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典篇 鹽塊經(jīng)

  圣典篇 鹽塊經(jīng)

  諸比庫,若有人這樣說:“此人隨其所造之業(yè),都要承受其[果報]。”諸比庫,若是這樣,則不能住于梵行,不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終盡。諸比庫,若有人這樣說:“此人隨其所造的應受之業(yè),而承受其果報。”諸比庫,若是這樣,則能住于梵行,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終盡。

  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惡業(yè),也由此導向[墮落]地獄。然而,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同樣地作了少量的惡業(yè),卻能在現(xiàn)法受[報],即使連極少的[果報在來生]也不見,何況更多?

  諸比庫,像什么樣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惡業(yè),也由此導向地獄呢?諸比庫,于此,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賤、少[惡]而住苦。諸比庫,像這樣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惡業(yè),也由此導向地獄。

  諸比庫,像什么樣的人同樣地作了少量的惡業(yè),卻能在現(xiàn)法受[報],即使連極少的[果報在來生]也不見,何況更多?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偉大、住于無量。諸比庫,像這樣的人同樣地作了少量的惡業(yè),卻能在現(xiàn)法受[報],即使連極少的[果報在來生]也不見,何況更多?

  諸比庫,猶如有人將鹽塊投進小水杯中。諸比庫,你們認為如何,那小水杯中的水是否會因該鹽塊而咸得不堪飲用呢?”

  “是的,尊者!”

  “那是什么原因呢?”

  “尊者,因為水杯中的太少水,才會因該鹽塊而咸得不堪飲用。”

  “諸比庫,猶如有人將鹽塊投進恒河中。諸比庫,你們認為如何,那恒河是否會因該鹽塊而咸得不堪飲用呢?”

  “不會,尊者!”

  “那是什么原因呢?”

  “尊者,因為恒河乃大水聚,不會因該鹽塊而咸得不堪飲用。”

  “正是如此,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惡業(yè),也由此導向地獄。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同樣地作了少量的惡業(yè),卻能在現(xiàn)法受[報],即使連極少的[果報在來生]也不見,何況更多?

  諸比庫,像什么樣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惡業(yè),也由此導向地獄呢?諸比庫,于此,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賤、少[惡]而住苦。諸比庫,像這樣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惡業(yè),也由此導向地獄。

  諸比庫,像什么樣的人同樣地作了少量的惡業(yè),卻能在現(xiàn)法受[報],即使連極少的[果報在來生]也不見,何況更多?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偉大、住于無量。諸比庫,像這樣的人同樣地作了少量的惡業(yè),卻能在現(xiàn)法受[報],即使連極少的[果報在來生]也不見,何況更多?

  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即使因半金也被捕,因一金也被捕,因百金也被捕。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卻不因半金被捕,不因一金被捕,不因百金被捕。

  諸比庫,像什么樣的人即使因半金也被捕,因一金也被捕,因百金也被捕呢?諸比庫,于此,有些人窮困、貧乏、少財。諸比庫,像這樣的人即使因半金也被捕,因一金也被捕,因百金也被捕。

  諸比庫,像什么樣的人不因半金被捕,不因一金被捕,不因百金被捕呢?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富有、大富、多錢。諸比庫,像這樣的人不因半金被捕,不因一金被捕,不因百金被捕。

  正是如此,諸比庫,于此,有些人作了少量的惡業(yè),由此導向地獄。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同樣地作了少量的惡業(yè),卻能在現(xiàn)法受[報],即使連極少的[果報在來生]也不見,何況更多?

  諸比庫,像什么樣的人作了少量的惡業(yè),由此導向地獄呢?諸比庫,于此,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賤、少[惡]而住苦。諸比庫,像這樣的人同樣地作了少量的惡業(yè),由此導向地獄。

  諸比庫,像什么樣的人同樣地作了少量的惡業(yè),卻能在現(xiàn)法受[報],即使連極少的[果報在來生]也不見,何況更多?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偉大、住于無量。諸比庫,像這樣的人同樣地作了少量的惡業(yè),卻能在現(xiàn)法受[報],即使連極少的[果報在來生]也不見,何況更多?

  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偉大、住于無量。諸比庫,像這樣的人同樣地作了少量的惡業(yè),卻能在現(xiàn)法受[報],即使連極少的[果報在來生]也不見,何況更多?

  諸比庫,就猶如有一類人不與而取(偷)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可能會被殺、被捕、被罰沒,或被任隨處理;有一類人不與而取了羊,卻不會被殺、被捕、被罰沒,或被任隨處理。

  諸比庫,像什么樣的人不與而取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可能會被殺、被捕、被罰沒,或被任隨處理呢?諸比庫,于此,有些人窮困、貧乏、少財。諸比庫,像這樣的人不與而取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可能會被殺、被捕、被罰沒,或被任隨處理。

  諸比庫,像什么樣的人不與而取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卻不會被殺、被捕、被罰沒,或被任隨處理呢?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富有、大富、多錢,是國王或國王的大臣。諸比庫,像這樣的人不與而取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不會被殺、被捕、被罰沒,或被任隨處理,甚至還會向他合掌請求說:‘大人,請還給我羊或羊的價錢吧!’

