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一章 「佛法」

  第一章 「佛法

  第一節(jié) 佛法興起與印度的時代文明

  釋迦牟尼(S/a^kyamuni,以下簡稱「釋尊」)誕生于印度,宣揚「佛法」,為人類開顯了真理與自由的光明。釋尊的出現(xiàn)人間,有他的時節(jié)因緣,也就是印度當(dāng)時的文化環(huán)境,有發(fā)生佛教的可能與需要。說到印度文明,開拓者是西方移來的阿利安A^rya人。古印度文明史的開展,通常分為三期:殖民于五河地方時期,移殖于恒河流域時期,開拓南方時期。移殖恒河Gan%ga^ 時期,約從西元前十世紀(jì)起,為印度文明的燦爛時期;這又可分為三期來說明。

  一、阿利安人向南移殖,以拘羅地方Kuruks!etra為中心,到達(dá)恒曲一帶,這是婆羅門教 Brahmanism所說的「中國」。教典方面,先集出古代傳來(部分新出)的贊歌,為『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三吠陀,吠陀Veda是用于祭祀的贊歌,對祭祀儀式的規(guī)定,祭式及贊詞的意義,更作詳盡記述的,成為『梵書』。那時的教義,確立了婆羅門教的三綱:吠陀天啟,婆羅門至上,祭祠萬能!阜屯犹靻ⅰ故:古代傳下來的宗教贊歌,看作神 [P2] 的啟示,作為神教最有力的權(quán)證!钙帕_門至上」是:神的啟示,分人類為四種階級:祭司的婆羅門Bra^hman!a,武士(王)的剎帝利Ks!atriya,自由工商的吠舍Vais/ya──都是阿利安人,享有宗教的再生權(quán)。非阿利安的原住民,成為被奴役的首陀羅s/u^dra,死了完事,名為一生族。嚴(yán)格的階級,出于神的意思;作為祭師的婆羅門,地位最崇高!讣漓羧f能」是:神與人的關(guān)系,依于祭祠,祭祠為宗教的第一目的。進(jìn)而以為:天神,人,世界,一切因祭而動作,因祭而存在;天神也不能不受祭祠的約束。此外,古代阿闥婆阿耆羅Atharva$n%giras傳來的,息災(zāi),開運,咒詛,降伏的咒法,為一般人民的低級信仰,后來集為『阿婆婆吠陀』。

  二、阿利安人漸向東移殖,恒河中河流出現(xiàn)了毗提訶Videha王朝,首府彌絺羅Mithila^ ,在今恒河北岸。毗提訶不是純正的阿利安人,有悠久的王統(tǒng)傳說。那時拘羅中心的婆羅門,著重于祭祠的事相,努力使他通俗化;而恒河中流,受阿利安宗教文化的熏陶,開展出新的文化,就是古奧義書Upanis!ad。那時,苦行與隱遁者,漸漸多起來。隱遁者不再從事形式的祭祀,不再為衣食勞心,專心于禪思。這種似乎消極的學(xué)風(fēng),不但哲理深入,更有不受祭祀束縛的積極意義。如迦尸Ka^s/i國的阿阇世王Aja^tas/atru,以「梵」brahma教授吠陀學(xué)者跋梨格 Ba^la^ki;毗提訶王庭以祀皮衣Ya^jn~avalkya仙為中心,召開哲理的討論會(1)。奧義書的勃興,由王家領(lǐng)導(dǎo)思想,「婆羅門至上」,不能不退處于受教的地位。奧義書重視真我a^tman [P3] 的智識,祭祀已不再是萬能,所以說:「行祭祀苦行者入天界,于其中輪回;惟住于梵者能得不死」(2)。吠陀也不過是名目的學(xué)問,與真我無關(guān)。奧義書的重要建樹有二:一、真心的梵我論;二、業(yè)感的輪回說。從『梨俱吠陀』的創(chuàng)造贊歌以來,一元傾向的創(chuàng)造神話,經(jīng)理論化而成宇宙的本原,為神秘的大實在。在奧義書中,稱之為「梵」;如顯現(xiàn)為人格神,就是梵天brahman 。有情生命的本質(zhì),稱之為我。在生死歷程中,人類似乎是迷妄的,虛幻的,然探索到自我的當(dāng)體,到底與真常本凈的梵是同一的,所以說「我者梵也」(3)。自我是超經(jīng)驗的純粹主觀,所以是「不可認(rèn)識的認(rèn)識者」;此「唯一不二的主觀,即是梵界,即是最高的歸宿,最上的妙樂」(4)。至于業(yè)感輪回sam!sa^ra說,是在生死的相續(xù)中,依自己的行為──業(yè)karman,造成自己未來的身分,如說:「人依欲而成,因欲而有意向,因意向而有業(yè),依業(yè)而有果」報(5)。奧義書的業(yè)力說,與真我論相結(jié)合!肝摇篂樽陨淼男袨樗拗啤⒕锌`,從此生而轉(zhuǎn)到他生。對照于自我的真凈妙樂,加倍感覺到人生的迷妄與悲哀,因而促成以后解脫思想的隆盛。真我論,為吠陀文化的開展,而業(yè)力說卻是時代的新聲。有人請問死后的歸宿,祀皮衣仙說:「此不可于眾人中說,惟兩人間可傳」(6),所說的就是業(yè)。在當(dāng)時,業(yè)是新說而不公開教授的,所以耆婆利王 Prava^han!a-jaivali對婆羅門阿爾尼Udda^llaka-a^run!i^說:「此(輪回)教,直至今日,婆羅門未曾知之」(7)。這一東方思想,業(yè)力與真我相結(jié)合,而后隨業(yè)輪回中,首陀羅人如此,阿利安 [P4] 誦習(xí)吠陀,也不過如此。反之,如依智而悟真我,首陀羅也能入于不死的梵界。奧義書的精神,顯然存有革新婆羅門教的意義。這是阿利安人文化到達(dá)東方,展開溫和的宗教革新的前奏(8)。

