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xué)入門 > 入門須知 >

什么是出家?佛教中“出家”的定義是什么?

  出家,是指離開親人、家庭、事業(yè)這樣的世俗世界,到道觀里做道士,或到寺院里做僧尼(也就是俗說的尼姑,和尚)。 一般出家后的人除了每天得吃齋念佛,同時要戒掉七情六欲(也就是不能娶妻生子)。

  依據(jù)《長阿含經(jīng)》說:“太子問沙門曰:剃除須發(fā),法服持缽,何所志求?沙門答曰:夫出家者,欲調(diào)伏心意,永離塵垢,慈育群生,無所侵嬈,虛心靜寞,唯道是務(wù)。”悉達(dá)多太子有一次出城門,遇到一個出家人,就問這出家人:你剃除頭發(fā)胡須,穿著出家衣服手拿著缽,是為了什么呢?沙門回答:出家是為了想要調(diào)伏自己的妄念,永遠(yuǎn)離開塵世的污垢,以慈悲心對待所有眾生,絕對不傷害眾生,專意修道尋求內(nèi)心的寂靜。所以是為了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要解脫這些痛苦,就要調(diào)伏貪瞋癡煩惱,出離自我的脾氣、欲望、金錢,由心來改變這些習(xí)氣,這叫出家的定義。那出家有什么好處呢?《大寶積經(jīng)》說:“諸菩薩最勝利益,所謂出家。舍利弗!樂出家者,則能攝取十種功德。何等為十?

  一者、不著諸欲;

  二者、樂阿蘭若;

  三者、行佛所行;

  四者、離凡夫行;

  五者、不著妻子及以財產(chǎn);

  六者、離惡道因;

  七者、修善趣法;

  八者、宿世善根皆不損減;

  九者、恒為諸天之所嘆羨;

  十者、一切鬼神恭敬守護(hù)。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