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十三)

  親近善知識使我們才有機會接觸文字般若,因為只有親近善知識才能聽聞正法,正法能引發(fā)般若,所以正法是文字般若。世尊在《阿含經(jīng)》中強調(diào)了親近善知識的重要,經(jīng)曰:‘我由善知識故,成無上正真等正覺,以成道果,度脫眾生,不可稱計,皆悉免生老病死....與善知識共從事者,信根增益,聞、施、慧德皆悉備具。’俗話說:近朱則赤,近墨則黑。親近善知識能起到‘近朱則赤’的效果。佛陀這樣的大智之人,都要因為親近善士而成就,何況我輩呢?

  聽聞?wù)?正法是如來教法。世間無明,不能正確認識宇宙人生,顛倒黑白,使得有情處在無窮無盡的煩惱妄想、執(zhí)著狀態(tài)中,覆蓋了般若慧。聽聞?wù)ㄊ菫?a href="/remen/zhengjia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正見宇宙人生,如實了知世間的緣起性、因果性、無常性、苦性、空性,改變以往的錯誤認識及執(zhí)著,便能息滅妄心,妄心息滅了,般若智自然顯現(xiàn),這在三種般若中,是從文字般若中產(chǎn)生觀照般若,觀照般若是以般若正觀去觀照一切,如經(jīng)中:‘照見五蘊皆空’或‘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是觀照般若的表現(xiàn),由觀照般若正見諸法實相,從而引發(fā)實相般若。

  聲聞乘的五分法身以慧為核心。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戒,是邁向解脫的行為規(guī)范,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戒能調(diào)伏六根、三業(yè)。通常,我們的六根是隨著我們的情緒支配下行動,由于我們有強烈自我,又心存貪嗔癡,于是不免產(chǎn)生殺盜淫妄的行為,戒能約束我們的行為;又戒能生定,是因為戒在約束三業(yè)的同時,也限制了妄想的泛濫,持戒的人念頭不會很雜亂,修習(xí)禪定自然容易成就;定能發(fā)慧,平常的人因為妄想執(zhí)著的關(guān)系,使得般若慧光被障覆,現(xiàn)在以禪定力量平息了妄想及執(zhí)著,無漏慧自然顯現(xiàn);由慧成就解脫,無漏慧使我們的心靈從煩惱中解脫出來,無漏慧使我們證得寂靜的涅槃;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是盡智與無生智,盡智:乃斷盡一切煩惱得入無學(xué)位的智慧,無生智:乃證得無生法之智慧。這二種智慧都在成就解脫之后產(chǎn)生的。

  五分法身以慧為核心者,因為持戒修定都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門。比如:持戒,像世間各各宗教都有自己的戒律,而一個國家也有類似于戒律的法律;修定,佛教中所說的四禪八定乃是世間禪,印度的瑜珈派外道有瑜伽法門的修習(xí),中國道家的吐納法也是修定的一種。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者,是佛教不以持戒為究竟,六根本煩惱中視外道以持戒求解脫為戒禁取;佛教也不以修定為究竟,菩薩戒中以貪著禪味為犯戒。佛教的持戒修定乃是為了開發(fā)無漏慧,由有慧故始能解脫煩惱,證得涅槃。

  菩薩道六度法門中以般若為導(dǎo),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大智度論》說:五度如盲,般若如導(dǎo)。六度法門的前五度,世間人也修習(xí),然而為何不能成為菩提資糧呢?因為沒有般若,同樣修習(xí)五度具足般若以否,效果截然不同。

  布施:《攝大乘論》卷二說:‘又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曰施’。布施,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施舍。有財富的施舍,財施;知識技術(shù)的施舍,法施;以及給人勇氣膽量的施舍,無畏施。布施雖然是為了別人,但自己卻能得大利益。一能破除自己的慳吝:我們因為對財富的貪著,當需要對別人給予施舍時往往會表現(xiàn)出慳吝、舍不得,就像生活中我們有時覺得很多東西都是多余了,可一旦要送給人家時,才發(fā)現(xiàn)什么都很重要,這就是慳吝的表現(xiàn),施舍能破除慳吝;二能破除貪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有人一生貧窮為什么?是因為不肯布施,佛教稱布施是種福田,種了福田,人生始有福德,因此布施能破除貧窮,能使我們?nèi)松鷵碛懈5隆?/p>