  三、毗提訶王朝沒落了。約在西元前六世紀(jì)初,恒河南岸,以王舍城Ra^jagr!ha為首都的摩竭陀Magadha,建立尸修那伽S/ais/una^ga王朝。摩竭陀也是毗提訶族;而恒河北岸,形成小邦自立。恒河兩岸,雜有非阿利安人的東方,受阿利安文化影響,展開了思想的全面革新,這就是反婆羅門的沙門s/raman!a文化。沙門,本為婆羅門教所規(guī)定的,再生族晚年,過著林棲與隱遁期的名稱。東方不受婆羅門教的限定,不問階級,不問老少,都可以過沙門的生活,因而游行乞食,從事宗教生活的沙門團(tuán),流行起來。當(dāng)時的思想,屬于剎帝利,然沙門不分階級,為種族平等的全人類宗教。沙門團(tuán)很多,佛教稱之為外道的,著名的有六師:富蘭迦葉 Pu^ran!a-ka^s/yapa,末伽黎拘舍羅子Maskari^-gos/a^li^putra,阿夷多翅舍欽婆羅Ajita-kes/akambala ,鳩(羅)鳩陀迦旃延Kakuda-ka^tya^yana,散惹耶毗羅梨子San~jai^-vairat!i^putra,尼干陀若提子Nirgrantha-jn~a^tiputra,六師都是東方的一代師宗,有多少學(xué)眾隨從他(尼干子即耆那教,現(xiàn)在還有不少信徒)。六師有共同的傾向:一、分析人生(宇宙)的要素,大抵是二元論的,是機械的「積集」說。如阿夷陀立五大說:人死了,屬于物質(zhì)的,還歸于地、水、火、風(fēng)(四大);「諸根」──感覺與意識的根源,歸于虛空。人的生死,不過是五大的集散。末伽黎 [P5] 以為:地、水、火、風(fēng)、空、苦、樂、生、死、得、失、命(自我),為宇宙(人生)的根本要素。鳩鳩陀立七要素說:地、水、火、風(fēng)、苦、樂、命(或加虛空為八)。尼干子立六根本事:命,法(動)、非法(靜止)、時、空、四大。二、論到事物的認(rèn)識時,散惹耶是這樣的:如有人問有無后世,他是不以為有的,也不以為無的,不反對別人說有說無,自己卻不說是非有非無的。他的真意不容易明了,所以佛教稱之為不死矯亂論Amara^vikkhepa。末伽黎以為一切都可說,可從三方面去說:可以說是,可以說不是,也可以說也是也不是:這恰好與散惹那對立。尼干子立或然主義,以為同一事物,可從七方面去說:如一、瓶是實;二、瓶非實;三、瓶也實也非實;四、瓶不可說;五、瓶實不可說;六、瓶非實不可說;七、瓶也實也非實不可說。新宗教的思辨,多少了解事物的相對性(似乎否認(rèn)真理的懷疑論)。三、論到行為的善惡時,阿夷多以生死為五大的集散,否定善惡業(yè)力(輪回)的存在。富蘭那是無因論者,以為生死雜染與清凈解脫,非人類意欲的產(chǎn)物,實為偶然。末伽黎為必然論者,以為生死輪回的歷程,有一定的時劫,人類對解脫沒有絲毫的力量。鳩鳩陀為要素不滅說,以為殺生并不損害任何物,無所謂殺生。這四說,似乎都達(dá)到了善惡業(yè)果的否定。然六師都是沙門,過著出家的,游行乞食的生活,到底為了什么,要過這樣的宗教生活呢?如尼干子,以「業(yè)」為自我[命]不能解脫的要素,所以要以嚴(yán)格的苦行來消滅宿業(yè),防止新業(yè)。在「內(nèi)的苦行」中,有禪定。末伽黎初從尼干子派分出,信仰 [P6] 輪回與解脫,但認(rèn)為必然而有一定期限的,所以今生的行為,什么都與解脫無關(guān)。他的生活,也有苦行、禁食等行為,有時卻又飽食、美食。他說「淫樂無害,精進(jìn)無功」,耆那教指責(zé)他為婦女的奴隸。這應(yīng)該是適應(yīng)情趣、境遇,什么都不勉強,過著任性隨緣的生活。真能任性隨緣,現(xiàn)生自在,非有相當(dāng)?shù)?a href="/remen/dingli.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定力不可。散惹耶的不知主義,似乎是懷疑真理,其實是了解認(rèn)識的相對性,所以「中止認(rèn)識」,而想直下忘念去體驗真理。從忘念去體驗,當(dāng)然是重于禪定的。富蘭那為偶然論者,主觀的意欲及依此而有的行為,對輪回與解脫來說,都是無關(guān)的,解脫可于無意中得之。他與鳩鳩陀與末伽黎的學(xué)說有關(guān),都被稱為邪命派A^ji^vaka,那他當(dāng)然會傾向于任性隨緣的生活。阿夷多,或者以為是唯物論的,感覺論的,以快樂的滿足為目的,這應(yīng)該是不對的!如以享樂為目的,怎么會度著出家乞食的生活?他的名字,有「毛發(fā)衣」的意思,可見是過著極簡單生活的學(xué)派。過著極簡陋的生活,不受物欲的干擾,而求現(xiàn)生精神生活的解脫自在,這不會是修苦行的,但可能修習(xí)禪定。總之,六師的宗教生活,是修定主義,苦行或是任性的隨緣,以求人生苦迫(現(xiàn)生或來生)的解脫(9)。

  神意論者,定命論者,無因的偶然論者,道德的引起懷疑,行為又或苦或樂趨于極端。時代的思想界,活躍而陷于混亂。釋尊適應(yīng)于這一情形,在理性與德行的基礎(chǔ)上,后來居上,建立實現(xiàn)解脫的正道。 [P7]

  注【1-001】『布利哈德奧義書』(二.一、三.六)。

  注【1-002】『圣德格耶奧義書』(二.二三,一)。

  注【1-003】『布利哈德奧義書』(一.四,一0)。

  注【1-004】『布利哈德奧義書』(二.四,一三、四.三,三二)。

  注【1-005】『布利哈德奧義書』(四.四,五)。

  注【1-006】『布利哈德奧義書』(三.二,一三)。

  注【1-007】『布利哈德奧義書』(六.二)。

  注【1-008】以上參考木村泰賢、高楠順次郎『印度哲學(xué)宗教史』。

  注【1-009】參閱『長阿含經(jīng)』(二七)『沙門果經(jīng)』;『長部』(二)『沙門果經(jīng)』。宇井伯壽『印度哲學(xué)研究』第二。

  第二節(jié) 釋尊略傳

  佛教是釋尊所創(chuàng)立的。釋尊在人間自覺覺他的行跡,深入人心,傳說于僧伽sam!gha及民間。有關(guān)釋尊的事跡,主要的出于「律」部。一、為了說明僧伽的成立,敘述釋尊的出家,修行,說法;到成佛第六年,回迦毗羅衛(wèi)Kapilavastu省親,教化釋族止。后來加上誕生因緣(或更早些),集成佛傳。這部分,「摩訶僧祗師名為大事;薩婆多師名此經(jīng)為大莊嚴(yán);迦葉維師名 [P8] 佛往因緣;曇無德師名為釋迦牟尼佛本行;尼沙塞師名為毗尼藏根本」(1)。二、釋尊晚年,作最后游行,到拘尸那Kus/inagara入涅槃。起初也屬于「律」部,如『有部毗奈耶雜事』所說;『大毗婆沙論』也說:「如大涅槃,持律者說」(2)。這部分,又增補而集為『游行經(jīng)』(南傳名『大般涅槃經(jīng)』),編入『長阿含』。這二部分集合起來,如『佛所行贊』,『佛本行經(jīng)』等,為現(xiàn)存佛傳的全部。但回國省親以后,最后游行以前,三十多年的化跡,雖有無數(shù)的片段傳說,卻缺乏前后次第的敘述!