  正是如此,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同樣地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惡業(yè),也由此導向地獄。然而,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同樣地作了少量的惡業(yè),卻能在現(xiàn)法受[報],即使連極少的[果報在來生]也不見,何況更多?

  諸比庫,像什么樣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惡業(yè),也由此導向地獄呢?諸比庫,于此,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賤、少[惡]而住苦。諸比庫,像這樣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惡業(yè),也由此導向地獄。

  諸比庫,像什么樣的人同樣地作了少量的惡業(yè),卻能在現(xiàn)法受[報],即使連極少的[果報在來生]也不見,何況更多?諸比庫,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偉大、住于無量。諸比庫,像這樣的人同樣地作了少量的惡業(yè),卻能在現(xiàn)法受[報],即使連極少的[果報在來生]也不見,何況更多?

  諸比庫,若有人這樣說:“此人隨其所造之業(yè),都要承受其[果報]。”諸比庫,若是這樣,則不能住于梵行,不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終盡。諸比庫,若有人這樣說:“此人隨其所造的應受之業(yè),而承受其果報。”諸比庫,若是這樣,則能住于梵行,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終盡。

  鹽塊經(jīng)腳注部份:

  90 鹽塊經(jīng) (Lo?aphalasuttaü):譯自A.3.10.9。緬文版作Lo?akapalla- suttaü (鹽釜經(jīng))

  世尊在該經(jīng)中說:若說隨所造業(yè)必受其報,則苦不可盡;若說隨所造的應受之業(yè)而受其報,則苦可盡。不曾修身、戒、心、慧者,會因小惡而墮地獄,已修身、戒、心、慧者,曾作的小惡不會在來生受報。接著佛陀又用鹽塊、金幣、偷羊三個譬喻來說明這個問題。

  91 如果這樣說:“隨其所造作的任何業(yè),都必須承受其果報,確實沒有辦法逃脫其所造作之業(yè)的果報。因為無論造作了多少的業(yè),他都要遭受其果報。”

  92 不能住于梵行 (brahmacariyavàso na hoti):若在修道之前造了順次生受業(yè),他必定要受報故,即使住于梵行也算沒住。

  93 不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終盡 (okàso na pa¤¤àyati sammà dukkhassa antakiriyàya):假如這種論調(diào)是真的話,那么,由于過去所造之業(yè)的積累以及果報成熟的力量,通過因果法則而不斷轉(zhuǎn)起的苦是不可能終盡的。

  94 在心路過程的七個速行當中,若第一個速行所造之業(yè)在因緣具足時,只會在現(xiàn)生中帶來其果報(現(xiàn)法受業(yè)),若因緣不具足則成為無效業(yè)。若第七個速行所造之業(yè)在因緣具足時,會在下一生帶來果報(次生受業(yè)),若因緣不具足則成為無效業(yè)。若是中間的五個速行所造之業(yè),只要還在輪回流轉(zhuǎn)當中,都必須永無止境地承受其果報(后后受業(yè))。此人隨其以哪種方式造作了業(yè),他即承受與其相應的果報。這是在義注中依果報成熟的時間來承受其業(yè)的說法。

  95 由于通過圣道而滅了行作識(業(yè)識),使將在未來的生命中轉(zhuǎn)起之苦不再產(chǎn)生,所以才有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終盡。

  96 現(xiàn)法受[報] (di??hadhammavedan?yaü):該業(yè)只會在今生中成熟,果報成熟的時間為現(xiàn)法受。

  97 即使連極少的[果報在來生]也不見,何況更多 (nà'?upi khàyati, kiü bahudeva):在第二生中即使連極少量的果報都不會再出現(xiàn),更何況會見到更多的果報呢?

  98 不曾修身 (abhàvitakàyo):這一句話是對不曾修習身等、馳驅(qū)于生死流轉(zhuǎn)的凡夫而言的。

  99 卑微(paritto):直譯為“少許”,即少功德。身賤(appàtumo):直譯為“少我”。身(àtumo,我)即自身;相對于偉大來說,其功德少為身賤。少[惡]而住苦(appadukkhavihàr?):即使因少量之惡也住于苦。

  100 已修身 (bhàvitakàyo):這一句話是對漏盡者而言的。他實已以稱為身隨觀的方法來修習身,名為已修身,或以身的培育故為已修身。已修戒(bhàvitas?lo):已增長戒行。其余的兩句也同理;蛘咭孕蘖曃彘T為已修身,即是說以此來修習根律儀戒,而已修戒則是指巴帝摩卡律儀戒、活命遍凈戒和資具依止戒三種。

  101 不卑微(apparitto):有不少的功德。偉大(mahattà):自身雖小,但卻有大量的功德為偉大。住于無量(appamà?avihàr?):在此是指漏盡者。他實因已沒有了有限量的貪瞋癡,故名為住于無量。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