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一章 序說
第一章 序說
第一節(jié) 大乘所引起的問題
第一項 大乘非佛說論
西元前后,「發(fā)菩提心,修菩薩行,求成無上菩提」的菩薩行者,在印度佛教界出現(xiàn);宣說「佛果莊嚴,菩薩大行」的經(jīng)典,也流行起來。這一事實,對于「發(fā)出離心,修己利行,求成阿羅漢」的傳統(tǒng)佛教界,是多少會引起反應的,有的不免采取了反對的態(tài)度。初期流行的『道行般若經(jīng)』、『般舟三昧經(jīng)』等,都透露了當時的情形,如說:
「是皆非佛所說,余外事耳」(1)。 「聞是三昧已,不樂不信。……相與語云:是語是何等說?是何從所得是語?是為自合會作是語耳,是經(jīng)非佛所說」(2)。
部分的傳統(tǒng)佛教者,指斥這些菩薩行的經(jīng)典,是「非佛所說」的。這些經(jīng)典,稱為「方廣」 [P2] vaipulya或「大方廣」(或譯為「大方等」maha^vaipulya),菩薩行者也自稱「大乘」 maha^ya^na。也許由于傳統(tǒng)佛教的「大乘非佛說」,菩薩行者也就相對的,指傳統(tǒng)佛教為小乘 hi^naya^na。這種相互指斥的情勢,一直延續(xù)下來。傳統(tǒng)的部派佛教,擁有傳統(tǒng)的,及寺院組織的優(yōu)勢,但在理論上,修持上,似乎缺少反對大乘佛法的真正力量,大乘終于在印度流行起來。
佛教的傳入中國,開始譯經(jīng),已是西元二世紀中,正是印度佛教「大小兼暢」的時代。大乘與小乘,同時傳入中國;印度Indu因大乘佛法流行而引起的論諍,也就傳到了中國。如『出三藏記集』卷五『小乘迷學竺法度造異儀記』(大正五五?四0下──四一上)說:
「元嘉中,外國商人竺婆勒,久停廣州,每往來求利。于南康郡生兒,仍名南康,長易字金伽。后得入道,為曇摩耶舍弟子,改名法度。其人貌雖外國,實生漢土。天竺科軌,非其所諳。但性存矯異,欲以攝物,故執(zhí)學小乘,云無十方佛,唯禮釋迦而已。大乘經(jīng)典,不聽讀誦」。
竺法度不聽讀誦大乘經(jīng),沒有十方佛,僧佑說他「性存矯異」,「面行詭術(shù)」,是誤會的。竺法度的主張與行儀,其實是受到了錫蘭Sim!hala佛教的影響。在羅什Kuma^raji^va來華以前,僧伽提婆Sam!ghadeva在江東弘傳「毗曇」,也曾經(jīng)反對大乘,如『弘明集』卷一二 [P3] 『范伯倫與生觀二法師書』(大正五二?七八中)說:
「提婆始來,(慧)義、(慧)觀之徒,……謂無生方等之經(jīng),皆是魔書。提婆末后說經(jīng),乃不登高座」。
佛教的傳入中國,是大小同時的,所以傳統(tǒng)的部派佛教,在中國沒有能造成堅強的傳統(tǒng)。加上小乘與中國民情,也許不太適合,所以大乘一直在有利的情勢下發(fā)展。南北朝時,雖有專弘「毗曇」與「成實」的,但在佛教界,已聽不到反對大乘的聲音了。從中國再傳到越南、朝鮮、日本,更是專弘大乘佛法的時代,也就沒有「大乘非佛說」的論諍。日本德川時代的富永仲基(西元一七一五──四六),著『出定后語』,唱「大乘非佛說」。那是學問的研究,與古代傳統(tǒng)佛教的「大乘非佛說」論,意義并不相同。
注【1-001】『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六(大正八?四五五上)。
注【1-002】『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三?九0七上──中)。
第二項 大乘行者的見解
「大乘非佛說」的論諍,主要為大乘經(jīng)典的從何而來。如大乘經(jīng)的來歷不明,不能證明為是佛所說,那就要被看作非佛法了。傳統(tǒng)佛教的圣典,是三藏。經(jīng)藏,是「五部」──四部『阿含 [P4] 』及『雜藏』;律藏,是『經(jīng)分別』與『犍度』等。這些,雖各部派所傳的,組織與內(nèi)容都有所出入,但一致認為:這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jīng)王舍城Ra^jagr!ha的五百結(jié)集,毗舍離 Vais/a^li^的七百結(jié)集而來的。結(jié)集sam!gi^ti是等誦、合誦,是多數(shù)圣者所誦出,經(jīng)共同審定,編成次第,而后展轉(zhuǎn)傳誦下來。在早期結(jié)集的傳說中,沒有聽說過「大乘經(jīng)」,現(xiàn)在忽然廣泛的流傳出來,這是不能無疑的。這到底在那里結(jié)集?由誰傳承而來?這一問題,可說是出發(fā)于史實的探求。佛法是永恒的,「佛佛道同」的,但流傳于世間的佛法,是由釋尊的成佛、說法、攝僧而流傳下來,這是歷史的事實。大乘的傳誦在人間,也不能不顧慮到這一歷史的事實!如說不出結(jié)集者,傳承者,那就不免要蒙上「大乘非佛說」的嫌疑。
大乘行者當然不能同意「大乘非佛說」。古人大抵從理論上,論證非有大乘──成佛的法門不可。或從超越常情──「佛不可思議」的信仰立場,說大乘法無量無數(shù),多得難以想象,所以不在結(jié)集的「三藏」以內(nèi)。不過也有注意到傳誦人間的歷史性,說到了結(jié)集與傳承,如龍樹 Na^ga^rjuna『大智度論』卷一00(大正二五?七五六中)說:
「有人言:……佛滅度后,文殊尸利、彌勒諸大菩薩,亦將阿難集是摩訶衍」。
「摩訶衍」──大乘,主要是契經(jīng)。在傳統(tǒng)佛教中,「經(jīng)」是阿難A^nanda所集出的,所以大乘者以為:大迦葉Maha^ka^s/yapa與阿難所集出的,是「三藏」中的經(jīng);大乘經(jīng)也是 [P5] 阿難所出,但是與文殊Man~jus/ri^等共同集出的。這樣,大乘經(jīng)不在「三藏」之內(nèi),而「大乘藏」與「三藏」的集成,可說是同時存在了。『大乘莊嚴經(jīng)論』提出了成立大乘的八項理由,第二項是:「同行者,聲聞乘與大乘,非先非后,一時同行,汝云何知此大乘獨非佛說」(1)?這是主張聲聞乘法與大乘法,是同時集出流行的。但在歷史的見地上,這是不能為人所接受的。說得更具體的,如元魏菩提流支Bodhiruci所出的『金剛仙論』卷一(大正二五?八00下──八0一上)說:
「三種阿難,大小中乘,傳持三乘法藏」。 「如來在鐵圍山外,不至余世界,二界中間,無量諸佛共集于彼,說佛話經(jīng)訖,欲結(jié)集大乘法藏,復召集徒眾,羅漢有八十億那由他,菩薩眾有無量無邊恒河沙不可思議,皆集于彼」。
『金剛仙論』所傳的結(jié)集說,與龍樹所傳的相近,卻更指定了結(jié)集的地點。阿難有三位,各別的傳持了三乘──大乘、中乘(緣覺乘)、小乘(聲聞乘)的法藏。從大乘的見地說,阿難為菩薩示現(xiàn);三阿難說,當然是言之有理。但在傳統(tǒng)佛教者看來,傳持不同的三乘法藏,而傳持者恰好都名為阿難,未免過于巧合!而且,結(jié)集的地點,不在人間,而在二個世界的中間,也覺得難于信受。 [P6]
三阿難分別集出傳持說,中國佛教界普遍的加以引用,如智顗的『法華經(jīng)文句』說:「正法念經(jīng)明三阿難:阿難陀,此云歡喜,持小乘藏。阿難跋陀,此云歡喜賢,受持雜藏。阿難娑伽,此云歡喜海,持佛藏。阿含經(jīng)有典藏阿難,持菩薩藏」(2)。賢首的『華嚴經(jīng)探玄記』,澄觀的『華嚴玄談』,都有大致相近的引證(3)!悍ㄈA經(jīng)文句』所引證的,是『正法念經(jīng)』;『探玄記』所引用的,是『阿阇世王懺悔經(jīng)』;『華嚴玄談』引用『法集經(jīng)』。這幾部經(jīng),在漢譯經(jīng)典中,都沒有三阿難的明確文證?赡苁歉鶕(jù)『金剛仙論』,及『正法念處經(jīng)』(并沒有全部譯出)譯者──般若流支Prajn~a^ruci的傳說。但總之,從歷史的見地,問起大乘經(jīng)在那里結(jié)集,由誰傳持下來的問題,古人雖有所說明,卻不能說已有了滿意的答復。
大乘經(jīng)從部派佛教中流傳出來,這是古人的又一傳說。這一傳說,受到大乘學者的重視。隋吉藏的『三論玄義』(大正四五?八下──九下)說:
「至二百年中,從大眾部又出三部。于時大眾部因摩訶提婆移度住央崛多羅國,此國在王舍城北。此部將華嚴、般若等大乘經(jīng),雜三藏中說之。時人有信者,有不信者,故成二部」。 「至二百年中,從大眾部又出一部,名多聞部。……其人具足誦淺深義,深義中有大乘義」。 [P7] 「三百年中,從正地部又出一部,名法護部。……自撰為五藏:三藏,如常;四、咒藏;五、菩薩藏。有信其所說者,故別成一部」。
