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精神 第81節(jié):第十二章 圓滿人生,職業(yè)成就事業(yè)(4)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yè)和事業(yè),職業(yè)是手段,事業(yè)是追求;對玄奘而言,他的職業(yè)是一名僧人,他的事業(yè)則是取得真經、弘法蒼生,把職業(yè)和事業(yè)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在之前的故事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佛學造詣精深、人格品質高尚的玄奘,但是人永遠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沒有李大亮、獨孤達、李昌、王祥、麹文泰、葉護可汗、鳩摩羅王、戒日王、唐太宗這些世俗權力者的介入,玄奘也許能夠達成前往西天取經的愿望,但取經本身的過程、規(guī)模、影響力、歷史意義,決不可能像現在這般輝煌而精彩。玄奘的成功是他一個人的成功,也是那個時代的成功,更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大致可以概括為四點:
精深的佛學造詣;
高尚的人格品質;
熟練的人際手段;
出色的管理能力。
前三點,我們能夠在一系列的故事中清楚的看到,第四點,似乎不那么明顯--玄奘既不是國王又不是官員,也無需為大大小小的瑣事操心,何來管理能力一說?
有過遠足經驗的人都知道,團隊出游,最難的不是如何克服環(huán)境和生活上的困難,而是協(xié)調人際關系,尤其在野外,如何磨合隊伍帶領大家朝既定的目標前進,才是最能考驗領導者能力的地方。玄奘的取經隊伍也是如此。離開高昌國后,玄奘就不再是獨自前行,不論是向導、僧人、使者還是苦力,都需要隊伍的首領--玄奘,來明確方向、安排行程、分配物資,處理沿途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危險。
在這個過程中,某一個人的聲望、地位、武力有時并不能起到決定作用,就像在沙漠里,在遇到暴風雪或嚴重缺少水源補給的惡劣環(huán)境下,團隊成員的信心和凝聚力會隨之減弱,甚至崩潰,這就需要首領用各種手段來解決問題,鼓勵大家繼續(xù)往前走。
翻越凌山時,玄奘的隊伍遭受到了嚴重的人員和物資損失,但是這支隊伍始終沒有因為管理不善和內部矛盾而出現叛逃、內訌、嘩變等狀況。這對一個僧人來說是非常難得的。尤其在歸國途中,玄奘隊伍的規(guī)模更大、人數更多、成員組成更加復雜,攜帶的物資成千上萬,而且更加貴重,管理難度更大,但是玄奘做得比很多國家的使節(jié)都要好,帶著這支龐大的"觀光團"加"使節(jié)團"順利的回到了大唐。
光有手段沒有人格很難帶隊,那只能維持表面的平靜;光有好人品也帶不了隊伍,老好人往往缺少臨場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團隊的凝聚力和協(xié)調性是能力、威望、人格、手段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要素,玄奘恰恰都具備了。
對玄奘來說,取經和歸國兩段旅程中對隊伍的管理也許并非刻意,只是一種需要,只是在實際中順便鍛煉了自己的領導能力;那么在歸國后,在面對弘福寺內如山般堆積的珍貴經卷的時候,他感到了壓力,感到自己必需組建一支高水平的譯經隊伍,才能又快又好的把它們翻譯出來,弘法蒼生。
所以,玄奘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借助官方的力量在弘福寺內組織一次規(guī)模龐大的譯經工程;而這次龐大的譯經工程,恰好是玄奘展現出色管理能力的最好平臺。那么,進行一項工程需要哪些條件呢?
原材料、人才、現場管理、規(guī)章制度,缺一不可。
一、原材料。
這里的原材料,既是指玄奘從印度帶回來的經卷,也包括場地、資金、衣食等譯經者必需的生活和工作保障。場地,就是當時長安最大的寺院弘福寺,由于與皇家關系密切,又有官府派兵把守,所以一般人很難打擾到整個譯經工作。譯經不但需要人力,還需要巨大的物力財力支持,衣食和辦公耗材這些最起碼的東西,唐太宗已明令由房玄齡全權負責,一切費用由朝廷出資,所以也不存在問題。
原材料里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整個譯經工程的核心部分,就是玄奘不遠萬里從印度帶回來的珍貴佛經。
在翻譯中,并不是所有著作都是由原著的語言直譯過來,比如一部小說,作者是法國人,但在傳入中國的時候,譯者卻是從它的英語版本翻譯成中文,由于語法和翻譯習慣的原因,這當中就有可能出現語句和意思上的偏差,唐初中原地區(qū)流傳的佛經也存在這個問題。佛教在兩漢之際由西域傳入中原,經過魏晉南北朝的融合交流,在隋唐之際呈現出一種混亂有待整合的格局。這既是玄奘西行取經的初衷,也是佛經在流傳翻譯過程中造成的必然結果。
- 玄奘精神
- 玄奘精神 第1節(jié):前言
- 玄奘精神 第2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1)
- 玄奘精神 第3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2)
- 玄奘精神 第4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3)
- 玄奘精神 第5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4)
- 玄奘精神 第6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5)
- 玄奘精神 第7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6)
- 玄奘精神 第8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1)
- 玄奘精神 第9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2)
- 玄奘精神 第10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3)
- 玄奘精神 第11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4)
- 玄奘精神 第12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5)
- 玄奘精神 第13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6)
- 玄奘精神 第14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7)
- 玄奘精神 第15節(jié):第三章 無權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1)
- 玄奘精神 第16節(jié):第三章 無權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2)
- 玄奘精神 第17節(jié):第三章 無權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3)
- 玄奘精神 第18節(jié):第三章 無權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4)
- 玄奘精神 第19節(jié):第三章 無權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5)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魅力、體現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玄奘精神 第76節(jié):第十一章 勝任生命中的每一個角色(6)
- 玄奘精神 第77節(jié):第十一章 勝任生命中的每一個角色(7)
- 玄奘精神 第78節(jié):第十二章 圓滿人生,職業(yè)成就事業(yè)(1)
- 玄奘精神 第79節(jié):第十二章 圓滿人生,職業(yè)成就事業(yè)(2)
- 玄奘精神 第80節(jié):第十二章 圓滿人生,職業(yè)成就事業(yè)(3)
- 玄奘精神 第81節(jié):第十二章 圓滿人生,職業(yè)成就事業(yè)(4)
- 玄奘精神 第82節(jié):第十二章 圓滿人生,職業(yè)成就事業(yè)(5)
- 玄奘精神 第83節(jié):第十二章 圓滿人生,職業(yè)成就事業(yè)(6)
- 玄奘精神 第84節(jié):第十二章 圓滿人生,職業(yè)成就事業(yè)(7)
- 玄奘精神 第85節(jié):第十二章 圓滿人生,職業(yè)成就事業(y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