  關(guān)于釋尊出世的年代,由于印度古代缺乏精確的信史,很難下一定論。 經(jīng)近代的研究,阿育王As/oka已有相當(dāng)明確的年代可考,也就有了論定釋尊年代的可能性。因為佛教界的傳說,阿育王是佛滅多少年登位的,依此可推定釋尊在世的年代。阿育王登位,學(xué)者間仍有二.三年的出入,今姑依西元前二七一年登位說。但佛教界異說紛紜,古老的傳說有三:一、說一切有部 Sarva^stiva^din等說,如『十八部論』說:「佛滅度后百一十六年,地名巴連弗,時阿育王王閻浮提」(3)。依此說,佛滅于西元前三八七年;生年八十,釋尊應(yīng)生于西元前四六七年。二、南傳赤銅鍱部Ta^mras/a^t!i^ya的傳說,如『善見律毗婆沙』說:「阿育王自拜為王,從此佛涅槃已二百一十八年」(4)。依此說,釋尊入滅于西元前四八九年,生于前五六九年。三、清辨Bhavya 的『異部精釋』說:「佛世尊無余涅槃后,經(jīng)百六十年,俱蘇摩弗羅城,達(dá)摩阿育王支配帝國」 [P9] (5),這可能是上座部的傳說。依此說,釋尊于西元前四三一年入滅,生于前五一一年!赴倭辍拐f,過去也有譯出,但總以為是「百十六年」的誤寫,不受重視,其實是古說之一!赴偈辍埂概c百六十年」,可能本為一說,因誤而分為二說,如「百八法門」,被誤為「八百法門」那樣。部分學(xué)者,以赤銅鍱部說為可信;有的以『眾圣點記』為證。在每年自恣、誦戒后,在『戒經(jīng)』加上一點,年年如此,有幾點就是佛滅幾年:說得似乎信而有據(jù)。其實,印度早期,并沒有書寫「戒本」(西元五世紀(jì),手寫的戒本還不多),自恣誦戒后,在那里去下這一點!這三說都是古老傳說,說到阿育王登位于佛滅多少年。這里提出這三說,不能詳為考論,但我覺得:阿育王登位于佛滅百六十年,也許更近于事實。

  釋尊是釋迦S/a^kya族。釋族的所住地,在今尼泊爾Nepal南境的羅泊提Ra^pti河?xùn)|,盧呬尼Rohin!i^,今Koha^na河兩岸,傳說有十城。盧呬尼河西北的迦毗羅衛(wèi),是釋尊的父王──凈飯王S/uddhodana所治理的,在今尼泊爾的Tilorakot地方。從釋族的住地,沿雪山Hima^laya向東,藍(lán)莫Ra^magra^ma是拘利Koli族,拘利族是與釋族通婚嫁的。再向東,到拘尸那──釋尊的涅槃處,這里是末羅Malla──「力士」族。向南到毗舍離 Vais/a^li^,這一帶是跋耆Vr!ji──「金剛」族。跋耆有八支族,領(lǐng)導(dǎo)的貴族名梨車 Licchavi。還有酥摩Hima^族,是尼泊爾一帶的民族。這些東方民族,都與釋族相近。如釋尊 [P10] 的堂弟阿難A^nanda,被稱為「毗提訶牟尼Videhamuni」。釋尊被婆羅門稱為Vais/a^li^ka,也就是毗舍離人。波夷那或作波婆Pa^va^,是佛受純陀Cunda最后供養(yǎng)的地方。七百結(jié)集時,波夷那比丘竟這樣說:「世尊出在波夷那國,善哉大德!當(dāng)助波夷那比丘」(6)。跋耆比丘等,對釋族是認(rèn)為同一族系的。在佛教的傳說中(除使用梵語的說一切有部),釋族是從東方,沿雪山而向西方遷移的民族,與跋耆族等是大同族,所以『長阿含經(jīng)』,有六族──「釋種,俱利,冥寧,跋祇,末羅,酥摩」奉佛的傳說。釋尊的時代,恒河Gan%ga^南岸,以王舍城為首都的摩竭陀,興盛起來;而在西進(jìn)最前端的釋族,與舍衛(wèi)城S/ra^vasti^為首都的(北)憍薩羅Kos/ala^ 國毗連。事實上,當(dāng)時的釋族,已成為憍薩羅的附庸。憍薩羅代表阿利安(或準(zhǔn)阿利安)人,而摩竭陀是六師流行,代表抗拒西方宗教的中心。釋迦族是東方的,卻是接近西方的,這是有助于理解釋尊的立場,不落二邊的思想特性(7)。

  釋尊姓瞿曇Gautama,名悉達(dá)多Siddha^rtha,是迦毗羅衛(wèi)凈飯王的王子,母親名摩訶摩耶Maha^ma^ya^,誕生于嵐毗尼Lumbini^園,在今尼泊爾的Tarai地方。誕生七天,摩耶夫人就去世了,所以釋尊是由姨母摩訶波阇波提Maha^praja^pati^撫育長大的。生在王家,從小就被稱許為:「若當(dāng)出家,成一切種智;若在家者,成轉(zhuǎn)輪王」(8)。轉(zhuǎn)輪王Cakravarti-ra^ja ,是不以武力,不為民族移殖,經(jīng)濟掠奪,而是為了以十善教化,使世間過著和平、繁榮、安樂 [P11] 、統(tǒng)一的仁王(9)。一切種智sarvatha^-jn~a^na就是佛buddha,佛是徹悟人生實相,闡揚正法的教化,而使人實現(xiàn)真平等與大自在。在當(dāng)時,宗教的思想,趨于極端;而政治上,以強凌弱而進(jìn)行兼并。所以,輪王是人類新的政治要求,佛是人類新的宗教仰望:釋尊是出生于這樣的時代。

  釋尊少年時代,受到王家的良好教育。娶了耶輸陀羅Yas/odhara^為妃,生兒名羅!7畝羅 Ra^hula,過著王家的尊榮,優(yōu)越富裕的享受。然而釋尊卻起了不滿現(xiàn)實的意念,傳說是:一、由于在田野里,見到農(nóng)耕而引起的,如『佛所行贊』說:「路傍見耕人,墾壤殺諸蟲,其心生悲惻,痛逾刺貫心。又見彼農(nóng)夫,勤苦形枯悴,蓬發(fā)而流汗,塵土坌其身。耕牛亦疲困,吐舌而急喘。太子性慈悲,極生憐憫心」(10)。釋尊見到貧農(nóng)(或是農(nóng)奴)的勞苦而不得休息,眾生的互相殘害,不覺慈憫心起,因而在樹下作深長的靜思。二、由于外出游行,見到老年的龍鐘艱苦,病人的病患纏綿,死人的形容變色,而深感人生的無常。在當(dāng)時解脫vimoks!a的宗教風(fēng)氣下,二十九(或說「十九」)歲時離家國而去,過著出家的沙門s/raman!a生活,以求得究竟的解脫。

  出家的沙門行,為東方新宗教的一般情形。然依佛法說:「家」為男女互相占有,物質(zhì)私有的組合;依此發(fā)展下去,人世間的相侵相爭,苦迫不已(11)。出家,只是為了勘破自我,舍卻我所有的,以求得解脫的生活。為了求得解脫,向南游行,參訪了阿羅邏伽羅摩A^ra^d!a-ka^la^ma, [P12] 郁頭羅摩子Udrakara^ma-putra,學(xué)習(xí)高深的禪定。但學(xué)成了,卻不能得到解脫,所以又到優(yōu)樓頻螺Uruvilva^村,專修苦行。調(diào)息、止息,節(jié)食,斷食,這樣的精嚴(yán)苦行,頻臨死亡邊緣,還是不能解脫 ;這才舍棄了苦行,恢復(fù)正常的飲食。這樣,舍棄王家的欲樂生活,又舍棄了禪定、苦行的生活;學(xué)習(xí),了解而又超越他,踏上又一新的行程。

