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三章 『般若經(jīng)』──甚深之一切法空
第三章 『般若經(jīng)』──甚深之一切法空
一 『般若經(jīng)』之譯出
「佛法」演化到「大乘佛法」時代,空s/u^nyata^與空性s//u^nyata^,成為非常重要,可說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大乘法門,是以發(fā)菩提心,修菩薩行,圓成無上佛果為主題的。然在因行── 發(fā)心與修行中,是不離空觀s/u^^nyata^-vipas/yana與空慧s/u^^nyata^-prajn~a^的;果證──菩提與涅槃,也是不離空性的圓滿證得。所以「空」的意義,在「經(jīng)」、「論」的解說中,也許不一致,而「空」確是遍于一切經(jīng)的,特別是初期大乘經(jīng)。
說到大乘空義,很自然的想到了『般若經(jīng)』與龍樹Na^ga^rjuna論!喊闳艚(jīng)』與龍樹論,公認為著重于空義的闡揚,以一切法空為究竟的。在根本大義上,『般若經(jīng)』與龍樹的『中論』等,當(dāng)然是一致的;但在方法上,我以為:「龍樹菩薩本著大乘深邃廣博的理論,從緣起性空的正見中,掘發(fā)『阿含經(jīng)』的真義。……『中論』是『阿含經(jīng)』的通論』!浮褐姓摗淮_是以大乘學(xué)者的立場,確認緣起、空、中道為佛教的根本深義。……掘發(fā)『阿含經(jīng)』的緣起深義,將佛 [P138] 法的正見,確樹于緣起中道的盤石」(1)。這樣,『般若經(jīng)』與龍樹論,要分別來敘述。
『般若經(jīng)』的部類非常多,依古代的記載,知道有二部,三部,四部,八部,十六會等不同傳說。時代越遲,『般若經(jīng)』的部類越多,這表明了:『般若經(jīng)』的眾多部類,是在發(fā)展中先后次第集成的。龍樹Na^ga^rjuna的『大智度論』說:「般若波羅蜜部黨,經(jīng)卷有多有少,有上中下──光贊、放光、道行」(2)。龍樹知道『般若經(jīng)』有三部:「上本」是十萬頌本,「中本」與「下本」,就是一般所說的「大品」與「小品」。三部中的「下本般若」,中國古稱之為「小品」,漢文譯出而現(xiàn)存的,共有七部:一、『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后漢文婁迦讖 Lokaraks!a譯,一0卷。二、『大明度經(jīng)』,吳支謙譯,六卷。三、『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jīng)』,傳說為前秦曇摩蜱Dharmapriya共竺佛念譯,其實是西晉竺法護Dharmaraks!a譯的,現(xiàn)存五卷,部分已經(jīng)佚失了。四、『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后秦鳩摩羅什譯,一0卷。五、『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四分」(五三八卷起,五五五卷止),一八卷;六、「第五分」(五五六卷起,五六五卷止),一0卷:這二分,都是唐玄奘所譯的。七、『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趙宋施護Da^napa^la譯,二五卷。「中本般若」,古代稱之為「大品」。漢文譯出而現(xiàn)存的,共五部:一、『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西晉竺法護譯,現(xiàn)存的已有佚失,僅存一0卷。二、『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西晉無羅叉譯,二0卷。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姚秦鳩 [P139] 摩羅什Kuma^raji^va譯,三0卷。四、『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四0一卷起,四七八卷止),七八卷;五、「第三分」(四七九卷起,五三七卷止),五九卷:這二分,也是唐玄奘所譯的!干媳景闳簟,即唐玄奘所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的「初分」(一卷起,四00卷止),共四00卷。以上各部,與龍樹所見的三部『般若經(jīng)』相當(dāng)(3)。
龍樹所見的上、中、下──三部『般若經(jīng)』,為初期大乘所傳出,代表般若法門的主要經(jīng)典。三部是先后集出的,內(nèi)容與文句,都不斷擴充而一天天廣大起來。先后集出的次第是:先有「原始般若」,經(jīng)「下本般若」、「中本般若」,而后成立「上本般若」!喊闳艚(jīng)』的原始部分,如『道行般若經(jīng)』的「道行品」,佛命須菩提Subhu^ti,為菩薩說應(yīng)該修學(xué)成就的般若波羅密。須菩提說般若,容易引起疑問的,由舍利弗S/a^riputra發(fā)問,須菩提解答。這部分的成立最早,在西元前五0年,應(yīng)該已經(jīng)成立了。般若本是甚深的法門,可說是趣入不退轉(zhuǎn)菩薩的法門,但為了法門的宏揚,宏傳者以聽聞,讀,(背)誦,書寫(經(jīng)文),(以經(jīng)典)施他,講說來勸人修學(xué);更說般若法門的世俗──現(xiàn)生與死后的利益,信仰的功德與毀謗的過失,這才成為甚深而又通俗的法門。經(jīng)過長期的宏傳,以「原始般若」部分為初品,集成了「下本般若」(4)。以「下本般若」為核心,而更擴大編集的,是「中本般若」。依『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來說,全經(jīng)九十品,可以分為三分: [P140]
圖片
前分──『序品』第一……………『舌相品』第六
中分──『三假品』第七…………『累教品』第六六
后分──『無盡品』第六七………『囑累品』第九0
「中本般若」的「前分」,是「下本般若」所沒有的!感蚱贰挂韵拢欠馂樯崂フf般若波羅蜜。「舌相品」是「中分」的序起,也可說是「前分」的得益(結(jié)束)!钢蟹帧梗蚴莾(nèi)容的增廣,或是經(jīng)義解說的增廣,或是法數(shù)的增廣,而大概的說,是與「下本般若」相當(dāng),可以相互比對的!负蠓帧,依「下本般若」的「見阿!B粊佛國品」末后部分,「無盡品」以外,更廣說為「六度相攝品」,「方便品」,「三慧品」!傅罉淦贰挂韵,是「下本般若」所沒有的(5) !负蠓帧故恰阜奖愕馈供ぉさ貌煌宿D(zhuǎn)以后的菩薩大行,如六波羅蜜,四攝,報得神通,莊嚴凈土,成就眾生,佛果功德。末后三品──「常啼品」,「法尚品」,「囑累品」,舉薩陀波侖 Sada^pararudita菩薩的求法故事,作為勸發(fā)求學(xué)般若的范例。這部分,其后也被編入「下本般若」。「上本般若」,即傳說的十萬頌本。論內(nèi)容,與「中本般若」相同;論文句,增多了四、五倍。這主要是每一法的反復(fù)敘述,一一問答,都不厭其繁的說明。適應(yīng)印度某些人的特殊愛好,在好簡易的中國人看來,未免太冗長了!
印度的經(jīng)論梵本,在流傳中,是多有變化的,『般若經(jīng)』也不能例外。如「實有菩薩」,「 [P141] 五種所知海岸」,「常樂我凈真實功德」,本來是「上本般若」(時代遲些)的,但在玄奘所譯「中本般若」(『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第三分」)中,也都有了(6),這才與中國早期的譯本不合。從后漢到姚秦──西元二世紀末到五世紀初,傳入中國的『般若經(jīng)』,都是屬于早期的,F(xiàn)存的『般若經(jīng)』梵本,是西元六、七世紀以后的寫本,與漢譯本可能有些出入,但不能完全依現(xiàn)存的梵本為依準。論到漢譯『般若經(jīng)』的文字,當(dāng)然玄奘的譯本明白,但不能忽視的,是玄奘譯出的時代(西元六六0──六六三)遲了些。特別是,玄奘是繼承無著Asan%ga 、世親Vasubandhu一系的「有宗」,是依『解深密經(jīng)』,對『般若經(jīng)』作再解說的學(xué)派,對空義有了不同的解說。如羅什所譯為「無所有」或「無所有性」的,玄奘每譯為「無性為自性」。例如(7):
1.「若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如是無性,非諸佛作……。無性之法,定無作用。…… 然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無性法中實無異法,無業(yè)無果亦無作用,無性之法常無性故」。 2.「諸法性無所有,非佛所作……。無性法中,無有業(yè)用。……無性法無業(yè)無果報,無性常是無性」。 3. 諸法所有無所有,非佛所作……。無所有法者,亦無作,亦無行」。 [P142] 1.是玄奘譯本,2.3.是羅什與無羅叉譯本,內(nèi)容可說是相同的,而玄奘所譯,在短短的文段里,卻多出了兩句,「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這與有宗學(xué)者的意解有關(guān)(可能原本已有此增飾)。本文在說明初期的般若空義,所以參考玄奘的譯本,而以羅什等早期譯本為依。
注【23-001】拙作『妙云集』(九)『中觀今論』(一八、二四)。
注【23-002】『大智度論』卷六七(大正二五?五二九中)。
注【23-003】以上可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五九五──六0六)。
注【23-004】以『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為例,原本以「見阿!B粊佛國品」為止。此下「隨知品」等,是后來增附的,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六六八──六七三)。
注【23-005】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六七五──六八八)。
注【23-006】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六九二──七00)。
注【23-007】1.『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四七八(大正七?四二0上──中)。2.『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六(大正八 ?四一二中──下)。3.『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九(大正八?一三九上)。
二 法空性是涅槃異名
「佛法」是面對生死流轉(zhuǎn)的現(xiàn)實,經(jīng)修持而達涅槃理想的實現(xiàn)。「大乘佛法」還是面對這一 [P143] 現(xiàn)實,要解脫生死而又長在生死中度脫眾生,達到究竟涅槃。這被稱為菩薩道的,修持心要是般若波羅蜜多prajn~a^pa^ramita^。般若──慧,本為「佛法」達成解脫的根本法門,但要解脫而不舍生死,不著生死而不急求證入涅槃,大乘的般若波羅蜜多,就與「佛法」有點不同了。如『般若經(jīng)』所說的「一切法空」,就充分表示了這一特色。那末,『般若經(jīng)』所說的「一切法空」,到底表示了什么內(nèi)容呢?上文一再說到:『阿含經(jīng)』與部派佛教(上座系),對于「空」的意義,諸行空是:「?,恒空,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空是無我、無我所的意思。涅槃空是:「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涅槃」。依此佛教的早期定義,空在『般若經(jīng)』中的意義,也就可以明白!喊闳艚(jīng)』(1)說:
