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止觀修學法要

  念佛止觀修學法要

  凈界法師講授

  第一卷

  《念佛止觀修學法要》。諸位法師慈悲!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請放掌。我們從今天開始用四堂課來解釋念佛止觀的方法。

  在經(jīng)典上,佛陀講到,修行的內(nèi)涵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那么我們整個佛法的修學基本上是兩個次第。剛開始是要求自己的身口二業(yè)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我們剛開始要求自己從身口的斷惡修善來做一個基礎;那么進一步我們就是要自凈其意,要求來凈化我們的思想。但是這個身口二業(yè)跟我們內(nèi)在的思想事實上是有相互關系的。因為如果我們內(nèi)心的思想是邪惡的,我們就很容易創(chuàng)造罪業(yè);如果我們的思想是清凈的,我們也就容易創(chuàng)造善業(yè)。所以身口意的修學其實重點還是要以自凈其意——就是思想的改造、思想的凈化當作一個佛法修學的重點。

  天臺智者大師是把眾生分成了四個不同的種性。那么第一種人呢叫作三途種性。三途種性就是說,他的心是一種增上的惡心。這種人多數(shù)是對生命因果完全不明白,或者是半信半疑。那么這種人他認為生命是沒有軌則的,造善是不能招感安樂的果報,造惡也不能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他對生命的訴求就是及時地行樂。所以他在做什么事情,他內(nèi)心當中沒有任何的道理作標準,完全跟著感覺走,心隨妄轉(zhuǎn)。我現(xiàn)在打什么妄想就去做了,我現(xiàn)在生起什么念頭就去做了,他的生命是完全沒有任何章法的。這種人當然就很容易生起欲望的煩惱。那么三途種性的意思就是說,智者大師說這種人他在三界流轉(zhuǎn)當中多數(shù)都是在三惡道呆過去的,即使從三惡道出來得到人身,他一下子又到三惡道去了。因為這種人他是完全沒有對真理的了解,講增上的惡心的三途種性。

  第二種人是屬于增上的善心,智者大師說這種人是人天種性。就是說身為一個凡夫他也有一些欲望煩惱,但是他對業(yè)果的道理有很深刻的學習跟理解,他知道生命是遵循著一定的軌則,在三界的流轉(zhuǎn)當中,是因為善業(yè)去創(chuàng)造安樂的果報,由罪業(yè)去招感痛苦的果報,他對這個善惡的軌則生起堅定不移的理解。那么他就用這種因果的道理呢,經(jīng)常來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的煩惱,因為他不想痛苦,所以他開始去以這個業(yè)果的道理來調(diào)伏自己的欲望。那么這種人他的生命當中呢,善心就比較強,偶爾起起煩惱,但是因為他對道理的理解,他有一種慚愧心來克制自己、調(diào)伏自己,那么這種人的種性叫人天種性。就是說他的生命當中在六道輪回當中,他多分是在人天果報里面活動的,這種人叫做人天種性,他對業(yè)果是有深刻的理解。

  那么第三種人是二乘種性。二乘種性基本上對生命的苦諦做很深入的觀察,觀察這個三界是沒有價值的,透過無常、苦諦的觀察。那么當然從大乘佛法認為他是比較悲觀的,但是他對五欲身心基本上、他認為三界的果報體不管是善業(yè)所招感的是安樂果報或者是罪業(yè)所招感的痛苦果報,三界就像火宅一樣,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求自度,不欲度人。那么二乘種性的人他的一個特色就是出離心很強,那么他一心一意地想要遠離這個三界的火宅,但是他對積功累德、廣度眾生呢不生好樂,那么這種人叫作二乘種性。如果他不加以調(diào)整,那么他的生命就很容易趨向于涅槃。

  那么第四種人是智者大師贊嘆的菩薩種性。菩薩種性,他能夠有智慧來觀察三界的無常、苦,他也有大悲心來憐憫眾生,就是悲智雙運。那么這種種性的眾生,他的生命就能夠趨向佛道,成就究竟的安樂。

  所以我們在座的諸位基本上我們是有四種種性的差別,那么也就影響到我們整個生命的一個差別的果報。當然佛法是講到緣起性空,就是這個種性的差別是可以透過佛法的修學而加以改變,這個改變的方法就是止觀。所以今天的止觀就是改變我們內(nèi)心的思想,特別是一些顛倒的思想。透過思想的改變,我們就會改變我們的行為,乃至于改變我們未來的生命。所以這個課程的主題就是《念佛止觀修學法要》,主要是透過念佛跟止觀的方法來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

  我們看講義,將述此義,大科分四:

  甲一、總標念佛法要,首先我們解釋念佛的方法。

  甲二、別明止觀體性,第二個是說明止跟觀的體性。

  甲三、正示念佛止觀方法。前面是各別地解釋念佛跟止觀各別的內(nèi)涵,第三段就是我們的主題,就是把念佛跟止觀相互的一個運用作一個介紹。

  甲四、結(jié)示勸修,我們作一個前面的回顧跟總結(jié)。

  首先我們看甲一、總標念佛法要。這當中分兩科,先看第一科的明念佛超勝。這一科是蕅益大師的一段《彌陀要解》的開示,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隨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凈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wěn)當者,則莫若信愿專持名號。是故《凈土三經(jīng)》,并行于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jīng)》列為日課,豈非有見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tǒng)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

  好,我們看第三面,我們把蕅益大師的開示作一個簡要的說明。那么這段呢,主要是講到凈土法門在一般法門當中殊勝的地方。那么這當中呢,我們先分兩段。第一個,先總敘功能,先把佛法的修習的差別說出來。那么在十方諸佛呢,他們在大般涅槃的寂靜安樂當中,都是以大悲心來憐憫這些流轉(zhuǎn)的眾生。那么佛陀在度化眾生,基本上是隨順眾生的根機而施設不同的教法,這當中呢,三世諸佛在施設教法是遵循兩個規(guī)則。第一個是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第二個是方便有多門。那么佛陀在施設教法呢,有兩個主題:第一個是契理,就是契合三世諸佛實相的道理。比如說業(yè)果的道理、或者是空性的道理、或者是真如的道理,那么這種道理是不能隨時空改變的,是不變的,就是說佛陀在三千年前是這樣講,現(xiàn)在也是這樣講。第二個是契機,這個契機就是有它的隨緣、方便,比如說我們今天契入這個道理,你可以參禪或者持咒或者念佛等等。就是說三世諸佛在施設教法有他的契理性跟契機性。

  那么再看第二段,別顯凈宗。在整個方便當中,這個地方我們是針對契機來說啦,在一切的方便的施設法門當中,我們?nèi)绻业揭粋特別的直接而且特別圓頓,下手特別簡單而成就特別高超的,則莫若念佛求生凈土。那么在所有的契入真理的方便當中呢,以念佛是最為直接跟最為圓頓的。

  那么這個地方我們作一個簡單的說明。當然,其實我們講方便啊,方便有多門,那么契入諸法實相有多種方便,但是這個方便其實不離開止觀,沒有一個宗派的修行能離開止觀的。但是這個地方的差別就是所觀境有差別,他所依止的、所觀察的境界有差別。那么智者大師把這個整個佛法的所觀境分成了三類:第一個是觀察眾生法,第二個是觀察佛法,第三個是觀察心法。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那么智者大師在解釋《法華經(jīng)》,就是《妙法蓮華經(jīng)》,九旬談妙,那么什么是妙法呢?智者大師就分成眾生法妙、佛法妙、心法妙。那么我們在修止觀的時侯,第一個我們可以選擇觀察眾生法,就是這個五蘊,我們現(xiàn)前的色、受、想、行、識,就是觀察我們這個身心世界。那么基本上這個小乘的學者啊,我們看《阿含經(jīng)》或者《阿毗達摩論》,小乘的經(jīng)論,他的所觀境是偏重在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觀察身心世界在整個小乘的傳承啊,他是用不凈、苦、無常、無我這個四念處來觀,用四種的光明智慧來照我們的身心世界。所以小乘學者基本上對生命采取比較悲觀的,認為生命是沒有價值的,因為不凈、苦、無常、無我。所以當然,一切法因緣生,他不斷觀察以后,就把生命的這種相續(xù)的力量給消失掉,就是到了這種偏空的涅槃。所以一般來說呢,以這個五蘊為所觀境的,小乘的學者多分是采取這樣的方法。第二種的所觀境是以佛法界為所觀境。佛法界當然是萬德莊嚴,依正莊嚴。以佛法界為所觀境的,在整個宗派當中,密宗、凈土宗的本尊相應法,是經(jīng)常采用這種方法。你看密宗他是觀文殊菩薩,以文殊菩薩為本尊,觀察他的相好、他的功德;凈土宗當然是以阿彌陀佛為本尊,觀察阿彌陀佛的正報、依報的莊嚴。當然,這樣的心態(tài)跟前面的觀五蘊就不同,因為你觀五蘊的話,你馬上知道五蘊的生死是有很多過失的;那么在觀察以佛為所觀境的時候,他內(nèi)心當中是贊嘆跟皈依的,因為他觀的是一個佛的功德,所以他的當初的心情是一種贊嘆的心情、皈依的心情來直接地契入本尊的功德,他基本上的觀法是樂觀的、肯定的這一面。那么第三種觀法是觀心,像天臺宗、唯識宗是觀現(xiàn)前一念心性。當然天臺宗觀心,是觀這個即空、即假、即中,它剛開始是強調(diào)是要從假入空,天臺宗的第一個層次就是說你在觀心的時候,你會發(fā)覺到我的心有善的功能也有惡的功能,但是你這個時候要把這些善惡因緣所生的功能都把它撥開來,觀到你內(nèi)心的最深的、不生不滅的、清凈的本性,那么這個時候你就知道原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就是,從因緣所生法,雖然我是有種種的煩惱跟罪障,從因緣所生法,諸佛是有種種的功德莊嚴,但是當我們把因緣所生法都撥開了以后,我們發(fā)覺我們的本性是如,三世諸佛也是如,一如無二如,這點在天臺宗是非常重視這個觀念的。就是剛開始在觀心,是把心帶回家,就是先把心歸零,就是你先回到我們心的最初的原點,就是禪宗說的本來面目。那么這個時候你會知道,其實我跟諸佛是沒有差別的,只是一種時間的差別,就是我遲早要成佛,因為我本性如此,我跟諸佛所差別的只是我的時間還不夠。那么從本自清凈,換句話說,只要我通過懺悔業(yè)障、積聚資糧,我就能夠有一天跟諸佛一樣。所以在菩薩戒的戒體當中就很強調(diào)你對本性的勝解,因為這是你能夠納受菩薩戒戒體的關鍵。當然他的即空,他這個時候一開始從假如空啦,空當然是無有少法可得,但是他有時候從空出假,他又從無有少法可得的心當中出來,出來的時候就跟境界接觸,他又知道,雖然是清凈但是因果絲毫不爽,有雜染的因緣、清凈的因緣、有十法界的因果。

