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五家 >

《星云大師講演集》-談心的秘密(三)

  三.心生萬物隨識變,心有寶藏體無窮

  經(jīng)上說:“心生萬法生,心滅萬法滅。”世間上的一切現(xiàn)象,不過是我們的心識所變現(xiàn)的假相而已,本來空幻的事情,由于心念的活動,能生起種種的幻象;已有的幻象,由于心念的平息,也能歸于止滅。譬如黑夜走暗路,看到地上的粗繩,以為是巨蟒蟠踞;聽到樹上沙沙的響聲,以為是鬼魅哀號。古人說:“心不在焉,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果能夠去除心中的疑懼,一切事象只不過如杯弓蛇影般虛幻,是吾人妄自造作罷了。

  過去印度有一位國王想測驗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于是派人到牢獄里抓來一位人稱擎缽大臣的死囚,并且對他說:

  ‘現(xiàn)在你就要被判死刑了,不過我可以給你一線的生機,如果你能依照我的話,手捧著一碗油,頂在頭頂上,在城內(nèi)的大街小巷繞行一周,假如你能夠不灑落一滴油的話,我就赦免你的死罪。’

  擎缽大臣在絕望之中,突然看到一線的曙光,歡喜不已,于是小心翼翼地頂著一碗油,履冰臨淵般地繞行于街衢,但是國王為了考驗他是否專心一意,派人在街道各處布置了種種的奇觀雜玩,并且挑選國中的美女,在擎缽大臣行經(jīng)的路旁奏著美妙的音樂,輕歌曼舞,企圖分散他的注意力。擎缽大臣面臨生死關(guān)頭,目不斜視地盯著頭上危顫顫的油,心無旁鶩地舉著沈重的腳步,一切喧嘩的聲音、美麗的景色,彷佛過眼云煙,一點也引誘不了他,終于平安地繞回宮中,竟然沒有灑出半點油,國王就問他說:

  ‘你在繞街時有沒有聽見什么聲音?看見什么動靜?’

  ‘沒有啊!’

  ‘你難道沒有聽見悅耳的音樂,看見動人的美女嗎?’

  ‘回稟大王!我確實什么也沒有聽見,什么也沒有看到。’

  原來擎缽大臣為了求得活命,全神貫注于頂上的油,周遭的喧鬧都充耳不聞,視而不見了,由于他的專心,因此保住了生命。從這則故事可以了解如果我們牽系于聲色犬馬,心自然隨著聲色犬馬而浮沈不定,但是如果我們熱愛生命甚于聲色犬馬,那么光怪陸離的浮世又能奈何我們?同樣的當我們面臨大限之期的時候,修持凈土法門的人能夠如擎缽大臣一樣,一心不亂系念于佛號之上,由于畏死心力猛健,超過累劫所積聚的力量,自然得以往生極樂國土,心力的強大可見一斑。

  有一個醫(yī)生為了了解人類心理活動的變化,特別到監(jiān)獄里對一個被判決死刑的犯人說:

  ‘你已經(jīng)被判處死刑了,刀剜槍決的死法實在很痛苦,倒不如躺在床上,我以針筒一點一滴慢慢抽完你的血液,無聲無息地死去來得安穩(wěn)無懼!’

  這個死囚一聽,與其懷著恐懼痛苦地死去,不如不知不覺安然地離開人間,于是接受醫(yī)生的建議。其實醫(yī)生并沒有抽取死囚的血液,他在死囚的耳朵旁邊放置一個水桶,并且接了一條水管,水流入桶中,發(fā)出滴答滴答的響聲,彷佛血液答答的滴落聲。醫(yī)生湊近死囚耳畔,催眠似地告訴他:

  ‘唉呀!你的血一滴一滴不斷地流出來了,你不要害怕,安心地死罷!’

  死囚緊閉雙眼,聽著醫(yī)生的描述,心想:‘我的血快要流乾了,我就要死了。’忽然覺得自己頭暈?zāi)垦?身體漸漸虛弱起來。死囚就在自己那殷紅的血液慢慢乾竭,生命漸漸枯萎的想象中無疾地死了。我們的心不僅能左右我們的行為,有時更能主宰我們的生命。根據(jù)醫(yī)生們的說法,人類有許多的疾病是起因于心理上的不健全,所謂“心病還需心藥醫(yī)”;反之,有些人雖然罹患絕癥,由于求生意志強烈,卻能克服病魔,不藥而癒,心力之巨大,可以想見。像這位死囚對于子虛烏有的事情,由于起心妄念,終于在自己的猜想疑懼中喪失了生命,平時我們對于這顆虛妄不實的心,怎能不善加照顧,使它趨入正道,不致偏失呢?本來沒有的事情,由于疑心、懼心的作祟,固然能產(chǎn)生草木皆兵、鬼影幢幢的幻景,但是由于信心、堅心的鼓舞,也能化險惡為平夷,死里重生。