一、「甚深相者,即是空義,即是無相、無作([愿])、無起、無生、無滅、無所有、無染、寂滅、遠離、涅槃義。……希有世尊!以微妙方便,障色(等法)示涅槃」!肝也徽f一切法空耶?世尊!說耳。須菩提!若空即是無盡,若空即是無量。……如來所說無盡、無量、空、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所有、無染、涅槃,但以名字方便故說。……一切法皆不可說。須菩提!一切法空相([性])不可得說」。
二、「深奧處者,空是其義,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染、寂滅、離、如、法性([界])、實際、涅槃。須菩提!如是等法,是為深奧義。……希有世尊!微妙 [P144] 方便力故,令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離色(等一切法)處涅槃」。 「我不常說一切法空耶?須菩提言:世尊!佛說一切法空。世尊!諸法空即是不可盡、無有數(shù)、無量、無邊。……佛以方便力故分別說,所謂不可盡、無數(shù)、無量、無邊、無著、空、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染、涅槃,佛種種因緣以方便力說。……一切法不可說,一切法不可說相即是空,是空不可說」。
三、「甚深義處,謂空、無相、無愿、無([造])作、無生、無滅、寂靜、涅槃、真如、法界、法性、實際,如是等名甚深義處。善現(xiàn)當(dāng)知!如是所說甚深義處種種增語,皆顯涅槃為甚深義。……如來甚奇!微妙方便,為不退轉(zhuǎn)地菩薩摩訶薩,遮遣諸色(等一切法)顯示涅槃」。 「我先豈不說一切法皆自性(「自性」二字,唐譯增)空?……善現(xiàn)!一切法空皆不可說,如來方便說為無盡,或說無數(shù),或說無量,或說無邊,或說為空,或說無相,或說無愿,或說無作,或說無生,或說無滅,或說離染,或說寂滅,或說涅槃,或說真如,或說實際,如是等義,皆是如來方便演說。……一切法性皆不可說。何以故?一切法性皆畢竟空,無能宣說畢竟空者」。
上列三則經(jīng)文,一是鳩摩羅什譯的『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是「下本」。二是羅什所譯的『 [P145]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三是玄奘所譯『大般若經(jīng)』的「第二分」,這二部都是「中本」。三則經(jīng)文的意義,大致相同,都分為二段。第一段:經(jīng)的上文,說阿惟越致avaivartika──不退轉(zhuǎn)菩薩,然后說甚深義,空、無相等。這種種名字,都是涅槃nirva^n!a的異名,這是以甚深涅槃為主題的。所以說:為不退菩薩,遮遣(或譯「障」、「離」、「除」)色等一切法而顯示涅槃。這樣,空與無相等相同,都是涅槃的異名之一;這是依涅槃而說空的。這種種異名,可分為三類:一、無生、無滅、無染、寂滅、離、涅槃:『阿含經(jīng)』以來,就是表示涅槃(果)的。二、空、無相、無愿,是三解脫門!赋鍪揽招浴古c「無相界」,『阿含經(jīng)』已用來表示涅槃。三解脫是行門,依此而得(解脫)涅槃,也就依此來表示涅槃。三、真如、法界、法性、實際:實際是大乘特有的;真如等在『阿含經(jīng)』中,是表示緣起與四諦理的。到「中本般若」,真如等作為般若體悟的甚深義。這三類──果,行,理境,所有的種種名字,都是表示甚深涅槃的。第二段是:接著說:如菩薩思惟修習(xí),不離甚深般若,得無量無數(shù)功德。什么是無量、無數(shù)?是超越數(shù)量的空義。所以說:「我不常說一切法空耶」,法空相([性]),如來說為空、無相、寂滅、涅槃、真如、實際等。一切法性是不可說的,「一切法不可說相即是空,是空不可說」?招砸彩遣豢烧f的,說為涅槃、真如等,都不過是如來的方便假說而已。這段文中,空與涅槃,都是其中的一名,而歸于一切法空,這是以一切法空性sarvadharma-s/u^nyata^為主題的。 [P146]
依教說,涅槃是三乘共通的,法空性是大乘不共的。如約理說,涅槃與一切法空性是相同的,如上引經(jīng)說外,『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十地品」)卷二六(大正九?五六四中──下)說:
「菩薩得無生法忍,入第八地,入不動地。……住不動地,一切心意識不現(xiàn)在前,乃至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xiàn)前,何況當(dāng)生諸世間心!佛子!是菩薩隨順是地,以本愿力故;又諸佛為現(xiàn)其身,……皆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一切法性,一切法相,有佛無佛常住不異,一切如來不以得此法故說名為佛,聲聞、辟支佛亦得此寂滅無分別法。 ……若諸佛不與菩薩起智慧門者,是菩薩畢竟取于涅槃」。
八地菩薩就是不退轉(zhuǎn)地菩薩。八地得無生法忍,悟入寂滅無分別法,這是二乘也能得到的。如菩薩的本愿力不足,沒有諸佛的勸發(fā),那是要證入涅槃,退落而與二乘一樣的。經(jīng)佛的勸發(fā),菩薩這才(從般若起方便,)起如幻三昧,作利益眾生的大業(yè),莊嚴功德圓滿而成佛。『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七(大正八?五六八下──五六九上」)說: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應(yīng)觀色空,應(yīng)觀受、想、行、識(等一切法)空。應(yīng)以不散(亂)心觀法,無所見亦無所證。……菩薩具足觀空,本巳生心(即「本愿」)但觀空而不證空:我當(dāng)學(xué)空,今是學(xué)時,非是證時,不深攝心系于緣中。……菩薩緣一切眾生,系心慈三昧,……過聲聞、辟支佛地,住空三昧而不盡漏。須菩提!爾時菩薩行空(無相、無愿) [P147] 解脫門,而不證無相,亦不墮有相」。
『般若經(jīng)』義,與「十地品」說是一致的。「今是學(xué)時,非是證時」,如以為所作已辦,大事已了,那就要證實際,盡諸漏而成為二乘入涅槃的。觀空而不證空,除了般若外,主要是本愿與慈悲力。『般若經(jīng)』集出要早些,還沒有說到佛力的加持勸發(fā)?傊喊闳艚(jīng)』的空性,就是「十地品」的「寂滅無分別法」,如證入,就是涅槃。這說明了,『般若經(jīng)』的法空性。是依佛說的甚深涅槃而說的(2)。
注【24-001】一、『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七(大正八?五六六上、下)。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七(大正八? 三四四上、三四五中──下)。三、『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四九(大正七?二六九上──下);卷四五0(大正七?二七一下)。
注【24-002】般若,與涅槃有關(guān)的經(jīng)文不少,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六五六──六五七)。「中本」、「上本」與此相當(dāng)?shù)奈木,可檢閱之。
三 大乘『般若』與『阿含經(jīng)』
釋迦佛說法,從現(xiàn)實的身心說起,指出生死不已的癥結(jié)所在,呵斥生死,呵斥煩惱,從圣道去實現(xiàn)理想的涅槃。涅槃nirva^n!a,佛沒有說是這樣的,那樣的,因為涅槃是無 [P148] 量、無數(shù),不能說是有是無的。佛只是從煩惱的不再生起,苦蘊(身心)的不再生起,以「遮」的方法來表示,如燈(火)滅一樣。這樣,說生死是有為sam!skr!ta,那涅槃就是無為 asam!skr!ta。有為法有生住滅(無常),無為法是不生不住不滅(常)。對于生死有為與涅槃無為,一般是看作對立的別體法。即使說涅槃空與無為空,也不許說是有為空那樣的。這是后世的聲聞弟子們,為了說明佛法,出發(fā)于相對(二)的立場,終于忽略了涅槃的超越絕對性。
『般若經(jīng)』的甚深義,是空性,也就是涅槃。涅槃的體證,是沒有時、空,沒有數(shù)、量,也沒有能所──主觀與客觀的對立。渾然的無二無別(也不會覺得是一體)的現(xiàn)觀,是一切不可說、不可得的。『般若』等大乘經(jīng),就是從這無二無別的甚深體驗中,來觀一切法,一切法不出于此,于是「一切法本空」,「一切法本不生滅」,「一切法甚深」,「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本清凈」,「一切法本自寂滅」,「一切法皆如也」,「一切法不出于法界」,這一類文句,就這樣的弘傳出來。玄奘譯的『大般若經(jīng)』說:「以真法性為定量故」(1)。這是以法性(真如、空性的異名)的現(xiàn)觀,為理解與修證的準量。如「中本般若」的四十二字(母)門,以阿(喉音)為首;一切語音,都以阿為根本,依阿而申展出來的。以此為修行法門,也就是從阿──不、非、無、離來觀一切法。羅阇rajas是垢義,羅ra字就是「一切法離垢故」。到末一字荼 d!ha是必義,荼就是「諸法邊竟處故,不終不生」(2)。從阿字為本來觀一切,一切都是不、無 [P149] 、非、離了。初期大乘經(jīng)雖有多方面的獨到開展,而本于一切法性不可得──空性的立場,與『般若經(jīng)』是一致的。這一立場,與『阿含經(jīng)』以來的傳統(tǒng)佛法,從現(xiàn)實身心(五蘊、六處等)出發(fā),指導(dǎo)知、斷、證、修以達理想──涅槃的實現(xiàn),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如『佛說文殊師利凈律經(jīng)』(大正一四?四四八下)說:
「問:其佛說法,何所興為?何所滅除?答曰:其本凈者,以無起滅,不以生盡[滅]。所以者何?彼土眾生,了真諦義以為元首,不以緣合為第一也」。
文殊師利Man~jus/ri^是從東方寶英佛土來的。文殊說:彼土的佛法,是以真諦無生滅法為首的;不如此土的佛法,以緣合(因緣和合生或緣起)為第一,出發(fā)于因緣生滅,呵責(zé)煩惱等教說。文殊所說的彼土佛法,代表了印度(東南)新起的大乘;此土以緣合為第一,當(dāng)然是固有的,釋迦佛以來的傳統(tǒng)佛法。這兩大不同類型的佛法,在方法上是對立的。如『阿含經(jīng)』從生滅無常下手:「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空。甚至說:「若人壽百歲,不觀生滅法,不如一日中,而解生滅法」(3)。如實知生滅無常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般若經(jīng)』嚴厲的批評了無常的觀慧,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三(大正八?五四六下)說:
「當(dāng)來世有比丘,欲說般若波羅蜜而說相似般若波羅蜜。……諸比丘說言:色是無常,… …。受、想、行、識是無常,若如是求,是為行般若波羅蜜。憍尸迦!是名說相似般若波 [P150] 羅蜜」。
以生滅無常觀為相似般若,不生滅(不壞)觀為真般若,雖可說對某些部派說,但在文字上,顯然是不滿傳統(tǒng)的『阿含經(jīng)』!喊⒑慌c『般若』等大乘經(jīng)的對立,應(yīng)該說是佛法的不幸!
