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生論的方法論閱后

  唯生論的方法論閱后

  生是宇宙的中心的生,不是和死對立的生,而是生化不息的生,達此生性即得無生無死而了脫生死。昔在廬山與戴季陶先生等分韻作詩,余拈得恨字,成一絕云:“春來春去紛愿恨,花開花落異欣厭;豈知萬化乘四時,榮悴總是天行健”!頗能表顯此為宇宙中心的生義。佛法明緣生無生而成事事無礙緣緣無盡的妙生,法相唯識論是明緣生也;法性中觀論是明無生也;而中國臺、賢、禪所宗的法界圓覺論則明緣緣無盡事事無礙的妙生。哲學之唯心論近緣生義,唯物論近無生義,唯生論近妙生義,故諸哲學皆可融攝于佛法,而唯生論尤契中國的佛學思想。談唯生論及唯生邏輯者,若能一研究華嚴宗之六相十玄等說,必能大有裨益!

  民生是人類歷史的中心之“民生”,不是與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并列的民生主義,而是人民或全人類全民族求生發(fā)達生的總動力,亦為三民主義之總根本。在宇宙曰生,在人類歷史曰民生。必辨明宇宙的生,乃能認清為人類歷史的民生;必認清為人類歷史的民生,乃能握得三民主義的根本。故講三民主義不可不講到為三民主義根本的民生哲學,講民生哲學不能不探究宇宙的生而成立唯生論。然唯生論,若仍襲用形式邏輯,或唯物辨證法為研究方法,必未能函蓋適合而恰到如如相應之好處。張鐵君先生以所著唯生論的方法論送閱,閱后深覺張君的方法論,實能為三民主義哲學奠一穩(wěn)固的基礎;乃就其與中國佛學思想相關者略提告之。(見海潮音二十卷二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