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藝術

 。ㄎ澹┦ 第五章 佛教文化藝術

  佛教建筑有許多種類,石窟是其中最古的形式之一,在印度稱為「石窟寺」。石窟本是佛教僧侶的住處,佛在世時就已經(jīng)存在了。一般石窟寺是開鑿巖窟成一長方形,在入口的地方有門窗。石窟中間是僧侶集會的地方,兩邊是住房。后來發(fā)展成為兩種形式:一種叫做「禮拜窟」,一種叫做「禪窟」。禮拜窟雕造佛像,供人瞻仰禮拜;禪窟主要是供比丘修禪居住的。禮拜窟有作前后兩室的,也有單獨一室的。其入口處有門,上面開窗采光。其平面有馬蹄形的、有方形的。內(nèi)部裝飾有在石壁上雕鑿佛像,也有在中心石柱雕造佛龕、佛塔,也有在石窟四周作壁畫的。印度現(xiàn)存的佛教石窟以公元前一、二世紀至公元五世紀時所造的阿旃陀石窟重為最著名。其建筑、雕刻和壁畫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卷十一)中曾概括地把阿旃陀石窟的位置、建筑、雕刻、民間傳說等生動地記述下來。這些記述現(xiàn)在已成為記載印度阿旃陀石窟最寶貴的古代文獻。

  從公元四世紀到八世紀之間,印度佛教的建筑藝術向東傳播,我國西北,如新疆的庫車,甘肅的敦煌,山西的云崗,河南的龍門,河北的南、北響堂山等地現(xiàn)存的古代石窟,就是首先吸取了印度石窟造型藝術而建造的。敦煌石窟是我國現(xiàn)存比較完整的石窟群之一,它自北魏歷隋唐五代宋元至清一千多年,共計開鑿一千多窟。北魏洞窟形式都是摹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前面入窟地方有一個「人」字形披間,是便于禮佛跪拜的前庭,窟的后半部有一個龕柱(中心柱),是為禮拜時遵照印度習慣回旋巡禮用的。隋唐洞窟大約有兩種:一是沿用北魏的龕柱形式;一是中央平廣而三面有籠壁的形式。后來建造增多,為省工起見,把龕柱改成須彌座和屏風,別創(chuàng)一種洞窟的形式。

  各時代石窟雕刻作品的鑒別,主要是從其面相、花紋、服裝等加以觀察。如六朝面相多是豐圓,后期較為瘦長,唐代則是頰豐頤滿。衣紋最初用漢代傳統(tǒng)的陰線刻法,后來兼采用西域的凸起線條,更發(fā)展成為直平階梯式的衣紋。服飾一般是采用印度的裝束,由單純而逐漸演變?yōu)閺碗s。各個時代作品的這些特征,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天才。

  在我國廣大土地上,從新疆的庫車、高昌,甘肅的敦煌、永靖,大同的云崗,義縣的萬佛堂,洛陽的龍門,太原的天龍山,邯鄲的南、北響堂山,濟南的千佛崖,南京的棲霞山,杭州的飛來峰,四川的廣元、大足到云南的劍川,有一連串的石窟寺,分布在各個名勝地區(qū),把我們的錦繡河山點綴得更為雄偉和富麗。這些石窟的雕塑、壁畫等,是我國古代藝術家把傳統(tǒng)的藝術和外來的影響密切會合起來而創(chuàng)造的珍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所有雕塑和繪畫雖都以佛教故事作題材,但其中也有反映各個時代人間現(xiàn)實生活的情景,是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寶貴資料。

  在舊中國,由于政治腐敗,文化落后,民不聊生,帝國主義者趁機千方百計掠奪我國的文化遺產(chǎn)。因此,許多石窟里的雕像、壁畫等也成為他們竊取的對象。在許多石窟中,有些佛像的頭部被鑿下,有些壁畫被刮去,成為他們國家博物館中的陳列品。我們今天到那些石窟寺(如山西天龍山,河北的南、北響堂山)去,到處見到斷頭折臂的雕像。這種摧殘我國文化的惡劣行為,實在使我們痛恨不已;同時,更加激發(fā)我們盡心保護祖國文化遺產(chǎn)的責任感。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