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據(jù)大唐三藏法師義凈譯的《佛說譬喻經(jīng)》記載: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wèi)城祇樹給孤獨(dú)園中,大眾圍繞。佛陀對勝光王說:“大王!我今天為大王說一個簡單的比喻。諸位有生死之味的凡夫,隱含著大的過患。大王您注意聽了,認(rèn)真地想想!”

  佛陀說:“在過去無量劫前,有一個人,游玩在曠野上,被兇惡的大象追逐,害怕得逃跑,卻沒有地方躲避。這時,恰好看見一個空井,旁邊有棵大樹,此人趕緊抓攀著樹根下去,藏身井中。此人一低頭,卻看見有黑白二只老鼠,正在一起啃嚙樹根;又在井的四邊,見有四條毒蛇,要咬這個人;再看下面,還有條毒龍。這個人心里畏懼龍蛇,又恐怕樹根斷了。

  這時,樹上流下五滴蜂蜜來,此人連忙用嘴去接,因此而使樹搖晃著,蜜蜂亂飛,下來螫這個人。就在這時,突然又燃起野火來,開始焚燒這棵樹。”

  勝光王說:“唉,這個人為什么受無量的苦,卻去貪那點(diǎn)蜜的味道呢?”

  佛陀告訴勝光王:“曠野比喻無明長夜,生死之路,空曠遙遠(yuǎn)。那個人比喻生邪見造惡,受種種別異果報的凡夫。大象比喻一切無常。井比喻生死。險岸上的樹根比喻生命。黑白二鼠比喻黑夜和白天?袊涓,比喻思想念念不停生滅。那四條毒蛇,比喻地、水、火、風(fēng)四大。蜜比喻對財、色、食、名、睡五欲。蜂比喻邪見邪思。野火比喻衰老和疾病。毒龍比喻死亡。大王!你應(yīng)當(dāng)知道,生老病死是令人極其恐怖畏懼的,常應(yīng)思考,保持警覺,不要被五欲所吞噬和逼迫!”

  佛陀重申前意,說偈頌曰:

  曠野無明路,人走喻凡夫,大象比無常,井喻生死岸,

  樹根喻于命,二鼠晝夜同,嚙根念念衰,四蛇同四大,

  蜜滴喻五欲,蜂螫比邪思,火同于老病,毒龍方死苦。

  智者觀斯事,象可厭生津,五欲心無著,方名解脫人。

  鎮(zhèn)處無明海,常為死王驅(qū),寧知戀聲色,不樂離凡夫。

  勝光王聽到佛陀講述的生死過患,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啟迪和領(lǐng)悟,對人生五欲生起了深深的厭離心,合掌恭敬,一心皈依佛陀,說:“世尊!如來無量慈悲,宣說如是微妙法義,我今頂受佛語。”

  佛陀道:“善哉!大王!當(dāng)如前說,依教奉行,不要放棄怠懈。”

  勝光王及大眾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陀以這樣精妙貼切的比喻,向世人清晰地揭示了人生的真相。每個人都是匆匆的過客,因為貪著五欲之“密”,不知不覺墮落,墜入痛苦的深淵。可是很少有人去覺察這種危險,僥幸地以為來日方長。但不管你的年齡大小,不管你是否愿意,說不準(zhǔn)哪一天脆弱的生命就完結(jié)了。誰也無法逃脫死亡。人生不僅是無常的,而且充滿了無盡的憂愁和苦惱,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