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凈宗信愿行6
略述凈宗信愿行6
六、結 語
凈土法門,奇特勝妙,超情離見,唯信乃入。由信啟愿,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愿心堅牢,萬牛莫挽。由愿導行,執(zhí)持名號,仗佛慈力,往生凈土,徑登不退,畢竟成佛。人生一大事,于斯圓成。
念佛往生之法是釋迦彌陀兩土世尊大悲憫念我等末法眾生,預垂?jié)鹊奶貏e法門。經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值斯經者,隨意所愿,皆可得度。”[98]法滅之時,眾生煩惑甚深,無明堅厚。于時,阿彌陀佛至極悲心威神愿力,經由六字洪名,猶能救度有緣眾生。證知念佛法門于末法滔天之際,尚作慈航;大夜方沉,猶稱法炬。吾輩末法眾生舍此凈宗津梁,罕有出離生死業(yè)力網者。
凈宗念佛法門,于此娑婆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尤顯其殊特之價值。吾人身處劫濁中,決定受時代的局囿,遭受眾苦的逼惱,諸如生態(tài)失衡、是非顛倒、戰(zhàn)火綿延、生存壓力等。于此濁法聚會之時,非凈宗帶業(yè)往生橫出三界之行,必不能濟度。吾人身處見濁中,決定易為邪知邪見所牢籠,被邪師外道所迷惑,于此邪見邪師日熾之時,非凈宗不涉戲論但稱佛名之行,必不能度。吾人身處煩惱濁中,決定陷溺貪欲之中,起惑造業(yè),吞咽苦果,于此煩惑增盛中,非凈宗即凡心是佛心之稱名行,必不能度。吾人身處眾生濁中,決定安于身心的臭穢而不能洞覺,甘于劣弱而不能奮然超越。此非凈宗厭離濁染欣慕凈妙之行,必不能度。吾人身處命濁中,壽命短促,石火電光,措手不及,非凈宗不費時劫勤苦,七日一日乃至十念一念之行,必不能度。吾人唯有深知別法無望可出娑婆五濁火宅,方肯死盡偷心,寶重此念佛法門。蕅益大師云:“只此信愿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凈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于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99]信愿持名,圓轉五濁為五清,此乃阿彌陀佛惠賜我等眾生的威神功德,亦是釋迦本師殷勤勸信所致。吾人于此五濁惡世,得聞凈土一法,信愿持名,橫超三界,往生凈土,實乃超勝天上人間一切福樂之幸事。
凈宗法門在以經濟與科技為主干的現(xiàn)代社會,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雖然現(xiàn)代功利主義與科學懷疑精神對凈宗法門構成嚴峻的挑戰(zhàn),然而,只要人類的性靈尚未被物欲汩沒,良知良能還未被仇怨競爭完全毒化;只要現(xiàn)代人對人生苦難的感受尚未被粗俗麻痹,對終極關懷的尋求亦未被功利截斷;那么,凈宗文化便有其存在與發(fā)展的社會心理土壤。隨著現(xiàn)代文明諸多弊端困境的日趨彰顯,凈宗文化作為對治良方,或有廣為弘揚的前景。阿彌陀佛遍知一切,每時每刻都在關照眾生的苦樂,恒順眾生,不失時機地慰藉眾生困苦焦灼的心靈,惠予各稱機宜的安樂。吾人宜應感佛恩德,投身歸命。
余末法下凡,自諒慧淺德凉,以毫末之智,何能詮釋凈宗廣大深妙之義蘊?本文撰寫,謹遵述而不作之原則,力戒師心自用、標新立異。立足凈宗圣言量與祖師理念,盡可能契理契機地敷衍凈宗事理因果。最后謹以偈頌聊申愚衷:
仰祈諸佛大威神,加持本文符圣意;
見聞隨喜植凈因,襟懷曠達絕戲論。
至誠稱念彌陀名,自然牽隨法王邊;
伏愿有緣諸同仁,棲心西方九品蓮。
南無阿彌陀佛!
- 上一篇:十二禮-------龍樹菩薩
- 下一篇:略述凈宗信愿行5
- 懷玉禪師十劫修行,志在金剛臺含笑往生
- 老鼠每天聽女居士念佛后往生
- 如何能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 吃葷對誦經和臨終往生是否有影響?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凈業(yè)行人應致力培養(yǎng)“向西定勢”
- 臨終業(yè)障現(xiàn)前沒念佛號,能往生嗎?
- 亡者要有什么景相才能判斷是否往生?
- 念佛的勝妙功德真是無窮無盡
- 凈土法門的真實大利
- 往生時只見蓮花不見佛能到極樂世界嗎?
- 一生信愿持名,若臨終無瑞相能往生嗎?
- 這種瑞相能說明一定往生了嗎?
- 如何掌握病人斷氣時刻的念佛速度
- 念佛機代替助念可以嗎?
- 親人臨終不愿往生,該如何勸導
- 臨終時魔會化作佛來接引念佛人嗎?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大安法師談母親念佛及往生
- 親人臨終不愿往生怎樣勸導?
- 佛說無量壽經上卷
- 佛說無量壽經下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
- 華嚴經要解(1)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一)
- 阿彌陀經白話文(一)
-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圓瑛大師(一)
- 觀經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一)
- 大般涅槃經卷上(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一)
-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黃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彌陀經白話文(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二)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善導大師全集-觀經四帖疏(上)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一)
- 阿彌陀經白話文(三)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卷上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二)
- 阿彌陀經白話文(注解)
- 阿彌陀經白話文(四)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一】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一
- 凈土十要(第一) 阿彌陀經要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五)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作七安心)
- 悲華經卷第一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三)
- 萬善同歸集(一)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一)
- 《凈修捷要》報恩談
- 華嚴經要解(2)
- 拜佛與醫(yī)學 第一講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三)
- 復李德明居士書四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四)
- 與妙真大師書七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是指哪三經?主要內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 大般涅槃經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悲華經》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