據(jù)『三論玄義檢幽集』,知道『三論玄義』所說,是依據(jù)真諦Parama$rtha三藏所說(4)。真諦譯出『部執(zhí)異論』,并傳有『部執(zhí)異論疏』,說到部派的分裂與部派的宗義。『三論玄義』所說,就是依據(jù)『部執(zhí)異論疏』的。據(jù)此說,大眾部Maha^sa^m!ghika分出的部派,及上座部Sthavira分出的法護──法藏部Dharmaguptaka都傳有部分的大乘經(jīng),這是真諦(西元五四六來華)帶來的傳說。
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也有類似的傳說,如卷九(大正五一?九二三上)說:
「阿難證果西行二十余里,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大眾部結(jié)集之處。諸學無學數(shù)百千人,不預大迦葉結(jié)集之眾而來至此。……復集素呾纜藏、毗奈耶藏、阿毗達磨藏、雜集藏、禁咒藏:別為五藏。而此結(jié)集,凡圣同會,因而謂之大眾部」。
玄奘所傳的界外結(jié)集,當時就有五藏的結(jié)集。這一傳說,顯然與『增壹阿含經(jīng)』有關(guān)。西元三八四──五年時,曇摩難提Dharmanandi譯出『增壹阿含經(jīng)』的『序品』(大正二?五五0上 ─下)說:
「菩薩發(fā)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諸法甚深論空理,難明難了 [P8] 不可觀,將來后進懷狐疑,此菩薩德不應棄。……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jīng)為雜藏」。
依經(jīng)序,阿難的結(jié)集,是集為四藏的;方等大乘經(jīng),屬于第四『雜藏』。其后『增壹阿含經(jīng)』的釋論──『分別功德論』,才別出而立第五『菩薩藏』。這是將大乘菩薩思想的根源,推論到最初的「界外結(jié)集」。不過這決非大眾部的本義,現(xiàn)存大眾部的『摩訶僧祇律』,沒有說到大乘經(jīng)的結(jié)集。而從經(jīng)「序」的「將來后進懷狐疑」而論,『序品』的成立,正是為了結(jié)集中說到大乘法,怕人懷疑而別撰經(jīng)序的。所以,大眾部的大乘思想(六度等),起初含容在『雜藏』中(5),其后發(fā)展而別立『菩薩藏』,表示了淵源于大眾部而進展到大乘的歷程。有人以為:大眾部可信的文獻,只有『摩訶僧祇律』與『大事』,如『增壹阿含經(jīng)序』的傳說,真諦『部執(zhí)異論疏』的傳說,玄奘『西域記』的傳說,不能用為歷史的有力資料(6)。然這些來自印度的古代的共同傳說,固然不能照著文字表面去了解,難道也沒有存在于傳說背后的事實因素,值得我們?nèi)タ紤]嗎?
大乘佛法是否佛說的問題,在中國與日本等大乘教區(qū),早已不成問題。到了近代,由于接觸到南傳佛教,「大乘非佛說」又一度興起,大乘學者當然是不能同意的。起初,繼承古代的傳說,著重大乘佛法與部派思想的共通性,而作史的論究,如日本村上專井的『佛教統(tǒng)一論』,前田慧云的『大乘佛教史論』。這二位,都推想為大乘經(jīng)是佛說。不過,大乘經(jīng)在部派中,在部派前 [P9] 早已存在,如古人傳說那樣,到底不能為近代佛教史者所同意。大乘與部派,特別是大眾部思想的共通性,受到一般學者的重視,解說為大乘從部派思想,特別是從大眾部思想中發(fā)展而來。這樣,大乘可說是「非佛說」而又「是佛法」了。與部派思想的關(guān)系,經(jīng)學者們的論究,漸漸的更廣更精。如宮本正尊博士,注意到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譬喻師da^rs!t!a^ntika;水野弘元博士,論證大乘經(jīng)與法藏部、化地部Mahi^s/a^saka間的關(guān)系等(7)。在淵源于部派佛教思想而外,或注意到大乘與印度奧義書Upanis!ad,西方基督教的關(guān)系(8)。無論是佛教內(nèi)在的、外來的影響,都重于大乘佛教思想的淵源。平川彰博士的『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開辟一新的方向──「大乘教團的起源」,這是一個卓越的見解!他在佛與僧別體,佛塔非僧伽的所有物;及部派間不能共住交往,大乘當然也不能與部派佛教者共住;大乘經(jīng)以十善為尸羅(戒)波羅蜜,十善為在家戒等理由,推想大乘與出家的部派佛教無關(guān)。大乘不出于出家的部派佛教,推想有非僧非俗的寺塔集團,以說明大乘教團的起源。果真這樣,初起的大乘教團,倒與現(xiàn)代日本式的佛教相近。這一說,大概會受到日本佛教界歡迎的,也許這就是構(gòu)想者的意識來源!不過,佛塔與出家的僧伽別體,佛塔非僧伽所有,是否就等于佛塔與在家人,或不僧不俗者一體?佛塔屬于不僧不俗者的所有物?部派間真的不能交往嗎?十善戒但屬于在家嗎?這些問題,應該作更多的研究! [P10]
注【2-001】『大乘莊嚴經(jīng)論』卷一(大正三一?五九一上)。
注【2-002】『妙法蓮華經(jīng)文句』卷一之上(大正三四?四上)。
注【2-003】『華嚴經(jīng)探玄記』卷二(大正三五?一二六中)!喝A嚴經(jīng)疏鈔玄談』卷八(續(xù)八?三一五上)。
注【2-004】『三論玄義檢幽集』卷五(大正七0?四五九中、四六0下、四六五中)。
注【2-005】『四分律』所說的「雜藏」,也有「方等經(jīng)」,如卷五四所說(大正二二?九六八中)。
注【2-006】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二七──五八)。
注【2-007】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所引(一二──一六、三一──三二)。
注【2-008】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所引(一七──一八)。
第三項 解答問題的途徑
「從佛法到大乘佛法」,或從教義淵源,或從教團起源,近代學者提貢了多方面的寶貴意見。然論究這一問題,實在不容易!一、文獻不足:由于印度文化的特性,不重歷史,而大眾部 Maha^sa^m!ghika系的圣典又大都佚失;在史料方面,不夠完整、明確,這是無法克服的。二、問題太廣:論究這一問題,對「佛法」──「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初期的「大乘佛法」,非有所了解不可。可是這兩方面,雖說史料不夠完整,而內(nèi)容卻非常的豐富博雜,研究者不容易面面充實。三、研究者的意見:非佛弟子,本著神學、哲學的觀念來研究,不容易得出正確 [P11] 的結(jié)論。佛弟子中,或是重視律制的,或是重視法義的,或是重視信仰的,或是重視在家的,每為個人固有的信仰與見解所左右,不能完整的、正確的處理這一問題。不容易研究的大問題,作者也未必能有更好的成績!惟有盡自己所能的,勉力進行忠實的論究。本書的研究,將分為三部分:一、從傳統(tǒng)佛教,理解大乘佛教興起的共同傾向。二、初期大乘佛法,多方面的傳出與發(fā)展。三、論初期大乘經(jīng)的傳宏,也就解答了大乘經(jīng)是否佛說。
從「佛法」而演進到「大乘佛法」的過程中,有一項是可以看作根本原因的,那就是「佛般涅槃所引起的,佛弟子對于佛的永恒懷念」。釋尊的入般涅槃parinirva^n!a,依佛法來說,只是究竟,只是圓滿,決沒有絲毫悲哀與可悼念的成分。然而佛涅槃了,對佛教人間所引起的震動與哀思,卻是令人難以想象的。阿難A^nanda在佛涅槃時,就是極度悲哀的一人,如『長阿含經(jīng)』卷四『游行經(jīng)』(大正一?二五中──下)說:
「阿難在佛后立,撫床悲泣,不能自勝,歔欷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曀,何其速哉!群生長衰,世間眼滅。所以者何?我蒙佛恩,得在學地,所業(yè)未成,而佛滅度」!
