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梵語: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鳩摩羅什譯,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馀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冊,經號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ndari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為喻...[詳情]
法華信仰在藝術上如何表現(xiàn)?
法華信仰在藝術上如何表現(xiàn)?
法華信仰在藝術上的表現(xiàn),一開始就多種多樣。早在《法華經》譯為漢文以前,山東省滕縣在東漢初期已經出現(xiàn)《譬喻品》中的“三車喻”——羊車比喻聲聞乘,鹿車比喻緣覺乘,牛車比喻菩薩乘。這可能是依據民間口頭傳說而來的。此外,成都萬佛寺出土的一件南朝劉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石刻畫像,可能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變相,部分表現(xiàn)手法與敦煌隋代《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變有相似之處!兑妼毸贰分嗅屽饶材崤c多寶佛并坐論道的情節(jié),是《法華經》的關鍵所在,故此長期成為佛教藝術的重要題材。
《見寶塔品》的釋迦牟尼、多寶二佛并坐像也是現(xiàn)存實物最多的造像。但這種造像不見于印度和中亞,可能是中國獨創(chuàng)的題材!斗ㄈA經》二十八品中提到的佛很多,只繪多寶佛,是因為他護持《法華經》。因此在法華經變中創(chuàng)造出許多以二佛為主佛的并坐像,為人供養(yǎng),F(xiàn)存最早的二佛并坐像是銅像,但石窟造像還是主流。石窟的二佛并坐像最早見于西秦的作品。最盛行是公元5~6世紀初的北魏時期,僅在云岡早期石窟的曇曜五窟就多達120余鋪。6世紀初葉以后,二佛并坐像逐漸減少,但沒有消失。敦煌法華經變不但承襲這種中國獨創(chuàng)的造型,而且逐漸結合各品的情節(jié),占據經變的重要位置。敦煌石窟初期的造像跟中原相似,以二佛并坐像為主,莫高窟北朝洞窟中現(xiàn)存有四鋪,其中北魏彩塑一鋪,塑于莫高窟259窟西壁塔柱龕內,西魏壁畫兩鋪,繪于莫高窟285和461窟,北周一鋪,繪于莫高窟428窟。西千佛洞8窟也有一鋪北周時期的釋迦多寶二佛并坐像。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六祖慧能為何對《金剛經》格外重視?
- 楞嚴經是一部怎樣的經典?
- 《金剛經》有幾種譯本?
- 《無量壽經》是怎樣一部經?
- 蘇轍與《楞嚴經》
-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是哪位菩薩說的?
- 蘇軾與《楞嚴經》
- 為何《普賢行愿品》在全部《華嚴經》中如此重要?
- 《法華經》說“佛種從緣起”,怎么理解?
- 《六祖壇經》主要講什么內容?
- 《金剛經》說佛陀是不可描繪的,但佛七為什么要觀想?
- 《阿彌陀經》簡介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簡介
- 維摩詰經是誰翻譯的?鳩摩羅什的來歷及重譯維摩詰經
- 龍褲國師與《金剛經》的故事
- 法華經各品的內容是什么?妙法蓮華經各品大意
- 四十二章經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在我國的,講了什么?
- 《華嚴經》八十卷是誰翻譯的?
- 《金剛經》出自哪部經,有多少字?
- 無量壽經是什么經?無量壽經的簡單介紹
- 《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是同一部經嗎?
- 中國最早的石刻《金剛經》在哪里?
- 八大人覺經是佛陀說的嗎?佛說八大人覺經的因緣
- 《觀無量壽佛經》主要講什么?
- 四十二章經是誰翻譯的?譯者迦葉摩騰、竺法蘭簡介
- 《寶積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寶積經》概說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星云大師]面上無瞋是供養(yǎng),口里無瞋出妙香的意思
- [妙法蓮華經]法華信仰在藝術上如何表現(xiàn)?
- [綠茶]選擇綠茶沖泡茶具有講究
- [禪宗公案]法眼文益禪師開悟的故事
- [生活故事]真正困擾你的,是自己本身的執(zhí)念
- [哲理故事]世事無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佛與人生]如何才能做個名副其實的“觀自在”?
- [佛學常識]什么是三解脫
- [星云大師]榮辱慎動,是非勿詢,時常責己,切勿尤人的解釋
- [禪茶]茶道的歷史起源
- [禪宗五家]云門宗如何得名,有何主張?
- [宗門故事]典座教訓
- [哲理故事]一念妄動,即具世間諸苦
- [佛與人生]人要放大一些什么?
- [佛學常識]什么是六度
- [星云大師]財色與酒,名為三惑,臣耽喪家,君重亡國的解釋
- [涅槃經]《涅槃經》如何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