  釋尊受牧女的乳糜供養(yǎng),在尼連禪Nairan~jana^河中沐浴,身體漸康復(fù)了。這才到河?xùn)|,在現(xiàn)在的佛陀伽耶Buddhagaya^,敷草作座,于樹下禪思。立誓說:「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是身,終不起此座」(12)。起初修習(xí)四禪,在禪定中正觀緣起prati^tya-samutpa^da ,終于證覺緣起的寂滅vyupas/ama,超脫一切障礙而成佛。釋尊表達(dá)其自覺解脫的信念,如『五分律』說:「一切智為最,無累無所染;我行不由師,自然通圣道。唯一無有等,能令世安穩(wěn)」(13)。釋尊修證的內(nèi)容,稱為「古仙人之道」,「古王宮殿」(14)。釋尊無師自悟,是獨到的創(chuàng)見,而其實是無分于古今中外,圣者所共由共證的,永恒普遍的大道!佛法是與神教不同的,佛不是神,也不是神的兒子或使者,佛是以人身而實現(xiàn)正覺解脫的圣者。佛教不是神教那樣的,以宗教為「神與人的關(guān)系」,而是人類的徹悟,體現(xiàn)真理,而到達(dá)永恒的安樂、自在、清凈。佛是人,人間的「勇猛」、「憶念」、「梵行」,神(天)界不及人類多多(15)。所以究竟成佛,不是天神,也不在天上,惟有在人間,所以釋尊說:「我今亦是人數(shù)」;「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 [P13] 而得也」(16)。釋尊成佛后,四十五(或作「四十九」)年間,踏遍了恒河兩岸,化導(dǎo)人類,不是神教那樣的,化作虹光而去。釋尊是真正的「父母所生身,直登大覺位」;「即人成佛」,創(chuàng)開人類自己的宗教。

  釋尊成佛后,曾作七七日的禪思,享受解脫的法樂。釋尊感到正法saddharma的深奧,眾生sattva的愛著,而有不想說法的傳說,如『彌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一五(大正二二.一0三下)說:

  「我所得法,甚深微妙,難解難見,寂寞無為,智者所知,非愚所及。眾生樂著三界窟宅 (17);,集此諸業(yè),何緣能悟十二因緣甚深微妙難見之法!又復(fù)息一切行,截斷諸流,盡恩愛源,無余泥洹,益復(fù)甚難!若我說者,徒自疲勞」。

  佛法是甚深的,但不是世俗學(xué)問的精深,而是眾生本性(獸性、人性、神性)的癥結(jié)[窟宅],不容易突破,也就難于解脫。傳說:自稱人類、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最高神(印度名為「梵天」) A 殷勤的請佛說法:眾生的確難以度脫,但也有利根而可能達(dá)成解脫的。釋尊這才到迦尸Kasi 國的波羅奈Va^ra^n!asi^,今Benares,為五(位)比丘初轉(zhuǎn)*輪。傳說輪王治世,有「輪寶」從空而行;輪寶飛到那里,那里的人就降伏而接受教令。釋尊依八正道a^rya$s!t!a$n%gika-ma^rga 而成佛,八正道就是法,所以說:「正見是法,乃至……正定是法」(18)。 釋尊依八正道成佛,為 [P14] 眾生說法,弟子們依法修行,八正道也就出現(xiàn)于弟子心中。從佛心而轉(zhuǎn)到弟子心,降伏一切煩惱,如輪寶那樣的從此到彼,降伏一切,所以名為轉(zhuǎn)*輪。*輪,是以「八支正道」為體的(19)。釋尊與五比丘共住,開始僧伽sam!gha的生活──法味同嘗,財味共享(20)。不久,隨佛出家的弟子,已有一百多人,釋尊囑付他們?nèi)シ诸^教化:「汝等各各分部游行!世間多有賢善能受教誡者!T比丘受教,分部而去」(21)。釋尊所宣揚的正法,迅速的發(fā)展。第二年,游化到王舍城,得到頻婆沙羅王Bimbisa^ra的歸依。佛的二大弟子,舍利弗S/a^riputra與大目犍連 Maha^maudgalya^yana,也加入釋沙門的僧伽。那時,出家弟子已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了。釋尊「以法攝僧」,使出家眾過著「和樂清凈」的集體生活。僧伽是「眾」,是有組織的集合。在僧伽中,人人平等,依德化的法治──戒律而住。彼此間互相警策,互相教誡,互相勉勵,在和── 團(tuán)結(jié),樂──身心安樂,清凈──健全的僧伽里,努力于修證及教化的活動。釋尊曾勸優(yōu)波離 Upa^li住在僧中,勸大迦葉Maha^ka^s/yapa放棄頭陀行而來僧中住。離眾的精苦行,受到當(dāng)時(東方)摩竭陀與央伽An%ga民間的崇敬,但釋尊戒律的精神,是集體的僧伽;僧伽是佛法在人間的具體形象。釋尊一直在恒河兩岸,平等的施行教化。五十多歲后,體力差些,雖也游行教化,但多住在舍衛(wèi)城。

  佛與弟子們的長期教化,佛法是相當(dāng)興盛的。但在釋尊晚年,也有些不幸事件,世間就是這 [P15] 樣的!一、提婆達(dá)多Devadatta的「破僧」──叛教:在僧伽中,釋族與釋族關(guān)系密切的東方比丘,覺得佛法是我們的。釋尊的堂弟提婆達(dá)多,有了領(lǐng)導(dǎo)僧眾的企圖,但得不到釋尊的支持。依釋尊的見解,佛法不是種族的、國家的,而是世界全人類的,不應(yīng)該以某一種族為主體。釋尊曾說:我不攝受眾,亦無所教令(22)。釋尊不以統(tǒng)攝的領(lǐng)導(dǎo)者自居,也不交與大弟子領(lǐng)導(dǎo),何況提婆達(dá)多!因此,提婆達(dá)多索性與五百初學(xué)比丘,脫離佛法而自立教誡,說苦行的「五法是道」。在這破僧事件中,釋尊受到了石子打擊而足指出血。雖由舍利弗與目犍連說法,而使初學(xué)者回歸于佛法的僧伽,而教團(tuán)分裂的不幸,將影響于未來(23)。二、釋迦族被滅:釋族早已成為憍薩羅的附庸,在釋尊晚年,終于為憍薩羅軍隊所毀滅。釋族地小而人少,在強鄰的兼并政策下,是無可奈何的事。目睹祖國與親族的不幸,釋尊也不能不有所感吧!三、舍利弗與大目犍連入滅:舍利弗與大目犍連,稱「雙賢弟子」;在釋尊晚年,游化各方,使佛法得到正常的開展。但不幸,目犍連為婆羅門所襲擊,傷重而死;舍利弗也回故鄉(xiāng)入滅了!對佛法的開展,是不幸的,如『雜阿含經(jīng)』說:「若彼方有舍利弗住者,于彼方我[釋尊]則無事」;「我觀大眾,見已虛空,以舍利弗、大目犍連般涅槃故。我聲聞[弟子],唯此二人善能說法,教誡教授」(24)。晚年的不幸事件,接踵而來,釋尊始終以慈忍理性來適應(yīng),這就是世間呀!

