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經(jīng)玄義分 卷第一
沙門 善導(dǎo) 集記
先勸大眾發(fā)愿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各發(fā)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fù)難欣
共發(fā)金剛志 橫超斷四流 愿入彌陀界 歸依合掌禮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法性真如海 報化等諸佛
一一菩薩身 眷屬等無量 莊嚴(yán)及變化 十地三賢海
時劫滿未滿 智行圓未圓 正使盡未盡 習(xí)氣亡未亡
功用無功用 證智未證智 妙覺及等覺 正受金剛心
無礙神通力 冥加愿攝受 我等咸歸命 三乘等賢圣
學(xué)佛大悲心 長時無退者 請愿遙加備 念念見諸佛
我等愚癡身 曠劫來流轉(zhuǎn) 今逢釋迦佛 末法之遺跡
彌陀本誓愿 極樂之要門 定散等回向 速證無生身
我依菩薩藏 頓教一乘海 說偈歸三寶 與佛心相應(yīng)
十方恒沙佛 六通照知我 今乘二尊教 廣開凈土門
此《觀經(jīng)》一部之內(nèi),先作七門料簡,然后依文釋義。
第一、先標(biāo)序題。
第二、次釋其名。
第三、依文釋義,并辯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
第四、正顯說人差別。
第五、料簡定散二善,通別有異。
第六、和會經(jīng)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
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說,得益分齊。
第一、先標(biāo)序題者:
竊以真如廣大,五乘不測其邊;法性深高,十圣莫窮其際。真如之體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無邊,邊體則元來不動。無塵法界,凡圣齊圓;兩垢如如,則普該于含識。恒沙功德,寂用湛然;但以垢障覆深,凈體無由顯照。
故使大悲隱于西化,驚入火宅之門;灑甘露潤于群萌,輝智炬則朗重昏于永夜。三檀等備,四攝齊收。開示長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樂果。不謂群迷性隔,樂欲不同。雖無一實(shí)之機(jī),等有五乘之用。致使布慈云于三界,注法雨于大悲。莫不等洽塵勞,普沾未聞之益。菩提種子,藉此以抽心;正覺之芽,念念因茲增長。依心起于勝行,門余八萬四千;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皆蒙解脫。
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愿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凈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愿。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jīng)》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經(jīng)》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愿業(yè)力為增上緣也!
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圣,弗測所窺;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
仰惟釋迦此方發(fā)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舍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此即略標(biāo)序題竟。
第二、次釋名者:《經(jīng)》言「佛說無量壽觀經(jīng)一卷」。
言「佛」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土名「覺」,自覺、覺他、覺行窮滿,名之為佛。
言「自覺」者,簡異凡夫;此由聲聞狹劣,唯能自利,闕無利他大悲故。
言「覺他」者,簡異二乘;此由菩薩,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雙行,不著有無也。
言「覺行窮滿」者,簡異菩薩;此由如來,智行已窮,時劫已滿,出過三位,故名為佛。
言「說」者,口音陳唱,故名為說。
又如來對機(jī)說法,多種不同,漸頓隨宜,隱彰有異;或六根通說,相好亦然;應(yīng)念隨緣,皆蒙證益也。
言「無量壽」者,乃是此地漢音;言「南無阿彌陀佛」者,又是西國正音。又「南」者是歸,「無」者是命,「阿」者是無,「彌」者是量,「陀」者是壽,「佛」者是覺;故言「歸命無量壽覺」,此乃梵漢相對,其義如此。今言無量壽者是法,覺者是人。人法并彰,故名阿彌陀佛。
又言人、法者,是所觀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報,二者正報。
就依報中,即有其三:
一者地下莊嚴(yán):即一切寶幢光明,互相映發(fā)等是。
二者地上莊嚴(yán):即一切寶地、池林、寶樓、宮閣等是。
三者虛空莊嚴(yán):即是一切變化寶宮、華網(wǎng)、寶云、化鳥、風(fēng)光動發(fā)聲樂等是。
如前雖有三種差別,皆是彌陀凈國,無漏真實(shí)之勝相。此即總結(jié)成依報莊嚴(yán)也。
又言依報者,從「日觀」下至「華座觀」以來,總明依報。
就此依報中,即有通有別。言別者,華座一觀是其別依,唯屬彌陀佛也;余上六觀是其通依,即屬法界之凡圣。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通也。
又就此六中,即有真有假。言假者,即日想、水想、冰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見境相故。言真依者,即從「琉璃地」下至「寶樓觀」以來,是其真依;由是彼國真實(shí)無漏可見境相故。
二就正報中亦有其二:
一者主莊嚴(yán),即阿彌陀佛是。
二者圣眾莊嚴(yán),即現(xiàn)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又就此正報中,亦有通有別,言別者,即阿彌陀佛是也,即此別中亦有真有假,言假正報者,即第八像觀是也,觀音勢至等亦如是。
此由眾生障重,染惑處深,佛恐乍想真容,無由顯現(xiàn);故使假立真像,以住心想,同彼佛以證境,故言假正報也。言真正報者,即第九真身觀是也,此由前假正,漸以息于亂想,心眼得開,粗見彼方,清凈二報,種種莊嚴(yán),以除昏惑。由除障故,得見彼真實(shí)之境相也。言通正報者,即觀音勢至等以下是也。
向來所言通別真假者,正明依正二報也。
言「觀」者,照也:常以凈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言「經(jīng)」者,經(jīng)也。經(jīng)能持緯,得成匹丈,有其丈用。經(jīng)能持法,理事相應(yīng),定散隨機(jī),義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緣因,乘愿往生,證彼無為之法樂。既生彼國,更無所畏。長時起行,果極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虛空。能招此益,故曰為經(jīng)。
言「一卷」者,此《觀經(jīng)》一部,雖言兩會正說,總成斯一,故名一卷,故言「佛說無量壽觀經(jīng)一卷」。
此即釋其名義竟。
三、辯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如《維摩經(jīng)》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如《大品經(jīng)》以空慧為宗,此例非一。
今此《觀經(jīng)》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回愿往生凈土為體。
言教之大小者:
問曰:此《經(jīng)》二藏之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觀經(jīng)》菩薩藏收,頓教攝。
四、辯說人差別者:凡諸經(jīng)起說,不過五種:一者佛說,二者圣弟子說,三者天仙說,四者鬼神說,五者變化說。今此《觀經(jīng)》是佛自說。
問曰:佛在何處說,為何人說?
答曰:佛在王宮,為韋提等說。
五、料簡定散兩門,即有其六。
一、明能請者,即是韋提。
二、明所請者,即是世尊。
三、明能說者,即是如來。
四、明所說,即是定散二善,十六觀門。
五、明能為,即是如來。
六、明所為,即韋提等是也。
問曰:定散二善,因誰致請?
答曰: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說。
問曰: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備不虛,何機(jī)得受?
答曰:解有二義:
一者、謗法與無信,八難及非人,此等不受也。
斯乃朽林頑石,不可有生潤之期。此等眾生,必?zé)o受化之義。
除斯已外,一心信樂,求愿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此即答上何機(jī)得受義竟。
二、出在何文者,即有通有別。
言「通」者,即有三義不同,何者:
一、從「韋提白佛,唯愿為我廣說無憂惱處」者,即是韋提標(biāo)心,自為通請所求。
二、從「唯愿佛日,教我觀于清凈業(yè)處」者,即是韋提自為通請去行。
三、從「世尊光臺現(xiàn)國」,即是酬前通請「為我廣說」之言。
雖有三義不同,答前通竟。
言「別」者,則有二義:
一、從「韋提白佛,我今樂生極樂世界彌陀佛所」者,即是韋提自為別選所求。
二、從「唯愿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者,即是韋提自為請修別行。
雖有二義不同,答上別竟。
從此以下,次答定散兩門之義。
問曰: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
答曰:從日觀下至十三觀以來,名為定善。三福九品,名為散善。
問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別,出在何文?
