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信眾皈依的心態(tài)有十二種

  一般信眾皈依的心態(tài)有十二種

  綜合時下一般信眾皈依佛教的心態(tài),約略可分為十二種:

  1.有一種人確實是為了追求佛法、真理而皈依。這種人因為皈依心態(tài)正確,就會在求法的求知欲的引領(lǐng)下,對法的認識和學習進步最快,成就也最大。我們看,有一部分真心求法的人,深入法要后,有可能將身心完全投入修行、弘法的行列。這都是由于皈依時的初發(fā)心正確,而必然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如有一位年輕女居士,告訴我說,她學佛到今天,有想要出家的念頭,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呢?我回答說,代表你在學法的求知欲上,不斷在進步,但學佛不一定要出家,也能為佛教貢獻、修行。因為「學佛、出家」上牽涉到父母及夫妻、眷屬…是否同意等問題

  2.第二種人認為信仰佛教很好,只是為了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宗教而皈依。因為不是為了追求真理、佛法而皈依,所以皈依以后,學佛的進度比較慢。這種人比比皆是。

  3.第三種人雖然不知道皈依佛教的意義,也不是為了追求真理、佛法而皈依,但是他在皈依后,廣結(jié)三寶善緣,而且不止在一個道場皈依,經(jīng)常四處結(jié)緣皈依,皈依很多師父,那里有朝山就跟著去,那里有拜懺就趕快去參加。這種人目前佛教界最多。例如臺北有一個女居士,跑道場跑了十幾年,結(jié)果她告訴我,她現(xiàn)在學佛的心態(tài),真的是像一句話形容的,學佛一年佛在天邊,學佛二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向佛要錢。學佛十幾年,已經(jīng)提不起對三寶的恭敬心,只看到佛教界人事上不好的一面,沒有將心放在法上來追求、來學習。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呢?這關(guān)系到她在皈依時她的皈依師父灌輸她皈依學佛的觀念問題,以及這么多年來她親近的善知識指導她學佛的方向問題,以及他自己本身皈依以后,學佛的發(fā)心問題是否正確,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所以說皈依時候的正確學佛觀念帶導,非常重要。

  4.第四種人不是出于自愿而皈依。有的是被親朋好友拖著去皈依,有的是因好奇隨著朋友去皈依。有的是看見父母、親友皈依,跟著去皈依。有的是代替孩童、患者、亡者而去皈依。有的是在助念時或度亡時代替亡者皈依。凡此種種情形,比比皆是。

  5.第五種人是為了求三寶保佑、降福而皈依,或者為了達到父母的愿望,或者為了自己某種心愿、目的而皈依。如我的高中同學長痔瘡生濃,發(fā)愿說,如果好了,不用開刀,就皈依佛教。結(jié)果真的好了。還有一位女孩,為了考大學,向佛發(fā)愿,求佛保佑她,如果考上,就皈依佛教,以出家身分去讀大學,結(jié)果真的考上了,就出家還愿,出家一年后,想要還俗,又不敢還俗,弄的苦惱腦的。凡此種種,為了許愿、還愿而皈依、而出家的情形,其學佛的道心,是相當薄弱的。

  6.第六種人因為遭遇父母、親屬、兒女死亡,或者受到男女感情打擊、夫妻不合、離婚、生離死別或者被人虐待、病苦等等因素,為了尋求心靈的避風港,或者逃避感情的糾紛而皈依佛教。因為這種情形而皈依的人也很多。例如有一位女居士,他父親在她二十四歲時就死了,她的人生觀因此改變,從此很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無常的啟示,一有佛教的因緣接觸,她就皈依了。雖然在我們遭遇生離死別時很容易讓宗教彌補我們心靈的空虛,但是這是短暫的,時間會沖淡一切,如果在皈依以后,沒有善知識指引你往正確的學佛方向前進,時間久了,也很容易將宗教的信仰沖淡下來。