『般若』等大乘經(jīng),發(fā)菩提心,修菩薩行,圓滿佛果而外,甚深義──一切法空,法法皆如的闡揚,都是涅槃別名,這應(yīng)該是依『阿含』思想引發(fā)而來,怎么會到達這樣的對立呢?傳統(tǒng)者指新興的大乘為非佛說,大乘者稱『阿含』等為小乘,尖銳的對立,能不說是佛法的可悲現(xiàn)象嗎!從不拘宗派的超然立場來說,傳統(tǒng)佛教──部派佛教與大乘行人,都有些偏頗了!『阿含經(jīng)』的中心思想,是緣起prati^tya-samutpa^da,緣起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純大苦聚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純大苦聚滅」。依緣起的相依性──依之而有,說明生死的集,有為法;也依緣起的相依性──依之而無,說明生死的滅,無為法。有為與無為,依同一原則而闡明。但傳統(tǒng)佛教界,似乎少有能完滿的把握緣起;不是以緣起為生滅邊事(有為的),就推想為不變的理性(無為的)。還有,慧解脫prajn~a^-vimukti本是一切阿羅漢的通稱,所以論佛與阿羅漢的差別,就舉慧解脫為一切阿羅漢的代表(4)。依空、無所有、無相而得心解脫 citta-vimukti,不正就是阿羅漢的心解脫嗎(5)。但阿羅漢中,有不得深定的,有得深定的,這才方便的分為慧解脫,與(心慧)俱解脫ubhayatobha^^ga-vimukta的二類。我要這么說,因為 [P151] 要解說一項事實!弘s阿含經(jīng)』中,長老比丘們告訴須深Susi^ma比丘,他們是阿羅漢,但不得四禪(『相應(yīng)部』說不得五通)及無色定。須深覺得難以信解,佛告訴他說:「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6)。這是說,阿羅漢有先后層次,也可說有二類。一、法住智dharma-sthitita^-jn~a^na知:緣起被稱為法性dharmata^、法住 dharma-sthitita^,所以法住智是從因果起滅的必然性中,于五蘊等如實知,厭,離欲,滅,而得解脫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后有」。雖然沒有禪定,但煩惱已盡,生死已了。這是以慧得解脫,知一切法寂滅,而沒有涅槃的自證。二、涅槃智nirva^n!a-jn~a^na知:生前就能現(xiàn)證涅槃的絕對超越(即大乘的證入空性,絕諸戲論;也類似一般所說的神秘經(jīng)驗),名為得現(xiàn)法涅槃dr!s!t!adharma-nirva^n!a;在古代,被稱為得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的俱解脫(不過滅盡定,論師的異解紛紜)。這可能是二類阿羅漢,也可能是先后契入的層次。眾生的根性不一,還有一類人,不是信仰,希欲,聽聞,覺想,也不是「見審諦忍」,卻有「有滅涅槃」的知見,但不是阿羅漢。如從井中望下去,如實知見水,但還不能嘗到水一樣(7)。部派佛教中,主要是上座部Sthavira系,重于四諦的知見,少有得現(xiàn)法涅槃的。在教義上,雖有種種阿羅漢,滅盡定等,而缺乏超越的體驗,所以這一系的教義,被譏為:「唯見浮繁妨情,支離害志,紛紜名相,竟無妙異」了(8)。 [P152]
大乘佛法的興起,決定是與大眾部Maha^sa^m!ghika系有關(guān)的。如上一章說到:方廣部 Vetulyaka──說大空Maha^sun~n~ata^va^din派,以為勝義僧與佛,都是超越現(xiàn)實人間世的。這就是『大智度論』所說的方廣道人,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東山住部Pubbaseliya的『隨順頌』,以為法性不二,佛所說的,都「是隨順世間轉(zhuǎn)」。分別部Prajn~aptiva^din說:凡圣一切都「以空為本」。一說部Ekavya^vaha^rika說:「世出世法悉是假名」。甚深義──法性不二 ,從大眾部學(xué)派中開展出來。此外,『論事』說到:安達羅派Andhaka以為:釋迦菩薩在迦葉佛時,入于決定(9)。東山住部等也說:成佛以前的菩薩,已經(jīng)得法現(xiàn)觀dhamma^bhisamaya ,入正性決定sammatta-niya^ma(10)。正性決定,就是正性離生samyaktva-niya^ma。入正性離生,是體悟正法而成為圣者。這樣,菩薩有二階位:一、凡夫;二、得正性決定的圣者。菩薩的分為二階,與大乘所說的菩薩是一致的。大眾部系中,法性不二思想的開展,「本生」又廣泛的流傳;菩薩道受到佛弟子的贊仰,有圣位菩薩的安立。如有人發(fā)心修學(xué),求成佛道,依佛法說,這是可能而值得贊嘆的。在佛教界,慧解脫圣者是沒有涅槃智的;俱解脫者有涅槃智,是入滅盡定而決定趣涅槃的。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shù)),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大乘法中,菩薩觀空而不證實際,當(dāng)然是由于智慧深,悲愿切(還有佛力加持),而最原始的見解,還有 [P153] 「不深攝心系于緣中」(11);不深入禪定,因為入深定是要墮二乘、證實際的。所以『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jīng)』說:彌勒Maitreya「雖復(fù)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12)。被稱為菩薩的持經(jīng)譬喻師法救Dharamatra^ta也說:「菩薩雖伏我見,不怖邊際滅,不起深坑想,而欲廣修般羅若故,于滅盡定心不樂入,勿令般若有斷有礙」(13)。正見甚深法的菩薩,從這樣的情況下出現(xiàn)。悲愿力所持,自知「此是學(xué)時,非是證時」。所以不盡煩惱,不作究竟想,不取涅槃,成為觀空而不證空的菩薩。最深徹的,名為無生法忍anutpattika-dharma-ks!a^nti。阿毗達磨中,忍是無間道;稱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證入的意思。
甚深(空)義,慧解脫圣者,沒有涅槃智的超越體驗,當(dāng)然不會說。俱解脫圣者,有現(xiàn)法涅槃,但好入深定,或長期在定中,當(dāng)然也不會去闡揚。惟有有涅槃知見而不證的,在崇尚菩薩道的氣運中,求成佛道,利益眾生,才會充分的發(fā)揚起來(也有適應(yīng)世間的成分)。起初,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說:「是深般若波羅蜜,應(yīng)于(能得)阿毗跋致菩薩前說,是人聞是,不疑不悔」(14)。不退轉(zhuǎn)菩薩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說:「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于中若一若二住阿毗跋致[不退轉(zhuǎn)]地」(15)。這當(dāng)然是甚深義法門,還不是普遍傳宏的。也許大乘法門傳開了,來學(xué)的人也漸漸多了,于是久行菩薩也能夠信解了,所以說:「能信解深般若波羅蜜,當(dāng)知是菩薩如阿毗跋致。何以故?世尊!若人于過去世不久行深般若波羅蜜,則不能信解」(16)。 [P154] 進一步,「新發(fā)意」(應(yīng)譯「新學(xué)」)菩薩也有信解可能了,如說:「若新發(fā)意菩薩隨惡知識,則驚怖退沒;若隨善知識,聞是說者,則不驚怖沒退」(17)。再進一步,一切法空的般若深義,什么人都能契入,如「中本般若」說:「是(法)門,利根菩薩摩訶薩所入。佛言:鈍根菩薩亦可入。是門,中根菩薩,散心菩薩,亦可入是門。是門無礙,若菩薩摩訶薩一心學(xué)者,皆入是門」(18) 。般若甚深法門,三根普被,人人可學(xué)可入;這就是直從法性平等,法法皆空、皆如去深入的法門。
注【25-001】『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五分」)卷五五六(大正七?八六六下)。
注【25-002】『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六(大正八?二五六上──中)。
注【25-003】『法集要頌經(jīng)』卷三(大正四?七八九上)。
注【25-004】『雜阿含經(jīng)』卷三(大正二?一九中──下)!合鄳(yīng)部』(二二)「蘊相應(yīng)」(南傳一四?一0二──一0三)。又『雜阿含經(jīng)』卷二六(大正二?一八六中──下)。
注【25-005】『雜阿含經(jīng)』卷二一(大正二?一四九下──一五0上)!合鄳(yīng)部』(四一)「質(zhì)多相應(yīng)」(南傳一五?四 五二──四五三)。
注【25-006】『雜阿含經(jīng)』卷一四(大正二?九七上──中)。『相應(yīng)部』(一二)「因緣相應(yīng)」(南傳一三?一八0)。
注【25-007】『雜阿含經(jīng)』卷一四(大正二?九八下)。『相應(yīng)部』(一二)「因緣相應(yīng)」(南傳一三?一七0──一七一)。 [P155]
注【25-008】『出三藏記集』卷一一(大正五五?七八下)。
注【25-009】『論事』(南傳五七?三六七)。
注【25-010】『論事』(南傳五八?二二五)。
注【25-011】『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七(大正八?五六八下)。
注【25-012】『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jīng)』(大正一四?四一八下)。
注【25-013】『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五三(大正二七?七八0上)。
注【25-014】『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四(大正八?五五四上)。
注【25-015】『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大正八?五四二下)。
注【25-016】『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四(大正八?五五三下)。
注【25-017】『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三八下)。