答曰:出何文者,《經(jīng)》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其文。言差別者,即有二義:一謂思惟,二謂正受。
言「思惟」者:即是觀前方便,思想彼國依正二報總別相也;即地觀文中說言:「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土」,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
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并亡,三昧相應(yīng),名為正受;即地觀文中說言:「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
定散雖有二義不同,總答上問竟。
又向來解者,與諸師不同,諸師將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為散善;正受一句,用通合十六觀,以為定善。如斯解者,將謂不然。何者?如《華嚴(yán)經(jīng)》(晉譯卷一一意)說:「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異名。」與此地觀文同。以斯文證,豈得通于散善。又向來韋提上請,但言「教我觀于清凈業(yè)處」;次下又請言「教我思惟正受」。雖有二請,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無請?zhí)?但是佛自開。次下散善緣中說云:「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以下,即是其文。
六、和會經(jīng)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者。就此門中,即有其六。
一、先就諸法師解九品之義。
二、即以道理來破之。
三、重舉九品,返對破之。
四、出文來證,定為凡夫,不為圣人。
五、會通別時之意。
六、會通二乘種不生之義。
初、言諸師解者:
先舉上輩三人: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以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即得無生忍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以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jīng)一小劫得無生忍故。上下者,是種性以上至初地以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jīng)三小劫始入初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圣人生位。
次舉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羅漢故。中中者是內(nèi)凡,何以得知?由到彼得須陀洹故。中下者是世善凡夫,厭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經(jīng)一小劫得羅漢果故。此之三品,唯是小乘圣人等也。
下輩三人者:是大乘始學(xué)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共同一位,求愿往生者,未必然也,可知。
第二、即以道理來破者:
上言初地至七地以來菩薩者,如《華嚴(yán)經(jīng)》說,初地以上,七地以來,即是法性生身、變易生身。斯等曾無分段之苦。論其功用,已經(jīng)二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人法兩空。并是不可思議,神通自在,轉(zhuǎn)變無方。身居報土,常聞報佛說法。悲化十方,須臾遍滿。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為其請佛,求生安樂國也?以斯文證,諸師所說,豈非錯也。答上二竟。
上下者:上言從種性至初地以來者,未必然也。如《經(jīng)》(智度論卷三八意)說:「此等菩薩,名為不退。身居生死,不為生死所染。如鵝鴨在水,水不能濕!谷纭洞笃方(jīng)》(智度論卷二一意)說:「此位中菩薩,由得二種真善知識守護(hù)故不退。何者?一是十方諸佛,二是十方諸大菩薩。常以三業(yè)外加,于諸善法,無有退失,故名不退位也。此等菩薩,亦能八相成道,教化眾生。論其功行,已經(jīng)一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等。」既有斯勝德,更憂何事,乃藉韋提請求生也。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還成錯也。此責(zé)上輩竟。
次責(zé)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涂永絕,四趣不生,F(xiàn)在雖造罪業(yè),必定不招來報。如佛說言,此四果人,與我同坐解脫床。既有斯功力,更復(fù)何憂,乃藉韋提請求生路。
然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凈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jì)為。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義同前錯也。以下可知。
第三、重舉九品,返對破者:
諸師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以來菩薩」者,何故《觀經(jīng)》(意)云:「三種眾生,當(dāng)?shù)猛。何者為?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讀誦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讀經(jīng),唯能念佛法僧等。此之三人,各以己業(yè)專精勵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續(xù)不斷。各回所作之業(yè),求愿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放光授手;如彈指頃,即生彼國。」以此文證,正是佛去世后,大乘極善上品凡夫,日數(shù)雖少,作業(yè)時猛,何得判同上圣也。然四地七地以來菩薩,論其功用,不可思議。豈藉一日七日之善,華臺授手,迎接往生也?此即返對上上竟。