  7.第七種現(xiàn)象,就是有一類異教徒,為了試探佛教真理、破斥佛法、盜用佛法、歪曲佛理而販依、親近三寶。在臺灣有一種異教(外道)的信徒,也學正式的佛教出家弟子一樣的跟著出家法師剃渡、出家、受戒.受戒之后,就是接收佛寺,當住持,對信眾弘法,結(jié)果講的不是佛教的正法,而是外道法。他們是有組織、有目的的接收佛教的寺院。因為臺灣有一些佛寺沒有出家眾住持,所以有一類異教徒便有目的地藉用佛寺傳布他們的外道法。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以前在筆者出家的本山道場,有一位女居士,皈依以后,受菩薩戒,結(jié)果受戒回來,還是在家里開神壇,擲神杯。到了佛寺,拿著神杯在大殿擲杯問佛。出家?guī)煾缚匆娏?就把神杯收起來,結(jié)果他又用兩塊銅飯代替神杯問佛。這種人在佛教界很多。究其原因,他皈依、受戒的目的,只是想以佛教的名義來拉攏信眾,利用佛教而已,當然沒有求道心可言。

  8.第八種人道教、雜神教、一貫道、佛教……,只要是宗教,統(tǒng)統(tǒng)禮敬、皈依。這種情形,不僅是在臺灣,如印度、泰國、韓國、日本、緬甸、東南亞等國家,乃至全世界各地都很多。筆者曾經(jīng)去印度朝圣,抵達釋迦牟尼佛成佛之處-菩提迦葉朝拜時,印度教徒就抬著神轎在釋迦牟尼佛成佛的菩提樹下,搖幌、吶喊,在他們的心目中,神、佛的地位都是一樣的,與臺灣的一般信眾信仰一樣,神、佛不分,只要是神佛統(tǒng)統(tǒng)恭敬禮拜、景仰。

  9.第九種人假借皈依佛教的慈善外衣,掩飾他個人私欲圖利的手段,用來達到發(fā)展他個人名利權(quán)勢為目的。譬如以佛教徒名義當會頭,辦慈善事業(yè),結(jié)果倒人家的會、又倒債。如有一位女居士,當會頭十幾年了,信用一向很好,結(jié)果還是倒人家會一千多萬,有一對夫婦,將十幾年辛辛苦苦的積蓄一百多萬全部跟他的會,結(jié)果全部倒了,經(jīng)常在夜里,夫婦倆抱在一起痛哭。大家都知道他是佛教徒,豈不是要讓大家罵佛教了嗎?現(xiàn)在社會上很多人假借慈善名義為釣耳,利用人性的弱點,假稱是佛教徒,令人對他生起信用心,結(jié)果卻在行為上,與信仰不合。如果讀者中有人正在面對債權(quán)人的問題時。一定要善于處理,不要和眾生結(jié)怨。破壞佛教形象,來世因緣聚會時,更是怨怨相報,牽纏不完。

  10.第十種人,自我學佛的期許很高,雖然想皈依佛教,但是卻認為自己的程度不夠,所以一直沒有皈依。因為他認為皈依是一件很神圣、很莊嚴的事,一定要慎重其事。譬如有一位信徒,信佛已經(jīng)很久了,但是一直沒有皈依,他就是認為皈依之前,一定要將自己的行為、品德做好,要有很好的心理準備,一旦皈依,就要進入學佛的情況,才能皈依,所以一直沒有皈依。

  11.第十一種人已經(jīng)參加佛寺共修、法會很多年了,甚至研究佛經(jīng)很多年了,他早就默認自心已經(jīng)皈依佛教,而不愿意做皈依證明儀式。譬如筆者有一位朋友,告訴我說:「我內(nèi)心已經(jīng)皈依佛教,為什么還要再做皈依儀式呢?」他不知道「皈依」是遵佛遺教,自有其深遠的意義及影響力存在。

  12.第十二種人自認為對佛理有很深的造諸,所以對皈依時的「三寶引證師」精挑細選,希望找到比自己佛學程度高的皈依師父時,再做皈依打算,但是一直找不到,所以一直沒有皈依。例如有一位博士,他對楞嚴經(jīng)研究幾年,一直沒有皈依,筆者勸他皈依,他就說:「要找到對《楞嚴經(jīng)》很有研究的法師,能夠指導我研究楞嚴經(jīng),才做皈依!惯@都是對佛制皈依儀式的意義不了解,才會對皈依的方式產(chǎn)生錯誤的想法。

  綜合以上數(shù)點,你、我在最初進入佛門時,是抱著什么樣的心態(tài)皈依佛教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