這種悲感哀慕,在佛弟子中,并不因時間的過去而淡忘,反而會因時間的過去而增長,如『高僧法顯傳』(大正五一?八六0下、八六三上)說: [P12] 「念昔世尊住此(祇園)二十五年。自傷生在邊地,……今日乃見佛空處,愴然心悲」!阜@到耆阇崛山,華香供養(yǎng),然燈續(xù)明?槐瘋,抆淚而言:佛昔于此說首楞嚴,法顯生不值佛,但見遺跡處所」。
佛為人類說法,多少人從佛而得到安寧,解脫自在,成為人類崇仰與向往的對象。雖然涅槃并不是消滅了,而在一般人來說,這是再也見不到了。于是感恩的心情,或為佛法著想,為眾生著想,為自已沒有解脫著想而引起的悲感,交織成對佛的懷念,永恒的懷念。這是佛涅槃以來,佛教人間的一般情形。
人類對佛的永恒懷念,從多方面表達出來。一、佛涅槃后,佛的遺體──舍利s/ari^ra,建塔來供奉;佛缽等遺物的供奉;佛所經(jīng)歷過的,特別是佛的誕生地,成佛的道場,轉(zhuǎn)*輪與入涅槃的地方,凡與佛有特殊關(guān)系的,都建塔或紀念物,作為佛弟子巡禮的場所。這是事相的紀念,也有少數(shù)部派以為是沒有多大意義的(1),但從引發(fā)對佛的懷念,傳布佛法來說,是有很大影響力的。這是佛教界普遍崇奉的紀念方式,雖是事相的紀念,也能激發(fā)「求佛」、「見佛」,向往于佛陀的宗教信行。二、在寺塔莊嚴,敬念佛陀聲中,釋尊的一生事跡:傳說贊揚,被稱為佛出世間的「大事」、「因緣」;更從這一生而傳說到過去生中修行的事跡:這是「十二分教」中,「本生」、「譬喻」、「因緣」的主要內(nèi)容。在這些廣泛的傳說中,菩薩的發(fā)心,無限的精進修 [P13] 行,誓愿力與忘我利他的行為,充分而清晰的,描繪出一幅菩薩道的莊嚴歷程。菩薩大行的宣揚,不只是信仰的,而是佛弟子現(xiàn)前修學的好榜樣。佛的紀念,菩薩道的傳說,是一切部派所共有的。三、在佛一生事跡的傳說贊揚中,佛與比丘僧間的距離,漸漸的遠了!本來,佛也是稱為阿羅漢的,但「多聞圣弟子」(聲聞)而得阿羅漢的,沒有佛那樣的究竟,漸漸被揭示出來,就是著名的大天Maha^deva「五事」。上座部Sthavira各派,顧慮到釋尊與比丘僧共同生活的事實,雖見解多少不同,而「佛在僧數(shù)」,總還是僧伽的一員(2)。「佛在僧數(shù),不在僧數(shù)」,是部派間「異論」之一(3)。佛「不在僧數(shù)」,只是大眾部系,佛超越于比丘僧以外的意思。無比偉大的佛陀,在懷念與仰信心中,出現(xiàn)了究竟圓滿常在的佛陀觀!佛身常在」,彌補了佛般涅槃以來的心理上的空虛。到這,聲聞的阿羅漢們,與佛的距離,真是太遠了!佛陀常在,于是從圣道的實行中,求佛見佛,進入佛陀正覺的內(nèi)容,也與阿羅漢們的證入,有了多少不同。這些信仰、傳說、理想、(修行),匯合起來,大乘法也就明朗的呈現(xiàn)出來。這都是根源于「佛般涅槃所引起的,對佛的永恒懷念」,可說是從「佛法」而演進到「大乘佛法」的一個總線索。
「佛般涅槃所引起的,佛弟子對佛的永恒懷念」,是在佛滅以后,「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中間進行著的。釋尊時代的教化,是因時、因地、因人的根性而說的,分化為法dharma 與毗尼──律vinaya。結(jié)集所成的經(jīng)「法」,有四大宗趣──「吉祥悅意」,「滿足希求 [P14] 」,「對治猶疑」,「顯揚真義」,成立為四部『阿含』。「毗尼」在發(fā)展過程中,有身清凈、語清凈、意清凈、命清凈──四種清凈;下戒、中戒、上戒──戒具足;波羅提木叉律儀等三大類。所以無論是法的修證,戒的受持(行為軌范),在部派佛教中,如有所偏重,都有引起差異的可能性。佛滅以后,佛教以出家的比丘眾為中心。比丘們在僧團中,如法修行,攝化信眾,隨著個人的性格與愛好,從事不同的法務,比丘們有不同的名稱,而且物以類聚,佛世已有了不同的集團傾向。比丘的類別很多,主要的有:「持法者」(dharmadhara經(jīng)師),「持律者」(vinayadhara律師),「論法者」(dharmakathika論師),「唄!2塱者」(bha^n!aka讀誦、說法者),「瑜伽者」(yoga^da^tr!禪師)。為了憶持集成的經(jīng)法,及共同審定傳來的是否佛法,成為「經(jīng)師」(起初,從憶持而稱為「多聞者」)。為了憶持戒律,熟悉制戒的因緣;及有關(guān)僧團的種種規(guī)制;主持如法的羯磨(會議);對違犯律制的,分別犯輕或犯重,及應該怎樣處分,成為「律師」。律師所持的律學,是極繁密的知識。遇到新問題,還要大法官那樣的,根據(jù)律的意義而給以解說!刚搸煛故菍⒎饝獧C設教的經(jīng)法,予以整理、分別、抉擇。推求「自相」、「共相」、「相攝」、「相應」、「因緣」等,將佛法安置在普遍的、條理的、系統(tǒng)的客觀基礎(chǔ)上,發(fā)展為阿毗達磨abhidharma。阿毗達磨本來是真理的現(xiàn)觀,但在論阿毗達磨的發(fā)展中,成為思辯繁密的學問。律師與阿毗達磨論師,學風非常相近,只是處理的問題不同。論法者如傾向 [P15] 于通俗的教化,要使一般聽眾的容易信受,所以依據(jù)簡要的經(jīng)法,與「譬喻」、「本生」、「因緣」等相結(jié)合。通俗的說法,與論阿毗達磨者,同源而異流,在北方就有持經(jīng)的「譬喻者」da^rs!t!a$ntika 。「唄!2塱者」是以音聲作佛事的,在大眾集會時,主持誦經(jīng)、贊偈、唱導等法事,比譬喻者更為通俗,影響佛教的發(fā)展極大!「瑜伽者」多數(shù)是阿蘭若住的頭陀行者,獨住而專修禪慧的。在佛教分化中,上座部Sthavira是重律的,「輕重等持」的,每分出一部,就有一部不同的「律藏」。對于法,分別抉擇而成為「阿毗達磨藏」。律制與阿毗達磨論,都是謹嚴繁密,重于事相的分別。大眾部是重法的;重于法的持行,重會通而不重分別。對于律,重根本而生活比較的「隨宜」,「隨宜」并不等于放逸,反而傾向于阿蘭若行。佛弟子面對當時的部派佛教,卻不斷的回顧、眺望于佛陀:菩薩時代的修行,成佛,說法,早期攝化四眾弟子所垂示的戒法。佛陀的永恒懷念者,會直覺得「法毗尼」,與分別精嚴的律制、阿毗達磨不同(初期大乘經(jīng),很少說到阿毗達磨與毗尼的波羅提木叉)。初期大乘的興起,是重法的,簡易的,重于慧悟而不重分別的。上追釋尊的四清凈行,或初期的「正語、正業(yè)、正命」的戒法;重視「四圣種」(四依),不重僧伽的規(guī)制。重慧的大乘,學風與大眾系相近。此外,佛教中有「阿蘭若比丘」、「(近)聚落比丘」。阿蘭若比丘,多數(shù)是「瑜伽者」,或苦行頭陀。近聚落比丘,寺塔與精舍毗連,大眾共住,過著集團的生活!附(jīng)師」、「律師」、「論師」、「譬喻者」、「唄!2塱者」 [P16] ,都住在這里。這里的塔寺莊嚴,大眾共住。在家信眾受歸依的,受五戒或八關(guān)齋戒的,禮拜的,布施供養(yǎng)的,聞法的,誦經(jīng)的,懺悔的,都依此而從事宗教的行為。經(jīng)師、律師、論師,重于僧伽內(nèi)部的教化;譬喻者與唄!2塱者,重在對在家眾的攝化。如重慧的讀、誦、說法,重信的念佛、懺悔,就是在這里開展起來的!阜鹉鶚勊鸬模瑢Ψ鸬挠篮銘涯睢,成立些新的事實,新的傳說與理想,引出「大乘佛法」;但這是通過了佛教內(nèi)部的不同傾向而開展,這要從不同部派,更要上探原始的經(jīng)、律而理解出來。
