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與愛

  智慧與愛

  釋證嚴

  佛典中有則故事──某天阿難跟隨佛陀走在路旁水溝邊,佛陀突然回頭對阿難說:「毒蛇。」阿難向水溝探一下,恭敬地說:「的確是毒蛇!

  一對父子走在后面,聽了也探頭看,發(fā)現(xiàn)是一甕金塊,他們很開心地將這甕金塊搬回家。不久,衙門的官差到他家:「國庫被偷走一甕金塊,據(jù)說在你家!垢缸蛹泵卮穑骸肝覀儧]有偷,是在水溝撿到的!

  由于沒有證據(jù)可證明,這對父子還是受到拘捕,父親感慨地說:「真的是毒蛇!」兒子也說:「的確,我們碰到毒蛇!罐k案官員覺得奇怪,問:「你們父子在說什么?」父親就將事件經(jīng)過重述一次。

  后來經(jīng)佛陀作證,這對父子才獲釋。佛陀以這個故事啟示修行者:「一念貪心,就是無形的毒蛇;去除貪欲,才不會惹禍上身!

  人往往因一念貪婪,招致有形或無形的禍患。因此,即使目前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不景氣,我們應藉此自我教育──掃除貪婪,還本歸源,也就是回歸清凈本性,克勤固本,才能保安康。

  ◎消費券變愛心券

  政府為提振經(jīng)濟,刺激消費,發(fā)給每人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如何用消費券?大家各有想法?吹叫侣剤髮В浾邌柮癖姡骸割I(lǐng)到消費券要做什么?」有的竟然說要買煙酒、檳榔等,損壞身體,又于家庭無益。

  一位母親說:「一領(lǐng)到馬上就用掉一千六百元,剩下的要給孩子買衣服都不夠!

  倘若只求一時消費,欠缺理財?shù)闹腔,對安定人心幫助不大。金錢是好是壞,是毒蛇還是金塊?大家要用智慧分析。

  幾位因受裁員而待業(yè)中的慈濟志工,有的平常一家人生活克勤克儉,三餐只是一、兩道菜佐餐,若有剩菜就留到隔餐再吃,不制造廚余;或是回收別人丟棄的桌椅,修理后再使用;還有孩子閱讀的是回收書本,也會隨著父母一起到回收站做環(huán)保,生活過得很平靜。

  他們認為能一家和氣融融,生活不必奢求。雖然失業(yè),不過心中富有余,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投入志工行列,天天都很快樂,這不就是富有的人生?有人領(lǐng)到消費券也捐獻出來,并表示這筆錢是多余的,因此將消費券變成愛心券。

  這是機會教育的時代,若能消弭貪婪,莫養(yǎng)成揮霍的習氣,要固本樸實,做個逆風中的鳥、逆游中的魚,是最好的磨練,可以平安度過不景氣的難關(guān)。

  ◎化小錢為大用

  我們不可輕視小錢,匯聚善念可以化為大用,大家應珍惜使用消費券,將消費券化成大愛。臺北有所國小的一個班級大家捐出一百、兩百元,累積五千余元,記者問學生:「你的消費券怎么用?」學生說:「消費券捐愛心,比買玩具更有意義!苟嗝从兄腔郏

  慈濟小學一年級的姚同學說:「我要全部捐給師公救濟非洲的小朋友,他們有的沒有衣服穿、沒有床睡覺、沒有馬桶!顾娜Я僭獛椭@么多的小朋友,真是真純無邪,沒有貪婪之念。

  這就是機會教育,個人用三千六百元能買的物品有限,倘若能捐出做救人的工作,積少成多,就如慈小的姚同學所說,可以讓非洲小朋友有衣服穿、有床睡、有玩具玩、有房子住、有食物吃、有水喝;這不就是化小錢為大用,無不是智慧與愛。

  景氣不好是短暫的,重要的是人人要安下心,清平致富,懂得勤儉固本,讓困頓挫折能平和地過去,才能迎安和、增;

  (講于二○○九年元月二十日)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