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
《地藏經》,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實叉難陀翻譯的。又稱《地藏菩薩本愿經》、《地藏本愿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經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兜夭亟洝肥且徊坑涊d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及如何..[詳情]
地藏菩薩本愿經講話 第八章 閻浮眾生的業(yè)感
第八章 閻浮眾生的業(yè)感
業(yè)緣之后,又明業(yè)感,業(yè)感之后,又明業(yè)報;三品文義鉤鎖如環(huán),本是連屬不斷的。業(yè)緣所引,因受無間之苦,而業(yè)感所至,亦是同樣地要受果報,如本品中所說的光目女母,正是業(yè)感現形的寫真。
第一節(jié) 從事實來證明業(yè)感
佛要發(fā)揮業(yè)感的真義,特為引出過去的一件史實來佐證,那史實就是光目女遇圣者羅漢,因此救拔了她已經墮落的母親。當羅漢問光目女:‘汝母在生作何行業(yè)?今在惡趣,受極大苦?’光目答言:‘我母所習,惟好食啖魚鱉之肉;所食魚鱉,多食其子;虺椿蛑,計其命數,千萬復倍!@正說明了她的母親平時殺生害命的事做得太多,所以惹得一身的罪業(yè),飽受痛苦。蘇東坡說:‘刀臠魚鱉,以為肴膳,食者甚美,死者甚苦!茱J說:‘性命之于彼極切,滋味之在我可賒!’孔子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S庭堅詩:‘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仁人惻隱痛怛的話,正可以對殘殺者一針砭。光目女母因在生嗜食好殺,所以雖因光目女念佛供像之力,救拔了她脫離苦獄,而結果還是‘其后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于光目:“生死業(yè)緣,果報自受!吾是汝母,久處暗冥,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蒙汝福力,方得受生,為下賤人,又復短命,壽年十三,更落惡道,汝有何計,令吾脫免?”’因為多殺生而墮落,仗他力滅罪,招得窮苦貧賤之身(婢子)不計,還仍要短命墮落,這正是業(yè)感現形的寫真,足為嗜食好殺,殘忍無慈者痛下棒喝了。
第二節(jié) 業(yè)感是怎樣緣起的
華嚴經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起信論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F在所講的業(yè)感,亦是諸法中之一法,所以心生法生,心滅法滅,正可答復了‘業(yè)感是怎樣緣起\’的道理。這道理在地藏經,佛更有極確切的揭示,那就是在業(yè)感品里說:‘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yè),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這\‘性識無定’四字,正是善惡結業(yè)所從生,也就是‘業(yè)感緣起\’的根源。關于性識之義,在本經中算是比較重要的說法,故科注作者在釋五重玄義中,標名此經以‘不思議性識為體\’。但對于性識的見解,似有二說:一以虛妄習性為性識,則謂妄識不可立為經體;二以此性即法性,法性既為名所覆,真隨妄緣,全體屬妄,故言性識;但性即真如,即妄成真,亦即立為經體。真如隨緣,即是起信論真如受薰,生滅和不生滅和合之義,以顯明業(yè)感緣起。亦即金光明經謂:‘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相因緣,和合而有!捎诜ㄐ约葹闊o明所覆,無明幻出六道依正果報,所以就有業(yè)感緣起的義理產生了。
若依法相唯識來說,此性識就是虛妄的阿賴耶識。因阿賴耶識,為宇宙萬法生起的依止,所謂‘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什坏珵橐磺蟹ㄒ乐,亦為圣凡迷悟的根源。但此識本身是‘無覆無記性\’,沒有什么染污的,因有第七末那識執(zhí)之為我,常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的四惑相應,故使本識成為染污,而由此本識所變所緣而起的諸法,都成為有漏不凈的業(yè)感之法了。然其尚有一個可以左右或操縱七八二識及前五識的,則為構思運動力最強的第六意識。此識以第七識為所依根,與前五識相應和合,造諸善惡之業(yè),皆納內第八根本識中,如倉庫盛物,隨時出內,隨意作主,故此亦為諸法染凈的中心;因使眾生逞兇為非,墮落惡趣,固為此識;而使眾生修觀改善,漸階佛位的,亦是此識。所以天臺家談到觀心,要滅之又滅,滅到唯觀此現的芥爾一念,此芥爾藏心的一念,即是意識。所謂‘眾生性具三千之寶,為煩惱六賊所覆,意識惡王所害’;故觀此一念,使之清凈,猶如‘擒賊先擒王\’,亦似‘伐樹得根,灸病得穴’了。
這里說業(yè)感緣起,而這業(yè)感從染的方面看,都是罪惡不凈的,我們若要改變惡的,不凈的業(yè)感,而成為善的清凈的業(yè)感,那么,全要賴此意識來聽經研教,多聞薰習,能觀心自在,即得大光明,就可使之改染為凈,這時,不定識性,都可成為決定的清凈性識,身心與國土,亦與之同沐清凈之化了。
第三節(jié) 眾生為何度之不盡
在本品中,佛說到眾生因性識不定,或善或惡,隨境飄流,出入生死,淪沉六道,‘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語已沉痛,不料四天王又問到:‘世尊!地藏菩薩于久遠劫來發(fā)如是大愿,云何至今猶度未絕,更發(fā)廣大誓言?’這一問,卻觸動世尊無限感傷的情緒,因眾生沉迷不醒,或暫醒復迷,致勞菩薩憂慮勤苦,工作無有已時,所以‘久遠劫來,迄至于今,度脫眾生,猶未畢愿’,是因‘慈愍此世罪苦眾生,復觀未來無量劫中,因蔓不斷,以是之故,又發(fā)重愿!@意思:一因眾生出而復入,悟而復迷,反覆無常,故度之不盡;二因觀未來無量眾生造業(yè)招果,如蔓牽連不斷,故菩薩要再發(fā)愿,度之又度。圣者從悲愍迷人的沉痛心情中說出來的話,幾乎聲淚俱落,故縱使他是‘金剛怒目\’,心如鐵石一樣強硬的四天王們聽了,也不覺涕淚橫流,彷徨悲嘆起來了!