注【25-018】『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一(大正八?三七二上)。
四 空之發(fā)展與類集
『般若經(jīng)』以超越名、相、分別的涅槃,也就是釋迦如來的自證為根本立場。依此來觀一切法,有為與無為不二,生死與涅槃不二,一切是無二無別,「絕諸戲論」。以此來化導(dǎo),就不如 [P156] 釋尊那樣的教化,不從無常、苦入手,而直從空、無相、無愿等入門,這是「大乘佛法」──『般若經(jīng)』的特色。表示這一內(nèi)容的,如上文引述,有空、無相、無愿、不起、不生、無所有、遠離、寂靜、如、法界、實際等種種異名,而『般若經(jīng)』所獨到發(fā)揚的,是空──一切法空。本來,『般若經(jīng)』不是非說「空」不可的,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經(jīng)但說「無相」,竟沒有一個「空」字。被推定為「原始般若」的,『道行般若經(jīng)』的「道行品」,也沒有說到「空」,只說「離」、「無所有」、「無生」、「無性」、「不可得」等。
「下本般若」說到了「空」,起初說:「以空法住般若波羅蜜」。什么是「安住空法」?經(jīng)上說:不住一切法;不住一切法的常與無常,樂與苦,凈與不凈,我與無我,空與不空(1) (「中本般若」更不住寂滅與不寂滅,遠離與不遠離)。還有,須菩提Subhu^ti說:甚深法是隨順一切法的;是(甚深)法無障礙處,是法無生,是法無處[足跡]。諸天子聽了,贊嘆說:「長老須菩提為隨佛生;有所說法,皆為空故」(2)。「皆為空故」,玄奘譯為「一切皆與空相應(yīng)故」。這可見經(jīng)文所說的無障礙處,無生,無處,都與空相應(yīng),可說都是空義。還有,釋提桓因說:「須菩提!如(汝)所說者,皆因于空」(3)!附砸蛴诳铡,是說須菩提安住空法,本著空的體悟而說法,所以一切(境)法,所行法,所得(果)法,得法者,都無所得。依據(jù)這幾則經(jīng)文,及上所引法空性的種種異名,可知「下本般若」所說的,是在般若的實踐中,明甚深空性。甚深空性 [P157] ,經(jīng)聽聞、思惟、觀察,而到達無生法忍的徹悟。
到了「中本般若」,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將種種空類集起來。「中本般若」是應(yīng)該分為三分的,一、「前分」:經(jīng)上說:「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相應(yīng),所謂空、無相、無作」。雖并舉三解脫門,卻更重視「空」,所以說:「是空相應(yīng),名為第一相應(yīng)」。「于諸相應(yīng)中為最第一相應(yīng),所謂空相應(yīng)」(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二二二下──二二三上)說: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習(xí)應(yīng)七空,所謂:性空、自相空、諸法空、無所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
「七空」,是「中本般若」所共說的,但『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第二分」、「第三分」,都沒有列舉七空的名目!汗赓澃闳舨_蜜經(jīng)』列舉了七空的名目:「內(nèi)空、外空、有空、無空、近空、遠空、真空」 (即勝義空)(5),又與『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所說的不同!悍殴狻坏葲]有列舉名目,而列出名目的又彼此不同,那「七空」到底是那七種空呢?依經(jīng)文來觀察,「七空」是總結(jié)上文的,如『放光般若經(jīng)』說:「何謂七?上七事是也」(6)。上文說習(xí)應(yīng)空,是別觀五蘊空,十二處空,十八界空,四諦空,十二緣起空,一切法(若有為、若無為)空,本性空。這就是「前分」所說的七空吧!
「中本般若」的「后分」,有十四種空的類集,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三分」)卷 [P158] 五二三(大正七?六八二中)說:
「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觀內(nèi)空內(nèi)空性不可得,觀外空外空性不可得,觀內(nèi)外空內(nèi)外空性不可得,觀大空大空性不可得,觀空空空空性不可得,觀勝義空勝義空性不可得,觀有為空有為空性不可得,觀無為空無為空性不可得,觀畢竟空畢竟空性不可得,觀無際空無際空性不可得,觀無散空無散空性不可得,觀本性空本性空性不可得,觀相空相空性不可得,觀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性不可得;是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十四空中」。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二分本」,『放光般若經(jīng)』,『摩訶般若經(jīng)』,與「三分本」相當(dāng)?shù)慕?jīng)文,都明確的說到了「十四空」,這是以「一切法空」為最后的(7)。此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說到:「一切法以內(nèi)空故空,外空故空,內(nèi)外空故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一切法空、自相空故空」(8)。這也是十四空,但脫落了「大空」與「第一義空」。這是以「一切法空」在前,「自相空」在后的十四空!捍蟀闳艚(jīng)』的「第二分」、「第三分」,也都是這樣的,只是簡略的說:「由內(nèi)空故空,如是乃至(由自)相空故空」(9)!耗υX般若波羅蜜經(jīng)』的「嘆凈品」(屬于「中分」),也有以「自相空」為后的十四空;『大般若經(jīng)』 「第二分」相同(10)。但「第三分」與『放光般若經(jīng)』都沒有。所以十四空是「后分」的類集,這是后來被移寫到「中分」去的。十四空的組集成立,為以后十六空 [P159] ,十八空,二十空的基礎(chǔ)。
十六空,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第三分」。在「中分」說明「大乘相」時,立十六空(「三分」處處說十六空)。十六空是:在十四空的最后「一切法空」下,加「無性空」與「無性自性空」(11)。但在「緣起品」的勸學(xué)般若中,十六空以下,又說「及所緣空、增上空等,無空等」(12),這是值得注意的。
十八空,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第二分」。在「中分」 「大乘相」中,立十八空;這是在十六空中,插入了「不可得空」與「自性空」。同屬于「中本般若」的『摩訶般若經(jīng)』,『放光般若經(jīng)』,『光贊般若經(jīng)』,也同樣的立十八空(13)。在勸學(xué)般若處,「第二分」立二十空(與「上本般若」同);『摩訶般若經(jīng)』,也是十八空(14)!悍殴獍闳艚(jīng)』中,脫落了「內(nèi)外空」,「自相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僅有十四種空(15)!汗赓澃闳舨_蜜經(jīng)』在勸學(xué)中,卻提到了「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究竟之空」[畢竟空]、「所有空」、「無有空」、「有為空」、「無為空」、「真空」[勝義空]、「無祠祀空」、「無因緣空」、「因緣空」、「自然相空」[自相空]、「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無所有空」[無性空]、「自然空」[自性空]、「無形自然空」[無性自性空]、「因緣威神空」──二十一種空(16)。與十八空相比對,少了「無際空」、「散空」與「本性空」,卻又多出了「所有空」、「無有空」、「無祠祀空」 [P160] 、「無因緣空」、「因緣空」、「因緣威神空」。這一非常不同,可與「第三分」比較的,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四七九(大正七?四三0下)說:
「通達內(nèi)空、外空……無性自性空,及所緣空、增上空等,無空等」。
「第三分」所說的「所緣空」、「增上(緣)空」,與『光贊般若』的「因緣空」、「無因緣空」、「因緣威神空」,不是有類似的意義嗎!原來,在勸學(xué)般若中,這部分經(jīng)文的次第,各種經(jīng)本是這樣的(17):
圖片
A | B | C | D | E
────────+───────+──────+──────+─────
1.十八空 | 1.二十空 | 1.十四空 | 1.二十一空 | 1.十六空
2.四緣 | 3.四緣 | | | 2.所緣空等
3.(真)如等 | 2.真如等 | 2.如等 | 2.如來等 | 3.真如等
依此可見,在十八空下,應(yīng)該是四緣,而『光贊般若』及「第三分」,卻把「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等,也誤作空的一項了。這一定是梵本傳寫的錯失,是不足為據(jù)的。至于「第三分」所說的「無空等」,那是十八空以外的,「有性空」、「無性空」、「自性空」、「他性空」的略舉。 [P161]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的「初分」(「上本般若」),對原有的「自相空」(或作「相空」或「自共相空」),分立為「自相空」與「共相空」──二空。原有的「散空」(或作「無散空」或「散無散空」),分立為「散空」與「無變異空」──二空。這樣,十八空就演化為二十空 (18)。「中本般若」所有的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上本般若」一律改寫為二十空,于是空性類集的演進過程,不再能明白了,F(xiàn)在,依玄奘所譯,將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二十空的名目,對比如下:
圖片
十四空 |十六空 |十八空 |二十空
────+─────+─────+───
