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僧尼皆宜急力求學
論僧尼皆宜急力求學
明真法師
余聞古之為僧尼者,必有超方之學識,出格之見地,乃獲投入空門,染衣削發(fā),而為出塵之上士。明心見性,斷惑證真,不受人愚,不為物屈,蓋以有學故耳。是以學能轉昏為明,化愚成智;可以開拓心胸,可以增長志氣,可以解惑除疑,可以達理知事。然不特為僧者宜學之。即凡為尼者亦皆宜學之。何也?良以聚眾盲不能視,聚眾聲不能聽,聚一國不學無術之僧尼,不盲而盲,不聲而聲,佛教焉能強盛也?不強則弱,不盛則衰,此天演之公例,所不可逃者也。恫矣哉!我佛教育之腐敗也。悲矣哉!我佛弟子之惡劣也。而究其所以腐敗與惡劣者,亦由未明急力求學,徒貪溫飽而已。試問吾國之僧尼界中,幾人宏宗演教,幾人好學能文。雖調查非易,要其不若古之為僧尼者,有博大學問,則無可諱言。吁!此其所以受外界之侮,為人所牛馬,為人所魚肉,而無可奈何也。猶夫弱而無力之老獸,任人駕之軛之,驅之策之。寢其皮,食其肉,而終莫能發(fā)一言,出一語,以奮起猛力,以抵抗外侮。是真可憐之至也!與言及此,而僧尼當知所以為僧尼之道矣。僧尼之道維何?創(chuàng)辦實業(yè),建立學堂,自謀生活,自動改良。去除奴隸依賴性質,實現吾人自立精神。俾真風息而再振,使慧炬滅而復明。令大地眾生,若男若女,或緇或素,盡能榮仁負義,荷道佩德,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夫如是,可謂大丈夫焉,可謂如來使焉。既不負為佛之后裔,又不負自己之性靈。而且于國于民,皆有利益。生前生后,咸得先榮。為僧尼者,果何樂而不為,又何樂而不學乎?學之無他,即事理兼修也。研究世出世間五經三藏,及其他一切有益學說。為事修,直觀自心,回光返照,辨別真妄,決擇魔佛。于自心所起之念,善者存之,惡者去之,正者伸之,邪者屈之,令真心顯現,而得悠悠洋洋,活活潑潑,如魚之在水,有游泳之樂;似鶴之棲林,無槍彈之苦。為現修,然后本此一心,歷穹千經萬論,以發(fā)明之;廣覽諸祖語錄,以印證之。不啻閉門造車,出門合轍矣。學之有益于人如斯,若不及時努力,一志勤求,反將經藏束之高閣,漠焉不顧,不亦可惜者哉?況今日之天下,一角智爭能之天下也。有學問則到處尊崇,無學問則隨地輕侮;有學問則人為我治,無學問則我為人治。其區(qū)別也如此,其關系也如彼。人奈何而不急力求學也?尚望今之為僧尼者,務宜依佛之言,行佛之事,各以求道求學,為第一無上之義務。則佛教既可得世人之信仰,而佛子又可受世人之崇拜。所謂一舉兩得,豈不善哉?雖然,藥雖良而舍之不服,衣雖美而棄之不穿,則亦吾未如之何矣?悲夫!
(原載《弘法社刊》一九二八年第三期)
- 上一篇:論僧人宜多辦佛教雜志以普及佛化
- 下一篇:《壇經》師資略述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