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行風范示教

  以身行風范示教

  證嚴法師

  時代不斷發(fā)展,時代的氣象也不斷受到沖擊,處于變遷的環(huán)境中,教育的理念要跟得上時代潮流,又不隨時代亂象而發(fā)展,確實是件辛苦的事。

  每個孩子從小到大,在不同的環(huán)境及理念中成長,他們的思想有的很頑固,有時也很無知,想要導正孩子們根深柢固的錯誤觀念,必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在日常生活中陪伴他們,并以身作則,才能有所影響。

  在良好境教中成長

  有一次我到慈濟技術學院時,巧遇大三的學生提前拍攝畢業(yè)照。看到他們穿著整齊的學士服,明顯感受到在學校用心教育,以及慈懿會的爸爸媽媽三年來的陪伴下,學生們已培養(yǎng)出文靜、端莊的氣質。期待他們畢業(yè)后,能將學校生活所熏陶的人文氣質帶回去。

  畢業(yè)之后,要開始經營家庭,投入職場,在此之前的培育,除了個人氣質的培養(yǎng)之外,還要加強環(huán)境教育。在學校的大環(huán)境中,因為人多,能夠相互影響,倘若學生們能在大環(huán)境的教育之下,具有整潔、美化環(huán)境的觀念,相信回歸家庭及社會,都能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

  因此,我們教育學生謹守本分,懂得尊師重道、愛護校園,將校園當成自己的家,學校就是培養(yǎng)慧命的搖籃,學生們接受良好的熏習,就能成功地扮演人生舞臺上的各種角色。

  我們教育學生將自己打理得伶俐、有精神,無論是服裝儀容或居家環(huán)境,都不要邋邋遢遢,這也是教育的一環(huán)。學生若是邋遢、無精打采,表示我們的教育失;若是伶俐、干凈,懂得生活,我們的教育就成功了。

  教育是社會的希望,我們要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希望所培養(yǎng)的學生皆能維護居家環(huán)境、克盡工作職責,過著負責認真的人生。所以我們更該負起教育的重任,不僅引導學生明白人生的正確方向,也要加強建立環(huán)境整潔的觀念,未來的社會是否亮麗,端視每個家庭是否整齊干凈。因此,現(xiàn)在就做到愛校如家,將來肯定也會建立一個整潔的好家庭。

  用父母心真誠關愛

  我們要讓學生在未來的人生,能成功地扮演每一個角色,所以培育的同時,也要讓他們感受到那分真誠無所求的付出。無論在慈濟大學或是技術學院,都有真心關愛學生的慈誠爸爸、懿德媽媽,宛若親生父母般呵護與陪伴。常聽他們說「我要嫁女兒了」、「我的女兒要生產了」、「我要當阿嬤了」,原來都是慈懿會的兒女。這就是我們用愛心經營的大家庭,總是有那分親切感。

  慈誠爸爸、懿德媽媽陪伴著學生,教育他們日常生活的智慧,而非課本上的學問。學生心靈迷惘時,無法從課本上尋找出答案,就從爸爸媽媽的人生智慧為借鏡,解開心中的疑惑。

  為愛付出

  期待學生們的成長,也期待慈誠爸爸、懿德媽媽不只是在學校里擔任輔導學生的工作,還要常到醫(yī)院擔任醫(yī)療志工,繼續(xù)自我充實。

  因為在醫(yī)院里擔任志工,是一種真實的人生教育,可以真切地看到生老病死。把握這樣的機會教育,深刻體會生命課程,再將這些體悟分享給年輕人,帶動他們一同付出,如果耕耘自己心中的一塊福田,也向外撒播愛的種子。

  談到帶動年輕人參與志工服務,目前的慈濟世界,除了慈青,還有慈少、慈幼。慈少是中學生,這些國、高中生來做醫(yī)院志工,一點也不輸給大專生的慈青;而慈青也不輸給師姑、師伯,他們的表現(xiàn)可說是后浪推前浪。

  有一次我到大林慈濟醫(yī)院,看到一位很可愛的慈幼,才小學四年級就到醫(yī)院當志工,他很活潑,會逗阿嬤笑,還會心得分享。他知道「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而且懂得應用在生活中。

  為什么小小年紀就會做醫(yī)院志工呢?正是因為媽媽的身教。他才開始會走路時,媽媽就帶著他去接觸慈濟人、慈濟事,他常聽到師姑、師伯說「人生無常」、「生命在呼吸間」,所以他也學會如何利用生命做好事。

  心得分享的時候,他說:「在我爸爸、媽媽還沒有參加慈濟之前,哥哥、姊姊考試考不好,都要跪算盤。等到我出生之后,爸爸、媽媽已經進入慈濟,我就好命多了,不用跪算盤,所以我要感恩!」

  這是一種身教。他的父母加入慈濟,很用心做志工,無論助念、共修、聆聽開示都帶著他,所以他把每件慈濟事都放在心中。他還會說:「師公,您蓋醫(yī)院很辛苦,我?guī)湍謸稽c!」因為他認真讀書,又會分擔家事,父母親就給他獎勵,他把零用錢一點一滴存在麻竹筒內,捐出來,要替師公分擔,這分心意真令人感動。

  整個慈濟世界,年長者帶領年輕人,年輕人帶領小孩子,一個牽引著一個,未來的遠景應該會很美,因為我們已經塑造出一個教育的大環(huán)境,只等開花結果。慈懿爸媽不只幫忙建設學校,而且還親自投入協(xié)助教育工作,無怨無悔地付出;大家的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懂得為人群付出的孩子,希望他們能有一個付出愛而無所求的人生。

  期待為人師長者,能以「亦師亦友,亦父亦母」的心情面對孩子,若是以老師的角色出現(xiàn),則需要身教;以朋友的身分面對,必須是好模范;若以父母的心情陪伴,就要有父母的風范。

  培育下一代,不但需要時間陪伴,更需要大人們自律及自我規(guī)范,才能成為孩子學習的典范,給予孩子真正的幫助。感恩大家無所求的付出,不只付出時間,還要進修充實知識;這在名義上是教育孩子,實際上自己的收獲及進步會更多,應該要感恩。總而言之,感恩各位用愛付出,謝謝大家。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