內(nèi)空 |內(nèi)空 |內(nèi)空 |內(nèi)空
外空 |外空 |外空 |外空
內(nèi)外空 |內(nèi)外空 |內(nèi)外空 |內(nèi)外空
空空 |空空 |空空 |空空
大空 |大空 |大空 |大空
勝義空 |勝義空 |勝義空 |勝義空
有為空 |有為空 |有為空 |有為空
無為空 |無為空 |無為空 |無為空
[P162]
畢竟空 |畢竟空 |畢竟空 |畢竟空
無際空 |無際空 |無際空 |無際空
散空 | | |散空
| |散無散空 |
|無散空 | |無變異空
本性空 |本性空 |本性空 |本性空
| | |自相空
自共相空|相空 |自共相空 |
| | |共相空
一切法空|一切法空 |一切法空 |一切法空
| |不可得空 |不可得空
|無性空 |無性空 |無性空
| |自性空 |自性空
|無性自性空|無性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種種空的類集,部分從『阿含經(jīng)』與阿毗曇論中來。如『舍利弗阿毗曇論』立「六空」,『施設(shè)論』立「十種空」(19)!噶铡古c「十空」的內(nèi)容,就是「十四空」的前十二空,只少一「畢竟空」。所以,『般若經(jīng)』是在一般的種種空以上,依般若法門,擴大類集而成種種空的。
「中本般若」列舉了十六空,十八空(「上本般若」舉二十空),這是從不同事義的觀察, [P163] 以顯示一切皆空的。雖處處列舉種種空,但尋檢「中本般若」,一再提到的,「前分」(「序品」……「舌相品)是:1.(本)「性空」,如說:「習(xí)應(yīng)性空」。2.(自)「性空」,如說:「菩薩字性空」。3.「不可得空」,如說:「不可得空故,但以名字說」。4.「自相空」,如說:「入諸法自相空」。5.「一切法空」,如說:「習(xí)應(yīng)一切諸法空」。6.「畢竟空」,如說:「畢竟空,不生慳心故,……不生癡心故」(20)!钢蟹帧(「三假品」……「無盡品」)是:1.(本)「性空」,如說:「用性空智入諸法相」。2.「自相空」,如說:「自相空法中不應(yīng)著」。 3.「自性空」,如說:「一切法自性空故」。4.「畢竟空」,5.「無始空」,如說:「畢竟空、無始空故」。6.「無法有法空」(即無性自性空),如說:「般若波羅蜜,不為轉(zhuǎn)、不為還故出,無法有法空故」。7.「無法空」(即無性空),如說:「示佛世間無法空」(21)。「后分」(「攝五(度)品」以下)是:1.「自性空」,如說:「自性空,虛誑如野馬」。2.「自相空」,如說:「應(yīng)行諸法自相空」。3.「畢竟空」,4.「無始空」,如說:「住二空中──畢竟空、無始空,為眾生說法」。5.(本)「性空」,如說:「觀一切法性空」。6.「不可得空」,如說:「空中空相不可得,須菩提!是名不可得空」。7.「一切法空」,如說:「得無所有法已,見一切法空」(22)。統(tǒng)觀「中本般若」全經(jīng),從不同事義以顯示空性,以「本性空」prakr!ti-s/u^nyata^、「畢竟空」atyanta-s/u^nyata^、「自性空」svabha^va-s/u^nyata^、「自相空」 [P164] svalaks!an!a-s/u^nyata^,特別是自性空與自相空,應(yīng)用得最為廣泛!缸孕浴箂vabha^va,是一一法的自體,相l(xiāng)aks!an!a是一一法的特相。所以知道有什么法,一定是以「相」而知;從認識到的各各相,推定有不同的法,這就是以相知法。自性與自相,正是阿毗達磨的根本論題。「中本般若」說「自性空」與「自相空」(或作「相空」),又以自性與(自)相,作相互的觀察,而明自性與相的不可得,如經(jīng)說(23):
1.「色離色性,……亦離色相。……相亦離相,性亦離性」。 2.「色離色自性,……亦離色相。……自性亦離自性,相亦離相;自性亦離相,相亦離自性」。
從列舉的種種空(有「離」、「凈」等異名),知道『般若經(jīng)』所說,是依種種法,種種問題,而歸于超越名、相、分別的。
注【26-001】『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四0中)。
注【26-002】『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六(大正八?五六二中)。
注【26-003】『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九(大正八?五七七上──中)。
注【26-00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二二四上──下、二二五上)。
注【26-005】『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八(大正八?一九九中、二0三上)。又卷九(大正八?二0四下)。 [P165]
注【26-006】『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下)。
注【26-007】『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 卷四五九 (大正七?三二0中──下)。『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五(大正八?一0八中)。『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0(大正八?三六七中)。
注【26-008】『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三(大正八?三八七中)。
注【26-009】『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六六(大正七?三六0上)。又(「第三分」)卷五二九(大正七?七一三下)。
注【26-010】『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二(大正八?三0七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三六」大正七?一九五中──下)。
注【26-011】『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三分」)卷四八八(大正七?四八0中)。
注【26-01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三分」)卷四七九(大正七?四三0下)。
注【26-01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一三(大正七?七三上)!耗υX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五(大正八 ?二五0中)!悍殴獍闳舨_蜜經(jīng)』卷四(大正八?二三上──中)!汗赓澃闳舨_蜜經(jīng)』卷六(大正八?一八九中以下)。
注【26-014】『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0二(大正七?八下)!耗υX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 二一九下)。
注【26-015】『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三上)。經(jīng)中的「自性空」,是「本性空」的異譯。 [P166]
注【26-016】『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一四九下──一五0上)。
注【26-017】A.『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二一九下)。B.『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0二(大正七?八下)。C.『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三上──中)。D.『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一四九下──一0五上)。E.『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三分」)卷四七九(大正七?四三0下)。
注【26-018】『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初分」)卷五一(大正五?二九0下)。
注【26-019】『舍利弗阿毗曇論』卷一六(大正二八?六三三上)!菏┰O(shè)論』,見『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八(大正二七?三七上);又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四0上)。
注【26-020】『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1.卷一(大正八?二二二下)。2.卷一(大正八?二二一中)。3.卷一(大正八?二二一下)。4.卷一(大正八?二二三中)。5.卷一(大正八?二二二下) 。6.卷二(大正八?二二九上)。以上并舉一為例;下二則也如此。
注【26-02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1.卷三(大正八?二三六上)。2.卷四(大正八?二四三中)。3.卷一一(大正八? 二九九上)。4.5.卷一二(大正八?三0七中)。6.卷一二(大正八?三一一中)。7.卷一四(大正八?三二六下)。
注【26-022】『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1.卷二一(大正八?三六九中)。2.卷二一(大正八?三七三下)。3.卷二三(大正八?三八八上)。4.卷二四(大正八?三九二中)。5.卷二五(大正八?四0二上)。6.卷二六(大正八?四 [P167] 一0上)。7.卷二六(大正八?四一二上)。
注【26-023】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三(大正八?二三六下)。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 卷四0九(大正七?四九中)。
五 空之解說
「空」在『般若經(jīng)』中,說得非常廣,到底怎樣的說明呢?