  那么當然觀心法門是一種心地法門,它是偏重在一種真如的觀察智,是無相形。前面的眾生法跟佛法偏重在有相形。有相形當中呢,眾生法當然它是一種屬于這種消滅形的,他觀察五蘊身心呢是用不凈、苦、無常、無我,他的心態(tài)是要把這個生命消失掉。那么凈土宗觀察佛的功德是肯定的,我要成就像諸佛一樣的依正莊嚴。所以這個地方大家一定要清楚,同樣是修止觀,但所觀境是有所不同。不過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說呢,在三種的所觀境當中,站在成佛之道,講到最直接而且最圓頓的是以念佛、直接憶念佛的功德來求生凈土,這件事情是最直接、最圓頓,因為它有佛力的加被,那么這是第一層的比較。我們再看第二層的比較,他是由粗到細,把這個所觀境慢慢地做一個比較。

  又于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wěn)當者,則莫若信愿專持名號。我們說過在念佛法門當中,主要是一種本尊相應,所謂的相應就是感應道交。感應道交就是我們這一念苦惱的心跟阿彌陀佛功德的心要能夠接觸。那么接觸就要有方法啦,那么在凈土宗的傳承呢,我們這念心跟彌陀的功德要接觸啊,有三種的選擇。第一個是觀像。你找一個阿彌陀佛的像,你眼睛打開來,你用眼睛去取這個阿彌陀佛的像,那么把這個像記住,然后眼睛再閉起來,閉起來你看看在閉起來的時候你心中可不可以把這個影像現(xiàn)出來,那么你剛開始會覺得很模糊,模糊的時候再打開,再看一次,再看一次呢再把這個像再取下來,再眼睛閉住,把這個像在心中再現(xiàn)出來,經(jīng)過你一次一次的重復,到最后,你心中現(xiàn)的影像跟外面的影像是完全一樣的,清楚分別,這個時候你就成功了。觀像念佛,你的所觀境是一尊佛像,可能是一張紙做的或者是木頭做的,都沒關系,總之你要取那個像在心中顯現(xiàn)出來。第二種的修行是觀想。觀想就是前面沒有像,但是你假借經(jīng)論的文字隨文入觀——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你就隨文入觀,把文字的相在你心中變現(xiàn)出一種佛的影像出來,這個時候也是要如鏡現(xiàn)像,經(jīng)典上說,就像鏡子清楚把影像現(xiàn)出來一樣。這樣的一個方法也可以跟彌陀感應道交。第三種是憶念阿彌陀佛的聲號,就是以聲音——南無阿彌陀佛。您能夠,這個聲音呢,你自己能夠在心中創(chuàng)造一個聲音,然后你再把這個聲音聽回去,你只要聽得到你自己佛號的聲音,這個就是感應道交了。這三個方法。因為,我們說過,凈土法門是一個他力法門。他力法門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使令你的心跟彌陀的功德接觸,就是感應,這兩條線要能夠接觸。當然我們不能胡思亂想啦,什么方法都是要傳承,那么凈土宗的傳承,你有三個選擇:第一個觀想,第二個觀像,第三個持名。

  那么前面說過,在所有的方法當中,念佛是最直接、最圓頓。那么如果我們再微細地分析呢,在三種的念佛當中,我們要找一個下手最簡易、成功的比例最高、最穩(wěn)當?shù)?那就是以信愿的心來執(zhí)持名號。執(zhí)持名號是特別的簡易跟穩(wěn)當,特別在臨命終又是關鍵。凈土宗他的感應是在臨命終的時候,臨命終的時候要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在臨命終的時候我們是亂心位啊,所以憶念彌陀的圣號是最為簡單。是故《凈土三經(jīng)》,并行于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jīng)》列為日課,這是表示在《凈土三經(jīng)》當中,《無量壽經(jīng)》、《觀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當然《觀經(jīng)》是講觀想、觀像,觀想觀像的所緣境太過于復雜了,我們一般人心思太粗重,境細心粗,觀難成就。那么《無量壽經(jīng)呢》,它是強調(diào)發(fā)菩提心,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它要你修諸功德、發(fā)菩提心,對有些在家居士也有困難。那么《阿彌陀經(jīng)》的特色啊,我們讀《阿彌陀經(jīng)》你會知道,釋迦牟尼佛在講到修行的因地,釋迦牟尼佛對其它的助行,持戒、修福,只字不提。只有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但是要我們執(zhí)持名號,其它的法門完全不提。所以說這樣子的一個方便啊,在跟彌陀感應道交當中,執(zhí)持名號這個法門就特別地普被三根,對我們一個忙碌的現(xiàn)代人來說,特別地方便。這也就是為什么凈土的經(jīng)論這么多,但是歷代的祖師呢,這種大智慧啊,只是把《阿彌陀經(jīng)》列為我們的每天的晚課,那么因為執(zhí)持名號的法門普被三根,而且有事有理,這的確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法門。那么這個地方的開示主要是說,我們在修止觀之前,你一定要先選擇你的所觀境,因為你的所觀境會影像到你后來的結(jié)果。當然從這個地方呢,蕅益大師是以阿彌陀佛的圣號為所觀境。

  在中國的叢林啊,我們看《凈土圣賢錄》講到一個事情,就是有一個法師叫做冬瓜和尚。冬瓜和尚他長得矮矮胖胖的,就像冬瓜一樣。古時候的叢林不是在都市,是在山中。古時候他下山一次要三個小時,上山三個小時,就六個小時。古時的叢林如果諸位去研究,他就像一個小社會一樣,是分工合作的。到了早課做完,吃完早餐,你參禪的到禪堂去,念佛的到念佛堂去,你要聽教的到講堂去,那么工作,你是屬于執(zhí)事的,就去工作。那么冬瓜和尚他的工作是采購,就是每天為大眾師去買一些飯菜。早餐以后就從山中走下來到菜市場去,眾生這些雜亂的環(huán)境,去買這種飯菜等等,買完以后再走上山去,一天就是做這個事情。那么一年一年過去,當然修一點福報啦,但是福報是不能調(diào)伏煩惱的。所以時間久了,他就感到弟子心不安,他覺得內(nèi)心當中有這個煩惱波動,雖然他積聚善業(yè),但是臨命終時沒有把握,他就希望找一個解脫的法門,他覺得,我出家不能老是修福報,太可惜了。那么這一天呢,就有一個法師來掛單,剛好住在冬瓜和尚的隔壁。他就跟他請教說,我現(xiàn)在是真的想要修行,出家這么久,時間也過了很多了,有什么法門能夠簡單地、直接了當讓我能契入重點?法師說:你是干什么的?他說我是采購啊,整天要去菜市場買東西。他說,這樣的話所有的法門都不適合你,你就是念阿彌陀佛的圣號,然后以這樣的功德一心一意地求生凈土!那么冬瓜和尚他這個人是單純啊,他聽了以后就相信了,念佛!他當然做事還是每天去菜市場買菜,心中就念佛。看《凈土圣賢錄》,不到三年,不到三年的功夫,這一天做早課,做完以后大家下殿,冬瓜和尚就跟維那師說:大家且慢!哈哈,我今天要往生凈土了,大家來幫我念念佛,幫我送一程!惟那師一想,平常念佛堂也沒看到你人,你要求生凈土?大家半信半疑啦,但是想說寧可信其有,為他念佛。念了一段時間以后,他果然就在大眾當中在打坐的時候坐化了,坐化的時候他還講出一個偈頌,古人都會留一句話給大家參一參。他說是:“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蹦敲此@個偈頌剛開始是描述他的身體的狀態(tài),他說,你看我的身體啊,“終日走街坊”,哎,這個冬瓜和尚又出去買東西了,又跑回來,跑來跑去;但是你可知道我的內(nèi)心啊,“心中念佛忙”,我的心中已經(jīng)有一個法寶,跟以前的冬瓜和尚已經(jīng)不一樣了,和以前那個散散亂亂、心中沒有皈依處的冬瓜和尚不一樣了!笆廊私圆恢,別有一天堂!蹦銈兌疾恢牢覂(nèi)心當中啊,“別有一天堂!

  當然冬瓜和尚的成功,我們可以做一個檢討。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很務實地去面對我們自己的狀態(tài),談玄說妙我看是不必,就是你很務實地面對你的現(xiàn)前因緣,我們不能夠違背因緣,你的家庭、你的工作時間,七除八扣,你的時間不多了。那么我們在這樣的有限的時間當中,我們應該去找尋一個什么樣的所觀境,特別契合我們的根基,這件事情就非常重要。所以印光大師說:藥沒有好壞,治病就是良藥;法也沒有高下,契機就是妙法。無量無邊的法門,什么是妙法呢?契合你現(xiàn)在的因緣,這個法門就是妙法。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說,佛法為了攝受眾生,開出了無量法門,在無量法門當中最直接、最圓頓的是念佛,就是他力加被的本尊相應,在念佛當中,三種念佛又以持名最為簡易、最為穩(wěn)當。這就是為什么在整個三種念佛當中,持名的法門,這個傳承一直沒有斷,那么它的理由在這個地方,因為他簡單、容易做到而且成功率最高。

  好,我們再看第四面。前面是大致地把我們的所觀境、念佛法門的所觀境以阿彌陀佛的圣號來做一個解釋。所觀境就是說,我們講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問題是誰代表阿彌陀佛呢?這是個問題。你說你皈依,那么佛在哪里?這是個問題。站在一種《阿彌陀經(jīng)》的傳承,就是以阿彌陀佛的聲音,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聲音為所觀境、為你的皈依處。這個地方諸位要注意一個重點,我昨天也講了這個觀念,不管你今天是發(fā)出臺語的聲音或者國語的聲音,你要永遠相信,你所創(chuàng)造的聲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這個很重要!不管你用什么聲音來表達阿彌陀佛,你要永遠相信,你所創(chuàng)造的聲音,這個聲音就總持阿彌陀佛的所有的功德,他就是阿彌陀佛的代表!這一點你一定要有這樣的觀念。否則這句佛號他對你就不能產(chǎn)生救拔的力量。

  在修習念佛的時候的止觀,第一個,我們透過重重的選擇,我們選擇佛號為所觀境,進一步我們再說明整個念佛的操作方法。我們看第四面,乙二、示念佛方法。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信愿持名,一經(jīng)大旨。信愿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淺深。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并運。