  釋尊八十歲那年,在毗舍離安居。身體衰弱有病,自已說如「朽車」那樣。安居三月終了, [P16] 率領(lǐng)阿難等比丘,向北方游行。在波婆,受純陀的供養(yǎng)飲食,引起病勢的急劇變化。勉力前進(jìn)到拘尸那,就在這天半夜里,釋尊在娑羅雙樹間般涅槃parinirva^n!a了。將入涅槃前,身體極度虛弱,還化度須跋陀羅Subhadra為最后弟子。諄諄的教誨弟子:「我成佛來所說經(jīng)戒(法), [毘奈耶],即是汝護(hù),為汝等(怙)恃」(25);不要以為世尊涅槃,就沒有依怙了!钢T行是壞法,精進(jìn)莫放逸,此是如來最后之說」(26)。諸行是無常的,必然要滅壞的,佛的色身也沒有例外。最要緊的,是依佛所說而精進(jìn)修行,所以說:「我諸弟子展轉(zhuǎn)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27) !人間的佛陀入涅槃,也就是去世了。眾生是生死死生,無限的流轉(zhuǎn),正覺而得究竟解脫的入涅槃,又是怎樣呢?大迦旃延Maha^ka^tya^yana對婆蹉Va^tsi^種說:不可說如來死后是有的,也不可說死后是無的,說死后也有也無,或非有非無,都是不可這樣說的(28)。那死后怎樣呢?「惟可說為不可施設(shè),究竟涅槃」(29)。涅槃是超越的,不能以世間的存在或不存在來表示。這不是分別言語所可及的,只能說:無限的生死苦迫是徹底的解脫了。

  注【2-001】『佛本行集經(jīng)』卷六0(大正三.九三二上)。

  注【2-002】『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五──三九(大正二四.三八二下──四0二下)!喊⑴_(dá)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六(大正二七.六六0上)。

  注【2-003】『十八部論』(大正四九.一八上)!翰繄(zhí)異論』(大正四九.二0上)。 [P17]

  注【2-004】『善見律毗婆沙』卷一(大正二四.六七九下)。『一切善見律注序』(南傳六五.五五)。

  注【2-005】多氏『印度佛教史』譯者附注所引(寺本婉雅日譯本三七五)。

  注【2-006】『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七0中)。

  注【2-007】參閱拙作『佛教之興起與東方印度』(『妙云集』下編三『以佛法研究佛法』五0──七0)。

  注【2-008】『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卷一(大正三.六二六下)。

  注【2-009】『長阿含經(jīng)』(三0)『世記經(jīng)』(大正一.一一九中──一二一上)。

  注【2-010】『佛所行贊』卷一(大正四.八下)。

  注【2-011】『長阿含經(jīng)』(三0)『世記經(jīng)』(大正一.一四七下──一四八下)。

  注【2-012】『方廣大莊嚴(yán)經(jīng)』卷八(大正三.五八八上)。

  注【2-013】『彌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一五(大正二二.一0四上)。

  注【2-014】『雜阿含經(jīng)』卷一二(大正二.八0下)!合鄳(yīng)部』(一二)「因緣相應(yīng)」(南傳一三.一五四)。

  注【2-015】『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引經(jīng)(大正二七.八六七下)。

  注【2-016】『增壹阿含經(jīng)』(二六)「四意斷品」(大正二.六三七中)。(三四)「等見品」(大正二.六九四上)。

  注【2-017】『相應(yīng)部』(六)「梵天相應(yīng)」,作「眾生樂阿賴耶,欣阿賴耶,!6槱阿賴耶」(南傳一二.二三四)。

  注【2-018】『雜阿含經(jīng)』卷二八(大正二.二0二下)。

  注【2-019】『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一八二(大正二七.九一一中)。 [P18]

  注【2-020】『四分律』卷三二(大正二二.七八九上)。

  注【2-021】『彌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一六(大正二二.一0八上)。『赤銅鍱部律』「大品」(南傳三.三九──四0)。

  注【2-022】『長阿含經(jīng)』(二)『游行經(jīng)』(大正一.一五上)。『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jīng)』(南傳七.六七)。

  注【2-023】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六章(三一六──三一八)。

  注【2-024】『雜阿含經(jīng)』卷二四(大正二.一七七上)。

  注【2-025】『長阿含經(jīng)』(二)『游行經(jīng)』(大正一.二六上)。

  注【2-026】『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jīng)』(南傳七.一四四)。『長阿含經(jīng)』(二)『游行經(jīng)』(大正一.二六中)。

  注【2-027】『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jīng)』(大正一二.一一一二中)。

  注【2-028】『雜阿含經(jīng)』卷三四(大正二.二四四下──二四五上)。

  注【2-029】『本事經(jīng)』卷三(大正一七.六七八上)。

  第三節(jié) 中道正法

  釋尊本著現(xiàn)等覺abhisam!bodhi的自證,為人類說法,提供了不共世間的正道。佛法不 [P19] 是重信仰的,他力的,神秘的,也不是學(xué)問的,而是從現(xiàn)實人生著手的正道,從正道的修行中得解脫。釋尊為五比丘初轉(zhuǎn)*輪dharma-cakra-pravartana,首先提出了中道m(xù)adhyama^pratipad ,如『赤銅鍱部律』「大品」(南傳三.一八──一九)說:

  「諸比丘!世有二邊,出家者不應(yīng)親近。何等為二?于諸欲愛欲貪著事,是下劣,卑賤,凡夫所行而非圣賢,無義相應(yīng)。自煩苦事,是事非圣賢法,無義相應(yīng)。如來舍此二邊,依中道而現(xiàn)等覺, 眼生,智生,寂靜,證智,正覺,涅槃所資」!钢T比丘!何謂如來現(xiàn)等覺,眼生,智生,寂靜,證智,正覺,涅槃所資之中道?即八圣道: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jìn),正念,正定」(1)。