一、『般若經(jīng)』類集的種種空,且依十八空來說:1.內(nèi)空adhya^tma-s/u^nyata^內(nèi)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內(nèi)處,為眾生的身心自體。六內(nèi)處是空的,名為內(nèi)空。2.外空 bahirdha^-s/u^nyata^: 外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外處,是眼等所取的境。六外處空,名為外空。3.內(nèi)外空adhya^tma-bahirdha^-s/u^nyata^:內(nèi)外是內(nèi)六處與外六處,內(nèi)外處都是空的,名為內(nèi)外空。4.空空s/u^nyata^-s/u^nyata^:空是一切法空,空也是空的,名為空空。5.大空maha^-s/u^nyata^:大是十方,十方是無限的廣大,廣大的十方是空的,名為大空。6.勝義空parama$rtha-s/u^nyata^:勝義就是涅槃,涅槃是空的,名為勝義空。7.有為空sam!skr!ta-s/u^nyata^:有為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生死流轉(zhuǎn)的三界是空的,名有為空。8.無為空asam!skr!ta-s/u^nyata^: 無為是沒有生住滅相的,不生不滅的無為是空的,名無為空。9.畢竟空atyanta-s/u^nyata^:畢竟是到達究竟徹底處,所以或譯作「至竟 [P168] 空」 。究竟是空的,名為畢竟空。10無際空anavara^gra-s/u^nyata^:際是邊際。佛說:「眾生無始以來」,沒有最初際,所以名無際(或譯作「無始空」,「不可得原空」)。依此初際而進說中際、后際,沒有時間的三際,所以是空的,名無際空。11散無散空:梵本十萬頌本(「上本般若」),二萬五千頌本(「中本般若」),原文作anavaka^ra-s/u^nyata^,是無散空。無散空是『般若經(jīng)』的本義,如『放光般若經(jīng)』譯為「無作空」。解說為「于諸法無所棄」!汗赓澃闳艚(jīng)』 譯為「不分別空」,解說為:「彼無能舍法亦無所住」!耗υX般若波羅蜜經(jīng)』 雖譯為「散空」,解說也還是:「散名諸法無滅」!捍蟀闳舨_蜜經(jīng)』「第三分」說:「若法無放、棄、舍可得,說名無散」(1)!喊闳簟幻骺,不以無常為正觀,所以無棄、無舍的是無散;無散(或譯作「無變異」 )是空的,名無散空!捍笾嵌日摗灰喊⒑(jīng)』,解說為「散空」(2),正是龍樹Na^ga^rjuna 論意。12本性空prakr!ti-s/u^nyata^:本性是有為法性、無為法性,本性如此,名為本性。有為、無為法性是空的,名本性空。13自共相空,依梵本十萬頌本,二萬五千頌本,原文為svalaks!an!a-s/u^nyata^ ,應(yīng)譯為自相。如惱壞是色自相(3),領(lǐng)納是受自相等;自相是空的,名自相空!汗赓潯、『放光般若經(jīng)』等,都如此,但玄奘譯本,卻解說為自相與共相空。14一切法空sarvadharma-s/u^nyata^:一切法是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等;一切法是空的,名一切法空。15不可得空anupalambha-s/. :不可得,是求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就是空,名不可得空。16無性空abha^va-s/u^nyata^:無性, [P169] 是「無少許可得」;無性是空的,名無性空。17自性空svabha^va-s/u^nyata^:自性是「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或作「諸法能和合自性」(4)。自性是不可得的,名自性空。18「無性自住空」abha^va-svabha^va-s/u^nyata^ :玄奘譯本說:「無性自性,謂諸法無能和合者性,有所和合自性」(5);無性自性是空的,名無性自性空。然依鳩摩羅什Kuma^raji^va所譯,這是無性空與自性空合說,與內(nèi)外空的意義一樣(6)。
『般若經(jīng)』明「大乘相」中,無論是十六空本,十八空本,二十空本,都接著又說四空:「有性由有性空,無性由無性空,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由他性空」。1.有性空bha^va-s/u^nyata^:有性 ──bha^va,譯為「有」,如三界名「三有」,生死流轉(zhuǎn)過程立「四有」,十二緣起名「有支」,有是五蘊等(生死)有為法。這樣的有(或譯作「有性」 、「有法」,是現(xiàn)實的存在)是空的,名有性空。2.無性空abha^va-s/u^nyata^:無性,是無有──無為法。無性是空的,名無性空。3.自性空svabha^va-s/u^nyata^:一切法自性空,「空非智作,非見作」,不是由于智jn~a^na、見 dars/ana而空的,所以自性空是「自空」。4.他性空parabha^^va-s/u^nyata^:經(jīng)上說:「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定、……實際,皆由他性故空」,他性是什么意義呢?真如 、實際等,佛出世也如此,佛不出世也如此,依世俗方便來說,這是對佛而有客觀意義的,所以名為他性。他性──真如等是空的,名為他性空。但『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說:「若佛出,若佛未出,法住、 [P170] 法相[法性]、法位[法定]、法性[法界]、如、實際,過此諸法空,是名他法他法空」(7)。「過此諸法空」,與『般若經(jīng)』所說;「我說涅樂亦如幻如夢;若當(dāng)有法勝于涅槃?wù)撸艺f亦復(fù)如幻如夢」(8),有同樣的意義。所以『大智度論』解說為:「有人未善斷見結(jié)故,處處生著。是人聞如是、法性[法界] 、實際,謂過是已更有余法,以是故說過如、法性、實際亦空」(9)。這四種空,依二萬五千頌梵本?是在十六空下,再說四空,近于『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的「第三分」。但梵本沒有「無性空」而有「不可得空」,所以十六空以后,再說四空,并沒有重復(fù)的。這四空,都是不離有bha^va 的,是有與無有、自有與他有,一一的表示是空的。
二、『般若經(jīng)』從種種法門,從種種觀點顯示空性,所以類集為種種空(性),又略攝為四空;有性空、無性空、自性空、他性空。雖說有種種空,而所以是空的理由,經(jīng)說是完全一致的試引十八空的一例,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五(大正八?二五0中──下)說:
「何等為有為空?有為法名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欲界空,色界色界空,無色界無色界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 「何等為無為空,無為法名若無生相,無住相,無滅相。無為法無為法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
「性自爾」,玄奘譯為「本性爾故」!喊闳艚(jīng)』 的種種空,都是本來如此的本性空;本性 [P171] 空,所以是非常非滅的。一般說:有為是生死流轉(zhuǎn)的三界,是生滅的;無為是不生滅的。有為是非常的,無為是常住的。但在般若正觀中,有為、無為都是性自空的。為什么是空?因為是非常非滅的。非常非滅,這似乎很難解!有為法非常,怎么說非滅壞呢?無為法沒有生住滅相,怎么說非常呢?非常非滅,為什么說是空呢?不知道有為與無為的分別,是隨順世俗的方便說,如『大智度論』卷三一(大正二五?二八九上)說:
「離有為則無無為,所以者何?有為法實相即是無為,無為相者則非有為,但為眾生顛倒 故分別說。……若無為法有相者,則是有為」。
無為法是有為法的實相(真相),不是截然不同的對立法。為了要說明,不得不說為二── 有為與無為。其實,有為就是無為,不見有為即是無為(非二法合一);「于有為法無為不取相」(這是無為的意趣所在)。那末,不妨從有為法來說「非常非滅」,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七(大正八?五六七中)說:
「須菩提!于意云何?若心已滅,是心更生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于意云何?若心生,是滅相不?世尊!是滅相」。 「須菩提!于意云何?是滅相法當(dāng)滅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于意云何?亦如是住,如如住不?世尊!亦如是住,如如住」。 [P172] 「須菩提!若如是住,如如住者,即是常耶?不也,世尊」!
前心與后心,是不能同時而有的,那末前滅后生,怎么能相續(xù)而善根增長,圓成佛道呢?佛舉如燈燒炷的譬喻,以不即不離的意義來說明,這才引起了這一段的問答。心已滅了,是不能再生起的。心生起了,就有滅相,這滅相卻是不滅的。滅相是不滅的,所以問:那就真如那樣的住嗎?是真如那樣的,卻不是常住的。這一段問答,不正是「非常、非滅」嗎?一般說諸行無常,但論到前滅后生間,總不免有中斷的過失。如唯識學(xué)者,提出了「前因滅位,后果即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的解說,也不免有前后同時的嫌疑。同時,怎能有前后呢?依『般若經(jīng)』及龍樹論意:「若一切實性無常,則無行業(yè)報,……以是故諸法非無常性」!溉粢磺蟹▽嵔詿o常,佛云何說世間無常是名邪見!……佛處處說無常,處處說不滅。……破常顛倒,故說無常。……諸法實相非常非無!(10)。所以,法相是非常非滅,也就是非常非無常的。觀一切法非常非滅,不落常無常二邊,契會中道的空性。
上文所引如燈燒炷的譬喻,經(jīng)說是「緣起理趣極為甚深」(11)。甚深緣起是「非常非滅」的緣起,而在十八空中 「非常非滅,本性爾故」,表示了一切法的空性。非常非滅,也就是假名而沒有自性的,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七(大正八?二六九中)說:
「舍利弗!一切法非常非滅。……色非常非滅,何以故?性自爾。受、想、行、識非常非 [P173] 滅,何以故?性自爾。乃至意觸因緣(所)生受,非常非滅,何以故?性自爾。以是因緣故,舍利弗諸法和合生,無自性」。
「諸法和合生,無自性」,『大般若經(jīng)』「第二分」,作 「但有假名,都無自性」(12)。假名是諸法和合生的,無自性就是空?梢姲闳舻恼^,是通達一切法非常非滅(不落二邊)而空的。所以『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說:「般若波羅蜜遠離生死,非常非滅故」(13)。
注【27-001】『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三分」,卷四八八(大正七,四八0下)。
注【27-002】『大智度論』卷三一(大正二五?二九二上)。
注【27-003】「惱壞相」,奘譯本作「變礙相」,依說一切有部說而改。
注【27-00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五(大正八.二五0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一三(大正七?七三下)。
注【27-005】『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一三(大正七?七三下)。
注【27-006】『大智度論」卷三一(大正二五?二九六上)。
注【27-007】『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五(大正八?二五一上)。
注【27-008】『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八(大正八?二七六中)。
注【27-009】『大智度論』卷四六(大正二五?三九六中)。 [P174]
注【27-010】『大智度論』卷一(大正二五?六0中)。又卷一八(大正二五?一九三上──中)。
注【27-011】『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五0(大正七?二七三中)。
注【27-01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二二(大正七?一二二下)。
注【27-01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一(大正八?三0二中)。
六 空之雙關(guān)意義
