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世間無不成之事。天下皆可作之人。惟以實心行善。則人事既合天心。而天意豈違人愿。自然默助。行無不通。作無不成矣。
于玉陛曰。遺教經(jīng)云。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又曰。汝等比丘。當(dāng)勤精進。則事無難者。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shù)數(shù)懈廢。譬如鉆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出曜經(jīng)曰。智者。以慧煉心。尋究諸垢。譬如礦鐵。入火百煉。則成精金。又如大海。日夜沸動。則生大寶。人亦如是。晝夜役心不止。便獲果證。四十二章經(jīng)云。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敵。掛鎧出門。意或怯弱;虬肼范。或格斗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xué)道。應(yīng)當(dāng)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元天目山中峰祖師云。記得儒者勸學(xué)有詩。謂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xué)始知道。不學(xué)非自然。此言石中有火。不以智巧擊之引之。則終不遇也。今人唯知石中有火。不施半點智巧之力擊之。終日指此冷石。說火之用。說得眼光落地。依前是塊頑石。要覓點火為用。了不可得。此是不肯死心做工夫之人也。更有一等人。聞?wù)f石中有火。擊碎其石。欲取其火。乃至碎石為塵。終不得火。卻不責(zé)不以智巧得之。便至不信石中果有真火。此是不信自心成佛之凡夫也。今人若欲成辦此事。首以信根為石。次以單提話頭為擊石之手。又以堅固不退轉(zhuǎn)志愿之鐵。打個火刀。乃以精進勇猛之力。向日用動靜中。敲之擊之。使不間斷。又以般若種性干草。驀忽相成。引起一星子燒燎。照天照地。是謂智巧也。明蓮池大師曰。世間一技一藝。其始學(xué)不勝其難。似萬不可成者。因置而不學(xué)。則終無成矣。故最初貴有決定不疑之心。雖復(fù)決定。而優(yōu)游遲緩。則亦不成。故其次貴有精進勇猛之心。雖復(fù)精進;虻蒙俣;驎r久而疲;蛴鲰樉扯。或逢逆境而墮。則亦不成。故其次貴有貞常永固不退轉(zhuǎn)之心。是之謂真有心之丈夫也。如此存心。何事不辦?刹幻阍铡
太上道家之祖。故專以求仙為言。孟子曰。人皆可以為堯舜。震旦禪宗六祖曰。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三教圣人。何以言之。若合符節(jié)也。夫仙可冀。佛可成。堯舜可為。而況世之功名富貴。長壽男女。又何求而不可得乎。亦視其人之所作耳。
漢鐘離曰。仙之求人。甚于人之求仙。呂祖曰。人嘗以不得見吾為恨。雖日見吾。而不能行吾之言。于事何益?梢娙酥c仙。性真本一。特以情勝。遂失其真。一旦反真。塵情俱盡。即神仙也。況能濟之以善乎。胎息經(jīng)曰。胎從伏氣中結(jié)。氣從有胎中息。氣入身中謂之生。神去離形謂之死。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yǎng)神氣。神行則氣行。神住則氣住。若欲長生。神氣相注。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宋李端愿。問達觀禪師曰。天堂地獄。畢竟是有是無。師曰。諸佛向無中說有。眼見空花。太尉就有里尋無。手撈水月?靶ρ矍耙娎为z不避。心外聞天堂欲生。殊不知忻怖在心。善惡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無惑。
求仙于古。如子房之忠。吳猛之孝。王進賢之不失婦節(jié)。蘭期之友于兄弟。劉翊之損己分人。趙素臺之濟窮恤死。許真君之行符施水。嚴君平之以善導(dǎo)人。周伯持之埋瘞遺骸。李五郎之不欺斗斛。陳安世之不殺物命。李奚子之拯濟饑禽。楊敬真之閑則凝神。唐若山之性無忿恚。乃至黃萬祐之鮮過。景相之酷好放生。劉平阿本一醫(yī)人。吳睦本一縣吏。劉妍本一妓女。鮑靚本一店家。賀生本一屠兒。丁約本一兵卒。朱 本一劫盜。李正元本一獵人。此皆自人以積功累行而得仙者。求之于今。如晁公回之靜居天主。章公文起為司命真君。王公素為玉京侍郎。呂公誨為上帝司糾。韓公琦之主紫府。富公弼之司昆臺。王公叟之掌翊圣鐵輪。金公三之為佑圣風(fēng)伯。張公孝基為嵩山主者。竇公禹鈞為洞天真人。乃至歐陽公修之主神清。王公安國之主靈芝。呂公溱之主群玉。石公延年之主芙蓉。陳公靖之判司直。田公承君之主維揚。此亦自人以積功累行而得仙者。至于道經(jīng)所載。中元二品。左洞陽宮。所總地土。九皇。上壘。四維。八極。其靈官僚屬。共有九萬九千九十九萬眾。皆是在世有功有行之人。受度而得進補其職者。又如何公熙志。以注金剛經(jīng)。有補于世。死后職為西岳典檢歷數(shù)官。此雖岳府。亦是受度者。此即為善而得冀乎神仙者也。從古至今。成仙者十萬余人。拔宅者八十余處。所以云。莫道神仙無學(xué)處。古今多少上升人。今人修行不真。乃謂世無神仙。是猶誦法孔孟。不能實行其事。而遂謂世無圣賢也。惡乎可。