  好,這一段是《要解》里面的一段話,我們分成三段來說明。

  第一個總標:信愿持名,一經(jīng)大旨。整個《阿彌陀經(jīng)》它的修學內(nèi)涵就是三資糧:信愿持名。信愿持名在正式的修學應該先成就愿。就是說你內(nèi)心當中要有一個目標,你自己要能夠觀察到娑婆世界的苦、極樂世界的樂,娑婆世界的雜染、極樂世界的清凈,那么這個時候呢,你生起一種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希望。一個人一有希望,你才能產(chǎn)生行動。那么產(chǎn)生厭離以后呢,這個時候你觀察你自己沒有成就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力量,你自己沒有能力。那么這個時候誰有能力呢?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他的本愿功德對你有救拔的力量,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是無所不在的,而且他能夠引導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對阿彌陀佛的功德有信心,依止這樣的信愿的心情來憶念阿彌陀佛的圣號。那么這個是整個《阿彌陀經(jīng)》的主要的修學的宗旨。這段是把修學的宗旨標出來,信愿持名三種資糧。

  那么信愿跟持名的關系呢,看第二段:信愿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淺深。這段是很重要。信愿,在蕅益大師呢,它是一種慧行,它是一種觀照的智慧,它是一種觀照力。換句話說,我們對彌陀的信心跟愿力啊,是透過觀,它是屬于觀照而產(chǎn)生的;那么持名呢,它是一種行動力,它是一種止,止的力量,一種念力。那么我們在求生凈土的過程當中呢,講到往生與否,是從你的信愿的堅定與否來判斷,那么至于你往生以后品位的高低呢,那就看你的念力,你念佛的這個力量到達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淺深來判定。這個地方就是說啊,念佛法門它的一個特點啊,它很強調(diào)你對佛號的皈依的心情,這個是決定你往生的一個關鍵!至于往生以后的品位,就看你這句佛號念起來有多大的力量。

  我在臺灣啊,曾經(jīng)去一個商店買東西。商店的老板是一個一貫道的教徒,看那意思,他也是一貫道的一個高階的一個老師了。那么他問我說,這個一貫道教徒問我,你們寺廟什么時候打佛七?我說,唉!你不是一貫道嗎,你為什么對打佛七有興趣?他說,念佛念下來啊,心安靜。他說他平常都念佛。我跟他解釋說阿彌陀佛的圣號他有多大的功德、有救拔你的功德,他完全不相信,完全不相信,那我說那你念佛干什么呢?他說念佛把心靜一靜,如此而已。其實他不能往生啊!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圣號對他的功能只是把他的心靜一靜,如此而已,他是把佛號當做一種攝心的方便。你看這件事是不是很可惜呢?當然我們也相信阿彌陀佛的圣號在他的心中運作的時候,會有一些善業(yè)的力量,但是如果站在一種解脫生死,那就沒辦法了,因為他信愿不具足。那為什么信愿不具足呢?他就是沒有好好學習凈土的經(jīng)論、對阿彌陀佛的功德生起理解、生起信心、生起皈依。

  所以說世間上的事情啊,說是一切法空。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你會發(fā)覺,什么叫法空啊?這個法呢,它是無自性。當然這個法很多了,我們以阿彌陀佛(來說),為什么阿彌陀佛的圣號在有些人心中運轉(zhuǎn)的時候,他能夠產(chǎn)生那么大的力量;阿彌陀佛的圣號在有些眾生的心里面運轉(zhuǎn),他產(chǎn)生的力量非常薄弱,發(fā)揮不了那種救拔的力量,只是增長一些善業(yè),就是把這個摩尼寶珠換幾個糖果吃吃,這個地方就是我們沒有好好地學習教理,就有這個問題!摩尼寶珠在心中運轉(zhuǎn)的時候,我們內(nèi)心跟他感應不夠、皈依不夠,也就發(fā)揮不了這樣滅罪生善乃至解脫生死的力量。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他的慈悲心啊,特別地標出,你今天念阿彌陀佛的圣號是不是能夠成就感應道交,是在信愿之有無。你心中是不是有一種希望要離開三界,你有一種希望要到凈土去?而且你相信阿彌陀佛一定能夠幫助你,你相信這件事情。就是說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到了加護病房,這個時候誰也幫不了你了,你的眷屬在旁邊除了哭泣以外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你的錢財、你很辛苦地追求的地位、別人對你的恭敬贊嘆,這下子都沒有效果了。那么這個時候你把心中的佛號現(xiàn)出來,你真的相信佛號能夠救拔你,你相信嗎?這是個問題。如果你不相信,你可能就開始疑惑,念幾句佛號轉(zhuǎn)成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念幾句轉(zhuǎn)成地藏王菩薩,那就完蛋了。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圣號為什么你在心中運轉(zhuǎn)的時候產(chǎn)生不了力量,同樣一句佛號在印光大師的心中運轉(zhuǎn)的時候,他的力量這么大?就是我們內(nèi)心當中沒有栽培我們對佛號的皈依!這個地方就是我們后面講到觀,我們?nèi)绾瓮高^觀察、思惟來作一些心理建設,這個后面會講到。當然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更高,我不但是往生還要上品上生,那你這個佛號就要有一點力量!不過我們剛開始先不要給自己這么高的標準說是要得到禪定啊,起碼你先要求自己對佛號生起強烈的皈依的心情。那么諸位要知道一點,一切法因緣生,只要你透過正確的方法,這個功德就會出現(xiàn),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就是說,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歷代的祖師他透過這個方法思惟,他可以成就這個功德,你也可以透過這個方法得到這個功德。問題是你這個方法有沒有正確。所以對佛號生起信愿不是困難,困難是你方法是不是掌握得對。那么這就是我們講到第二段,把這個信愿跟持名的關系說明。

  第三段做總結(jié):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并運。所以呢,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對于彌陀的功德的觀察,這是一種前導,擬定我們念佛的目標。如果我們念佛,比如說打佛七,打板你就去念佛、放下你就出來,你為什么念佛你也不知道,那么你每一句佛號都沒有信愿的指導,這個佛號就變成了人天的善法,發(fā)揮不出救拔的力量。所以,你整個念佛當中,一定要有這種智慧的觀察,以信愿為前導,那么以佛號為你一種前進的動力,講出一個譬喻啦,如目足雙運。就像你開車,你開車一定要把燈光打開,就像眼睛的關照,那么燈光的關照就是我們的信愿,那么引擎的動力就是我們佛號的力量,那么這兩個是缺一不可的,缺一不可的。

  目足并運是這樣子的,如果說從一個成就的次第上來說,你剛開始要先成就信愿。那么你對佛號功德的信心,你也知道你念佛的目的是要厭離娑婆,你念佛不只是我身體病痛我念念佛把這個病痛消失就好了,你要求往生。剛開始你要先透過經(jīng)論的學習,生起皈依的心;由皈依的心,你自己要安排一下定課,因為你這個時候,你會覺得佛號對你很重要了,你臨命終就靠他了!那么你做一些定課以后,你的佛號在心中的力量慢慢地增長,對妄想有所調(diào)伏,這個時候,你對佛號的信心就會加強、會加強,這時你對佛號的信心就從一個理解到真實的受益,你有一些宗教情操的感應啊,這個時候你對于彌陀的功德會加強一份的信心,這個時候你又能夠進一步地念佛,你會把念佛的時間來加長。所以這個事實上,信愿跟持名是互相增長,你剛開始是信愿及持名,持名以后,你會加強你的信愿,你會帶動另一個層次的持名,所以這兩個應該是分不開的。那么剛開始下手,應該先培養(yǎng)信愿,這是基礎。

  好,我們這堂課先講到這個地方,先把念佛的方法做一個說明,休息十分鐘。

  第二卷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面。第五面,甲二、別明止觀體性。那么前面一堂課呢,我們是講到念佛的一些方法,這一課是講到止跟觀的體性。這當中分兩科,先說明止的體性,再說明觀的體性。

  我們首先看乙一的止的體性。這當中我們提出了兩個內(nèi)涵,一個是《菩提道次第略論》,第二個是《解深密經(jīng)》。第一個是略說,第二個是廣說。

  先看第一個,以善緣心,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那么這段論文,我們再解釋分兩段,先解釋修習止的因相,看因地的相貌。那么修習止呢就是有兩個因相,第一個以善緣心。那么修習止,他的內(nèi)心是一種善良的心。比如說我們今天去偷一個人的東西,那么偷東西當然是貪欲的煩惱了,雖然你很專注,這個不能列為止,因為這個是跟煩惱相應的。所以修止的第一個條件,他必須是跟無貪、無嗔、無癡的善良的心相應,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心一境性。當然第二個是主題了。那么我們凡夫的心啊是攀緣心,就像這個猴子在抓這個樹枝一樣,抓了一個樹枝就放掉前一個樹枝,再抓一個樹枝再放掉下一個樹枝。所以我們?nèi)绻匠Hビ^察這一念心,它是不喜歡安住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不喜歡的。如果我們不訓練,我們的心是不斷地變化的。但是這個修止,它必須要強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那么你首先一定要選擇一個所緣境,然后強迫自己的心專一、相續(xù)地在所緣境安住。修止剛開始都是強迫的,強迫習慣以后它就自然。所以它這個止的所緣境,簡單講就是內(nèi)心專一相續(xù)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所以我們說什么是修止的體性?簡單地說就是心一境性,那么這個是一個因地的修行內(nèi)涵。

  那么我們怎么知道這個禪定的止是成功了呢?這以下講它的果地的相貌:諸三摩地。修止的功德相是三摩地。三摩地就是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轉(zhuǎn)。那么我們的心平常是不平等。什么叫不平等呢?就是我們的心不是打妄想就是昏沉,不是昏沉就是妄想。那么打妄想的時候是躁動的,心太高了,躁動;如果不躁動就昏沉了,心太低了,太沉。那么這時的平等持心呢,以平等來攝持這一念心,就是你這個時候不是昏沉,是一種明了的狀態(tài);它也不是妄想,它是寂靜的狀態(tài);它是明了而寂靜、寂靜而明了,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安住,叫平等持心、于一境轉(zhuǎn),在一個所緣境里面相續(xù)地運轉(zhuǎn)、相續(xù)地安住。所以這個止就是等持,就是你對于所緣境,假如你是念佛,你心中在佛號安住的時候呢是明了又寂靜、寂靜又明了,那么這就是修止的一個功德相。那么這樣子的功德呢,都是奢摩他的因相跟果相。所以簡單地說呢,不管你今天是持大悲咒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念觀世音菩薩,所謂的止就是你面對你的所緣境的時候是明了而寂靜的、寂靜又明了的,他破除了妄想的躁動,也破除了這種昏沉的昏昧。那么這個是一個簡單的說明。