「大乘佛法」,是新興的邊地佛法。釋尊游化所到的地區(qū),稱為「中國」;中國以外的,名為「邊地」。佛世的摩訶迦旃延Maha^ka^tya^yana、富樓那Pu^rn!amaitra^yan!i^putra,已向阿盤提Avanti等邊地弘法。阿育王As/oka時代,東方是大眾部,西方是上座部。西方的摩偷羅Mathura^,在「中國」與「邊地」的邊沿。從這里而向西南發(fā)展的,以阿盤提為中心,成為分別說部Vibhajyava^din;向西北而傳入罽賓Kas/mi^ra的,成為說一切有部 Sarva^stiva^din。阿育王以后,「中國」的政教衰落,而「邊地」卻興盛起來。從東方的毗舍離Vais/a^li^、央伽An%ga上央伽An%guttara^pa,而傳向南方,到烏荼O(jiān)d!ra、安達羅Andhra而大盛起來的,是大眾部中大天所化導的一流。分別說部流行于阿盤提一帶的,又分出化地部Mahi^s/a^saka、法藏部Dharmaguptaka、飲光部Ka^s/yapi^ya。阿 [P17] 盤提一帶,也是南方,與安達羅的大眾系,沿瞿陀婆利河Goda^vari^、吉私那河Krishna^ 而東西相通,思想上也有相同的傾向。說一切有部在罽賓區(qū)盛行,大眾、化地、法藏、飲光部,也傳到這里。部派復雜,而民族也是臾那Yavana、波羅婆Pahlava、賒迦Saka雜處,民族與文化復雜而趨向于融和!阜鹉鶚勊鸬模瑢Ψ鸬挠篮銘涯睢,在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文化中發(fā)展起來,大乘就是起源于南方,傳入罽賓而大盛的。受到異族文化、異族宗教的影響,是勢所難免的,但初期大乘,不是異文化、異信仰的移植,而是佛教自身的發(fā)展,所成新的適應,新的信仰。
「佛涅槃所引起的,對佛的永恒懷念」,為「佛法到大乘佛法」的原動力。對佛的永恒懷念,表現(xiàn)在塔寺等紀念,佛菩薩的傳說與理想。雖各方面的程度不等,而確是佛教界所共同的。通過部派,不同的宏法事業(yè),適應不同的民族文化,孕育出新的機運──「大乘佛法」。本書第二 ──八章,就是以「對佛的永恒懷念」為總線索,試答大乘佛法的淵源問題。
「大乘佛法」,傳出了現(xiàn)在的十方佛,十方凈土,無數(shù)的菩薩,佛與菩薩現(xiàn)在,所以「佛涅槃所引起的,對佛的永恒懷念」,形式上多少變了。然學習成佛的菩薩行,以成佛為最高理想,念佛,見佛,為菩薩的要行,所以「對佛的永恒懷念」(雖對釋迦佛漸漸淡了),實質(zhì)是沒有太多不同的(念色相佛,見色相佛,更是「秘密大乘佛法」所重的)。大乘的興起,為當時佛教界 [P18] (程度不等)的一大趨勢,復雜而傾向同一大理想──求成佛道。以根性而論,有重信的信行人,重智的法行人,更有以菩薩心為心而重悲的;性習不同,所以在大乘興起的機運中,經(jīng)典從多方面?zhèn)鞒,部類是相當多的。大乘?jīng)的傳出,起初是不會太長的。如有獨到的中心論題,代表大乘思潮的重要內(nèi)容,會受到尊重而特別發(fā)展起來,有的竟成為十萬頌(三百二十萬言)的大部。初期大乘經(jīng)的傳出,部類非常多,又是長短、淺深不一,要說明初期大乘的開展過程,非歸納為大類而分別說明不可。本書九──十四章,就是從「佛法」發(fā)展而來的,初期大乘經(jīng)中,重要內(nèi)容的分別解說。
一、「佛法之序曲」:從「部派佛教」而進入「大乘佛法」,一定有些屬于「部派佛教」,卻引向大乘,成為大乘教典,起著中介作用的圣典。日本學者所說的「先行大乘經(jīng)」,有些是屬于這一類的。對「大乘佛法」來說,這是大乘的序曲,有先為論列的必要。
二、「般若法門」:繼承部派佛教的六波羅蜜──菩薩行,而著重于悟入深義的般若波羅蜜;大乘菩薩行的特性,在『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中,充分表達出來,成為大乘佛法的核心,影響了一切大乘經(jīng)!喊闳艚(jīng)』的部類不少,屬于初期大乘的,如唐玄奘所譯的,『大般若經(jīng)』前五分(及同本異譯的譯典),及『金剛般若分』。大部經(jīng)是次第集成的,從次第集成去了解,可分為「原始般若」、「下品般若」、「中品般若」、「上品般若」,這四類也就是「般若法門」發(fā)展的 [P19] 歷程!喊闳艚(jīng)』的前五分,經(jīng)過了長約二五0(西元前五0──西元二00)年而完成!赴闳舴ㄩT」,從少數(shù)慧悟的甚深法門,演化為大眾也可以修學的法門;由開示而傾向于說明;由簡要而傾向于完備;由菩薩的上求菩提,而著重到下化眾生。特別是,以「緣起空」來表示般若的深義,發(fā)展為后代的「中觀法門」。
三、「凈土法門」:阿!B粊Aks!obhya凈土與彌陀Amita^bha凈土──東方與西方二大凈土,為初期大乘最著名的,當時大乘行者所向往的凈土。阿!B粊佛土是重智的,與『般若經(jīng)』等相關(guān)聯(lián);重信的阿彌陀凈土,后來與『華嚴經(jīng)』相結(jié)合。二大凈土圣典的集成,約在西元一世紀初。二大凈土,各有不同的特性,流行于大乘佛教界,大乘行者有不同的意見,反應于大乘經(jīng)中,這可以從大乘經(jīng)而得到正確的答案。
四、「文殊師利法門」:有梵天特性的文殊師利Man~jus/ri^,是甚深法界的闡發(fā)者,大乘信心(菩提心)的啟發(fā)者,代表「信智一如」的要義,所以被稱為「大智文殊」。文殊所宣說的 ──全部或部分的經(jīng)典,在初期大乘中,部類非常多,流露出共同的特色:多為諸天(神)說,為他方菩薩說;對代表傳統(tǒng)佛教的圣者,每給以責難或屈辱;重視「煩惱即菩提」,「欲為方便」的法門。「文殊法門」,依般若的空平等義,而有了獨到的發(fā)展。在家的,神秘的,欲樂的,梵佛同化的后期佛教,「文殊法門」給以最有力的啟發(fā)! [P20]
五、「華嚴法門」:『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大部的集成,比「上品般若」遲一些,含有后期大乘的成分。如經(jīng)名所表示的,這是菩薩萬行,莊嚴佛功德的圣典;「華藏」是「蓮華藏莊嚴」,流露出「如來藏」的色彩。初期集出的菩薩行,如菩薩的「本業(yè)」──『凈行品』,菩薩的行位 ──『十住品』,約與「下品般若」的集出相近!溉A嚴法門」的佛,是繼承大眾部的,超越的、理想的佛,名為毗盧遮那Vairocana。依此而說菩薩行,所以多說法身菩薩行;多在天上,為天菩薩(及他方菩薩)說;「世主」多數(shù)是夜叉yaks!a;『入法界品』的增譯部分,也都是天(神)菩薩;金剛手Vajrapa^n!i的地位極高;有帝釋Indra特性的普賢 Samantabhadra,比文殊還重要些。圓融無礙的法門,富于理想、神秘及藝術(shù)的氣息。著名的『十地品』,受有北方論義的影響,所以條理嚴密,樹立了「論經(jīng)」的典型。