  布施法門世間人在修習(xí)時,總存在一些不正當?shù)囊蛩?有人布施是為博得良好名聲,讓別人覺得他是慈善家;有人布施因為有愧于人,布施了始得心安;有人布施是帶著強烈的功利色彩,布施是為希望得到更多的回報;有人布施是帶著輕視的態(tài)度,以顯示他的富有;有人布施是為逃避不好的運氣,所謂破財以保平安;有人布施是為引起別人對他的好感、擁護,以成就自己野心;有人布施是基于好勝心,說明自己的富有超過別人。這些布施在佛教看來,都是不如法,它雖然能夠給你帶來一定的利益,但也夾雜著缺陷。

  在般若引導(dǎo)下的布施則不然,《摩訶般若波羅密經(jīng)》卷一說:‘菩薩摩訶薩不住法住般若波羅密中,以無所舍法,應(yīng)具足檀波羅密,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如法的布施是從慈悲心出發(fā),以智慧觀照世間的需要而修布施,布施的時候,要不住施相,不能認為我是能施者,對方是受惠者,及施給他多少財物。就是你對自己的布施行為,要像沒有那么回事一樣。《金剛經(jīng)》說:‘菩薩不應(yīng)住色布施,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也是這個道理。不住相布施功德如廣大虛空,不可窮盡。

  持戒:《攝論》卷二說:‘又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善趣等持故名為戒。’菩薩戒的內(nèi)容稱為三聚禁戒:一曰攝律儀戒,是止息一切惡行的戒律;二曰攝善法戒,奉行一切善行的戒律;三曰饒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眾生的戒律。持戒的意義:一能息滅惡戒,持菩薩戒必然不會去持民間宗教規(guī)定的惡戒;二能關(guān)閉惡趣門,持戒止息一切惡行了,就不會墮三惡趣;三能生善趣,持戒利益能令我們生人天道中;四,持戒能獲得等持。等持是定,即由戒生定。

  戒律是行為軌范,因為它注重儀軌形式,使得人們很容易著相,終日總在分辯應(yīng)作、不應(yīng)作,犯罪、不犯罪之中,因此持戒往往為戒律所縛,‘別別解脫’變成別想解脫了。般若引導(dǎo)下的持戒則能避免斯過,《摩訶般若波羅密經(jīng)》卷一說:’罪不罪不可得故,名具足尸羅波羅密。’從緣起上看,顯然有罪不罪的差別,但深入性空中,以慧眼觀照,罪與不罪差別都無,本性空寂。因而,罪與不罪都不過是種假相,這樣就能從犯罪不犯罪的著相中解脫出來。

  忍辱:《攝論》卷二說:‘又能滅盡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忍辱是體現(xiàn)了菩薩的涵養(yǎng)。它包括:耐怨害忍,是對于怨家仇人的種種無理非難,能夠忍受;安受苦忍,是個人修行及度化過程所存在的種種惡劣條件,如身體病弱,天氣冷熱,衣食不具等,都能泰然處之;諦察法忍,是對與我們認識懸殊的真理,能認同接受。忍能使我們消除憤怒,一個人倘若充滿憎恨心,缺乏忍的涵養(yǎng),才會產(chǎn)生憤怒;具備忍的涵養(yǎng),就不會有憤怒了,對于別人的傷害你能心平氣和,和顏相向,就很難樹立怨仇,因而忍的涵養(yǎng)又能使彼此和諧,內(nèi)心安祥。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jīng)》卷一說:心不動故,應(yīng)具足羼提波羅密。平常人不能修忍辱,是因為心為境所動,怎么能做到心不動呢?那還得用般若慧觀照,了知我法相了不可得!督饎偨(jīng)》說:‘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于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節(jié)節(jié)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yīng)生嗔恨。’佛陀回憶當初他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時,之所以能夠忍辱,是因為無我相,因此要能以般若觀照,通達性空,了知諸法如幻如化,無我無人,自然心不為境所動,成就忍辱法門。

  精進:《攝論》卷二說:‘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精進有:披甲精進,披甲是勇士上陣殺敵,勇往直前,喻菩薩在止惡斷煩惱時勇猛不懈;修善法精進,是精進修習(xí)一切善法;饒益有情精進,是精進不息的饒益一切有情。精進能止息惡法,對治懈怠,成就善法,乃至令善法日益增長。精進要在般若引導(dǎo)下。世間缺乏般若,世人一生中也在為財富、家庭、地位努力奮斗,有時甚至精進的殺人、殺動物,精進的偷盜、搶劫,精進的邪淫,精進的妄語。雖然得到一些眼前虛幻不實的利益,但卻造下了無窮無盡的罪過。在般若引導(dǎo)下的精進是以止惡行善為準則,不僅現(xiàn)生使您活得心安理得,未來世也利益無窮。