  我們看第二段的《解深密經(jīng)》講得更清楚了: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于此能思惟心,內(nèi)心相續(xù)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品。

  那么這個地方我們分成三段來說明。第一個是說明修習這個禪定這個止的環(huán)境。我們剛開始修止要獨處空閑,你要找一個寂靜的處所。因為我們平常的心太過于散亂,那么現(xiàn)在你規(guī)定你自己的心要安住在佛號,這本身內(nèi)心他一定會抗拒,攀緣心的等流會抗拒。如果你自己的妄想抗拒,你又在一個嘈雜的環(huán)境,那你這個內(nèi)憂外患呢,你就更難成功。所以剛開始你修習這個止,你要找一個沒有人干擾的處所,比如說在你的佛堂,把電話線拿起來。你剛開始你要全心全意地的去調(diào)伏你心中的昏沉跟掉舉,你一定要讓你的外在環(huán)境沒有干擾,不要再增加你的負擔。所以剛開始你這個修止的環(huán)境的選擇非常重要,要找一個寂靜的處所。

  第二個,正式講到它的方法——作意思惟。這個地方的作意思惟說啊,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就是說你修止一定有所緣境,那你的心一定要取,就像我的手去抓這個扶尺一樣,當然他這個不是手是心。那么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就是說,你既然修止,你一定要把你的所緣境在心中把他分明地顯現(xiàn)出來,第一個工作,比方說你持大悲咒,你要讓大悲咒在你的心中現(xiàn)出一個清楚的影像,然后再去專一安住、相續(xù)安住;比如說你念佛,你心中要聽得到你的聲音,因為你一定要有個所緣境嗎,那么心一境性,當然一定有個所緣境。那么你在修止的第一個,先把你的所緣境在心中現(xiàn)出來,這是第一個工作,就叫作意思惟;然后呢,內(nèi)心相續(xù)作意思惟,這個時候你不斷地重復,現(xiàn)出來以后,對于所緣境專一安住、相續(xù)安住。當然這個當中是帶有一種作意,作意就是警覺,你經(jīng)常要保持一種警覺的狀態(tài)。因為你一下子就會失掉你的所緣境,因為我們的心已經(jīng)長時間處于攀緣的狀態(tài),那么你現(xiàn)在要違背它的等流的慣性,要強迫它在一個所緣境,它隨時會反彈。所以你要一不小心你的所緣境就失掉,就開始打妄想。所以這個地方呢,內(nèi)心相續(xù)、作意思惟,作意就是警覺,你經(jīng)常保持警覺,我的心是不是還安住在佛號當中?如果跑出去再抓回來。那么,如是正行多安住故,你這樣的一種正行就是專一相續(xù)的這樣一種強迫的安住的正行,要多安住,這個多就是不斷地、有一定的定課。那么這當然是一個成功的關鍵啊,就是你修止不是一次兩次就會成功,你要不斷地、數(shù)數(shù)地熏習、數(shù)數(shù)地強迫、數(shù)數(shù)地訓練你的心,那么這個就是我們講修止的方法。

  第三個,起身輕安,及心輕安。那么這一段是說明止的功德。那么當我們的心從一種的粗重的妄想而經(jīng)過我們的強迫的專一安住、相續(xù)安住,這個時候你內(nèi)心會產(chǎn)生一種身心的輕安!

  我們一個人打妄想打多的人,你感到你的身心很粗重,就算你不生病,你感到很粗重。我們?nèi)绻恍扌?你也就不感到有什么粗重、輕安。你要打佛七,打到第七天的時候,有些人第三天、第四天就有感覺,你感到你內(nèi)心很輕松,那么那個輕松帶一點樂受,快樂的感受。我們這個世間的快樂有兩種,佛法說是一者五欲樂、二者圣道樂。就是我們這念心去造五欲的快樂,跟五欲的境界接觸,你會產(chǎn)生樂受,但是這個樂受是躁動的,它跟煩惱相應,躁動,你會覺得這個樂受是擾動不安的。那么我們?nèi)シ鹛?a href="/remen/baif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拜佛、念佛,透過專注、相續(xù),你會產(chǎn)生樂受,但是那個樂受是與寂靜相應的,你感到非常寂靜,寂靜又快樂、快樂又寂靜。那么這個就是你肯定你自己那個止的方法對了。因為功德相出現(xiàn)了,表示你方法對了。所以我們判斷修止的成功失敗,就看你身心是不是從一種粗重的狀態(tài)轉(zhuǎn)成一種輕安的狀態(tài),那么這樣子就是奢摩他品,就是整個修止的因地跟它的果地。

  所以我們做一個總結(jié),就是修止主要有三個方法:第一個,你要善取所緣境的相貌,選擇你一個所要安住的境界。我們前面說過,站在往生凈土的角度,你用佛號,以佛號的聲音當作你的所緣境。第二個,心于所緣,專一安住。強迫自己不能念要它念,你告訴你自己,我想離苦得樂、我想離開三界,我別無選擇。我除了強迫自己在佛號當中,這個“別無選擇”很重要。念佛法門你一定要知道你自己沒有退路了,就是背水一戰(zhàn)——韓信在用兵的時候,他跟楚霸王打仗,楚霸王的軍隊是將近他的十倍,韓信一看,壞了,我是一比十。但是韓信這個人很會用兵,就是漢高祖的大將,他把所有的軍隊都帶到大河的前面,他對士兵們說:你們往后看看,后面是大河,換句話說,你只有一個選擇,往前沖啦!因為你往后也是死,好歹是死,你往前沖還有希望。所以這個就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背水一戰(zhàn)”。結(jié)果他打贏了。其實打仗和修行的道理是一樣的。打仗打的是氣勢,不是看數(shù)量多寡;念佛也是念氣勢。你說你念佛念了十年,你都悠悠泛泛,你還比不上人家念一個小時,他那個氣勢強,他有強烈的皈依的心。所以我們剛開始,一定要自己專一安住,然后經(jīng)常地檢查自己,昏沉、掉舉是不是起來,善加對治,然后相續(xù)安住。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心于所緣專一安住、心于所緣相續(xù)安住。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比丘。這位比丘出家以后在僧團住了幾年就去住茅棚,住茅棚他修四念處觀,就一直不能進入圣道,沒辦法。后來大智慧的佛陀就知道他哪地方有問題了,佛陀就化作一個行腳比丘,就到這個茅棚的比丘去掛單說:我在這個地方暫住幾天可以么?比丘說可以啊。佛陀所化身的比丘就和這位比丘一起打坐,平常一起打坐。佛陀當然就知道這個人心思散亂,雖然修四念處,但心就是浮動、飄動。后來佛陀說我們不要在房間坐,我們到外面去坐。佛陀就帶他到河邊去坐。那么剛好河邊有一只烏龜在那邊爬,它爬了一半的時候,來了一只野干,野干就跟狐貍很像,它要吃烏龜。這時烏龜就把它的頭和四只腳、尾巴縮到它的殼子里面去,野干就吃不到。佛陀就說:你看到這只烏龜么?比丘說我看到了,佛陀說:這只烏龜,野干為什么沒辦法吃到它,你知道么?佛陀就說:烏龜有護身之鎧,野干不得其便。就是烏龜因為有保護它的鎧,殼子,就是硬殼,所以野干來的時候吃不到。也就是說呢,你為什么在茅棚住了十二年啊,你還是不長進啊,你就是沒有把六根收攝住,你那個心光外泄太厲害。所以你這個明了的心,去意念四念處,去觀察無常無我的道理,你就進不去。為什么呢?心思散亂!就是你這一念心跟真理之間有一道很深的墻壁——妄想。

  我自己的個人的經(jīng)驗,我1987年讀佛學院,我在印象里面,我第一年讀佛學院呢,哈哈……我佛學院一年級的時候,我發(fā)覺呢,我親近五位恩師,所有的老師上課我完全聽不懂!真的聽不懂。坐在那個地方,老師講的很好,但講什么,不知道。哈哈!到了第二年的時候,誒!原來老法師講這件事情!到第三年的時候就懂了,講什么就知道了。那么我在回味,這怎么回事呢?噢!我的心不同。所以我們剛出家的人,心思粗重,這念明了的心去觀察道理,其實佛陀講的道理講得很清楚,但是它中間就是妄想,煩惱障!如果諸位有些人,你去聽經(jīng),聽了半天,你不知道法師在講什么,你這個人妄想打得很重!呵呵……事實是如此了。當然我們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里,你就有希望改變,是不是?

  就是說雖然學佛的重點在觀,觀察諸法真相,但是你的心要有堪能性,要有能力!你平常都沒有一定的定課來收攝內(nèi)心,你這個心發(fā)散太厲害,到最后你去聽佛法,你真的聽不懂,不知道講什么。現(xiàn)在的人,很多老人癡呆癥,怎么回事呢?就是他心光外泄得太厲害。因為勞心又勞力,現(xiàn)在人的精神耗損是以前的好幾倍。那么你要是平常不靜坐,不把心收攝一下,每天充充電,你一直發(fā)散、一直發(fā)散,到中晚年以后啊……所以你看修行人的老人,你看老人家,很多修行人他的色身也會老、他也會有病痛,但是有修行的人跟沒有修行的人有一個地方不一樣,他的眼神不一樣。你看老和尚,他的身體可能敗壞到可能坐輪椅,但是他的眼神啊,炯炯有神,他年輕時經(jīng)常攝心。那么你看一般人,沒有學佛的人,特別是企業(yè)做大的人,他到老年的時候糟糕了,兩個眼睛呆滯,呆滯無神,他的內(nèi)心被他年輕的時候都耗損光了。這種人學佛沒有什么用了,因為他的心已經(jīng)沒有學習能力了。佛法說沒有堪能性,沒有造業(yè)的功能,他就在一種無計的狀態(tài),這種人很容易就隨業(yè)往生了,因為你不可能對佛陀產(chǎn)生一種皈依的心情。所以天臺宗說:“心念是造惡的根本,但它也是造善的根本!碑斘覀兊男氖鞘Э氐臅r候,它是眾禍之門;但是你能夠用你的精神,體力好的時候?qū)W佛,就是眾善之門。你要發(fā)菩提心、思惟法義,增長心中的光明智慧,還得靠它。所以我們?nèi)绻f,你年輕都不修持,你到老年之后,就有問題了,來不及了,就來不及了。