六、「其他法門」:初期大乘經(jīng),不屬于前四類的還很多。如龍宮與鬼國說法,『法華』與『寶積經(jīng)』,在佛典中有特殊地位的,給以分別的敘述。有些性質(zhì)相同,而遍在大乘經(jīng)中,如大乘的戒學、定學、慧學,隨類歸納起來,可以了解初期大乘經(jīng),對這些問題所有的特色。
「佛涅槃所引起的,對佛的永恒懷念」,在傳統(tǒng)佛教中,多方面發(fā)展起來,促成「大乘佛法」的興起;大乘的興起,實為勢所必至的,佛教界的共同趨向。初期大乘,約起于西元前五0年,到西元二00年后。多方面?zhèn)鞒,發(fā)展,又互為影響,主要為佛功德、菩薩行的傳布。那時, [P21] 十方佛與菩薩現(xiàn)在,開拓了新境界,也滿足了因佛涅槃而引起的懷念。大乘經(jīng)從何而來,是否佛說,應該可以得到了結(jié)論。本書從佛教(宗教)的立場,從初期大乘經(jīng)自身去尋求證據(jù)。初期大乘經(jīng)法,到底是誰傳出來的?是怎樣傳出來的?傳出了,又由那些人受持宏通?大乘法門出現(xiàn)于佛教界,漸漸流行起來,習慣于傳統(tǒng)佛教的制度、儀式、信仰者,是不免要驚疑的,或引起毀謗與排斥的行為。在(部分)傳統(tǒng)佛教的反對下,大乘行者采取什么態(tài)度,什么方法來應付,終于能一天天發(fā)揚廣大起來?初期大乘經(jīng)是這樣的傳出,受持宏通,依佛法說,大乘是佛說的;也就解答了初期大乘經(jīng),是佛說與非佛說的大問題。
注【3-001】『異部宗輪論』說:化地部執(zhí):「于窣堵波興供養(yǎng)業(yè),所獲果少」(大正四九?一七上)。
注【3-002】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六一一──六一五)。
注【3-003】『成實論』卷二(大正三二?二五三下)。
第二節(jié) 初期大乘經(jīng)
第一項 初期大乘與后期大乘
從「佛法」──「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而演進到「大乘佛法」,要說明這一演進的 [P22] 過程,當然要依據(jù)初期的大乘經(jīng)!复蟪朔鸱ā褂谐跗谂c后期的差別,是學界所公認的。然初期與后期,到底依據(jù)什么標準而區(qū)別出來?佛教思想的演進,是多方面的,如『解深密經(jīng)』卷二(大正一六?六九七上──中)說:
「初于一時,在婆羅!7豇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惟為發(fā)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zhuǎn)正*輪。… …在昔第二時中,惟為發(fā)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zhuǎn)正*輪。……于今第三時中,普為發(fā)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zhuǎn)正*輪」(1)。
這是著名的三時教說。瑜伽學者依據(jù)這一三時教說,決定的說:第二時教說一切法無自性空,是不了義的。第三時教依三性、三無性,說明遍計所執(zhí)性是空,依他起、圓成實自性是有,才是了義。初時說四諦,是聲聞法(代表原始與部派佛教)。大乘法中,初說一切無自性空,后來解說為「無其所無,有其所有」:這是大乘法分前期與后期的確證。一切經(jīng)是佛說的,所以表示為世尊說法的三階段。從佛經(jīng)為不斷結(jié)集而先后傳出來說,這正是佛法次第演化過程的記錄。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一引(『大集經(jīng)陀羅尼自在王』)經(jīng)(大正三一?八二二上)說:
「諸佛如來……善知不凈諸眾生性,知已乃為說無常、苦、無我、不凈,為驚怖彼樂世眾 生,令厭世間,入聲聞法中。而佛如來不以為足,勤未休息,次為說空、無相、無愿,令 [P23] 彼眾生少解如來所說*輪。而佛如來不以為足,勤未休息,次復為說不退*輪,次說清凈 波羅蜜行,謂不見三事,令眾生入如來境界」。
這是又一型三時教說。前二時說,與『解深密經(jīng)』相同;第三「轉(zhuǎn)不退*輪」,意義有些出入。第三時所說,曇無讖Dharmaraks!a所譯『大方等大集經(jīng)』作:「復為說法,令其不退菩提之心,知三世法,成菩提道」(2)。竺法護Dharmaraks!a異譯『大哀經(jīng)』說:「斑宣經(jīng)道,三場清凈,何(所?)謂佛界,而令眾生來入其境」(3)!航馍蠲芙(jīng)』的第三時教,是對于第二時教──無自性空的不解、誤解,而再作顯了的說明!和恿_尼自在王經(jīng)』的第三時教,是對第二時教──空、無相、無愿,進一層的使人悟入「如來境界」(「佛界」),也就是入「如來性」(「佛性」)。第三時教的內(nèi)容,略有不同。不過,『解深密經(jīng)』于一切法無自性空,顯示勝義無自性性──無自性所顯的圓成實性;『陀羅尼自在王經(jīng)』,經(jīng)法空而進入清凈的如來性:這都是不止于空而導入不空的。所以后期大乘,因部派的、區(qū)域的差別,有二大系不同,而在從「空」進入「不空」來說,卻是一致的。
注【4-001】『深密解脫經(jīng)』卷二(大正一六?六七三下)。
注【4-002】『大方等大集經(jīng)』卷三(大正一三?二一下)。
注【4-003】『大哀經(jīng)』卷六(大正一三?四三九下)。 [P24]
第二項 初期大乘經(jīng)部類
在現(xiàn)存的大乘經(jīng)中,那些是初期的大乘經(jīng)?近代學者,大抵依據(jù)中國早期譯出的來推定。早期來中國傳譯大乘經(jīng)的譯師,主要有:后漢光和、中平年間(西元一七八──一八九)譯經(jīng)的支婁迦讖Lokaraks!a;吳黃武初(二二二──二二八)、建興中(二五二──二五三)譯經(jīng)的支謙;晉泰始二年到永嘉二年(二六六──三0七)傳譯的竺法護Dharmaraks!a。早期譯出的不多,但沒有譯出的,不一定還沒有成立。而且,譯出時代遲一些,可能內(nèi)容還早些,如鳩摩羅什Kuma^raji^va所譯的,比起竺法護的譯典,反而少一些后期的經(jīng)典。鳩摩羅什所譯的,代表他所宗所學的,與龍樹Na^ga^rjuna論相近。龍樹的『大智度論』,傳說可以譯成一千卷!菏∨派痴摗,只譯出十地中的前二地,就有十七卷。這樣的大部,可能多少有后人的補充,不過這兩部論所引的,也比竺法護所譯的,少一些后期的經(jīng)典。這兩部論的成立,約在西元三世紀初;比竺法護譯經(jīng)的時代,約早五十年,竺法護就已譯過龍樹論了(1)。龍樹『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所引的大乘經(jīng),今略加推考,以說明代表初期大乘的,西元三世紀初存在的大乘經(jīng)。