空s/u^nyata^,是形容詞;形容詞的名詞化,就是s//u^nyata^──空性。在『阿含經(jīng)』中,空三昧s/u^^nyata^-sama^dhi,空住s/u^^nyata^-viha^ra等,都是空性,但沒有『般若經(jīng)』空性的意義。空與無相animitta,無所有a^kim!canya,同為解脫的要門,重在觀慧!喊闳艚(jīng)』的觀慧,漸漸的重視空,演進到空與真如tathata^、涅槃nirva^n!a、法性dharmata^等為同義異名,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五(大正八?四0二下)說:
「是(本)性空,不常不斷。何以故?是性空無住處,亦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須菩提!是名法住相[性]。是中無法,無聚無散,無增無減,無生無滅,無垢無凈,是為諸法相[性] 」。
『般若經(jīng)』說的空,是從種種而顯示的本性空prakr!ti-s/u^nyata^,本性空是不常不斷(即 [P175] 「非常非滅」)的。無住處,超越了空間;無所從來,無所從去,又超越了時間:這就是法住相 [性]dharma-sthitita^,也就是諸法相[性]。在這一意義上,空性與法住、法性、真如等,是同一內(nèi)容的。但在表示法義的應(yīng)用上,還是有點不同的;空是觀慧所觀,從一切法的虛妄、不實而顯示的。
原則的說,『般若經(jīng)』是以般若prajn~a^為主導(dǎo)的菩薩行,般若圓滿了,就是佛的薩婆若 sarvajn~a^──一切智(或「一切智智」)。這是般若修證的開示,不是義理的說明。般若所悟的法相[性]dharmata^,稱為如、法界、實際等,這種種異名,也只是方便安立。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說:眾生但住名、相、虛妄憶想分別[虛妄分別]中」(1)。可見一切名義,一切分別,都不能表達法性的。但方便說法,不可能沒有表示這不落名相分別的方便。佛法固有三解脫門,空、無相、無作[愿]等,便被使用起來。今依『小品般若經(jīng)』,擇要的列舉用以表示的詞類如下(2) :
圖片
|--------------------------------------------------------------------------------+
| |A. |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
|空 |1 | | 1 | | 1 | 1 | 1 | 1 | 2 | | | 1 | | | 1 | 1 |
|----------------+---+---+---+---+---+---+---+---+---+---+---+---+---+---+---+---+
|無相 | | | | | 2 | 2 | 2 | 2 | | | | | | | | |
|----------------+---+---+---+---+---+---+---+---+---+---+---+---+---+---+---+---+
[P176]
|----------------+---+---+---+---+---+---+---+---+---+---+---+---+---+---+---+---+
|無作愿 | | | | | 3 | 3 | 3 | 3 | | | | | | | | |
|----------------+---+---+---+---+---+---+---+---+---+---+---+---+---+---+---+---+
|無起 | | | | | | 4 | 4 | 4 | | | | | | | | |
|----------------+---+---+---+---+---+---+---+---+---+---+---+---+---+---+---+---+
|盡 | | | | | | | | | | | | | | 1| | |
|----------------+---+---+---+---+---+---+---+---+---+---+---+---+---+---+---+---+
|無(或「不」)生| | | | | | 5 | 5 | 5 | 1 | 1 | | | 3| 2| | |
|----------------+---+---+---+---+---+---+---+---+---+---+---+---+---+---+---+---+
|無(或「不」)滅| | | | | | | 6 | | | 4 | | | | | | |
|----------------+---+---+---+---+---+---+---+---+---+---+---+---+---+---+---+---+
|無依 | | | | | | | 7 | | | | | | | | 2| |
|----------------+---+---+---+---+---+---+---+---+---+---+---+---+---+---+---+---+
|無性 | | | | | | | | | | 2 | 1 | | | | | |
|----------------+---+---+---+---+---+---+---+---+---+---+---+---+---+---+---+---+
|(遠)離 | | | | | | | | | | 3 | 2 | 2 | 2| 3| | |
|----------------+---+---+---+---+---+---+---+---+---+---+---+---+---+---+---+---+
|(清)凈 | | | | | | | | | | | | 3 | | | | |
|----------------+---+---+---+---+---+---+---+---+---+---+---+---+---+---+---+---+
|(寂)滅[寂靜] | | | | | | | | | 3 | | | 4 | | 4| | |
|----------------+---+---+---+---+---+---+---+---+---+---+---+---+---+---+---+---+
|不可得 | | | | 2 | | | | | | | 3 | | | | | |
|----------------+---+---+---+---+---+---+---+---+---+---+---+---+---+---+---+---+
|不可思議 | | | | | | | | | | 5 | | | | | | |
|----------------+---+---+---+---+---+---+---+---+---+---+---+---+---+---+---+---+
[P177]
|----------------+---+---+---+---+---+---+---+---+---+---+---+---+---+---+---+---+
|無所有 | | 1 | 2 | 1 | | 6 | | 6| | | | | 1| | | 2|
|----------------+---+---+---+---+---+---+---+---+---+---+---+---+---+---+---+---+
|虛誑[虛妄] | | | | | | | | | | | | | | | | 3|
|----------------+---+---+---+---+---+---+---+---+---+---+---+---+---+---+---+---+
|不實 | | | | | | | | | | | | | | | | 4|
|----------------+---+---+---+---+---+---+---+---+---+---+---+---+---+---+---+---+
|不堅牢 | | | | | | | | | | | | | | | | 5|
+--------------------------------------------------------------------------------+
從所列舉的來說,空與無所有,具有雙關(guān)的意義。在『雜阿含經(jīng)』中,空、無相、無所有,是三三摩提或三解脫;在解脫法門中,無所有是重要的術(shù)語。但后來,無愿apran!ihita代替了無所有,所以在阿毗達磨論中,無所有就少見了!喊闳(及初期大乘)經(jīng)』雖繼承了空、無相、無愿的三解脫門說,而「無所有」仍廣泛的應(yīng)用,說空與無所有的,比無相與無愿要多得多。如上表所列的,從空到無所有,如F.是甚深法相;L.是示世間的實相;I.是將入不退轉(zhuǎn)的深行;H.是「無(法)可轉(zhuǎn),無法可還,無法可示,無法可見」;M.是一切無縛無解。這或是表示深法相,或是菩薩的深觀:「下本般若」的空與無所有等,是重在顯示真實的。但(空)無所有以下,如P.的「空無所有,虛誑不實」,是各種譯本所同的(3),這是表示虛妄不實了。如『小品般若經(jīng)』說:「字,無決定,無住處,所以者何?是字無所有故」(4)。所說的無所有,也是但名無 [P178] 實的意思。空與無所有,是顯示如實相的,也用來表示虛妄性,所以說有雙關(guān)的意義。其實,如盡,無生,無滅,寂滅,遠離,清凈,這些涅槃的同義異名,還不是都有「遮」妄的意義!『般若經(jīng)』本重于深法相的直觀,而在「空」的發(fā)展中,說諸行或一切法虛妄不實的教說,也越來越多。如『小品般若經(jīng)』說: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信解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空,一切法寂滅,而沒有能得無生法忍,入不退轉(zhuǎn)地的,也為諸佛所贊嘆(5)。這是無生、空、寂滅的深觀,而『摩訶般若經(jīng)』作:信解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空,一切法虛誑、不實、無所有、不堅固;『大般若經(jīng)』「第二分」作:信解無生、深般若、畢竟空性、寂靜性、遠離性、虛妄性、空性、無所有性、不自在性、不堅實性(6)。又如『摩訶般若經(jīng)』說:行深般若的,應(yīng)觀寂滅、空、虛誑、不堅實;「第二分」就說:應(yīng)觀雕落、破壞、離散、不自在、不堅實性、虛偽了(7)。又如『摩訶般若經(jīng)』說:「諸波羅蜜性無所能作,自性空,虛誑,如野馬」!悍殴獍闳艚(jīng)』也說:「自空,無所能作,無所能為,如熱時之焰」!捍蟀闳艚(jīng)』「第二分」就這樣說:「一切法自性皆鈍,無所能為,無有主宰,虛妄、不實,空,無所有,不自在相,譬如陽焰、光影、水月、幻事、夢等」(8)。虛誑不實這一類術(shù)語的更多應(yīng)用,意味著般若法門,不只是深法相的體悟,而要觀破世俗的虛妄,從而脫落名相以契入如實相。
注【28-00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四(大正八?三九八中)。 [P179]
注【28-002】『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A.卷六(大正八?五六三中)。B.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下)。C.卷九(大正八?五七六中)。D.卷五 (大正八?五五九中)。E.卷五 (大正八?五五七下)。F.卷七(大正?五六九中)。G.卷五(大正八?五五八中──下)。H.卷四(大正八?五五三上)。I.卷九(大正八?五七六下)。J.卷三(大正八?五五0中)。K.卷一(大正八?五四0上)。L.卷五(大正八?五五九上)。M.卷一(大正八?五三九上)。N.卷八(大正八?五七四上)。O.卷五(大正八?五五八下)。P.卷七(大正八?五六六下)。
注【28-003】『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七 (大正八?五六六下) !捍蟀闳舨_蜜多經(jīng)』(「第四分」)卷五五0(大正七?八三0上)。 (「第五分」) 卷五六二(大正七?九0四上)。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一七(大正八?六四五上)!旱佬邪闳舨_蜜經(jīng)』卷六 (大正八?四五六下)。『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jīng)』卷四(大正八?五二九中)。
注【28-004】『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下)。
注【28-005】『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九(大正八?五七六下──五七七上)。
注【28-006】『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九(大正八?三六一中)!捍蟀闳舨_蜜多經(jīng)』(「第二分」) 卷四五七(大正七?三0九上)。
注【28-007】『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一(大正八?三七三上)!捍蟀闳舨_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六一(大正七?三三二上)。