  所以,當我們修止的時候,你會發(fā)覺,你經(jīng)常用一個所緣境來攝心,讓它每天有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的靜坐,心中把你的所緣境現(xiàn)出來。如果是念佛,就把聲音現(xiàn)出來,然后心于所緣專一安住、心于所緣相續(xù)安住。當然,它會跑出去,再抓回來,不斷地訓練,訓練久了,它就聽召乎了。這時你會發(fā)覺,你對生命的觀察,你讀經(jīng)典,或者你看一些人世的因緣,你會發(fā)覺,你那個明了性比以前強了,理解性、記憶力都比以前好了,就是你那個心啊,功能增加了。這就是為什么修禪定是智慧的基礎,是這個意思。好,那么當然這個只是一個前方便。

  我們再看乙二的觀。觀的體性也是有兩個,我們先看第一段,根據(jù)《菩提道次第廣論》:又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善妙慧,悉皆攝為毗缽舍那品。前面的止,它是一種無分別住,它不能思惟觀察,它是無分別,專一相續(xù)地安住而已。那么這個觀呢,它的特性其實就是揀擇,就是一種思惟觀察,當然這個思惟觀察是依止圣言量的正見的引導,圣言量的的引導。那么觀察什么呢?有兩個:一個是如所有性,一個是盡所有性。先講盡所有性。盡所有性就是觀察諸法的別相,就是整個十法界的染凈的因果。我們可以分成二部分,包括六凡的雜染的困果,包括四圣法界的清凈困果。這個人為什么會到三惡道去,他的因地是什么?你能夠通達整個因果的道理。那么這個是一種世俗諦的觀察。第二個是觀察諸法的如,如所有性,這個如就是不變的意思,是總相。觀察我空法空的道理。當我們的心在空性或者在緣起上的思惟觀察,成就一種諸上妙慧。為什么叫妙呢?因為這個智慧有成就解脫的功德。我們在世間上,讀醫(yī)學、科學,這樣的知識沒有解脫煩惱的能力,沒有對治煩惱的能力,所以不能叫妙。那么當我們這樣觀察,我們就有解脫的功德,有對治煩惱的力量。

  好我們再看第二段: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止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nèi),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舍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偏尋思、周偏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

  這一段講的比較詳細了,分成四段。先看第一段: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止故,這個地方是說,你修觀的基礎是什么。那么當我們?nèi)ビ^察諸法實相的時候,不管是觀察真諦、俗諦都必須以身心輕安為基礎,就是你一定要把你的心,透過修止把它調(diào)整成明了跟寂靜的狀態(tài),避免有妄想跟昏沉的情況出現(xiàn),這個是修觀的前方便。

  第二段,正式說明修觀的方法。那么當我們的心已經(jīng)明了寂靜以后,應該怎么做呢?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nèi)。那么善思惟法就是說,你在觀察一件事情,你應該要先學習。善思惟就是你已經(jīng)透過經(jīng)論的學習。比如說你要觀無常這個道理,那么觀無常它有它的方法:你先觀死亡,死亡會到來;第二個,死亡的時間不決定;第三個,死亡到來的時候,你萬般帶不去。就是說,每一個道理都有它文字的表達方式,這些你都需要學習,不是說你自己在那邊打妄想。就是所有的佛法都是尊重傳承。那么你一定要把你所要觀察的內(nèi)涵,透過文字的學習以后,這個時候呢,三摩地所行影像,那么你已經(jīng)如理地學習以后,就在三摩地的明了寂靜的心中把這個法義的影像現(xiàn)出來。

  當然法義的影像是靠文字的基礎,文以載道,說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十個文字里面含有圣道的力量,含有圣道的功德。那么這個時候你就把文字在寂靜的心中顯出來,它會現(xiàn)出一種法義的影像,或者無常無我、或者善惡業(yè)果等等。那么你就在這個文字的影像當中,做三件事情:第一個,觀察,深入地觀察。在寂靜的心當中,把這個道理隨順佛陀的文字,隨文去觀察。那么觀察以后,產(chǎn)生第二個,勝解。噢,原來生命是有軌則的,善業(yè)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yè)招感痛苦的果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你開始相信我們所造的業(yè),對我們的生命會有影響力。那么當然你這個勝解是前面的觀察而來的,當然這個勝解就是你透過觀察產(chǎn)生堅定不移的理解。第三個,舍離心相。我們經(jīng)過觀察以后,這個時間不能太久,剛開始可能三分鐘或者五分鐘。那么這時你觀察你的心就擾動了,這時把所觀境再舍掉,再恢復到無分別住,再加強心中的明了寂靜,等到明了寂靜成功以后再觀察。所以這個觀察、勝解、舍離心相,它是在不斷地循環(huán)。因為你一路觀下去,心開始擾動,擾動時你就不能觀察,效果有限。所以一定要舍離心相,把心中再恢復到無分別住,然后再開始,把心再調(diào)整一下,把心調(diào)整明了寂靜,然后再觀察、勝解、再舍離心相。這個是整個修觀的方法。

  第三段講到修觀的種類。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偏尋思、周偏伺察。就是觀有四種的差別:第一個,能正思擇,這個正思擇就是觀察真諦理;那么最極思擇,是觀察俗諦理;或者周偏尋思、周偏伺察,尋思是粗分的觀察,比如無常,我們可以粗分地觀察無;蛘呒毞值赜^察。那么尋思是粗分的觀察,是一個很rough的觀察,那么伺察是細分的觀察。有粗細的觀察,有真諦、俗諦的觀察,這個是講到修觀的種類。

  第四個,講到修觀的功德。我怎么知道我這個功德出現(xiàn)呢?有五種功德: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當然這個功德主要是慧,一種正確的決擇。我們在慧生起之前有兩個前方便。忍。這個忍就是隨順。我們剛開始去接觸一個道理的的時候,我們是沒辦法隨順的,因為我們心中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顛倒。噢,真的有來生嗎?我們心中會有一些疑惑,換句話說,我們的心跟真理并沒有隨順。這個時候你在寂靜的心當中,一次一次地觀察以后,你那個顛倒的心就慢慢慢慢地消失掉。這個時候那個法義就進到你的心中,法義就變成你的知見。這個時候我們叫隨順,你的心已經(jīng)隨順真理而轉(zhuǎn)。你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你開始用道理來看世間,你開始用道理來判斷一切事情。就是你的心中有道,是這個道,不是無明了。就像說燈光打開了,不是在黑暗當中行走了。那么當你隨順真理以后,你內(nèi)心有一種法喜、好樂,這個時候可能是見或者是觀。這個見是現(xiàn)量,親自證入;觀是相似的理解。我們剛開始先觀,然后再見,那么這個就是毗缽舍那。這是整個修觀的內(nèi)涵。

  所以這個止觀,止是一種念,由念住心、專注力,那么由慧觀察,那么這個觀是一種觀察。所以我們在修什么法門都是兩個:一個是專注,讓心寂靜下來,然后觀察,然后從寂靜當中出來再觀察,觀察以后再回復到寂靜。這是止跟觀。所有法門都是這樣,只是所觀境不同。

  有些人說啊,說是佛弟子也勸人家斷惡修善,外道、一貫道、天主教也勸人家斷惡修善,所有的宗教都一樣,哈哈!其實這句話不對,不對。佛法有不共外道的地方,佛法有正見,對生命有正確的觀察。從佛法的角度說,一個人他如果沒有接觸佛法,他也會在偶爾的環(huán)境當中,看到悲憫眾生,起惻隱之心,造一個善業(yè),也可能。但是這個善業(yè)對生命來說沒有多大的意義,就是他頂多依止這個善業(yè)到天上去做一場美夢,掉下來,他的心還是原封不動、完全一樣。但是你透過法義的觀察,產(chǎn)生對真理的理解,那這個跟你造善業(yè)就不同了,那是生命的一種根本的改變,你這個生命從這個地方開始觀察,那你整個生命是扭轉(zhuǎn)過來了。你知道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所以佛陀在《大寶積經(jīng)》上說:滿設恒沙界,珍寶供養(yǎng)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佛陀在經(jīng)典上把這個善業(yè)跟我們的正念做一個分別,說假設我們今天用恒河沙的七寶去供養(yǎng)諸佛,這個功德很大,福報很大,但是你這樣的善業(yè),并不能產(chǎn)生解脫的力量。就是,這個善業(yè)在你的生命當中只是在流轉(zhuǎn)當中做一個快樂的美夢,如此而已,你這個美夢受完了,你的生命還是這種相,還是這種境界,還是心隨境轉(zhuǎn)。那么我們能夠在短暫的時間修習止、修習觀,喔,這個時候心中對業(yè)果——原來生命是有軌則的,原來所謂的痛苦、不快樂是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那么,我們今天的生命是承擔過去的業(yè)力,我今天會有什么果報,我們知道我們過去可能造了什么業(yè),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所以佛法對果報沒有第二句話——逆來順受,因為這個果報是不能改變的。重點在于你的因地,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就是:果報我們不能做主,但是因地你能夠做主。所以我們知道生命就像一個水流,但是每一個水流的點,有兩個內(nèi)涵:第一個,你同時在受用果報,第二個,你又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因地。我們每個剎那都是這樣。我們一般人沒有學佛法,很重視果報。我不能有災難!其實你緊張也沒有用,它該來還是會來,你應該緊張你是不是造罪業(yè)。因為假設你過去有這個業(yè)力,那你也沒有辦法,這個是定業(yè),釋迦牟尼佛的家族都被滅亡了,佛陀也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因果的道理,不是佛陀能夠干預的。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身為佛弟子,你要認知,佛法真的是有不共于外道的地方!不是說我們自己是佛弟子,贊嘆佛法好。你看看在整個宗教里面,哪一個宗教對生命有這么透徹的觀察?我看是沒有。就是每一個生命,第一個,你承受一個果報,這個果報是你前生所造作的,你應該要承當。但這個果報一下子就過去,它無常,很快就過去,重點是你來生怎么樣。你要注意你的因地!所以菩薩的心情跟凡夫的心情不同。菩薩是畏因,眾生畏果。眾生很怕今生的果報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那么為了讓自己趨吉避兇,什么事都可以做。要得到今生的安樂,不擇手段。其實你錯了,你在造罪業(yè)啊!你來生要為這個罪業(yè)付出代價的。那么,一個覺悟的人,他很注意自己的因地。我今生有痛苦的果報我認了,因為過去的業(yè)招感的,不是誰給我的。我今天會生長在這個家族,會跟某一個人作親屬,會遇到什么事情——萬般皆是業(yè),半點不由人——這宇宙間沒有誰在主宰這個,諸法無我,沒有一個主宰者。就是你造了這個業(yè),就得這個果報。

  那么,佛法的重點就是,你要趕快啟發(fā)你覺悟的智慧,內(nèi)心要有判斷力,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那么這個就是觀。就是在寂靜的心中去觀察佛陀所宣說的真理,讓心中產(chǎn)生光明。不再跟著感覺走,開始用道理來要求自己、改造自己。那么這個時候,你的生命就有一個從根本上的變化。這個跟你造善業(yè)就不同了,那個力量就不同了。所以這個觀啊是很重要!

