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論 第七章
結(jié)論 第七章
陰德要積得深廣,才能受用,才有力量轉(zhuǎn)變命運。不積陰德,我們就會隨著過去世所造的業(yè)力流轉(zhuǎn),這就是被命運限制住了。
廣積陰德最好,因偽遺留書本給兒孫,兒孫未必能讀。留財富給子孫,常反而害了他們,使他們好吃懶做。
我們必須深深體會到:我們人生總難免一死。一旦大限到來,一切東西都無法保留住?v使自己的身體,仍然會舍棄,何況那些身外之物呢?一個人死了以后什么東西都不帶走,而只有帶走自己今生所做的善惡業(yè),隨著這善惡業(yè)去投胎受生(參見孛經(jīng)抄)。所以古人說:
‘一日無常到,
方知夢里人,
萬般將不去,
唯有業(yè)隨身。’
不要以為財富是你所擁有的。財物是‘五家’所共有的。那五家呢?盜賊、水災(zāi)(天災(zāi))、火災(zāi)(人禍)、官府、敗家子。告訴你,如果你沒有廣積陰德,當(dāng)心這五家隨時都可發(fā)生在你身上。你何不趁早利用這會朽壞的財物來做永恒的功德呢?財物太多別人看了會眼紅嫉妒,肖小之徒知道了可能會做出對你不利的事情。可是陰德和智慧沒人搶得走,最保險。而且陰德和智慧對于你的子孫和來世幫助太大了。不然,易經(jīng)上怎么斬釘截鐵地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為什么一般人大都‘富不過三代’,而范仲淹的家族竟能興盛了八百年而不衰呢?因為一般人大都不懂得行善,而且無時無刻不在造惡念惡業(yè),所以容易出敗家子。一出了敗家子,你再多的財富也完了?墒欠吨傺筒煌,他積得陰德太多了。他當(dāng)宰相,可是他死后,他家人卻居然沒有錢買棺材。因為他平時把所有的錢財都拿去救助貧困了。假如你也好像范仲淹先生這么做,你的子孫也一定會發(fā)達的!
行善貴在及時努力。我們大家現(xiàn)在就開始積陰德吧!否則恐怕會太遲了。因為生命無常,我們并不知道死神何時會來臨,所以應(yīng)該趁早修善積福。
‘心田種德急修持,
生死無常不可期。
窗外日光彈指過,
為人能有幾多時?’—宋士元
‘一年又一年,漸漸改容顏。始作兒童戲,看看白發(fā)全。
今天我和諸君所談的改造命運原理比起佛經(jīng)解脫生老病死的智慧,可是小巫見大巫。盼望諸君讀了這本書以后,不要就此自滿,發(fā)心去精研教典、深入經(jīng)藏,你將來的成就才是不可限量的。謹(jǐn)在此恭祝大家法喜充滿,;雙修!
附注
注一:‘知由善因生善果,知因惡因生惡果,惡遠惡離矣。’(涅槃經(jīng))
注二:劫是印度最長的一種時間單位,一小劫合計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一劫合計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
注三:‘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詩經(jīng))
注四:‘天難堪,命靡常。’(書經(jīng))
注五:‘天作孽,猶可造;自作孽,不可活。’(書經(jīng)太甲)
注六:‘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書經(jīng))
注七:‘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經(jīng))
注八:‘吉兇消長.........’(易經(jīng))
注九:‘善則獲福,惡則受殃,天之所疾,禍無久遲,陰德雖隱,后無不彰。是故圣人,化惡授善,莫不蒙祐。’
注十:‘上帝臨汝,日監(jiān)在茲。’(詩經(jīng))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減算則貧耗,多逢憂患......又有三臺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記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電神亦然。’(太上感應(yīng)篇)
注十一:‘非天夭民,民終絕命。’(書經(jīng))
注十二:‘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六祖壇經(jīng))
注十三: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惡,即行即施,于彼受苦,輪轢于轍。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善,即行即為,受其善報,如影隨形。’(忠心經(jīng))
注十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yán)經(jīng))
注十五:‘相從心生。心有善惡,有厚薄,而相之休咎系焉。’(陳希夷心相編)
注十六: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
行者心之發(fā),觀行而禍?芍。’(陳希夷心相編)
注十七:‘心能造作一切業(yè),由心故有一切果。如是種種諸心行,能生種種果報。’(正法念處經(jīng)第二十卷)
注十八:‘一切眾生,系屬于業(yè),隨業(yè)自轉(zhuǎn),以是因緣有上中下差別不同。’(業(yè)報差別經(jīng))
注十九:‘樂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后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地藏經(jīng)地獄名號品第五)
注二十:‘一切眾生所作業(yè),縱經(jīng)百劫亦不忘;因緣和合于一時,果報隨應(yīng)自當(dāng)受。’(光明童子因緣經(jīng)卷第四)
注二十一:‘美有三種:一者現(xiàn)受(報),二者生受(報),三者后受(報),此三種業(yè)中,一一皆有定與不定。’(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卷下)
注二十二:‘若人行道,常好坐禪,觀心無心,法不住法,是名大懺悔。’(宗鏡錄卷八十六)
注二十三:‘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易經(jīng))
- 上一篇:述意部 第一章
- 下一篇:改造命運的方法 第六章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rèn)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xué)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xué)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yīng)
- 金剛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yīng)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yīng)事跡
- 楞嚴(yán)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yīng)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yīng)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