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入門須知 >

咒是什么?我們持念真的有用嗎?

\

  咒的作用應該是被肯定的;它是用特定的音符和特定的語句所組成的符號,代表著特定神明或佛菩薩的尊稱和力量,從原始民族的宗教起即已發(fā)生。

  咒語的出現(xiàn),一般是透過所謂通靈者的媒介,由神靈所傳授,而為民間所采用,不論東西方,都有咒語的流傳、使用和信仰。在中國民間,符咒并用。符是用筆繪成的符號,也是代表特定神明的靈力,所以,遇到一些小不如意事,以現(xiàn)代人所稱的民俗治療法,也可以產生療效,由所謂民間信仰的符咒力達到驅邪、避兇、趨吉的目的!

  在釋迦世尊時代,也有少數弟子采用類似的咒術,而為佛所不許。佛滅之后,佛教徒的分子漸漸復雜,有些本來就是外道的咒術師,皈依三寶出家比丘,故在《四分律》卷二十七、《十誦律》卷四十六等,有用咒治病的記載。然依根本佛法,應該是有病看醫(yī)生,有災難要懺悔、存善心、做善事,才是逢兇化吉、解冤釋結,消除業(yè)障最好的辦法,所以,原則上并不重視咒語的使用。(請參閱拙著《世界佛教通史》二一五及二一六頁)

  可是,以同一種特定的語句反覆地持誦,便會產生咒的力量,其中固然有代表神明的靈力,重要的還是持誦者的心念集中之力。所以,持咒者持誦越久,效驗越強;如果能夠專心一致,反覆持誦同一咒文,也能達成統(tǒng)一身心,從有念而至無念的禪定效果。所以,后期的佛教,也不反對使用持咒的法門,并且由于梵文的咒有總持的意思,就是以一咒的咒法,統(tǒng)攝一切法,任何一咒語,只要修之如法,持之以恒,都有相當大的效驗。主要是因持咒兼帶持戒、修定,產生慈悲心和智慧力,必然能夠去執(zhí)著而消業(yè)障,這樣也必定能感通諸佛菩薩的本誓愿力。

  因此,什么叫咒王?以總持的意義說,任何一咒,持之得力,都是咒王;除了邪法、邪咒,用來損人利己,或者是報復、報仇、泄憤等以害人為目的的咒術之外,都可以持誦!

  早期的中國佛教,也不重視持咒,如果持咒便被稱為雜修、雜行,故雖早在魏晉時代,就已譯出了“孔雀王經咒”;而“大悲咒”則在唐高宗時代就已翻譯成了中文,這都是密教最初傳入中國的事。但直到宋朝,才被天臺宗的四明知禮大師予以提倡而普及。“楞嚴咒”在晚唐時期,即已流傳于中國,卻到了宋以后,隨著《楞嚴經》的普遍受到重視,才被各寺院所持誦。到了明末之際,所編成的《禪門日誦》課本里面,開始收有許多的咒語。

  因此,在唐、宋時代傳到日本的佛教,并不流行咒語,除了密宗之外,也并不重視咒語,他們的凈土宗專門念佛,禪宗專門參禪,天臺宗專門修止觀,對我們近代的中國佛教,大家都兼修持咒法門的現(xiàn)象,日本佛教界會感到很奇怪。但是,在中國民間因持大悲咒而得感應的例子,相當顯著,所以,我們不可反對持咒法門!

  現(xiàn)在佛教所用的咒語之中,多半是神天的名字,和代表神力的尊號,這是因為大乘思想,將一切善法的力量和產生功德的作用,都視為佛菩薩的權現(xiàn)和化現(xiàn),所以將一切神王、鬼王視為佛菩薩的代表。既然是佛教所用的咒語,一定有佛菩薩的名號在內,也有皈敬三寶的語句在內,不過是用梵音的直譯,而不是用漢語的義譯。比如說:“南無佛陀、南無達磨、南無僧伽”,便是皈敬三寶的梵語,如果持誦“南無觀世音菩薩”,那就成了語意明了的咒語!

  真正持咒的人也講咒音,最好是以梵語的原音發(fā)音,而且每一個音節(jié)在印度都有它一定的意義和作用,所以,今人有說“阿(ㄛ)彌陀”的ㄛ最好能發(fā)音為“阿(ㄚ)彌陀”不無理由。但是一切修持法門,以心為主,音聲是其次的,千百年來中國人念“阿(ㄛ)彌陀佛”,并沒有發(fā)生什么不良的后果或作用,也沒有因此而打了折扣的記錄。大悲咒也是一樣,今天的西藏人、韓國人、日本人、越南人和漢人都持大悲咒,發(fā)音彼此各異,可是也能收有相同的效應!

  所謂咒語的密付、密傳,是那些被西藏佛教列為高層次的密法,即瑜珈密及無上瑜伽密,有他們一定的儀軌和修法的程式,重于心理的引導,故需要師師相傳。普通運用的咒語則不需要!

  今日的附佛法外道及自稱上師的神鬼教,都有密法密傳之說。在印度的各派外道中也有這種現(xiàn)象,比如現(xiàn)在流行的超覺靜坐,就有它的字訣密咒,臺灣的一貫道也有五字訣。對正常的社會而言,這種密法的流傳,是不健康的現(xiàn)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