  有一位旅人出外行商,跋涉于崇山峻嶺之中,不小心掉入黑暗的洞窟里,荒山僻野,人煙罕至,眼看自己將埋骨在這里,商人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抬頭看去,頭頂上那塊小小、圓圓的藍天,有白云飄逸,麗日懸掛,好不悠閑,商人垂首一想:我不能死在這里,我要上去!我要上去!說也奇怪,當他如此專心思想的時候,雙肩彷佛長了翅膀,身子輕飄飄地騰飛起來,飛出了陰暗的幽谷,飛上了光明溫暖的草原。由于他一心想飛出深坑,別無雜念,信心使他產(chǎn)生了不可思議的力量,終于解救了自己的生命。在佛教有名的論書《大乘起信論》中,曾經(jīng)將我們的心分為二門,一為清凈的真如門,一為染污的生滅門。超凡入圣,成佛作祖固然是這顆心,沈淪迷墮也是這顆心。事實上心本來沒有染凈的分別,染凈也不是兩件事情,好比本來平靜的水面,受到和風的吹拂,泛起粼粼的波浪,水和波不是兩樣?xùn)|西,水受風生波,風平則靜止如水,水為波之體,波為水之相,兩者二而一,一而二,不能截然分割。我們?nèi)绻軌蛲咨频刈o持這顆浮蕩不定的心,任他無明的八風如何吹拂,也能夠?qū)巢幻?如如不動,那么自然風平浪靜,菩提明月映現(xiàn)水中了!

  我們的心蘊藏無限的寶藏,能夠變現(xiàn)種種的東西,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世間一切的現(xiàn)象,不外是我們心靈活動的一種影像,一種投射。心彷佛善畫的繪畫家一樣,一管彩筆在握,能夠畫出種種繽紛美麗的圖案,我們看看有些動物昆蟲為了維護自己的生命,隨著生存環(huán)境的不同,而將自己的身體繪成和環(huán)境相同的顏色,藉著這層保護色,以避免外境的傷害。所以即使動物鳥獸,為了延續(xù)生命,他們的相便能隨心轉(zhuǎn)化,心的功用變化,征諸于自然萬物的事例,也可以略知一二。

  山河大地乃至一切萬法都是唯心所變,唯識所現(xiàn),這個道理有時卻很難為一般人所信服,然而佛教之所以勝于世法,便在于佛教之使用“心力”,是超科學(xué)的,是出世的:像明代的蓮池大師,便以善用“心力”聞名,據(jù)《高僧傳》記載:明神宗萬歷十六年,夏秋之間,杭州府城及其附廓之地,發(fā)生了大瘟疫,人畜死亡枕藉,日斃千人;杭州太守余良樞召集了全州醫(yī)生急救,都無法遏制,疫癘流行,不但處處尸陳,連醫(yī)生都一個個倒了下去,令官府束手無策。就在滿城哀號呻吟時,有人獻策:

  ‘只有請云棲寺的蓮池大師,用念佛誦經(jīng)來禳除災(zāi)兇了!’

  話一出,立刻有人附和:‘是啊!他曾以愿力驅(qū)虎、求雨,都能實現(xiàn),那么,以愿力禳疫,或許能救滿城生靈呢?’

  余良樞太守于是誠心誠意齋戒沐浴,恭請蓮池大師移駕杭州靈芝寺,將一切苦境相陳。蓮池大師聽說后,頷首道:

  ‘這是仁心仁術(shù),心宏愿大,疫癘是可以禳除的,因為誓愿和修行并作,在太守方面發(fā)誓愿,在我個人方面作修行,兩種心力合而行之,自然可以成事!’

  于是立刻搭蓋法壇,以蓮池大師為主壇,領(lǐng)導(dǎo)云棲、靈芝兩寺法侶及許多善信,進行禳疫袪癘的法會。說也奇怪!法會舉行不過片刻工夫,回城來報死而復(fù)蘇的病人已有多起;又一會兒,一些輾轉(zhuǎn)床第奄奄一息的人,忽然嘔瀉俱止;不數(shù)日而杭州府城疫癘全消,四境哭聲俱息。成就了“以心轉(zhuǎn)境”的無上妙法。

  我們的心有不可思議的妙用,不是常識可以判斷,也不是感官經(jīng)驗可以臆度的,科學(xué)上一切神乎其神的發(fā)明,不都是心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嗎?動物、植物界本來沒有的新品種,我們的心不是加以培育出來了嗎?甚至試管嬰兒的成功,證明連人類的生命也可以隨心所欲加以改造,心的功能之大,潛力之巨,實在不可管窺。柴陵郁禪師悟道后,曾說了一首詩偈: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guān)鎖;

  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我們的心本來具有無限的潛能,蘊藏無盡的寶藏,但是由于無明造作,紛逐于五欲塵勞,使明鏡般的清凈自性,失去了光明,不能發(fā)揮應(yīng)有的功能。我們應(yīng)該以智能之光,照破心中的一切迷妄,滌盡心中的所有污垢,將心中所含蘊的“佛的性能”──佛性,完全地顯露出來,才是善于知心、用心的智者。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