  好,那么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卮饚讉問題。

  善導大師的全集當中有提到《文殊般若經(jīng)》所說的一行三昧,請問一行三昧跟念佛三昧有什么不同?

  這個一行三昧啊,當然這個三昧有很多種,一行三昧就是一個單一的所緣境,它沒有其它的助行。那么我們應該說,一行三昧是一個總相,那么念佛三昧是其中一個,因為念佛三昧也是單一所緣境,也是一行,沒有所謂的很多很多的助行。你看天臺宗它修行,它不是一行三昧,它要修五悔法門,凈罪集資,然后再開始觀心。那么念佛法門為什么不用凈罪集資呢,因為念佛它本身有佛號,就是佛力加被,本身就有滅罪的功能。所以一行三昧就是說,從剛開始到最后就是一個所觀境,沒有其它的,不必改變。就好像說,比如說,你從這個地方到Office去,你可能要我從這個地方坐到A,然后從A坐到B,要分幾段。每一個法門都是一個階段性的任務,那就不是一行三昧了,你有很多的法門。但是這個念佛法門它不是,就是從頭到尾一路是念佛。當然你通過你的人生的經(jīng)驗,對佛法的學習,你對佛號的皈依會慢慢增長,但是所觀境是永遠一個,從頭到尾就一個,叫一行三昧。當然一行三昧的法門很多,那么念佛三昧是其中一個,所以一行三昧是范圍比較廣,念佛三昧是其中一個。一行三昧的其中一種。

  請問法師禪凈雙修是否可行?

  禪宗跟凈土宗,我們看中國佛教有八宗。唐朝當然是,唐朝是佛教最興盛的,八宗,人材輩出。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就很多都沒落了,特別唯識宗就沒落了,那么天臺宗維持了一段時間。唐宋元明,到后面,因為中國是一個,我們看中國歷史是戰(zhàn)亂很多,大家都想做皇帝,所以這個就很多的戰(zhàn)亂。你看,你打開歷史,你會發(fā)覺中國有一句話很好玩,就是中國人見面:“你吃飽了沒有?”哈哈!可見這“吃飽”是不容易的。你看我們?nèi)ッ绹?美國人看到你說:“How Are You?你好嗎?”哈哈!你問“你好嗎?”就是你一定吃飽了以后才想到好。所以中國基本上是一個災難很多的國家,戰(zhàn)亂很多。那么災難很多,當然在災難當中,其它宗派都必須要有很嚴密的修學次第,所以后來整個八宗當中,這個傳承一直下來,就是禪宗跟凈土宗。因為念佛法門他不要經(jīng)論,你這個逃亡的時候,你至少佛號還跟著你走,那么禪宗它的方法是很簡單。所以到了宋朝,永明延壽大師就提出了禪凈雙修。不過這個地方呢有一個差別,有差別。這個差別在印光大師文鈔里面有說出來。后來禪凈雙修就分成兩派,如果你是禪宗的人,他禪凈雙修是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他的所觀境也是佛號,但是他是把佛號當作是階段性的任務。他念完佛以后,他回光返照,念佛是誰?為什么能夠念佛?為什么這朵花不能念佛?那么這個時候他就回光返照,觀那個,哦!原來是有一個心,那么一直觀、一直觀,從粗的心、生滅的心一直觀到不生不滅的心。所以,禪凈雙修如果是禪宗的人,他是把佛號當作一個前方便而已,只是一個階段性的任務,他是念佛把心帶出來,然后心出來的時候,觀那個心,觀進去。那么如果凈土宗就不是了,凈土宗呢,我們講凈土宗的所觀境是彌陀的功德,他跟彌陀的功德是皈依的。但是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誒?有煩惱出現(xiàn),有掛礙,這個時候用禪宗的般若,觀察它是如夢如幻的,我們就可以從煩惱那邊通過去。所以,凈土宗的禪凈雙修是以凈土為主來攝禪宗,它的所觀境是佛號,是佛的功德!所以說是禪凈雙修,看是以誰為主?這個意思大家懂嗎?就這個意思。禪宗的人他也說禪凈雙修,但是他主要是參禪,那么凈土宗他在禪凈雙修的時候,他是以佛號為皈依境,那么以這個般若的法門來幫助他破障。諸位要知道,中國的祖師禪,那個“禪”不是禪定,那個是般若,那是般若波羅蜜。

  諸位對今天的課程有沒有問題,就是這個止觀的體性,還有念佛的方法?

  這個止觀啊,它等于是把一些佛法的道理,把它輸送到我們的心中來。這跟我們?nèi)プ龃壬剖聵I(yè)不同。比如說我今天有這個法會,我來這邊擦擦地板、做做義工,做完義工以后,你的心情跟這個做之前是完全一樣的,當然你的生命當中做了一個善業(yè)。我們剛開始應該這樣子沒錯啦,一開始先懺悔業(yè)障、積集資糧。但是當我們對生命的要求更高了一點,我們想要去改變我們的生命的時候,想要改造我們一些顛倒的思想的時候,那這個止觀就非做不可。因為佛陀不能把智慧灌到你的心中啊!佛陀是把法義宣說出來,那你要靠止觀來消化,要透過止觀啊,把文字的佛法轉(zhuǎn)成你心中的佛法。

  那么剛開始你修止觀呢,你一定會很困難。因為你會發(fā)覺佛陀所說的話,幾乎跟我們過去的思考都是相沖突的。我們愿意這樣做,佛陀說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認為生命是常,我們不認為會死亡,佛陀告訴我們生命是無常的。所以你剛開始在修止觀的時候,你心中的無明會抗拒真理。但這就是你要堅持下去的。你不斷地給自己做心理建設:佛陀是這樣子講的。其實這個我們的內(nèi)心啊,你要不斷地告訴自己一件事情,講久了它就相信,不管是對的、錯的。所以這個止觀啊,它的困難就是說,你剛開始內(nèi)心當中會有一些沖擊,你原來的思想跟佛法的思想會有一點沖擊,但是你要相信真理一定能夠戰(zhàn)勝邪惡。問題是你真理的力量要強,你要堅持下去,那么乃至于你在某一支香當中啊,突然間地相應,那你跟你平常做慈善事業(yè),那就不一樣。你能夠?qū)σ粋道理真真正正地有種感受理解,然后你開始重新思考你未來的生命要怎么走。很多東西你覺得應該做的,覺得是這個時候不重要了。這個時候你對生命開始重新規(guī)劃。那個時候我要恭喜你了,你的生命是脫胎換骨了!佛法對你的影響,已經(jīng)不再是給你一些人天的果報,那是一種解脫的力量出現(xiàn)。當然這東西是你自己要去努力。就是這樣子。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我們來回向:

  愿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fā)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好!南無阿彌陀佛!

  第三卷

  《念佛止觀修學法要》。諸位法師慈悲!諸位居士、阿彌陀佛!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面。第七面,甲三、正示念佛止觀方法。

  那么我們身為一個佛陀的弟子,我們在修學佛法的內(nèi)涵,主要有兩個重要的次第。第一個次第呢,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剛開始皈依在三寶的座下,就是對因果輪回的道理生起了信心,那么我們相信有來生的生命,而來生的生命是由今生的業(yè)力來決定的,所以我們透過對業(yè)果的信心,我們剛開始應該要使令自己的身口惡業(yè)來斷除罪業(yè)、來增長善業(yè)。這個是我們剛開始的一個修行內(nèi)涵,就是會注意自己的業(yè)力的問題。那么當我們開始注意自己的行為業(yè)力的時候,我們的罪業(yè)就會慢慢地減少、善業(yè)慢慢地增加,這個時候我們的生命就感到安樂的果報也慢慢地出現(xiàn),自己會覺得比以前更快樂。但是身為一個佛弟子,我們當然不會就在這個地方得少為足,我們應該再進步。那么在從業(yè)果上的修學當中,我們應該進步啊,到自凈其意。就是我們不但只是注意到自己的行為更開始去注意心地的法門。也就是說,我們開始從輪回的觀察,我們覺得在輪回當中,成就一個安樂的果報雖然是甜美啦,但是畢竟是無常,還不是我們真實的皈依處,所以我們開始去尋求更圓滿的出世的解脫。因為雖然我們今生造了善業(yè),在三界得一個安樂的果報,但是,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快樂還是給我們一種不安全感。那么這個時候,我們開始去修學種種的止觀的法門來對治內(nèi)心的顛倒,那么開始追求一種出世的解脫。當然這就是所謂的圣道。那么,今天我們所介紹的止觀,也就是一種如何地來把我們一種無始劫來我們所熏習而成的一種錯誤的、顛倒的思想加以修正。那么止觀呢,簡單地講,就是在修正我們的思想,如此而已。

  那么在整個止觀的內(nèi)涵當中,在佛法的傳承有三個主題。第一個呢,止觀的主題是在觀照我們的眾生法界。一般來說,小乘的學者或者講南傳佛教,他們修止觀的內(nèi)涵就是觀照我們現(xiàn)前的五蘊的身心世界。就是你現(xiàn)在得一個果報體,可能是男人的果報,或者你是女人的果報,你不要向外追求,你所觀的境界就是你現(xiàn)在的生命的果報、色身跟內(nèi)心的活動。當然,在觀察身心世界的時候,你就會發(fā)覺你的身心世界有很多的缺陷,包括:不凈、苦、無常、無我。那么在一個以五蘊身心為所觀境的心情,它的一種觀照是一種厭離的,是一種否定的心態(tài)。我們看南傳佛教的一種觀照五蘊身心世界的不凈、苦、無常、無我,那么他對生命體是抱著一種否定的方式、厭離的方式,他對生命沒有其它的希望,像小乘的學者修三三昧——空、無相、無愿。他把三界的果報體消滅以后,他不再有任何的期待。所以當他把身心世界消滅以后呢,他就進入到一種偏空的、沒有生命現(xiàn)象的一種偏空涅槃的境界去。當然這是他的選擇。好,就是說,我們在修止觀的第一個主題,是以一種眾生的五蘊,這種雜染相、苦惱相為所觀境。

  那么第二個主題,就是以佛法界為所觀境。那么這個佛法界,當然,諸佛菩薩經(jīng)過長時間的積功累德,他的身心世界是萬德莊嚴的境界。那么當我們是以這個所謂的佛菩薩為所觀境的時候呢,那個心情與跟眾生法界就不同,那是一種皈依的心情,贊嘆的心情,好樂的心情!就是,我要跟你一樣!就是你能夠成就,我現(xiàn)在暫時做不到,但是我希望有一天跟你一樣。所以他這種是一種本尊相應的心情,以一種諸佛菩薩的功德當作自己一種未來生命的目標。那么當然,這樣的心情是好樂的。那么就是在修止觀的第二個主題,我們也可以選擇以佛法界為所觀境。