  當(dāng)時印度民間的風(fēng)尚,有的貪著欲樂,主要是在家的婆羅門Bra^hman!a;有的過著苦行 dus!kara-carya^^生活,主要是出家的沙門s/raman!a。極端的傾向,是不正常的。釋尊揭示「中道」,對時代的一切,是攝取精英而吐棄糟粕。對西方傳統(tǒng)的婆羅門教,幾乎全部的否定了。如所說的創(chuàng)造主──梵天,釋尊批評為:「若彼三明婆羅門無有一見梵天者,若三明婆羅門先師無有見梵天者,又諸舊大仙──三明婆羅門阿咤摩等亦不見梵天者,當(dāng)知三明婆羅門所說(梵天)非實」(2)!歌笾綶婆羅門]自高,事若干天[神],若眾生命終者,彼能令自在往來善處,生于天上」(3)。不問人的行為如何,以信神及祈禱為生天法門,批評為如投石到水中,而在岸上祈禱,希 [P20] 望大石的浮起來。祭祀,特別是犧牲的血祭,釋尊以為:「若邪盛大會,系群少特牛、水特、水 !5杇,及諸羊犢,小小眾生悉皆殺傷;逼迫苦切仆使作人,鞭笞恐怛,悲泣號呼!堑刃笆⒋髸,我不稱嘆」;「種種供養(yǎng),實生于罪」(4)。所以當(dāng)時人說:「沙門瞿曇呵責(zé)一切祭法」。至于『阿闥婆吠陀』的咒法,占卜等迷信,「沙門瞿曇無如是事」(5)。這只是愚人的迷信,所以「見(真)諦人信卜問吉兇者,終無是處!鷺O苦……乃至斷命,從外(道)求……一句咒… …百千句咒,令脫我苦……,終無是處」(6)。 真正體見真諦的智者,是不會從事這類迷妄行為的。徹底的說:「幻法,若學(xué)者令人墮地獄」(7)?傊,因神權(quán)而來的祈禱,祭祀,咒術(shù),給以徹底的廓清。對于四姓階級,是社會發(fā)展中的分工,無所謂優(yōu)劣(8)。假借神權(quán)而來的階級制,「如有人強與他肉而作是說:士夫可食,當(dāng)與我直」(9)!這種人為的階級制,是沒有接受義務(wù)的。但有關(guān)人生道德,婆羅門稱之為法dharma的──正常生活,善良風(fēng)俗,釋尊攝取他,使他從神權(quán)與階級不平等中脫離出來。破除神權(quán)與階級制,祭祀與咒法,把人類的合理生活,確立于社會關(guān)系,彼此應(yīng)盡的義務(wù)上(10),顯出了「人間佛教」的特色。奧義書Upanis!ad的思想,如依業(yè)karman而有輪回,依智jn~a^na而得解脫,釋尊大致是看作事實的;但生死的根源,是煩惱kles/a。釋尊是東方的,所以理性是出發(fā)于現(xiàn)實,不是形而上的玄想。徹底的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而否定常、樂的真我a^tman。也就因此,不是見真我以契入梵界,而是從無 [P21] 我nira^tman以契入正法。因奧義書而來的苦行與瑜伽yoga,釋尊曾修學(xué)而又舍棄了。攝取他的精義,用作修證的方便,而不落入苦行與修定主義。釋尊所說的正法,是東方的,如重現(xiàn)實,重變化,重自由思考;主張種族平等,反對吠陀Veda權(quán)威,與東方沙門團(tuán),采取一致的立場。然而,一、抨擊極端的縱欲與苦行,唱導(dǎo)不苦不樂的中道說(11)。二、對阿耆多 Ajita-Kes/akambala「命即是身」的斷滅論;尼干子Nirgrantha-jn~a^tiputra等「命異身異」的二元論;「色(心)是我,無二無異,常住不變」的梵我論,一一的破斥,而宣揚無常、無我的緣起中道。三、對于否定道德,否定真理的傾向,釋尊舉揚正法saddharma──中道行,如實理,究竟涅槃,給以「法性、法住、法界」的意義。這是道德與真理的肯定,實現(xiàn)絕對的理想。 釋尊從自覺的圣境里,陶鑄東西印度文明,樹立中道的宗教。

  中道行,是正見samyag-dr!s!t!i為先導(dǎo)的圣道a^ryama^rga的實踐。圣道的內(nèi)容,釋尊隨機說法,有種種組合,主要的有七類,總名為三十七菩提分法saptatrim!s/ad-bodhipa^ks!ika^-dharma 。其中根本的,是八正道a^rya$s!t!a$n%gika-ma^rga:正見,正思惟samyak-sam!kalpa ,正語samyagva^c,正業(yè)samyak-karma^nta,正命samyag-a^ji^va,正精進(jìn) samyagvya^ya^ma,正念samyak-smr!ti,正定samyak-sama^dhi。正見是正確的知見;正思惟是正確的思考,引發(fā)出離的意愿;正語是正當(dāng)?shù)恼Z文(及書寫文字);正業(yè)是正當(dāng)?shù)纳眢w行為;正 [P22] 命是正當(dāng)?shù)慕?jīng)濟生活;正精進(jìn)是離惡行善的正當(dāng)努力;正念是純正的專心一意;正定是純正的禪定。圣道是以正見為先的,這是說:人生世間的無限苦逼,相對的改善或徹底解脫,惟有從正確的理解問題去解決,不是憑傳統(tǒng)信仰,想象,或某些神秘經(jīng)驗所能達(dá)成的。我們的身心自體,釋尊分別為:重于心理分別的是五蘊pan~ca-skandha;重于生理分別的是六處s!ad!-a^yatana ;重于物理分別的是六界s!ad!-dha^tava。身心自體,不外乎蘊、界、處。身心的活動情形,是現(xiàn)實的存在,需要有所了解。身心的或苦或樂,不是神所規(guī)定的,不是宿世命定的,也不是偶然的,一切都是依于因緣nida^na而如此的。論到這些問題,釋尊曾這樣說:「苦樂(苦樂是當(dāng)前的感受,也是現(xiàn)生的苦樂報體)從緣起生」;「我論因說因」(12)。現(xiàn)實身心充滿了無限的苦惱,這是由于處身現(xiàn)實人間,受到身心變化──「生」、「老」、「病」、「死」;自他聚散── 「愛別離」,「怨憎會」;物我關(guān)系不協(xié)調(diào)──「求不得」而來的。進(jìn)一步說,現(xiàn)實的身心活動 ──內(nèi)在的知、情、意作用,表現(xiàn)于外的身、語行為,相互影響而有苦有樂的。生死邊事,釋尊大分為三類:「煩惱」是知情意的惑亂;「業(yè)」是行為與行為的潛力;「苦」duh!kha是身心自體。生死苦迫,以煩惱的無明avidya^、愛tr!s!n!a^為先,而實一切都是依于因緣的。釋尊沒有提出什么形而上的實體,或第一因來說明眾生世間的開展,而只是從因緣關(guān)系去理解問題,也就依因緣去解決問題。這就是不共世間的中道,如『雜阿含經(jīng)』卷一二(大正二.八五下)說: [P23] 「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于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 D至(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則行滅,及至純大苦聚滅」(13)。

  這是著名的中道緣起prati^tya-samutpa^da說。 有──存在的,生起的,世間的一切,都依于因緣──種種關(guān)系,條件、因素而有而生的。依因緣有而有的,也就依因緣無而無,依此而確知生死解脫的可能性。有、無、生、滅──一切都依因緣而如此的,就是不落二邊,恰到好處的中道。這是緣起說的基本法則:

  圖片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眾苦集起(流轉(zhuǎn))

  緣起─┤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眾苦息滅(解脫)

  緣起,依緣有而有的,是生死苦的集起samudaya;依緣無而無的,是生死苦的息滅 nirodha?嗑鄣闹瓜,實現(xiàn)了涅槃nirva^n!a寂靜。生死與涅槃,都是依緣起而如此的,佛弟子也就依緣起生滅的如實知yatha^bhu^ta-jn~a^na而得解脫。如實知緣起而能得解脫的,是正見為先的圣道的實踐。圣道與緣起的如實知,綜合的說,就是四諦catva^ry-a^rya-satya^ni── 苦duh!kha,集samudaya,滅nirodha,道m(xù)a^rga,在「佛法」的開展中,四諦說日 [P24] 漸重要起來。四諦的苦與集,是世間因果;滅與道,是出世間因果。這樣的分類敘述,對一般的開示教導(dǎo),也許要容易領(lǐng)解些吧!但世出世間的一貫性,卻容易被漠視了!從現(xiàn)實身心去觀察,知道一切起滅都是依于因緣的。依經(jīng)說,釋尊是現(xiàn)觀abhisamaya緣起而成佛的。釋尊依緣起說法,弟子們也就依緣起(及四諦)而得解脫。所以在「佛法」中,緣起是最普遍的法則,如『阿毗達(dá)磨法蘊足論』卷一一,引經(jīng)(大正二六.五二五上)說:

