭君《怨詞》

  《怨詞》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芭桑。

  養(yǎng)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

  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dú)伊何,來往變常。

  翩翩之燕,遠(yuǎn)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進(jìn)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轉(zhuǎn)嫁繼子,服毒而死

  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皋繼承了單于的職位,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輕的單于對王昭君更加憐愛,夫妻生活十分恩愛甜蜜,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叫云,次女叫當(dāng),后來分別嫁給匈奴貴族。

  雕陶莫皋與王昭君過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這時是漢成帝鴻嘉元年,王昭君已經(jīng)三十五歲,正是絢爛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絆系,好整以暇地參予匈奴的政治活動,對于匈奴與漢廷的友好關(guān)系,著實(shí)產(chǎn)生了不少溝通與調(diào)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與妹妹見面,王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到長安還入宮侍候過太皇太后,這位太皇太后就是漢元帝的皇后,她有個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謙躬下士博取虛名,后玩了一套所謂堯、舜、禹時代的“禪讓制”,奪取西漢政權(quán),建立“新”?上倥珕斡谡J(rèn)為“不是劉氏子孫,何以可為中國皇帝?”于是邊疆迭起,禍亂無窮。

  眼看自己創(chuàng)造的和平歲月毀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內(nèi)蒙古包頭西南五十里的黃河岸邊,據(jù)說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黃,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一片,所以叫“青家”。

  關(guān)于“青家”也另有解釋:《筠廓偶筆》:“王昭君墓無草木,遠(yuǎn)而望之,冥蒙作青色,故云青家。”《塞北紀(jì)游》上也說:“塞外多白沙,空氣映之,凡山林村阜,無不黛色橫空,若潑濃墨,昭君墓煙垓朦朧,遠(yuǎn)見數(shù)十里外,故曰青家。”

  歷來提到“青家”的詩句很多。如白居易的“不見青家上,行人為澆酒。”杜牧的“青家前頭隴水流,燕支山下暮云秋。”

  王昭君在歷史上又被稱為“明妃”,系西晉時,為避司馬昭的諱,改稱“昭君”為“明君”,后漸漸有“明妃”一說。

  對昭君出塞歷來評價頗多,評價各異,如: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dú)留青家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李白: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guān)道,天涯去不歸。

  兩人都對昭君出塞寄予無限的憐惜與感嘆。另外還有: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詠王昭君的詩,他另創(chuàng)新意,不落俗套,認(rèn)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如: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說無語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植拔春風(fēng)手,彈著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家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此外歐陽修的“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也與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后輝映,以理度情,從人性角度著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嘗沒有另一種迷離心情,也未嘗不是人生價值的另一種實(shí)現(xiàn)。“青家”墓碑上也刻有:

  一身歸朔漠,數(shù)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論,幾與衛(wèi)霍同。

  這首詩,包括“和親果使邊烽消,鹿閣何人許共論。”總算對王昭君出塞和親,有了公允的論斷。

  王昭君的兒子右逐日王一系后來日益強(qiáng)盛,與東漢交惡,被竇憲追擊,一路西竄,越過蔥嶺進(jìn)入歐洲,占領(lǐng)哥特人的地盤引起羅馬帝國的崩潰,在歐洲大陸建立了強(qiáng)大的匈奴帝國,也就是后來的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等國。

  昭君出塞的故事迄今流傳了兩千年了。戲本《漢宮秋》里,昭君似乎脫離深宮苦海,以公主的名義遠(yuǎn)嫁嵇候珊后得到了幸福,但事實(shí)是在她第二個丈夫雕陶死后,她請求歸漢未被允許,并被命嫁給前夫的兒子,多年的積怨太深,無法排遣,她服毒而死。昭君也有詩作傳世:

  “……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長。

  烏呼哀哉。憂心惻傷。”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