  那么第三個主題呢,就是以我們的心,心法為所觀境。基本上天臺宗、唯識宗啊,他的觀照,他不觀眾生法界的雜染,也不觀佛法界的清凈,他是觀照現(xiàn)前一念心性,就是你當下那個能夠明了分別的心性。那么當然,觀心的重點,一言以蔽之就是返妄歸真,正念真如。那么我們平常沒有在修止觀的心啊,它的方向是向外攀緣的,沒有一個人是可以例外的,我們的心是向外去觀照、向外去追求的。那么觀心的人他不是!他是把這個方向扭轉(zhuǎn),回光返照我這念明了的心。當然他的觀照是非常地深入的,正念真如,就是觀察到我們的因緣所生的善的功能跟邪惡的功能,把這些因緣所生法剝開以后,他直接觀照到內(nèi)心深處的一種不生不滅的清凈心,禪宗說的,本來面目,就是把我們生命最初的原點觀照出來。那么當然,內(nèi)心當中進入到那種境界的時候,那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那種整個對立的概念都消失了,沒有所謂的“生起來,消失了”,沒有所謂的“污垢”跟“清凈”;沒有所謂的“增加”、“減少”這種對立的概念。那么那個時候呢,佛法安立一個名字,叫一真法界,就是它是一種絕待的生命的狀態(tài),那么佛法安立一個名字叫真如或者講自性清凈心。那么當然,在這種絕待的狀態(tài),也沒有所謂的雜染法,也不可得,清凈也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所以禪宗說那個時候是沒有說話余地的,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那么站在一個凈土宗的角度,在這整個三種止觀的主題當中,我們所偏重的是第二個主題,就是以阿彌陀佛的功德來當我們止觀的一個修學的處所,一個所觀境。當然,因為身為凈土的一個最大的目標就是求生凈土!雖然念佛,也可以消業(yè)障、也可以身體健康、也可以讓我們今生當中得到很多很多的安樂,但是都不是我們的重點,那個是一個枝末。我們永遠要知道一個觀念,修習凈土的根本的目標,就是求生凈土,離開三界。因為三界你再怎么弄,它畢竟就是苦,它本質(zhì)是苦,是不能改變的。那么求生凈土,在一個凈土宗的法門就是要感應道交。你的心要跟諸佛的心要能夠感應!那么感應的方法,就是要不斷地去憶念、觀察阿彌陀佛的功德。這就是我們說的這個今天的主題,正示念佛止觀方法,就是站在一個念佛的角度,來探討修止、修觀的方法。

  好!我們看今天的講義,那么分成二科,第一科先做一個總標,第二科做一個別名。

  好,先看那個總標。那么當然,這個凈土宗的止觀的傳承很多啦,不過講得最詳細的就是天親菩薩的《往生論》的五念法門。所以我們這個止觀呢,就以天親菩薩的五念法門來說明這個止觀。那么,身為一個凈土宗的學者,我們說過我們整個修行的重點是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要成就往生的功德。那么往生的功德呢,天親菩薩認為,我們一個人要往生啊,必須要具足五個主題:第一個、禮拜,第二個、贊嘆,第三個、做愿,第四個、觀察,第五個、回向。那么透過這五個法門的修行,就能夠使令我們一個業(yè)障的凡夫,跟彌陀的大功德海感應道交!

  那么這五個法門,我們可以做一個分類。就是呢,禮拜、贊嘆、做愿是一種成就止的功德,就是禪定的功德。那么在止觀的時候,我們昨天說過,止觀的第一個基礎,一定要先修止。因為你心中有太粗重的妄想,你根本就不能去觀察任何的真理,不可能!因為你的心已經(jīng)沒有堪能性,你的心已經(jīng)被你心中的妄想啊耗損掉所有的精神體力。就是妄想所纏縛、所纏繞,你的心已經(jīng)沒有功能再去思惟佛陀的真理。所以我們永遠要記住一個觀念,你修止觀,第一個,你到佛堂去,一定先修止,把心先做一個調(diào)整。

  那么在凈土宗的修止有三[C1]個法門,第一個、禮拜,身業(yè)的禮拜。你應該有一個阿彌陀佛的圣像,那么以皈依的心情、懺悔的心情來禮拜阿彌陀佛。第二個、贊嘆,那么前面的禮拜是一種身業(yè)的皈依,那么這個贊嘆是口業(yè)。那么贊嘆呢,在天親菩薩的《往生論》說啊,主要是稱念阿彌陀佛的圣號。因為阿彌陀佛的圣號是無量光、無量壽,他本身就是代表彌陀的功德。因為無量光就表示一種無量的智慧,那么無量壽是一種無量的福德,就是這個圣號它本身就是一種功德的一個法界,這是我們這一念心啊,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入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伏。就是我們內(nèi)心當中沒有功德,但是這個佛號進入到我們的心中以后,它就可以把它的功德啊,把它轉(zhuǎn)成我們自己的功德。所以呢,我們可以贊嘆!贊嘆就是念,你念阿彌陀佛的圣號就是在贊嘆!這表示一種無量光、無量壽。當然這個無量光、無量壽從本質(zhì)上來說是彌陀的功德,但是當我們在憶念他的時候,這無量光、無量壽也是轉(zhuǎn)成我們內(nèi)心的功德。那么第二個是贊嘆彌陀圣號的功德。第三個、做愿。你心中在禮拜、贊嘆的時候,心中要有一個希望,你有一種要求生極樂世界的希望。那么這個時候,因為你在禮拜、贊嘆、做愿的時候,你內(nèi)心當中是一種無分別住的。我們知道,止是不能分別的,不能起任何的名言,不能起任何的思想。身禮拜、口業(yè)稱念、心中的目標是清楚的,我念佛要干什么?要求生凈土,不是要求感應神通,不求人間福報,是為了臨終的時候往生凈土。那么這個時候的心情是無分別住的。無分別住是成就禪定的功德。那么,第四個是觀察。那么當我們心靜下來以后,我們可以撥一點時間來觀察觀察,因為你那個時候心寂靜。寂靜的時候在造的業(yè)啊,你不管觀察什么,印象特別深刻,造業(yè)力強。那么我們可以觀察娑婆世界苦惱的相貌,觀察極樂世界安樂的相貌,那么成就我們一種能夠去對生命的一個抉擇。我們知道什么是應該放棄的,什么是應該追求的。那么這就是一種智慧的抉擇,這是一種觀。那么前面的禪定跟智慧呢,基本上我們的心情都是扣著自己的生命,我自己透過止觀,我能離開痛苦、得到究竟的安樂。但是呢,站在大乘的角度,這樣是不夠的。因為在三界的流轉(zhuǎn)當中,不是我們在流轉(zhuǎn),還有無量無邊的如母有情都在流轉(zhuǎn)。所以我們應該也要對這些跟我們一起流轉(zhuǎn)生死的眾生啊,釋放我們的善意、釋放我們對他們的關懷!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回向。我在彌陀的功德當中,透過禮拜、贊嘆、做愿、觀察,我累積了一些功德。但是我不想把這些功德自己受用,我愿意把我的功德回向給眾生,都能夠仰仗這個功德,大家同生凈土。這樣子就把我們的心量擴大了,也就把我們前面所積集的功德就轉(zhuǎn)為更加地殊勝。那么當然這樣一種廣大的胸量,就容易跟彌陀的本愿感應道交。

  那么這個是大綱的說明,就是我們在修止觀啊,我們根據(jù)天親菩薩的傳承,天親菩薩《往生論》的傳承,是有五個次第來完成我們的一個往生凈土的功德。

  現(xiàn)在我們就看丙二的別名。那么在五念法門當中主要是成就三個內(nèi)涵:第一個是禪定,第二個是智慧,第三個是大悲。

  那么我先講這個禪定的功德要怎么成就,就是我們一個散亂的心情,如何先成就禪定的功德。那么這以下有印光大師一段簡單的開示,那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楞嚴經(jīng)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蹦罘饡r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于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督攝六根。督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完全無妄念,較彼不攝者,則心中清凈多矣,故名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深之則得三昧。

  那么在凈土宗的修行這個止啊,那么印光大師的《文鈔》是很強調(diào)用《楞嚴經(jīng)》的督攝六根、凈念相繼的方法。那么我們看這個第九面,印祖他開展出一種所謂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的念佛法門,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我們加以說明。好,看第九面。

  那么這個我們在修習念佛的時候,不管你是禮拜或者是所謂的贊嘆,那么我們內(nèi)心當中對佛號要產(chǎn)生兩種力量:第一種是專注力,第二個是相續(xù)力。那么專注力呢,就是督攝六根,那么相續(xù)呢,就是凈念相繼。那么在印光大師的《文鈔》當中,所謂的督攝六根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在佛號當中產(chǎn)生一種點狀的力量,那么經(jīng)過這樣的力量的相續(xù)啊,把這個力量變成一種擴充成一種片狀的,十句成片三三四。

  我們簡單地做一個說明。那么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你一定要知道你的所皈依的境界是什么?說是我今天是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么誰代表阿彌陀佛呢?理論上,阿彌陀佛的技術,他本身的能力是沒有障礙,他可以只是一個形狀的方式表達出來,他也可以用光明的方式表達出來,也可以以聲音的方式來表達他的功德。那么我們前面也說過了,在所有的彌陀所表達的方式,觀想、觀像、持名當中呢,以憶念彌陀的聲音為最為簡單、最為穩(wěn)當。所以,我們念佛人一定要知道,你在皈依彌陀的時候,其實是以阿彌陀佛的聲音,這個就是你的皈依境。阿彌陀佛在哪里?“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出現(xiàn),他就在那個地方。

  好,那么這樣子講,我對佛號的專注、皈依應該怎么達到呢?那么印光大師提出有三個次第:第一個、念:念從心起。這個佛號的最初的根源,應該從你內(nèi)心的皈依的心生起。當然這個時候沒有聲音,還沒有聲響。就是第一個——你內(nèi)心想要念佛皈依的心。有些人的佛號不是從內(nèi)心生起,就是嘴巴念佛,心打妄想。哈!他的佛號是從嘴巴生起。這樣子不能構成皈依。因為你嘴巴念佛、心打妄想,那么這個佛號的起源只是從嘴巴出來,那么這個佛號不是從內(nèi)心的一種皈依的心生起的,這個佛號就不能構成所謂的相應,這個佛號對你就產(chǎn)生不了一種救拔的力量。不是佛陀有問題,是你這個方法操作錯誤。所以第一個,我們佛號的生起一定要從念從心起,這個佛號一定從你內(nèi)心的作意,一種皈依的心生起。第二個、誦,聲從口出。那么因為你當初剛開始念從心起的時候沒有聲音,沒有聲音你就不能去捕捉、不能去取這個所緣境。我們凡夫一定要在六塵的境界。那么這個時候你可以靠著嘴巴的振動,或者你念六字或念四字,靠著嘴巴的振動創(chuàng)造出一個聲像出來,一個聲音,你才能夠去憶念。所以第二個次第,聲從口出。你應該靠嘴巴的振動創(chuàng)造一種聲音,不必要很大聲,但起碼你自己要聽得到。第三個次第、音從耳入。你要把你創(chuàng)造的聲音再聽回去。那么當你一個佛號的操作,透過你一種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那么我們說,你跟彌陀已經(jīng)有一念的相應。一念的相應一念佛,念念的相應念念佛!你的心已經(jīng)跟彌陀的廣大的本愿功德接觸了,換句話說,彌陀的功德已經(jīng)在加持我們了!

