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答:《楞嚴經(jīng)》跟《法華經(jīng)》有什么不同?

\

  問:

  師父上人,聽說您在講完《楞嚴》之后,接下來會講的一部大經(jīng)是《法華》,請問《楞嚴經(jīng)》跟《法華經(jīng)》有什么不同?

  凈界法師答:

  簡單地說就是古人講的“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jīng)》偏重在體性,偏重在空性。雖然我們講真如是不變性跟隨緣性,但是《楞嚴經(jīng)》它偏重在那個清凈的本體,偏重在從假入空這一部分,讓我們找到我們的本性,所謂的明心見性,所謂的開悟,對于廣修六度在本經(jīng)當中講得很少。《楞嚴經(jīng)》主要是把心帶回家,《法華經(jīng)》是讓你從家里面再出來,從空出假,廣修方便。所以《法華經(jīng)》講到無量的方便,乃至于一舉手一投足,皆已成佛道。只要你安住在真實的心,什么都是成佛的因緣。所以到了《法華經(jīng)》,是以心力來引導法門,法門本身不重要。

  剛開始佛陀在法門當中做了很嚴重的定義說:修五戒可以成就人道,修十善可以生天,修四諦成就阿羅漢,修六波羅蜜成就菩薩道。到法華會上說,那都是方便說,其實是以心為本。你發(fā)菩提心,都是成佛的資糧,沒有這種五乘的差別。所以智者大師判教說,在方便的教法、所謂的權教當中是用法門來攝心的。佛陀看這個人還不能了解本性,先用法門來攝持你。等到真實法、開權顯實以后,那是以心來攝法,你是發(fā)什么心,你修什么法門都跟你的心相應,那是以心做根本。

  《楞嚴經(jīng)》談到的心是本體的心,它強調把心帶回家,《法華經(jīng)》的心是從家里面出來,發(fā)菩提心廣修六度,一個是攝用歸體,一個是依體起用。所以我們的修學次第應該先了解《楞嚴經(jīng)》,先攝用歸體,那么《法華經(jīng)》是告訴你依體起用,差別在這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