次對上中者:諸師云「是初地四地以來菩薩」者,何故《觀經(jīng)》云:「不必受持大乘」。云何名「不必」,或讀不讀,故名「不必」;但言善解,未論其行。又(觀經(jīng)意)言「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善根,回愿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生彼國!挂源宋淖C,亦是佛去世后,大乘凡夫,行業(yè)稍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然初地四地以來菩薩,論其功用,如《華嚴(yán)經(jīng)》(晉譯卷二三意)說,乃是不可思議。豈藉韋提致請,方得往生也?返對上中竟。
次對上下者:諸師云「是種性以上至初地以來菩薩」者,何故《觀經(jīng)》云:「亦信因果」。云何亦信?或信不信,故名為亦。又言「不謗大乘,但發(fā)無上道心!刮ù艘痪湟詾檎龢I(yè),更無余善。「回斯一行,求愿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得往生!挂运刮淖C,唯是佛去世后,一切發(fā)大乘心眾生,行業(yè)不強(qiáng),致使去時,迎候有異。若論此位中菩薩力勢,十方凈土,隨意往生;豈藉韋提,為其請佛,勸生西方極樂國也?返對上下竟。
即此三品,去時有異,云何異?
上上去時,佛與無數(shù)化佛,一時授手。
上中去時,佛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上下去時,佛與五百化佛,一時授手。直是業(yè)有強(qiáng)弱,致使有斯差別耳。
次對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何故《觀經(jīng)》(意)云:「若有眾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比丘圣眾,放光說法,來現(xiàn)其前,此人見已,即得往生。」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后,持小乘戒凡夫,何小圣也?
中中者:諸師云「見道以前內(nèi)凡」者,何故《觀經(jīng)》(意)云:「受持一日一夜戒,回愿往生,命欲終時,見佛即得往生!挂源宋淖C,豈得言是內(nèi)凡人也?但是佛去世后,無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緣,授其小戒,回愿往生。以佛愿力,即得生也。若論小圣去亦無妨,但此《觀經(jīng)》,佛為凡說,不干圣也。
中下者:諸師云「小乘內(nèi)凡以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離」者,何故《觀經(jīng)》(意)云:「若有眾生,孝養(yǎng)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樂事,四十八愿等,此人聞已,即生彼國!挂源宋淖C,但是不遇佛法之人,雖行孝養(yǎng),亦未有心希求出離。直是臨終遇善,勸令往生。此人因勸回心,即得往生。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為出離故行孝道也。
次對下輩三人者:諸師云「此等之人乃是大乘始學(xué)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降」者,將謂不然。何者?此三品人,無有佛法、世俗二種善根,唯知作惡,何以得知?如下上文(意)說:「但不作五逆謗法,自余諸惡,悉皆具造,無有慚愧,乃至一念。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佛一聲。爾時阿彌陀佛,即遣化佛、菩薩來迎此人,即得往生!沟绱藧喝,觸目皆是。若遇善緣,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涂,未可出也。
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毀破。又偷常住僧物、現(xiàn)前僧物,不凈說法,乃至無有一念慚愧之心。命欲終時,地獄猛火,一時俱至,現(xiàn)在其前,當(dāng)見火時,即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功德,勸令往生。此人聞已,即便見佛,隨化往生。」(意)初不遇善,獄火來迎,后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愿力故也。
下下者:「此等眾生,作不善業(yè),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以惡業(yè)故,定墮地獄,多劫無窮。命欲終時,遇善知識,教稱阿彌陀佛,勸令往生。此人依教稱佛,乘念即生!(意)此人若不遇善,必定下沈;由終遇善,七寶來迎。
又看此《觀經(jīng)》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后,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
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yè)故,臨終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fā)心,何得言是始學(xué)大乘人也?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第四、出文顯證者:
問曰:上來返對之義,云何得知世尊定為凡夫,不為圣人者,未審直以人情準(zhǔn)義,為當(dāng)亦有圣教來證?