  那么這個地方有幾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說,我們念佛有兩點要注意的。一句彌陀念誦聽。我們一個人去打佛七,打佛七呢,就不是你一個人打,有一百多個在打佛七。那每一個人都創(chuàng)造一個聲音,那這個時候,哪一個聲音是我的皈依處呢?這個諸位要知道,你只能夠聽你自己的聲音。這個很重要。不管你的聲音是多么地微小,你在修止的時候,你那個就是說,一百多個打佛七,這個虛空當中創(chuàng)造一百多個佛號出來,你只能夠去取你自己的聲音。當然其它的聲音我們不必要去排斥,但是它只是一個助行,你知道它存在就好。但是,你聽到的,只能夠?qū)W⒌揭粋Point,就是你自己的聲音。這點非常重要。這樣子,在《楞嚴經(jīng)》上說,你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聲音、自己聽回去,你的心才會慢慢慢慢地寂靜,對治妄想。如果你聽別人的聲音,剛好是心隨境轉(zhuǎn),你越念佛、心越散亂。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第二個,注意你當下的佛號就好。有些人念佛,他就是想說我念得不好、下一句佛號是不是會更好,或者你前面打妄想、那么開始后悔。諸位,我們念佛一定要知道,不要管過去、也不要管未來,注意當下的佛號,注意當下就好!你把每一個當下的佛號都念好了,你的佛號就是圓滿了!不管你的妄想打得多深,只要一抓回來,第一件事,注意當下的佛號。你在打佛七,從第一天打到第七天,每一句都是注意當下的佛號,注意你自己的佛號。那么這個佛號怎么操作,我剛剛講過,透過三個次第:念、誦、聽。那么當然這個地方啊,念佛有很多,有出聲念、有默念。那么出聲念,當然因為你這個要取所緣境,止一定要善取所緣境的相貌,理論上你的聲音越大聲對你越有利,因為你越容易去取到你的聲音,但是你聲音太大,你就傷氣、不能持久。而你念佛最忌諱嘴巴都不動,你那個時候聲像模糊,你自己要專注就有困難,你很容易妄想插進來。所以黃念祖老居士的大智慧,他告訴我們——金剛持,就是嘴巴要動,聲音在唇齒之間,在嘴唇當中。嘴巴動,但他不是很大聲,但是他的確有創(chuàng)造一個聲像。那這樣子,你念整天你不會累,但是他的所觀境清楚。所以我們建議大家在督攝六根的時候,你可以采取金剛持的方式。

  第二個,我們強調(diào)十句成片三三四。那么我們希望每一個皈依的專注的佛號能夠在心中能夠產(chǎn)生一種比較大的力量,就是能夠相續(xù)。那么這當中既然相續(xù),就必須有一個韻調(diào)。因為你念佛,最怕就是追頂念: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沒頭沒尾。沒頭沒尾的時候你的心就很難攝住。所以印光大師就是說,你可以以十句佛號當作一個循環(huán),那么在整個十句佛號的循環(huán),一個循環(huán)當中你把十句佛號分成三段,我念一次,大家聽聽看: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三三四。那么這樣子呢,就是你念三聲、停頓一下,念三聲、再停頓一下。那你會覺得,誒!這產(chǎn)生一個循環(huán)。我們在娑婆世界的眾生啊,音聲對我們影響最大,而且是要有節(jié)奏。你一定要在念佛當中產(chǎn)生一個節(jié)奏,你這個才會讓你的心啊,佛號把心攝住!大家可以試試看,你念追頂念,我不相信你的心力有多強,不可能持久!所以這個印光大師的方法值得大家去嘗試。你把佛號以十句佛號為一個循環(huán),然后把它分成三段來念:三三四、三三四、三三四。你剛開始可能會不習慣,但是你操作久了之后,你會發(fā)覺你佛號在心中運作的時候,它產(chǎn)生一種韻調(diào)。你的心不容易跑出去。它會不斷地運轉(zhuǎn)下去,所謂的相續(xù)力。

  那么總之呢,在整個我們在修止的時候,主要是聽聲音。那么這個聽聲音,在這個持名方法當然是中國的。我看我們中國的凈土宗的祖師,除了初祖慧遠大師以外,從善導大師以后的祖師,每一個人都強調(diào)持名,沒有一個例外。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的六根當中,我們的心要跟外境接觸有六個門,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但是這六個門呢,耳根最耐用。諸位你可以試試看,我今天把前面放個佛像,你用眼睛觀想佛像,你觀想一個小時,你就非常疲憊。這個眼根不能用得太久,因為這個眼根的功能有限。但是你用耳根呢,印光大師說,不但攝心,又能養(yǎng)神。你用耳根可以聽一整天,完全不會疲憊。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今天以聲音為所觀境。因為你這個耳根耐用,你這個門你怎么開它都不會壞。

  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你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聲音,然后你自己再把這個聲音聽回去。然后每一次的用功都注意,注意當下!注意當下就好,不管你前面念得多壞,那都不重要了,注意當下。不要對未來有任何期待,也不要對過去有種種的后悔,你把當下的佛號念好就對了!你的工作只有一件事情,注意你當下的佛號,注意你自己的佛號。

  好,那么我們再看第二個,靜坐五點記數(shù)法。這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啊,我們在經(jīng)行的時候,我們可以掐珠啦,記數(shù)。那當我們在靜坐的時候,我們不能掐珠,手不能動。這個靜坐的時候你掐珠,印光大師說容易得病的,容易生病。所以我們靜坐的時候,手要放下來,身體保持輕松。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五點記數(shù)法。那么我看這五點記數(shù)法,當中有四個原則。

  第一個、安置地上,令心下沉。我們可以把這五個點放在地上,讓心下沉。這個是蠻重要的。有些念佛的人,他念一段時間以后,特別是精進的人,懈怠的人沒有什么感覺啦,精進的人有些人念佛頭痛。他一念佛他頭就痛,當然他就怕了,就不敢再念了。這怎么回事呢?很多人就是講說,哎喲,你教我聽,那我就注意耳朵啦。你的心注意哪里,你的心之所在、氣之所在,氣之所在、血之所在。你的心注意頭部、耳朵,你的氣血就往這邊沖,到時候就頭痛。所以我們在所觀境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個所觀境放在地上。所以智者大師講,所觀境啊,一個人的所觀境不能超過腰部,腰部以上。除非是你極度地昏沉,腦部極度地缺氧,你稍微注意你的頭部,但是那么一下子就要馬上放掉,否則你遲早會得高血壓。

  這個我們的道家講說是養(yǎng)生之道,這個地水火風四大的調(diào)和,要把這個火氣往下降,那么這個水啊,其實地水火風,主要是這個火跟水,水要往上升。所以我們在打坐的時候,舌頭要定住上顎,干什么呢?就是把這個水帶動起來。我們一般的情況,火是比較輕,火是在上面,水在下面,所以這個煉丹就煉不成了,這個火在上面燒,上面鍋子沒有水,就破掉了。那么我們一個正常修行人,一個身體健康的人,你的舌頭是經(jīng)常保持很多的口水,甜美的,他的火氣是降到下面的。所以你看任何的武術,特別是太極拳,他在用功的時候,都是下實上虛,他下半身肌肉要繃緊,上半身要放松,就是把這個火氣往下降。有些人他念佛他也不得方法,也隨便就是這樣子念,上火了。上火了怎么辦呢?就吃退火的東西。那么火對我們的身體是非常重要,你這個身體的消化、腸胃的溫度,沒有溫度你根本不能運轉(zhuǎn),到最后身體變成畏寒,糟糕了!所以我們這個火氣要返本歸元,要把它降到你的丹田,乃至于丹田以下。

  所以懺公師父的拜佛,他很強調(diào),你在拜佛的時候,腳掌用力,上半身放松,下實上虛。真正高明拜佛的人,他拜佛的時候,他頭不流汗的。這個,我想我們拜佛有三種。第一種人是拜得滿頭大汗,哈哈,你這個拜佛你還要再進步。就是你這個心浮氣躁,太急躁。你這個上半身太繃緊,下半身沒有用力,所以這個火氣就上來了,你這樣修行很……因為你色身沒有調(diào)好,你就很難入三昧了。身不調(diào),心就不調(diào)。你這樣越拜也會越躁動,你根本不可能跟彌陀感應道交。那么第一種人是拜到滿頭大汗的,那這個人太急躁了,你可能要求自己數(shù)量太多了、怎么樣……。第二種人是頭部已經(jīng)不流汗,上半身流汗,這個算不錯,但是還有進步的空間。真正會拜佛的人,他上半身完全不流汗,下半身流汗。高手!哈哈!諸位你到這邊試試看,就像打太極拳一樣,你下半身用力,上半身不熱,你這樣子就是把整個火氣往下降。這個火氣對我們很重要,你的身體的功能要運作、消化都要靠你的溫度。就是你不要讓它失調(diào),不要讓它跑到上面來。跑到上面你拜佛就把它降下去。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你一定要讓你的佛號的所緣境是在地上運轉(zhuǎn),那么你心往下沉,火氣就往下沉。

  第二個、所緣形象清楚分明。那么這個五個點,一、二、三、四、五,每一個點都是念十句,三三四,一個點,然后移到下面,移到左邊,再到第四、第五。但是這五個點只是給大家一種攝心的方便,那么你在念佛的時候,你還是知道你的所緣的形象還是佛號,還是以佛號為所緣境。

  第三個、寧可少念,不可草率。這個就很重要。所有的業(yè)力都是要專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