注【28-008】『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一(大正八?三六九中)!悍殴獍闳舨_蜜經(jīng)』卷一六(大正八?一0九中)!捍蟀闳舨_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六0(大正七?三二三上)。 [P180]
七 自性空與無自性空
『般若經(jīng)』常說自性空svabha^va-s/u^nyata^。一切法無自性nih!svabha^va,無自性故空 s/u^^nyata^:經(jīng)論師的大力宏揚,學(xué)者們似乎覺得『般若經(jīng)』所說的自性空,就是一切法無自性空了。當(dāng)然,『般若經(jīng)』說一切法虛妄無實,但有名字,是可以說是無自性的。如『經(jīng)』說:「我名字,……無自性」;「但有假名,都無自性」(1)。但『般若經(jīng)』所說的自性空,與無自性空,意義上是有些不同的。『大智度論』卷四六(大正二五?三九六中)說:
「自性有二種:一者,如世間法(中)地堅性等;二者,圣人(所)知如、法性[界]、實際」。
自性的第一類,是世間法中所說的,地堅性,水濕性等。地以堅為自性,水以濕為自性等,世俗法中是可以這樣說的。如求堅等自性的實體,那是不可得的,也就是沒有自性──無自性了。自性的第二類,是圣人所證的真如tathata^,或名法界dharma-dha^tu、實際bhu^takot!i 等。這是本來如此,可以名之為自性的。『智論』卷六七所說:「色性者,……所謂地堅性等。復(fù)次、色實性,名法性」(2),也就是這二類自性的分別。這二類自性,一是世俗自性:世間眾生以為自性有的,如地堅性等,不符緣起的深義,所以要破斥而論證為沒有自性的。二是勝義自性 [P181] ,圣人所證見的真如、法界等,是圣人如實通達的,可以說是有的。所以『智論』說:「如、法性[界]、實際,世界故無,第一義故有」(3);第一義就是勝義Parama$rtha。第一義中有的自性,「下本般若」是一再說到的,1.『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三(大正八?五五一中)說:
「色無縛無解,何以故?色真性是色。受、想、行、識無縛無解,何以故?(……)識真性是識」。
「色真性是色」,『道行般若』與『摩訶般若鈔經(jīng)』,譯為:「色之自然故為色」(4),自然是自性的古譯。趙宋所譯的『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也作「色自性是色」(5)。一般所知的,是色等五蘊的虛妄相,所以說系縛,說解脫。色等法的勝義(真)自性,是色等真相,這是沒有系縛與解脫可說的。與之相當(dāng)?shù)摹钢斜景闳簟,如『放光般若?jīng)』說:「五陰不縛不解,何以故?色、色自有性,……識、識自有性。六波羅蜜亦不縛亦不解,何以故?六波羅蜜所有無所有故」(6)。五陰「自有性」,還是「下本般若」的自性說,而「中本」增廣的六波羅蜜等,卻改作「所有無所有」了。秦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等,五陰、六度等,一律改為「無所有性」(7)。玄奘所譯的『大般若經(jīng)』,作「以無性為自性」,或「無所有性為色等自性故」(8)。依各本的比較,可知「下本般若」是「自性」,「中本般若」?jié)u演化為「無所有(之)性」,再演化為「無性為自性」,「無所有性為自性」。意義相同,但這是無性的自性,與「下本」的但說 [P182] 「自性」不同了。
2.『道行般若經(jīng)』卷三(大正八?四四一上)說:
「人無所生;般若波羅蜜與人俱皆自然;人恍惚故;般若波羅蜜(與人)俱不可計;人亦不壞,般若波羅蜜亦如是」。
『摩訶般若鈔經(jīng)』也如此說(9)。這二本古譯,說人[眾生]與般若波羅蜜,都是無所生[無生],自然,恍惚[遠離],不可計[不可思議],不(滅)壞。所說的自然──自性,『小品般若』等就譯作無性(10) ;『大般若經(jīng)』竟改作「無自性」了(11)。
3.『大明度經(jīng)』卷一(大正八?四八二上)說:
「眾生自然,念亦自然。……眾生恢廓,念(亦)恢廓。……眾生之不正覺,而念(亦)不正覺」。
自然,恢廓,不正覺──三者,『摩訶般若鈔經(jīng)』作:自然,恍惚[遠離],難了知(12)。自然── 自性,『道行般若經(jīng)』作「空」性(13);而『小品般若』等,就譯作「無性」(14);『大般若經(jīng)』「第四分」、「第五分」,譯為「無自性」(15)。與之相當(dāng)?shù)摹钢斜景闳簟垢鞅荆甲鳌笩o」,「無自然」,「無自性」,「下本般若」的自然──自性,與無生、遠離、不可思議為同類,實在是勝義自性,法性與涅槃的異名,稱之為「無所有性」,「無性為自性」,雖多一轉(zhuǎn)折(近于「正 [P183] 」經(jīng)「反」而到「合」)是可以的;如改為「無自性」,似乎是不適當(dāng)?shù)模?/p>
「中本般若」也說到自性,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0(大正八?二九二中)說:
「云何名無為諸法相?若法無生無滅,無住無異,無垢無凈,無增無減諸法自性。云何名諸法自性?諸法無所有性,是諸法自性,是名無為諸法相」。
諸法自性,唐譯本作:「謂一切法無性自性」(16),意義相同。又『摩訶般若經(jīng)』說:「諸法實性,無生無滅,無垢無凈故」(17)。實性,唐譯本也作自性(18)!笩o性」與「無自性」說,是「中本般若」的一致傾向,而唐譯本增入了更多的「無自性」,更多的「無性為性」,「以無性而為自性」。我以為:般若法門本是直觀深法性的,空(性)是涅槃的異名,所以自性也約勝義自性說。然般若法門的開展,不但為久行說,為鄰近不退者說,也為初學(xué)說;不但為利根說,也為鈍根說。這一甚深法,在分別、思惟、觀察,非勘破現(xiàn)前事相的虛妄不實,從虛妄不實去求突破不可。這所以多說一切法「無性」,一切法「無自性」了。以無自性為自性,與空的空虛性及涅槃的雙層意義,是非常契合的。
『般若經(jīng)』廣說種種空,而定義都是:「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19)。經(jīng)說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二十空,依種種法義來顯示空,而一切都是約本性空prakr!ti-s/u^nyata^說的。本性空是圣智證知的,所以『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五(大正八?四0二下)說: [P184] 「須菩提!若內(nèi)空性不空,外空乃至無法有法空性不空者,則壞空性。是(本)性空不常不斷,何以故?是(本)性空無住處,亦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須菩提!是名法住相。是中無法,無聚無散,無增無減,無生無滅,無垢無凈,是為諸法相」。
「是為諸法相」,唐譯本作:「是一切法本所住性」(20)。本性prakr!ti,在說一切有部 Sarva^stiva^din中,與自性svabha^va同一內(nèi)容,如『毗婆沙論』說:「如說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亦爾」(21)!喊闳艚(jīng)』中處處說本性空,也處處說自性空svabha^vas/u^nyata^ ,意義也大致相同。自性空,本是勝義自性空,如說:「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22)。這是以空、離來表示自性;自性空并非沒有自性。由于「假名無實」,「虛妄無實」,與空的空虛義相關(guān)聯(lián),而自性空有了無世俗自性的意義,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四(大正八?三九八中)說:
「是名,但有空名,虛妄憶想分別中生。……此事本末皆無,自性空故」。
「自性空故」,唐譯本作「自性皆空」(23),更顯出都無世俗自性的意味。如說:「但有假名,都無自性。……以色處等與名,俱自性空故」(24)。勝義的自性空,漸演化為世俗的無自性空,還可以從空的類集中得到證明!钢斜景闳簟沽⑹,是在十四空以下,增列無性空svabha^va-s/u^nyata^ 與無性自性空abha^va-svabha^va-s/u^nyata^,十六空是沒有自性空的。然「中本般若 [P185] 」,無論為十六空,或十八空(「上本」立二十空),在說十六或十八空后,都更說四種空:「復(fù)次,須菩提!法[有性]法相空,無法[無性]無法相空,自法[自性]自法相空,他法[他性]他法相空」(25)。自法自法相空,就是「自性由自性空」。所說的自性空,是:「是(自性)空,非知作,非見作」 (26)。非知所作,非見所作,也非余人所作的自性空,正是本來如此的勝義自性空。一直到成立十八空(與『大般若經(jīng)』「第二分」相當(dāng)),才在無性空與無性自性空間,增列自性空。這三種空,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五(大正八?二五0下)說:
「何等為無法[無性]空?若法無,是(無法)亦空,非常非滅故」。 「何等為有法[自性]空?有法名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是有法空,非常非滅故」。 「何等為無法有法[無性自性]空?諸法中無法,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是無法有法空,非常非滅故」。
無法有法空,依經(jīng)文說,是無法[無性]與有法[自性]的合觀為空,所以『大智度論』以為:與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初三空一樣:「十八空中,初三空破一切法,后三空亦破一切法」(27)。又如『光贊般若經(jīng)』說:「一切諸法皆無所有,悉為自然[自性]」,是以一切法無性而顯自性!耗υX般若經(jīng)』說:「諸法亦如是無自性,舍利弗!諸法和合生故無自性」。唐譯『大般若經(jīng)』作:「諸法都無和合自性,何以故?和合有法自性空故」(28)。諸法和合生,所以沒有自性,這是無自性 [P186] 的自性空;也與眾緣和合生故無自性,綠起的無自性空相同。但在『般若經(jīng)』中,這還是十八空的一空,把握這一原則而徹底發(fā)揮的,那是龍樹的緣起(無自性故)即空了。
注【29-00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七(大正八?二六九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四二0(大正七?一一二上)。
注【29-002】『大智度論』卷六七(大正二五?五二八中)。
注【29-003】『大智度論』卷一(大正二五?五九下)。
注【29-004】『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三(大正八?四四一下)!耗υX般若波羅蜜鈔經(jīng)』卷三(大正八?五二三中)。
注【29-005】『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八(大正八.六一六上)。
注【29-006】『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九(大正八?六三下)。
注【29-007】『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一(大正八?三0五下)。
注【29-008】『大般若
- 心量、福德與幸福
- 佛法觀察現(xiàn)象探求三層因緣
- 印順長老:學(xué)佛一定要吃素嗎?
- 印順法師: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印順長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
- 佛說人有三特勝,就連天人也不及
- 我終于在臺灣見到了印順導(dǎo)師
- 印順導(dǎo)師:學(xué)佛不一定吃素但吃素卻值得提倡
- 談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煥時代”
- 常不輕菩薩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佛
- 趙樸初先生的佛教和平觀
- 佛性、人性和德性
- 守望星空與道德 個人與社會才有希望
- 文殊菩薩及其學(xué)風(fēng)
- “人間佛教”轉(zhuǎn)型與禪宗在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 生起正信,感恩佛陀--印順法師拜山開示
- 以佛陀的智慧促建和諧世界——泛論禪宗智慧與構(gòu)建和諧世界
- 構(gòu)建“人文佛教”平臺——深圳弘法寺努力探索和踐行現(xiàn)
- 《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規(guī)及唱念規(guī)范》緣起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