答曰:眾生垢重,智慧淺近;圣意弘深,豈寧自輒。今者一一悉取佛說,以為明證。就此證中,即有其十句。何者?
第一、如《觀經(jīng)》云:「佛告韋提: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凈業(yè)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者,是其一證也。
二、言「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凈業(yè)」者,是其二證也。
三、言「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于西方極樂世界」者,是其三證也。
四、言「韋提白佛:我今因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后,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dāng)見彼佛國土」者,是其四證也。
五、如日觀初云:「佛告韋提:汝及眾生專念」以下,乃至「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見日」以來者,是其五證也。
六、如地觀中說言:「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眾生,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者,是其六證也。
七、如華座觀中說言:「韋提白佛:我因佛力,得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云何得見」者,是其七證者也。
八、次下答請中說言:「佛告韋提:汝及眾生,欲觀彼佛者,當(dāng)起想念」者,是其八證也。
九、如像觀中說言:「佛告韋提:諸佛如來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者,是其九證也。
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說言「為諸眾生」者,是其十證也。
上來雖有十句不同,證明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圣也。以斯文證,豈是謬哉。
第五、會通別時意者,即有其二:
一、《論》(真諦譯攝大乘論卷中意)云:「如人念多寶佛,即于無上菩提得不退墮」者,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報。道理成佛之法,要須萬行圓備,方乃克成。豈將念佛一行即望成者,無有是處。雖言未證,萬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華嚴(yán)經(jīng)》(晉譯卷四六意)說:「功德云比丘語善財言:我于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謂念佛三味!
以此文證,豈非一行也。雖是一行,于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沒,故名不墮。
問曰:若爾者!法華經(jīng)》(卷一)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挂鄳(yīng)成佛竟也。此之二文,有何差別?
答曰:《論》中稱佛,唯欲自成佛果;《經(jīng)》中稱佛,為簡異九十五種外道。然外道之中,都無稱佛之人。但使稱佛一口,即在佛道中攝,故言「已竟」。
二、《論》(真諦譯攝大乘論卷中意)中說云:「如人唯由發(fā)愿生安樂土」者,久來通論之家不會論意,錯引下品下生,十聲稱佛,與此相似,未即得生;如一金錢得成千者,多日乃得,非一日即得成千。十聲稱佛亦復(fù)如是,但與遠(yuǎn)生作因,是故未即得生。佛直為當(dāng)來凡夫,欲令舍惡稱佛,誑言生,實(shí)未得生,名作別時意者。何故《阿彌陀經(jīng)》(意)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wù)f阿彌陀佛,即應(yīng)執(zhí)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愿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迎接往生!勾蜗隆甘礁魅绾愫由车戎T佛,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shí)言,汝等眾生,皆應(yīng)信是一切諸佛所護(hù)念經(jīng)。」言護(hù)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稱佛之名也。今既有斯圣教以為明證,未審今時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論乃加信受,諸佛誠言返將妄語?嘣漳蝿,能出如此不忍之言。雖然,仰愿一切欲往生知識等。
善自思量。寧傷今世錯信佛語,不可執(zhí)菩薩論以為指南。若依此執(zhí)者,即是自失誤他也。
問曰: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
答曰:若欲往生者,要須行愿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論中,但言發(fā)愿,不論有行。
問曰:何故不論?
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論。
答曰:愿行之義,有何差別?
答曰:如《經(jīng)》中說:但有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但有其愿,愿即虛,亦無所至。要須愿行相扶,所為皆克。是故今此《論》中,直言發(fā)愿,不論有行,是故未即得生。與遠(yuǎn)生作因者,其義實(shí)也。
問曰:愿意云何,乃言不生?