第四節(jié) 看地藏是如何說法
地藏菩薩所度脫的眾生,如‘因蔓不斷\’,所以愿,是發(fā)了又發(fā);法、也是說了又說。那么,他說的多是什么法呢?世尊說:‘如是菩薩,于娑婆世界閻浮提中,百千萬億方便,而為教化。四天王!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若遇惡口者,說眷屬斗諍報;若遇毀謗者,說無舌瘡口報;若遇嗔恚者,說丑陋癃殘報;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愿報;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饑渴咽病報;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若遇前后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若遇毀謗三寶者,說盲聾喑啞報;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回地獄報;若遇污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生報;若遇湯火斬斫傷生者,說輪回遞償報;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饑餓報;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若遇我慢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若遇兩舌斗亂者,說無舌百舌報;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如是等閻浮提眾生,身口意業(yè),惡習結果,百千報應,今粗略說。’有如是因,得如是報,因果之理,絲毫不爽,一經說穿,毫不奇怪。對何等人,說何等法,這正是菩薩說法的善巧方便。說法既然逗機,使受感化者,便可發(fā)生實際的作用,好過‘話不逗機半句多\’,縱使你妙舌燦蓮,說到天花亂墜,不與實際情形發(fā)生關系,那不但失去了說法的作用,亦見不到有佛法的好處了。
中論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一以第一義。不說世俗諦,不得第一義!T佛以真俗二諦為眾生說法,菩薩亦何嘗不以真俗二諦為眾生說法?有些菩薩,從真諦為眾生說空、無我、無相、無愿的勝義;有些菩薩依俗諦為眾生說因果事相之真理。但真乃即俗之真,俗亦即真之俗;否則,真俗不融,是非各別,那還配稱圓妙的佛法嗎?所以我們現在對地藏菩薩說的因果事相之法,倒不覺它是淺顯,粗俗,祗覺它是語語實際,句句貼切。從平淡無奇的一切事物中,從耳目所接的日常生活里,隨手拈來,都成妙諦;隨口說來,都是正法。其實真正的佛理,也正是不要離開現實的俗事,離了這些現實因果的俗事,試問還從那里去談玄妙的佛法呢?太虛大師有偈云:‘佛法如如世法融,真真俗俗本圓通;若人識得其中意,都在尋常日用中’,F在地藏菩薩從這些俗事來談佛法,正見得他說法的大權善巧,同時亦見得出菩薩底心事來!因菩薩發(fā)愿度地獄中的罪苦眾生,而眾生的心情,大都是‘畏果不畏因\’,墮到地獄來受苦,才覺到地獄的惡狀可畏,而平時在生作業(yè)造因時,卻并不覺到半點可畏。所以菩薩要在感報上,找出感報的因子來對照,如說你今生‘短命\’,不是因你的‘宿殃\’‘殺生\’太多所致嗎?由此可見地藏菩薩說這類法門,都是從實際的經驗中得來,腳踏實地來說的,不同常人空談闊論,光是一味唱高調說漂亮話的。
- 一心念佛 執(zhí)持名號,達到由念佛而成佛的目的
- 《地藏經》里隱藏的改運方法
- 高僧眼中的4種人生狀態(tài),你屬于哪種?
- 人生在世,什么最靠得。
- 它可以治療各種身病和心病,你知道是什么嗎?
- 掌握這些原則,你講話會人人愛聽
- 夢參老和尚講經:地藏占察懺學習問答
- 在家誦地藏經可以嗎?
- 光誦經能得到地藏經所說的二十八中利益功德嗎?
- 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淤泥不染
- 地藏菩薩本愿經講記
- 地藏菩薩本愿經講話
- 地藏菩薩本愿經講記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地藏菩薩本愿經》淺釋
- 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地藏菩薩本愿經概說
- 地藏本愿經講記 仞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 地藏本愿經講記 分身集會品第二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