1.『大般若經(jīng)』:『大智度論』說:「此中般若波羅蜜品,有二萬二千偈;大般若品,有十 [P25] 萬偈」(2)。論文說到了兩部『般若經(jīng)』:二萬二千偈的,是『大智度論』所依據(jù)的經(jīng)本,一般稱之為『大品般若經(jīng)』,與玄奘所譯的『大般若經(jīng)』第二會相當。十萬偈的,與奘譯『大般若經(jīng)』初會相當。論又說:「般若波羅蜜部黨經(jīng)卷,有多有少,有上中下:光贊、放光、道行」(3)。龍樹說到了上、中、下三部,并列舉經(jīng)名。又說:「如小品、放光、光贊」(4),這也是三部說。羅什譯的『小品般若經(jīng)』,與漢支婁迦讖譯的『道行般若經(jīng)』同本;與奘譯『大般若經(jīng)』第五會相當!悍殴獍闳艚(jīng)』二十卷,是西晉無羅叉譯的!汗赓澖(jīng)』,現(xiàn)存殘本十卷,西晉竺法護譯。這二部是相同的,與奘譯『大般若經(jīng)』第二會相當,也屬于「大品」類。『放光』與『光贊』,或作『光贊』與『放光』,加上『小品』──『道行』,就是上、中、下三部。所以『放光』與『光贊』,只是上來所說的十萬偈本與二萬二千偈本;指『放光』與『光贊』為上、中──二部,不過譯者借用中國現(xiàn)有的經(jīng)名而已。在造論時,『般若經(jīng)』已有三部;十萬頌本也已經(jīng)成立。
2.『不可思議解脫經(jīng)』(5):內(nèi)容與『華嚴經(jīng)』『入法界品』相合,但漚舍那A^sa^優(yōu)婆夷為須達那(Sudhana善財)所說數(shù)目(6),現(xiàn)行本別立為『阿僧祇品』。
3.『十地經(jīng)』,『漸備經(jīng)』(7):與『華嚴經(jīng)』的『十地品』相當!菏∨派痴摗,就是『十地品』偈頌的廣釋。
4.『密跡經(jīng)』,『密跡金剛經(jīng)』(8):與晉竺法護所譯『密跡金剛力士經(jīng)』同本,現(xiàn)編入『大 [P26] 寶積經(jīng)』第三會。
5.『阿彌陀佛經(jīng)』(9):與漢支婁迦讖所譯『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同本。唐菩提流志Bodhiruci 所譯本,編入『大寶積經(jīng)』第五會。
6.『寶頂經(jīng)』(10):「寶頂」是「寶積」的異譯;龍樹引用這部經(jīng)處不少,與失譯的『大寶積經(jīng)』等同本!簩氻斀(jīng)迦葉品』,『迦葉經(jīng)』(11),是這部經(jīng)的四種沙門等部分,F(xiàn)編入『大寶積經(jīng)』第四十三會的,題為『普明菩薩會』。
7.『無盡意經(jīng)』,『阿差末經(jīng)』,『無盡意菩薩問』(12):與竺法護譯的『阿差末菩薩經(jīng)』同本!赫摗簧险f:「寶頂經(jīng)中和合佛法品中,無盡意菩薩于佛前,說六十五種尸羅波羅蜜分」(13) ,可見這部經(jīng)在古代,是屬于『寶積經(jīng)』的部類。宋智嚴共寶云所譯『無盡意菩薩經(jīng)』,現(xiàn)編入『大集經(jīng)』第十二分。
8.『首楞嚴三昧經(jīng)』(14):古代一再翻譯,現(xiàn)存鳩摩羅什所譯的『首楞嚴三昧經(jīng)』。
9.『毗摩羅詰經(jīng)』(15):吳支謙初譯,題作『維摩詰經(jīng)』。
10.『般舟三昧經(jīng)』,『般舟經(jīng)』(16):內(nèi)容與漢支婁迦讖所譯的『般舟經(jīng)』相合。
11.『法華經(jīng)』(17):與竺法護所譯的『正法華經(jīng)』相同。
12.『持心經(jīng)』,『明網(wǎng)菩薩經(jīng)』,『網(wǎng)明菩薩經(jīng)』,『明網(wǎng)經(jīng)』(18):內(nèi)容與竺法護譯的『持 [P27] 心梵天所問經(jīng)』相同。
13.『諸佛要集經(jīng)』(19):文殊Man~jus/ri^不能起一女人的三昧,與竺法護所譯『諸佛要集經(jīng)』相合。
14.『華手經(jīng)』(20):「十方佛皆以華供養(yǎng)釋迦文佛」,與鳩摩羅什所譯『華手經(jīng)』相合。
15.『三十三天品經(jīng)』(21):佛為目連Maha^maudgalya^yana說:在十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現(xiàn)種種國土化眾生的,「彼諸佛等皆是我身」,與竺法護所譯的『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jīng)』相合。
16.『放缽經(jīng)』(22):彌勒Maitreya成佛時,文殊不知舉足下足事,與支婁迦讖所譯『阿阇世王經(jīng)』相合。
17.『賢劫經(jīng)』(23):「八萬四千諸波羅蜜」,與竺法護所譯『賢劫(三昧)經(jīng)』相合。
18.『德女經(jīng)』(24):佛為德女說緣起如幻,與竺法護所譯『梵志女首意經(jīng)』相合。
19.『毗那婆那王經(jīng)』(25):菩薩四無所畏,出于鳩摩羅什所譯『自在王菩薩經(jīng)』。
20?21.『龍王問經(jīng)』,『龍王經(jīng)』(26):論上說:「阿那婆達多龍王,沙竭龍王等得菩薩道」;「娑伽度龍王十住菩薩,阿那婆達多龍王七住菩薩」(27)。應是竺法護所譯的『海龍王經(jīng)』,『弘道廣顯三昧經(jīng)』──二經(jīng)。 [P28]
22.『凈毗尼經(jīng)』,『凈毗尼』(28):佛告迦葉Maha^ka^s/yapa,內(nèi)容與竺法護所譯『文殊師利凈律經(jīng)』相合。
23.『寶月童子所問經(jīng)』(29):念十方佛,與趙宋施護所譯的『大乘寶月童子所問經(jīng)』相合。
24.『三支經(jīng)除罪業(yè)品』;「佛自說懺悔法」;「佛自說勸請法」;「隨喜回向,此二事佛亦自說」(30):所引文句,與梁僧伽婆羅Sam!ghavarman所譯『菩薩藏經(jīng)』相合。
25.『如來智印經(jīng)』(31):佛說發(fā)菩提心的,有罪應墮落的,受報輕微,與宋失譯的『智印經(jīng)』相合。
26.『諸佛本起經(jīng)』,『本起經(jīng)』,『佛本起因緣經(jīng)』,『菩薩本起經(jīng)』(32):「菩薩生人中,厭老病死,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漢竺大力共康孟詳所譯的『修行本起經(jīng)』等為同類。
上來列舉的二十六部大乘經(jīng),是龍樹論所引用,而且明顯的標舉了經(jīng)名。此外,還有引述經(jīng)說,雖沒有標出經(jīng)名,而內(nèi)容確實可考的,如:
27.『法鏡經(jīng)』:『十住毗婆沙論』,引「佛告郁伽羅」一大段;及頭陀、阿練若法(33),內(nèi)容與漢安玄所譯『法鏡經(jīng)』相合。異譯本,傳為曹魏康僧鎧Sam!ghavarman所譯的『郁伽長者問經(jīng)』,今編入『大寶積經(jīng)』第十九會。 [P29]
