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經論 >

楞嚴經

《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卷第三)-海仁老法師(7)

  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此標鼻根與香塵,為能生識,以便下破之。鼻識若因鼻生,則應以鼻立界,名鼻識界。若因香生,則以香立界,名香識界。

  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于汝?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此破鼻識,非從根生。鼻根有二,一是浮塵根,形如雙垂爪,屬肉形鼻;二是勝義根,即能發(fā)嗅知之性。若鼻識因鼻而生,則汝阿難心中,以何為鼻?是以面當中,形如雙垂爪之浮塵根為鼻,抑取鼻之嗅聞之性為鼻。先確定能生之鼻,然后可論所生之識。若汝阿難,是取浮塵根之肉鼻為鼻,則鼻屬身根所有,身根所知是觸非香,然則應名身根而非鼻根,應名觸塵而非香塵;卻是連鼻根之名尚不可得,云何能生鼻識,名鼻識界。

  若取嗅知之聞性為鼻,則汝阿難心中,將以何者為能知?若以肉團根之鼻為能知,則肉鼻之知,元屬身根知觸之用,而非鼻根,顯知之性;鼻知尚無,云何生識。若汝以臭兩孔之空,為能知之性,則十方虛空,亦應有知;空本無情,云何有知。縱使虛空有知,亦屬虛空自知,汝阿難之肉鼻應無所覺。如是則虛空應是汝阿難,而汝阿難之身應非有知。又虛空既是汝阿難,虛空元無所在,則今日之阿難,亦應無所在。征諸事實,阿難仍在,且復有知,故以鼻空為能知而生識,當成戲論。執(zhí)鼻中空能知既破,恐執(zhí)鼻中香為能知,故佛繼而破之曰,若以鼻中之香,為嗅知之性,而能生識,亦不能成。因香屬無情,如何能知,即使香而有知,知自屬香,何預于汝阿難之鼻;蜓,知雖屬香,然香卻生于我鼻,離鼻則不能聞香,不應說言,何預我鼻。佛即破云:若香臭氣,必然生于汝阿難之鼻,則彼香臭二塵,非生于伊蘭,及栴檀木矣。然則當二塵不來之時,汝試自嗅汝之鼻,究竟是香,抑或是臭,是臭則非香,是香則非臭。香臭是二,鼻根是一,以一鼻根,不應同時能生香臭二氣。若云香臭二氣俱聞,則汝阿難一人,應有兩鼻。鼻指聞性而言,意是一人有二聞性,然則,今對佛問道者,應有二阿難,其中誰是汝阿難之體,又誰非汝阿難。佛恐阿難辯曰,阿難無二,鼻亦唯一,不過能知香臭二氣而已。故繼續(xù)破之:若鼻是一,則香臭氣亦應無二,而混合成一。二塵合一,則聞臭時,臭亦成香;聞香時,香亦成臭。臭可成香,則臭無臭之自性;香可成臭,香亦無香之自性;香臭二性俱無,則以香為知,能生鼻識之義,如何能成。而鼻識界,又將從誰而立。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此破鼻識非他生,亦非共生。前文云香,是指能知之性;今云香是指所知之塵。若謂鼻識是因香塵而生,香為能生,識為所生,則此鼻識,應不知香。如因眼有見,見不能返觀其眼。若識能知香,則此鼻識,決非從香生;蛟蛔R從香生,香無知故,識亦無知,既然無知,已失識之分別作用,云何名識。‘香非知有’此句,海公認為是譯者倒置其文,應云:‘知非香有’。緊承上文,識從香生,則應無知,無知則不名識,今既名識,當然非因香有。既鼻識之知,非因香有,則以香能生識,立香識界,義不能成。若謂因香而生之鼻識,誠然無知,可謂因果相類。但卻與事實相違,因事實上,鼻識確能知香,可知此有情之識,絕非無情之香所生,不應因香立界,名香識界。

  鼻識不從內之鼻根生,又不從外之香塵生,既無中間之識,如何顯示內根外塵。內根外塵都不成立,云何能根塵和合而生識。根塵和合尚不能生識,當然不是無因而生。如是鼻識之知,非鼻生,非香生,非空生,非根塵和合而生,更非無因而生,求其生處了不可得,故知聞性無體,畢竟虛妄,是顯緣生性空,即空如來藏,

  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結顯鼻識相妄性真。以是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之說,但屬昔日權教,徒有假名假相而已,是謂緣生即假,顯不空如來藏。今日據(jù)第一義理,相妄性真,本如來藏。藏性不變,即有即空,故非因緣;藏性隨緣,即空即有,故非自然。是名緣生即中,顯空不空如來藏。孫陀羅難陀,悟鼻識即藏性,故能身心內明,圓洞世界。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于舌識。

  子四明舌識即藏性

  味塵概括,咸淡甘辛等。此舉因緣生法,亦有二重能所,其義如前可知。

  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

  此雙征舌根,與味塵為能生識。以下隨即破之。

  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姜桂,都無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此破舌能生識。若謂舌識因舌而生,舌為能生,舌識為所生;則無須憑借外塵之味。而諸世間,甘蔗烏梅等都失其味,然則離卻此等,味塵之物,汝試自嘗汝舌,究竟是甜抑或是苦。若然是苦,則舌已變成所嘗之味,誰為能嘗味之舌。舌不能自嘗,猶如眼能見物,而不能自見;舌能嘗味,亦應不能自嘗。然則誰來嘗汝之舌,而知其苦。若言舌性非苦,便是無味,則味自非生于汝舌,味尚不生,用何以顯能嘗之舌?舌根都無,云何可說,識從舌生,立舌識界。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于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識體若一,體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復名,舌味識界?

  此破舌識,非從塵生。若云舌識,從味塵生,則舌識自然變?yōu)槲秹m,同于識因舌生,識已成舌,舌不自嘗于舌,又誰來嘗舌而知其味。今識從味生,識既成味,味不知味,云何能分別而識知,是味非味。又甜酸苦辣等一切味,非來自一物,而是從多物生。能生之味,既從多物生,則所生之識,應成多體。若言識體唯一,而此一體之識,必然從于味生,則世間亦應唯有一味。如是世間鹽之咸,水之淡,蔗之甘,姜之辛辣,應和合混而為一,能生于識。若然眾味和合,則鹽變異其相,似咸非咸;蔗變異其相,似甘非甘;姜亦變異其相,似辣非辣;如是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何者是咸,何者是淡,是甘,是辛。能生之味既無分別,所生之識亦應無分別性;既無分別,則不名識。識性既無,云何復名為舌識界,或味識界。

  不應虛空,生汝心識。舌味和合,即于是中,更無自性,云何界生?

  此破空與和合生?毡緹o知,無知之空,不應能生有知之識。若云舌之根與味之塵,和合共生,于其中間,元無自性,如水與土合,水失其流,土失其礙。根塵和合,根則失其知,塵則失其無知;能生之根塵,既失其自性,云何能生自性分別之舌識。舌識既無,舌識界從何而生。

  綜上,總明緣生性空,單根不生,單塵不有,既非空生,亦非根塵共生;求生識處了不可得,可知所生之識虛妄,當體即空,是顯空如來藏。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