答曰:聞他說言西方快樂不可思議,即作愿言我亦愿生;此語已,更不相續(xù),故名愿也。今此《觀經(jīng)》中,十聲稱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fā)愿回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又來《論》(真諦譯攝大乘論卷中意)中,「稱多寶佛,為求佛果」,即是正報。下「唯發(fā)愿求生凈土」,即是依報。一正一依,豈得相似。然正報難期,一行雖精未克;依報易求,所以一愿之心未入。雖然,譬如邊方,投化即易,為主即難。今時愿往生者,并是一切投化眾生,豈非易也。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斯乃不可以言定義,取信之者懷疑;要引圣教來明,欲使聞之者方能遣惑。
第六、會通二乘種不生義者:
問曰:彌陀凈國,為當(dāng)是報是化也?
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經(jīng)》(卷下意)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又《無量壽經(jīng)》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fā)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愿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觀經(jīng)》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然報、應(yīng)二身者,眼目之異名。前翻報作應(yīng),后翻應(yīng)作報。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yīng)因,故名為報。又三大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yīng)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應(yīng)身。斯乃過、現(xiàn)諸佛,辯立三身。除斯已外,更無別體?v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克體而論,眾歸化攝。今彼彌陀,現(xiàn)是報也。
問曰:既言報者,報身常住,永無生滅。何故《觀音授記經(jīng)》說:「阿彌陀佛亦有入涅槃時」,此之一義,若為通釋?
答曰:入、不入義者,唯是諸佛境界。尚非三乘淺智所窺;豈況小凡輒能知也。雖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經(jīng)以為明證。何者?如《大品經(jīng)》〈涅槃非化品〉(卷二九)中說云:「佛告須菩提:于汝意云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頗有實(shí)事不空者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須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識即是化,乃至一切種智即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間法是化,出世間法亦是化: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圣道分、三解脫門、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并諸法果;及賢圣人:所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摩訶薩、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不?佛告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于是法中:有聲聞法變化、有辟支佛法變化、有菩薩法變化、有諸佛法變化、有煩惱法變化、有業(yè)因緣法變化。以是因緣故,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諸煩惱斷,所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斷諸煩惱習(xí),皆是變化不?佛告須菩提:若有法生滅相者,皆是變化。須菩提言:世尊!何等法非變化?佛言:若法無生無滅,是非變化。須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滅非變化?佛言:無誑相涅槃,是法非變化。世尊!如佛自說諸法平等,非聲聞作、非辟支佛作、非諸菩薩摩訶薩作、非諸佛作,有佛無佛,諸法性?,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非如化?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法平等,非聲聞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發(fā)意菩薩,聞是一切法皆畢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者,心則驚怖。為是新發(fā)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如化耶!菇窦纫运故ソ舔炛,彌陀定是報也;縱使后入涅槃,其義無妨。諸有智者應(yīng)知。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圣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shí)難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強(qiáng)緣,致使五乘齊入。
問曰:若言凡夫小圣得生者,何故天親《凈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菇癖藝鞋F(xiàn)有二乘,如斯論教,若為消釋?
答曰:子但誦其文,不窺理況;加以封拙懷迷,無由啟悟。今引佛教,以為明證,卻汝疑情。何者?即《觀經(jīng)》下輩三人是也。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或有眾生,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如此愚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阿彌陀佛。當(dāng)稱佛時,化佛、菩薩現(xiàn)在其前;金光華蓋,迎還彼土。華開已后,觀音為說大乘,此人聞已,即發(fā)無上道心。
問曰:種之與心,有何差別?
答曰:但以取便而言,義無差別。當(dāng)華開之時,此人身器清凈,正堪聞法,亦不簡大小。但使得聞,即便生信。是以觀音不為說小,先為說大。聞大歡喜,即發(fā)無上道心,即名大乘種生,亦名大乘心生。又當(dāng)華開時,觀音先為說小乘者,聞小生信,即名二乘種生,亦名二乘心生。此品既爾,下二亦然。此三品人,俱在彼發(fā)心,正由聞大,即大乘種生;由不聞小故,所以二乘種不生。凡言種者,即是其心也。上來解二乘種不生義竟。
女人及根缺義者,彼無故,可知。又十方眾生,修小乘戒行,愿往生者,一無妨礙,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證小果,證已即轉(zhuǎn)向大;一轉(zhuǎn)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種不生。前解就不定之始,后解就小果之終也。應(yīng)知。
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說,得益分齊者:
問曰:韋提既言得忍,未審何時得忍,出在何文?