  禪定:《攝論》卷二說:‘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nèi)心安住故名靜慮。’禪定與散亂是對立的,如同水火,有散亂就不得禪定,成就禪定就能消除散亂。禪定又能使心境處于寂靜狀態(tài)中。《摩訶般若波羅密經(jīng)》卷一說:‘不亂不味故,應(yīng)具足禪波羅密。’般若引導(dǎo)禪定,照見諸法如幻如化,心不隨境轉(zhuǎn),則不亂。世間修禪往往容易住禪定中,貪著禪悅,依般若觀照則能遠離禪味的貪著,不味。

  成佛是智慧的成就。佛,梵語佛陀,漢譯覺者,智者。成佛,稱為成就無上菩提。發(fā)心趣向佛道的人,叫做發(fā)菩提心;菩薩具稱菩提薩埵,菩提是智義、覺義,成佛,是成就無上的智慧,無上的覺悟;發(fā)菩提心,是發(fā)心追求無上智慧,無上覺悟;菩薩,是趣向無上智慧的實踐者。聲聞解脫道中,將成就涅槃的法門稱為三十七菩提分。即四正斷、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菩提分,即菩提因,這三十七種法門為成就菩提之因。

  成佛乃智慧的成就,因而在佛經(jīng)中又以智慧為出生諸佛的父母,如《維摩經(jīng)·佛道品》說:‘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dǎo)師,無不由是生。’以智慧為諸佛的父母,一切諸佛都以智慧成就!洞笾嵌日摗肪硎苏f:‘諸佛及菩薩,能利益一切,般若為之母,能出生養(yǎng)育。佛為眾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則為一切,眾生之祖母。’般若能養(yǎng)育諸佛,如果佛為眾生慈父的話,那么,般若便是眾生的祖父了。

  【無上法門──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金剛經(jīng)》以般若法門,是如來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此經(jīng)又以般若法門為: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可見般若法門的殊勝。

  咒,是不能以語言說明的特殊靈力之秘密語。通常又稱神咒、禁咒、密咒、真言,乃祈愿時所唱的秘密章句,具有令怨敵遭受災(zāi)禍,或為自身求福、消災(zāi)等功效,印度人以為咒語能解決人力所不能奈何的事。在佛教出現(xiàn)之前,古印度就盛行咒語,佛教創(chuàng)立之后,佛陀也采用咒語,在佛教的各各宗派中,尤其是密宗,對咒語特別重視。

  《心經(jīng)》中將般若法門比喻為咒語。是大神咒:般若法門神力無比,能消除人生煩惱;大明咒:般若是大智慧光明,能破除人世間的愚癡黑暗;是無上咒:般若法門在佛教的一切修學(xué)法門中,是最殊勝的;是無等等咒:是說任何法門都不能與般若法門等量齊觀。這也可見佛教對智慧的推崇了。

  【勸勉──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前面比喻般若法門為咒語,這里干脆就把般若法門歸納為咒語的形式說明。

  修習(xí)般若法門成就般若,通常是通過聞思經(jīng)教,即從文字般若進入觀照般若,從而成就實相般若。但這種方式對于根機鈍的人來說,無疑是很困難的,于是本經(jīng)又為鈍根人提出另一條成就般若的途徑,那就是通過誦咒語,專心的誦咒,能遠離分別,使心靈進入禪定狀態(tài),從定中引發(fā)般若。

  咒語,一般都以為是沒有什么意思的,這是因為我們對咒語無法理解造成的。咒語,是梵語的音譯,我們不懂梵語,自然無法從咒語中望文生義,然而我們倘若將咒語進行義譯,那也是有意思的。試看《心經(jīng)》的咒語:如‘揭諦’是去義;‘波羅’是到彼岸義;‘僧’是眾義;‘菩提’是覺義;‘薩婆訶’是速疾成就義。

  那么《心經(jīng)》咒語的綜合含義是: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大眾都去啊!愿正覺速疾成就。

  1995年12月31日

  于南普陀寺阿蘭若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