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法角度,什么才是“不義之財”
據說,天堂和地獄中間只隔了一道墻。有一天,臺風把這道墻吹倒了,天堂的玉皇大帝和地獄的閻羅王非常著急。雙方研究,天堂和地獄各推出三個代表:一是銀行家,因為要建筑這道墻,必須有財源;二是建筑師,因為筑墻是一項工程,必須由工程專家來負責;三是律師,這墻建好了以后,要研究其所有權,天堂和地獄各占多少。
閻羅王很快派出了三個代表,玉皇大帝卻久久派不出代表來,只好抱歉地說:"我在天堂里面找來找去沒有這三種人才。因為銀行家是專門剝削人的錢財,他們是不會生在天堂的;建筑師偷工減料,有那么多的罪過,不會生在天堂;律師專門挑撥離間,唯恐天下不亂,所以他們也不會生在天堂里的。"
這只是一段笑話,銀行家、建筑師、律師中的慈善家也是很多的。其他行業(yè)里類似銀行家、建筑師、律師一些為人鄙薄的行為,也不能說沒有,那些欺詐行為,所得的財富都是非法的財富。
什么是非法的財富?就是這種財富,在國法是承認的,而佛法是認為不可以的。如賭場、酒家、屠宰場、漁獵等,在國法里是準許有這些營業(yè),聚財致富,但站在佛法慈悲濟世的本懷,這些是怎么樣都不可以的。另外有的財富,佛法認為可以,但國法認為不可以。
以非法而致富的錢財有十種,是我們不可取的:
一、竊取他物。如小偷竊盜、順手牽羊,或撿到的東西不還人。凡有主的東西,不得到物主同意就私自據為己有,這都是竊取他物,是不合法的財富。
二、違法貪污。違法貪污所得到的,是不合法的財富。像走私、賄賂、漏稅等各種違法貪污的所得,是非法的財富。
三、抵賴債物。像經濟犯罪、惡性倒閉,卻一走了之,開了支票不兌現,違反票據法,這種抵賴債務的行為,屬于沒有信用,所得是非法的財富。
四、吞沒寄存。把人家寄存在我們這里的錢財沒收了,也是非法的。佛光山有孤兒院,有個年老的父親將小孩帶來給我們撫養(yǎng)。他有房產,銀行里又有存款,他委托朋友,"等我的孩子長大時要交給他",而他死后,朋友就把財物吞沒,等到小孩長大去討要,怎么都不肯還。
五、欺罔共財。大家合伙做生意,賺了錢,應該將所得的利益由大家平均來分配,但是有的人卻將大部分占為己有,少部分才分給人。像兄弟姊妹分家,祖先的產業(yè)應當大家平均分配,可就有人自私,只希望自己多分一些,其他兄弟姊妹少分一些。
六、因便侵占。像假公濟私,為了自己的方便挪用公款,將公家的東西占為己有,還有假報出差旅費,購買物品向商人索取回扣,多報傭金等,這些都是非法的財富。
七、借勢茍得。仗著自己的勢力茍且獲得的財富,都是非法的財富。像一些不好的公務員,別人來辦事就故意找人麻煩,刁難人,不給人方便,逼他送紅包才肯辦事,這就是借勢茍得。還有許多像恐嚇、敲詐、勒索等,這些都是叫借勢茍得。
八、非法經營。像現在私造煙酒,販賣嗎啡、速賜康、強力膠,或經營地下藥廠等,都是非法的。
九、詐騙投機;ㄑ郧烧Z,坑蒙拐騙,所得的利益?zhèn)旌怼?/p>
十、賭博淫業(yè)。于己于人都是惡因緣,造下孽障。
一份自食用,二份營生業(yè);余一分藏密,以撫于貧乏。--《雜阿含經》
- 上一篇:佛教怎樣解讀欲望
- 下一篇:什么叫供養(yǎng)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放松對修行有什么幫助?
- 佛教和佛像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明末四大高僧是誰?明末四大高僧簡介
- 鹿野苑是佛的什么地方?
- 為什么要修習八正道?八正道的重要性
- 怎么知道一個人有沒有大福報?
- 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場的人才應當順于法去成就保護
- 假如有人問自己幸福嗎?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轉煩惱?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與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覺沒精進、學習落后了,對不起師父怎么看?
- 慧遠大師的《廬山東林雜詩》解釋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師”?
- 妨礙善行,損耗錢財的六種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過去的記憶嗎?
- 佛教的橫三世佛指的是哪三個佛?
- 感覺勸別人念佛很難,怎么辦?
- 父母與孩子是什么關系,佛弟子如何與家人相處?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樂眾生
- 圓滿供養(yǎng)一切成就供養(yǎng)的因緣
- 傲慢的個性與不服輸的敵對
- 能無欲無求地度過此生挺好,可做起來不容易怎么辦?
- 舉心動念成善惡,善觀其心,止惡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qū)別
- 佛教忍辱法門的五個層次
- 一切的煩惱皆源于心,心態(tài)決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一生簡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稱謂是如何來的?
- 應該怎樣做慈善,平衡與工作生活的關系?
- 如何勸說愛說臟話的親友?
- 彌勒菩薩為什么是未來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凈業(yè)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應該做哪些功課、定課?如何實修?
- 何謂慈悲?
- [夢參法師]念經時忽然看見異相是怎么回事?
- [黑茶]黑茶是怎么做出來的?
- [禪宗思想]禪門機鋒盛行于唐宋兩朝原因是什么?
- [生活故事]我欠乞丐一塊錢!
- [人物故事]以「慈悲觀」離「瞋念」
- [在家修行]放松對修行有什么幫助?
- [入門須知]佛教和佛像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凈界法師]念佛是心力帶動佛力,還是佛力帶動心力?
- [黃茶]黃茶是怎么做出來的?
- [禪宗公案]親者不問,問者不親
- [生活故事]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哲理故事]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寬容則有余年
- [心經]《心經》的大智慧(一百四十四)
- [佛與人生]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佛學常識]《宋高僧傳》是怎樣一部書?
- [凈界法師]煩惱罪業(yè)生起的病根是什么?
- [白茶]白毫銀針是白茶嗎?白毫銀針名字的由來與沖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