答曰:韋提得忍,出在第七觀初!督(jīng)》(意)云:「佛告韋提:佛當(dāng)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音勢至侍立左右。時韋提應(yīng)時得見,接足作禮,歡喜贊嘆,即得無生法忍!购我缘弥?如下〈利益分〉中說言:「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嘆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狗鞘枪馀_中見國時得也。
問曰;上文中說言:「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yīng)時即得無生法忍。」此之一義,云何通釋?
答曰:如此義者,但是世尊酬前別請,舉勸利益方便之由序。何以得知?次下文中說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勾蜗氯障、水想、冰想,乃至十三觀以來,盡名異方便也。欲使眾生,于此觀門,一一得成,見彼妙事,心歡喜故,即得無生。斯乃直是如來慈哀末代,舉勸勵修;欲令積學(xué)之者無遺,圣力冥加現(xiàn)益故也。
證曰:掌握機(jī)系,十有三結(jié),條條順理,以應(yīng)玄門。訖此義周,三呈前證者矣。
上來雖有七段不同,總是文前玄義。料簡經(jīng)論相違妨難,一一引教證明。欲使信者無疑,求者無滯。應(yīng)知。
- 凈土宗的主要代表人物:道綽大師、善導(dǎo)大師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凈宗十三祖的成立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凈土宗二祖-善導(dǎo)大師新傳
- 凈土宗二祖-善導(dǎo)大師簡介
- 觀經(jīng)序分義 卷第二 2
- 觀經(jīng)序分義 卷第二 1
- 善導(dǎo)大師全集-觀經(jīng)四帖疏(下)
- 善導(dǎo)大師全集-觀經(jīng)四帖疏(上)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
- 觀經(jīng)四帖疏(卷四)
- 觀經(jīng)四帖疏(卷三)
- 觀經(jīng)四帖疏(卷二)
- 觀經(jīng)四帖疏(卷一)
- 觀無量壽佛經(jīng)變相
- 《凈土三經(jīng)》之觀無量壽佛經(jīng)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的含義
- 略論《觀經(jīng)》之「觀」
- 善導(dǎo)大師:觀經(jīng)玄義分卷第一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上卷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下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一)
- 華嚴(yán)經(jīng)要解(1)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jì)群法師(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一)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圓瑛大師(一)
- 觀經(jīng)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一)
- 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上(一)
-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一)
- 大乘無量壽經(jīng)白話解—黃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二)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善導(dǎo)大師全集-觀經(jīng)四帖疏(上)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三)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shí)踐-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yán)成佛經(jīng) 卷上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jì)群法師(二)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注解)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四)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卷一【一】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卷第一
- 凈土十要(第一) 阿彌陀經(jīng)要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五)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dǎo)讀(作七安心)
- 悲華經(jīng)卷第一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三)
- 萬善同歸集(一)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一)
- 《凈修捷要》報恩談
- 華嚴(yán)經(jīng)要解(2)
- 拜佛與醫(yī)學(xué) 第一講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jì)群法師(三)
- 復(fù)李德明居士書四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四)
- 與妙真大師書七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shí)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jì)實(shí)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rèn)果不認(rèn)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zhǔn)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jì)實(shí),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shí)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xùn)》: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yùn)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shí)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xué)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dǎo)讀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shí)踐
- 當(dāng)代往生紀(jì)實(shí)
- 拜佛與醫(yī)學(xué)
- 往生紀(jì)實(shí)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yán)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guān)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