  「云何緣起?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如是便集純大苦蘊。苾芻當(dāng)知!生緣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住、法界!酥翢o明緣行,應(yīng)知亦爾」。 「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是名緣起」(14)。

  緣起,是佛出世也如此,不出世也如此,佛不過發(fā)見、現(xiàn)證了緣起,方便的教導(dǎo)弟子而已。緣起是「法」的又一內(nèi)容,所以經(jīng)中多方面表示緣起的意義。如法住dharma-sthitita^,是說緣起是確立而不可改易的;法界dharma-dha^tu,緣起是一切的因性;法性dharmata^,緣起是自然(客觀性)如此的;法定dharma-niya^mata^,緣起是決定(各安自位)而不亂的;諦satya,緣起是如實不顛倒的;如tathata^,緣起是如此如此而不變異的。這一切,都表 [P25] 示了緣起的如實性──「法」。

  說到緣起,無明緣行……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是有代表性的十二支說。釋尊說緣起,不一定是十二支的;愛,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五支說,應(yīng)該是最簡要的。為了「愛」也依因緣而有,所以開展出九支說,十支說,十二支說等。五支說中,老死、憂悲苦惱是苦,愛是苦的原因,苦的集起。上面說到,釋尊感到佛法太深,不想說法,問題在「眾生樂著三界窟宅」。在『相應(yīng)部』中,作「樂阿賴耶,欣阿賴耶,!6槱阿賴耶」(說一切有部加「愛阿賴耶」)。阿賴耶a(chǎn)^laya,譯義為窟、宅、依處、藏;在『阿含經(jīng)』里,也是愛著的一類。聯(lián)想到四諦中集諦的內(nèi)容,是:「(愛),后有愛,貪喜俱行,彼彼喜樂」。愛、樂、欣、!6槱、貪、阿賴耶,以不同名字(約義多少不同)而表示同一內(nèi)容,這就是生死不已的癥結(jié)所在。淺顯的說,沒有得到的要得到他,得到了又怕失去;沒有得到的生怨恨心,瞋恨是愛的反面,沒有愛那會有瞋恨呢!愛著的意義是深廣的,如染著了就受到系縛,隨內(nèi)身、外境的變動而苦惱不已。世間的喜樂,不永久,不穩(wěn)定,終歸于消失。徹底的說,世間的或苦或樂,一切是無可奈何的苦樂不已,終究是苦。眾生為什么愛著?由于愚昧無知──無明。無明是蒙昧的意欲,與愛不相離,是生死眾生的通病。無明與愛是煩惱根本,因煩惱而起(善惡)業(yè),因業(yè)而感苦果──身心自體又愛染不已,苦惱不了。在緣起的正見中,知一切依緣起,也就能知一切法的無常性anityata^。無常的,所 [P26] 以是不可保信,不安穩(wěn)的,也就是苦。如『雜阿含經(jīng)』說:「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受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15)。是無常、苦、變易法,所以一切「非我非我所」(即無我、我所nir-a^tman-mamaka^ra)。我a^tman,是主宰的意思;主是自在的,能控制處理一切的。然世間一切是無常變易法,不可能有絕對自主,一切依自己意欲而轉(zhuǎn)移的可能。眾生只是身心和合的個體活動,一切依于因緣,而眾生卻都感到與他對立的自我存在,這才表現(xiàn)出向外擴展(我所的無限擴展),向內(nèi)自我固執(zhí)的特性。生死不已的根源在此,人間──家庭、社會、國家間的無限糾紛,也根源在此。如通達(dá)緣起故無常、苦、無我我所的,也就能契入「空相應(yīng)緣起」。如經(jīng)說:「我我所有空」。詳盡的說:「空于貪,空于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16) 。知無常、無我,能離一切煩惱(主要的是:我我所見,我我所愛,我我所慢)而得涅槃,所以『雜阿含經(jīng)』卷一0(大正二.七一上)說:

  「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圣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佛法」是緣起說,依緣起而生死流轉(zhuǎn),依緣起而涅槃還滅;佛弟子如實知緣起(無常、無我、空)而能得解脫的,是道諦,圣道是否也依因緣而有呢?『中阿含』的『七車經(jīng)』說:依戒凈得心[定]凈,依心凈得見凈,這樣相依而直到解脫(17),圣道顯然也是依因緣而起的。如『中阿含經(jīng)』(四二)『何義經(jīng)』(大正一.四八五上──下)說: [P27] 「阿難!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 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阿難!多聞圣弟子因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阿難!是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18)。

  「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圣道是因緣相生而次第增進(jìn)的。依緣起法的定律,依緣而有的,也依緣而滅無,圣道依因緣有,也會緣無而息滅嗎?『雜阿含經(jīng)』有譬喻說:「拾草木,依于岸傍,縛束成!3顟,手足方便,截流橫渡。如是士夫,免四毒蛇、五拔刀怨、六內(nèi)惡賊,復(fù)得脫于空村群賊,……至彼岸安穩(wěn)快樂」;「!3顟者,譬八正道」(19)。八正道是從生死此岸,到彼岸涅槃所不可少的方便,如渡河的舟!3顟一樣。『增壹阿含經(jīng)』有「船筏譬喻」,即著名的『筏喻經(jīng)』。人渡生死河而到了彼岸,八正道──船筏是不再需要了,所以說:「善法(八正道等)猶可舍,何況非法(八邪道等雜染法)」(20)!解脫生死而入涅槃的,生死身不再生起,以正見為先導(dǎo)的圣道也過去了。涅槃是不可以語言、思惟來表示的,所以釋尊點到為止,不多作說明;多說,只能引人想入非非而已。忽視涅槃的超越性,以涅槃為「灰身泯智」,那是世間心的臆測了!

  依緣起(或四諦)而修行的,在家、出家的佛弟了,次第進(jìn)修,到達(dá)究竟解脫境地,分為四階,也就是四圣果。四果是:一、須陀洹果srota^panna;二、斯陀含果sakr!da^ga^min;三、阿那含果ana^ga^min;四、阿羅漢果arhat。初果名須陀洹,是「預(yù)流」的意思:預(yù)入法流 [P28] ,或預(yù)圣者的流類。到達(dá)這一階位,截斷了生死的根源(三結(jié)),成為圣者。即使修行遲緩或停頓,也不會墮入惡趣;再多也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到達(dá)究竟解脫的。二果斯陀含,是「一來」的意思,再多也只有人間、天上──一番生死了。三果阿那含,是「不來」果。這是說:證得阿那含果的,如死后上生,就在天上入涅槃,不會再來人間了。四果阿羅漢,有應(yīng)(受尊敬供養(yǎng)),殺賊,不生等意義。這是究竟解脫圣者的尊稱,依修道求解脫來說,這是最究竟的,所以釋尊在世時,也是被稱為阿羅漢的(還有其他的尊稱)。然而人的根性不同,雖同樣的證得阿羅漢,而阿羅漢也還有多種不同。這里,說主要的二大類。經(jīng)上說:有外道須深Susi^ma,在佛法中出家,目的在「盜法」,以便融攝佛法,張大外道的教門。長老比丘們告訴須深:他們已證得究竟解脫的阿羅漢,但不得四禪(『相應(yīng)部』作五通),不得無色定,是慧解脫prajn~a^-vimukta 阿羅漢。不得(根本)定而究竟解脫,須深覺得離奇,所以提出來問佛。佛告訴他:「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21)。從釋尊的教說中,可見阿羅漢智有先后層次,也有二類阿羅漢。1、法住智dharma-sthitita^-jn~a^na知:緣起法被稱為「法性」、「法住」,知法住是知緣起。從因果起滅的必然性中,于(現(xiàn)實身心)蘊、界、處如實知,厭、離欲、滅,而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己辦,不受后有」的解脫智。雖沒有根本定,沒有五通,但生死已究竟解脫,這是以慧得解脫的一類。2、涅槃智nirva^n!a-jn~a^na知:或 [P29] 是慧解脫者的末「后知涅槃」;也有生前得見法涅槃dr!s!t!adharma-nirva^n!a,能現(xiàn)證知涅槃,這是得三明、六通的,名為(定慧)俱解脫ubhayatobha^^ga-vimukta的大阿羅漢。雖有二類不同,但生死的究竟解脫,是一樣的;而且都是「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的。