28.『諸法無行經(jīng)』:「文殊師利本緣」──在過去生中,因為誹謗大乘深義,所以無量千萬億歲受地獄苦,但卻因此而「世世得利根智慧」(34)。出于鳩摩羅什所譯的『諸法無行經(jīng)』。
29.『不必定入定入印經(jīng)』:『大智度論』說:「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fā)心前,久來集無量福德智慧;是人遇佛,聞是大乘法,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位,得阿鞞跋致」。又說:「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35)。乘神通而去的,就是利根(三類人)!翰槐囟ㄈ攵ㄈ胗〗(jīng)』,與論說完全相合!翰槐囟ㄈ攵ㄈ胗〗(jīng)』,元魏瞿曇般若流支Prajn~a^ruci,初次譯出。
30.『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jīng)』:大迦葉聽了緊那羅王的琴聲,竟不能自主的起舞(36)。這件事,論文一再說到,是出于『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jīng)』的。支婁迦讖初譯的,名『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jīng)』。
31.『阿!B粊佛國經(jīng)』:『般若經(jīng)』說到阿!B粊佛Aks!obhya,『大智度論』也說:「阿!B粊佛初發(fā)心時,行清凈行,不休不息,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37),是直引『阿!B粊佛國經(jīng)』的。『阿!B粊佛國經(jīng)』,漢支婁迦讖初譯。
32.『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華藏世界品』:『大智度論』說:「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世界,一時起,一時滅;如是等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如是一佛世界數(shù)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 [P30] 佛世界海。如是佛世界海數(shù)如十方恒河沙世界,是(一)佛世界種。如是世界種,十方無量」(38) 。分世界為一佛世界,世界海,世界種,與「華藏世界」說相合。
33.『離垢施女經(jīng)』:『十住毗婆沙論』引「大智經(jīng),毗摩羅達多女問中,佛因目揵連說」一段(39),與竺法護所譯『離垢施女經(jīng)』相合。晉聶道真所譯的,名『無垢施菩薩分別應辯經(jīng)』,編入『大寶積經(jīng)』第三十三會。
34.『持人菩薩經(jīng)』:『大智度論』說「菩薩摩訶薩行四念處」一大段文(40),與竺法護所譯『持人菩薩經(jīng)』「三十七品第九」相同。
龍樹論引用的大乘經(jīng),有的舉出了經(jīng)名,也說到了內(nèi)容,但還沒有查出,與漢譯的那部經(jīng)相同,或是沒有傳譯過來,如:
35.『決定王大乘經(jīng)』:「稱贊法師功德,及說法儀式」;為阿難說多種四法。又「決定王經(jīng)中,佛為阿難說阿練若比丘,應住四四法」(41)。
36.『凈德經(jīng)』:為「凈德力士」說菩薩尸羅(42)。
37.『富樓那彌帝隸耶尼子經(jīng)』:「佛語富樓那:若使三千大千世界劫燒若更生,我常在此(耆阇崛)山中住。一切眾生以結(jié)使纏縛,不作見佛功德,以是故不見我」(43)。
上三類三十七部,是龍樹論所引用,可以知道內(nèi)容的大乘經(jīng)。還有些內(nèi)容不能明確知道的, [P31] 如一、『云經(jīng)』,二、『大云經(jīng)』,三、『法云經(jīng)』,「各各十萬偈」(44)。其中『大云經(jīng)』,可能就是北涼曇無讖Dharmaraks!a所譯的『大方等大云經(jīng)』!捍笤平(jīng)』現(xiàn)存六卷,或作『大方等無想經(jīng)』,是『大云經(jīng)』的一部分。四、『六波羅蜜經(jīng)』(45)。與吳康僧會所譯的『六度集經(jīng)』同類。五、『大悲經(jīng)』(46),不知與高齊那連提耶舍Narendrayas/as所譯的『大悲經(jīng)』,是否相同?六、『方便經(jīng)』,七、『彌勒問經(jīng)』,八、『阿修羅王問經(jīng)』,『斷一切眾生疑經(jīng)』(47) :經(jīng)題通泛,又沒有說明內(nèi)容,所以不能確定。此外有『助道經(jīng)』(48),是龍樹『菩提資糧論』的本頌,不是大乘經(jīng)。
漢、魏、吳、西晉所譯的大乘經(jīng),對于譯者,有的不免傳聞失實。近代日本學者,有過不少的考正,但有些意見還不能一致。在本書中,不成重要問題,因為譯者可能有問題,而屬于古舊所譯,卻是不會錯的。現(xiàn)在依『出三藏記集』所傳的古譯為主,來看龍樹所引用的大乘經(jīng)(49)。漢、魏、吳所譯的,相同的共十三部:『兜沙經(jīng)』,『般若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般舟三昧經(jīng)』,『伅真陀羅經(jīng)』,『阿阇世王經(jīng)』,『寶積經(jīng)』(『遺曰摩尼寶經(jīng)』),『阿!B粊佛國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法鏡經(jīng)』,『本起經(jīng)』,『維摩詰經(jīng)』,『如來慧印經(jīng)』。西晉竺法護更譯出十五部:『賢劫經(jīng)』,『正法華經(jīng)』,『密跡經(jīng)』,『持心經(jīng)』,『十地經(jīng)』(『漸備一切智德經(jīng)』),『海龍王經(jīng)』,『弘道廣顯三昧經(jīng)』,『持人菩薩經(jīng)』,『阿差末經(jīng)』,『諸佛要集經(jīng)』 [P32] ,『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jīng)』,『離垢施女經(jīng)』,『文殊師利凈律經(jīng)』,『梵志女首意經(jīng)』,『舍利弗悔過經(jīng)』(『菩薩藏經(jīng)』初譯本)。再加三秦譯出的『華手經(jīng)』,『自在王經(jīng)』,『諸法無行經(jīng)』,『羅摩伽經(jīng)』(『不可思議經(jīng)』的部分古譯)?偣踩俊?梢哉f,龍樹引用的大乘經(jīng)三十七部,除三部不能考定的以外,幾乎都譯過來了!