性命圭旨云。欲修長生。須識所生之本。欲求不死。當(dāng)明不死之人。那不死的人。即吾人本來常住真心是也。此心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無去無來。不生不滅。無奈世人不悟。從無始來。迷卻真心。故受輪轉(zhuǎn)。枉入諸趣。原夫真心無妄。性智本明。妙湛元精。由妄瞥起。俄然晦昧。則失彼元精。黏湛發(fā)知。故轉(zhuǎn)智為識。形中妄心。名之曰識。心本無知。由識故知。性本無生。由識故生。生身種子。萌檗于茲。開有漏華。結(jié)生死果。今人妄認方寸中。有個昭昭靈靈之物。渾然與物同體。便以為元神在是。殊不知此即生生死死之識神。永劫輪回之種子。故曰學(xué)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異見王問波羅提尊者曰。何者是佛。曰。見性是佛。王曰。師見性否。曰。我見佛性。王曰。性在何處。曰。性在作用。曰。是何作用。波羅提即說偈曰。在胎為身。在世為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口談?wù)。在手?zhí)捉。在足運奔。遍現(xiàn)俱該法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是以世尊教人先斷無始輪回根本者此也。此根既斷。則諸識無依。復(fù)我元初真常本體。所謂真靜妙明。虛靈通徹。朗然而獨存者也。背之則凡。順之則圣。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回息。欲息輪回。莫若止觀雙運。須時時保此七情未發(fā)之中。念念全此八識未染之體。神光一出。即便收來。不可剎那妄照。古仙云。大道教人先止念。念頭不住亦徒然。圓覺經(jīng)曰。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無了知。不辯真實。起信論云。心若馳散。即便攝來。令住正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惟在于此。當(dāng)知妄念。起于識根。緣境成妄。非實有體。在眾生時。智劣識強。但名為識。當(dāng)佛地時。智強識劣。但名為智。只轉(zhuǎn)其名。不轉(zhuǎn)其體。初一心源。廓然妙湛。由知見立知。妄塵生起。故有妄念。若知見無見。則智性清凈。復(fù)還妙湛。意念消融。一根既已返元。六根皆成解脫。既無根塵六識。則無輪回種子。一點真心。獨立無依。萬劫常存。永無生滅矣。此法直指人心。一了百當(dāng)。乃成佛成仙之妙訣也。欲求長生。須于此處參究。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jīng)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jīng)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讀誦無量壽經(jīng)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jīng)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nèi)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guān)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jīng)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xùn)》: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xué)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dǎo)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dāng)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xué)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guān)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