  佛法是宗教,修持與專心修持者,總是受到尊重的。修持的圣道,以八圣道來說,內(nèi)容可分為:戒s/i^la,定sama^dhi,──心citta,慧prajn~a^──三學(xué)。佛教,當(dāng)然也重視信s/raddha^,所以佛法所說修持,以信,戒,定,慧為重要。一、信:佛法所說的信,從正確理解佛法而來!干钊獭(勝解)為依而起的信,是當(dāng)下內(nèi)心澄凈,貪、瞋、邪見等不起,譬喻為「如水清珠,能清濁水」。有了澄凈的信心,一定會引起進(jìn)修的意愿。所以如對佛法有些理解,不能引起信心,那不過世間知識,與佛法無關(guān)。信是極重要的,但依正確理解佛法(三寶功德)而來,所以與一般神教的信仰不同。尼犍若提子Nirgrantha-jn~a^tiputra問質(zhì)多Citra 長者:你信沙門瞿曇(指釋尊)得「無覺無觀三昧」嗎?質(zhì)多長者對他說:「我不以信故來也」 (22)。佛法是依正知見,而進(jìn)求自身修驗的,不是一般的盲目信仰,求得情感的滿足。二、戒:戒是善良的德行,佛法是以世間正行為基而進(jìn)向解脫的。戒是基礎(chǔ),不應(yīng)該以持戒為滿足。三、定:定有淺深,方便也有不同,主要是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佛世的出家弟子,都是修禪的,但禪定是共世間法,即使修得非想非非想定,也不能解脫生死;反而不得根本定的,也能成慧解 [P30] 脫阿羅漢。這可見,禪定能除散亂而得一心清凈相續(xù)(還有些身體上的利益),只是佛法的要方便,不是解脫道的主體。四、慧──般若:慧是解脫的主因,如『雜阿含經(jīng)』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三中)說:

  「此五根(信,精進(jìn),念,定,慧),一切皆為慧根所攝受。譬如堂閣眾材,棟為其首,皆依于棟,以攝持故。如是五根,慧為其首,以攝持故」(23)。

  修學(xué)佛法,以正見為先。依正見(聞思慧)而起正信,依正見而修戒、定,最后以(現(xiàn)證)慧得解脫。如沒有慧,等于建房屋而沒有棟梁,那是終究修建不成房屋的。在圣道中,般若是在先的,與一切行同時進(jìn)修,達(dá)于解脫的證知:這是佛法修習(xí)圣道的準(zhǔn)則。如偏重信,偏重戒,或偏重禪定,會有脫離佛法常軌的可能!

  注【3-001】『彌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一五(大正二二.一0四中)等。

  注【3-002】『長阿含經(jīng)』(二六)『三明經(jīng)』(大正一.一0五中──下)。

  注【3-003】『中阿含經(jīng)』(一七)『伽彌尼經(jīng)』(大正一.九四三九下──四四0上)。

  注【3-004】『雜阿含經(jīng)』卷四(大正二.二二下、二四下)。

  注【3-005】『長阿含經(jīng)』(二一)『梵動經(jīng)』(大正一.八九中──下)。

  注【3-006】『中阿含經(jīng)』(一八一)『多界經(jīng)』(大正一.七二四上)。

  注【3-007】『雜阿含經(jīng)』卷四0(大正二.二九六中)。 [P31]

  注【3-008】『長阿含經(jīng)』(三0)『世記經(jīng)』(大正一.一四八下──一四九中)。

  注【3-009】『中阿含經(jīng)』(一五0)『郁瘦歌邏經(jīng)』(大正一.六六一上)。

  注【3-010】『長阿含經(jīng)』(一六)『善生經(jīng)』(大正一.七一下──七二中)!褐邪⒑(jīng)』(一三五)『善生經(jīng)』(大正一.六四0下──六四二上)。

  注【3-011】『中阿含經(jīng)』(一六九)『拘樓瘦無諍經(jīng)』(大正一.七0一下)。

  注【3-012】『雜阿含經(jīng)』卷一四(大正二.九三下);『相應(yīng)部』(一二)「因緣相應(yīng)」(南傳一三.五五)。『雜阿含經(jīng)』卷二(大正二.一二下)。

  注【3-013】『相應(yīng)部』(一二)「因緣相應(yīng)」(南傳一三.一一一──一一二)。

  注【3-014】『雜阿含經(jīng)』卷一一(大正二.八四中)!合鄳(yīng)部』(一二)「因緣相應(yīng)」(南傳一三.三六──三八)。

  注【3-015】『雜阿含經(jīng)』卷一七(大正二.一二一上)。

  注【3-016】『雜阿含經(jīng)』卷二一(大正二.一五0上)。參閱『相應(yīng)部』(四一)「質(zhì)多相應(yīng)」(南傳一五.四五0─ ─四五三)。

  注【3-017】『中阿含經(jīng)』(九)『七車經(jīng)』(大正一.四三0下──四三一中)。『中部』(二四)『傳車經(jīng)』(南傳九.二六九──二七三)!涸鲆及⒑(jīng)』(三九)「等法品」(大正二.七三四中──七三五上)。

  注【3-018】『增支部』(一0集)(南傳二二上.一九六──一九八)。 [P32]

  注【3-019】『雜阿含經(jīng)』卷四三(大正二.三一三下)!合鄳(yīng)部』(三五)「六處相應(yīng)」(南傳一五.二七三──二七五)。

  注【3-020】『增壹阿含經(jīng)』(四三)「馬血天子品」(大正二.七五九下──七六0上)。

  注【3-021】『雜阿含經(jīng)』卷一四(大正二.九六下──九七下)。『相應(yīng)部』(一二)「因緣相應(yīng)」(南傳一三.一七五──一八七)。

  注【3-022】『雜阿含經(jīng)』卷二一(大正二.一五二下)!合鄳(yīng)部』(四一)「質(zhì)多相應(yīng)」(南傳一五.四五四)。

  注【3-023】『相應(yīng)部』(四八)「根相應(yīng)」(南傳一六下.五六──五七)。 [P33]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