研究初期大乘佛教,本書以龍樹所引用的為主要對象,然龍樹論所引用的,不可能是初期大乘經(jīng)的全部。從我國現(xiàn)存的譯本看來,漢、魏、吳所譯的大乘經(jīng),除去重復的,還有十四部:
1 『明度五十校計經(jīng)』 二卷 漢安世高譯(50)
2 『文殊問菩薩署經(jīng)』 一卷 漢支婁迦讖譯
3 『內(nèi)藏百寶經(jīng)』 一卷 漢支婁迦讖譯
4 『成具光明定意經(jīng)』 一卷 漢支曜譯
5 『菩薩本業(yè)經(jīng)』 一卷 以下均吳支謙譯
6 『須賴經(jīng)』(51) 一卷
7 『無量門微密持經(jīng)』 一卷
8 『私呵昧經(jīng)』 一卷
9 『差摩竭經(jīng)』 一卷
[P33]
10『七女經(jīng)』 一卷
11『老女人經(jīng)』 一卷
12『孛經(jīng)抄』 一卷
13『龍施女經(jīng)』 一卷
14『月明菩薩經(jīng)』 一卷
西晉竺法護所譯的,法義與初期大乘相近,而龍樹論沒有引用的,共有三十五部,如:
1 『阿惟越致遮經(jīng)』 四卷
2 『文殊師利嚴凈經(jīng)』 二卷
3 『文殊師利現(xiàn)寶藏經(jīng)』 二卷
4 『等集眾德三昧經(jīng)』 三卷
5 『大凈法門經(jīng)』 一卷
6 『須真天子經(jīng)』 二卷
7 『幻士仁賢經(jīng)』 一卷
8 『魔逆經(jīng)』 一卷
9 『濟諸方等學經(jīng)』 一卷
[P34]
10『德光太子經(jīng)』 一卷
11『決定總持經(jīng)』 一卷
12『五十緣身行經(jīng)』 一卷
13『須摩提菩薩經(jīng)』 一卷
14『方等泥洹經(jīng)』 二卷
15『大善權(quán)經(jīng)』 二卷
16『無言童子經(jīng)』 一卷
17『大方等頂王經(jīng)』 一卷
18『文殊師利悔過經(jīng)』 一卷
19『滅十方冥經(jīng)』 一卷
20『無思議孩童經(jīng)』 一卷
21『寶網(wǎng)童子經(jīng)』 一卷
22『順權(quán)方便經(jīng)』 二卷
23『普門品經(jīng)』 一卷
24『如幻三昧經(jīng)』 二卷
[P35]
25『彌勒本愿經(jīng)』 一卷
26『乳光經(jīng)』 一卷
27『心明經(jīng)』 一卷
28『無所希望經(jīng)』 一卷
29『獨證自誓三昧經(jīng)』 一卷
30『無極寶三昧經(jīng)』 一卷
31『阿術(shù)達經(jīng)』 一卷
32『三品修行經(jīng)』(52) 一卷
33『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jīng)』 一卷
34『光世音大勢至授決經(jīng)』 一卷
35『超日明三昧經(jīng)』 二卷
東晉譯出,而應歸入初期大乘的,有:
圖片
1.『菩薩藏經(jīng)』(『富樓那問』) 三卷 秦鳩摩羅什譯
2.『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一卷 秦鳩摩羅什譯
3.『無量壽經(jīng)』 一卷 秦鳩摩羅什譯
[P36]
4.『演道俗業(yè)經(jīng)』 一卷 失譯
5.『長者子辯意經(jīng)』 一卷 失譯
6.『內(nèi)外六波羅蜜經(jīng)』 一卷 失譯
7.『菩薩道樹三昧經(jīng)』 一卷 失譯
8.『黑氏梵志經(jīng)』 一卷 失譯
9.『菩薩逝經(jīng)』 一卷 失譯
上來總計,龍樹論引大乘經(jīng)三十七部;漢、魏、吳譯的十四部;竺法護譯的三十五部;羅什及失譯的九部。在現(xiàn)存漢譯的大乘經(jīng)中,除去重譯的,代表初期大乘經(jīng)的,包括好多部短篇在內(nèi),也不過九十多部。附帶要說到的,一、竺法護所譯的,如『度世品經(jīng)』,『等目菩薩所問經(jīng)』,『如來興顯經(jīng)』,都是大部『華嚴經(jīng)』的一品。『大哀經(jīng)』,『寶女所問經(jīng)』,『寶髻經(jīng)』,是『大集經(jīng)』的一分。在『究竟一乘寶性論』中,引用了『大哀經(jīng)』,『寶女經(jīng)』,『如來興顯經(jīng)』,以說明如來藏、佛性。與竺法護同時的法炬,譯出了『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53),可見那個時代,后期大乘經(jīng)已開始傳來了。二、支謙曾譯出『大般泥洹經(jīng)』二卷,僧佑考訂為:「其支謙大般泥洹,與方等泥洹大同」;「方等泥洹經(jīng)[竺法護釋法顯]:右一經(jīng),二人異出」(54)。支謙的『大般泥洹』,是『方等泥洹經(jīng)』的別譯,所以『歷代三寶紀』說:「此略大本序分,哀嘆品為二卷,后三紙 [P37] 小異耳」(55),是不足信的!三、曇無讖譯出的『大云經(jīng)』,說到:「如來常樂我凈」,「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涅槃后千二百年,南天竺地有大國王,名娑多婆呵那」;「如是眾生樂見比丘」(56):與龍樹的時代相當。龍樹論說到了『大云經(jīng)』,似乎早了一點,可能是后人附入龍樹論的。從后期大乘經(jīng)的傳來,可推見(南方)后期大乘經(jīng)的興起,約在西元二三0──二五0年頃。
- 心量、福德與幸福
- 佛法觀察現(xiàn)象探求三層因緣
- 印順長老:學佛一定要吃素嗎?
- 印順法師: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印順長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
- 佛說人有三特勝,就連天人也不及
- 我終于在臺灣見到了印順導師
- 印順導師:學佛不一定吃素但吃素卻值得提倡
- 談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煥時代”
- 常不輕菩薩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佛
- 趙樸初先生的佛教和平觀
- 佛性、人性和德性
- 守望星空與道德 個人與社會才有希望
- 文殊菩薩及其學風
- “人間佛教”轉(zhuǎn)型與禪宗在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 生起正信,感恩佛陀--印順法師拜山開示
- 以佛陀的智慧促建和諧世界——泛論禪宗智慧與構(gòu)建和諧世界
- 構(gòu)建“人文佛教”平臺——深圳弘法寺努力探索和踐行現(xiàn)
- 《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規(guī)及唱念規(guī)范》緣起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