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巳二、應攝受相(分二科) 午一、初因緣攝(分二科) 未一、無染

  又于一切應攝受中,其心平等,不墮偏黨;亦不于彼慳吝正法;不作師拳。不于彼所希求承事恭敬供養(yǎng);彼樂善故,自求作者,亦不遮止,為欲令其福德資糧得增長故;蛴鲇鄷r,亦于彼所承事供養(yǎng)。

  「又于一切應攝受中,其心平等,不墮偏黨」,這是第二科「應攝受相」,前面「攝受因緣」已經(jīng)講過了。這一科里面分兩科,第一科「初因緣攝」,「初因緣攝」就是前面那句話:「以無染心正攝徒眾」,就是這一句話。又分兩科,第一科「無染」。

  「又于一切應攝受中」,這個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有大悲心,對于「一切應攝受中」,當然這個地方是指已經(jīng)拜菩薩為師的這些徒眾說的。這些徒眾是菩薩的大悲心里邊,理應該來引導他,來饒益他的。怎么樣攝受呢?「其心平等,不墮偏黨」,就是對于他所收的徒眾里邊,他心是平等慈悲的!覆粔櫰h」,他不會落于某一方面的慈悲,某一方面不慈悲,不會有偏心的。「亦不于彼慳吝正法」,對于所攝受的徒眾里邊,他不會對他們慳吝正法,吝惜不為他們說法,沒有這種的意思!覆蛔鲙熑,這個師拳前面解釋過;他不會吝惜一部份的佛法,隱藏起來,不開示給徒眾,沒有這種想法,也沒有這種行動。這個「師拳」這個「拳」字,或者就是武功,有各式各樣的拳,就是一種拳術,一種術。這個老師教授給徒眾,但是有一個特別的拳術保留,保密,不教授給徒眾,那叫做師拳,F(xiàn)在佛法里面的老師教授徒眾的時候,沒有這一回事,不會哪一個智慧的法門不開示給徒眾,沒有這回事。「不作師拳」也就是不慳吝正法的意思。

  「不于彼所希求承事恭敬供養(yǎng)」,不會對于徒眾,希望他們「你要給我作事,對我要恭敬供養(yǎng)」,也沒有這種心情!副藰飞乒,自求作者,亦不遮止」,這個徒眾歡喜功德,他自己自動地要求要為師父承事恭敬供養(yǎng),「亦不遮止」,那么為師的菩薩也隨順這件事,不拒絕這件事!笧橛钇涓5沦Y糧得增長故」,這位菩薩他同意他的弟子為他作事,他的心情在哪里呢?為欲令他的徒眾福德資糧,福德是得圣道的資糧,「得增長故」,以此因緣能增長菩提資糧,所以同意這件事!富蛴鲇鄷r,亦于彼所承事供養(yǎng)」,前面是說弟子恭敬師父,那么這樣子承事供養(yǎng)!富蛴鲇鄷r」,或者是遇到特別的情形的時候呢,「亦于彼所」,這個為師的也對徒弟那里承事供養(yǎng),也給徒弟作事,也供養(yǎng)徒弟的。

  《披尋記》一六二一頁:

  或遇余時亦于彼所承事供養(yǎng)者:當知此說別供事行。謂看病行,給施如法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yī)藥資生具行,除遣憂愁及惡作行,除遣煩惱隨煩惱行。如是等類,當知皆名別供事行。如〈成熟品〉說。(陵本三十七卷二十四頁)此應準釋。

  「或遇余時亦于彼所承事供養(yǎng)者:當知此說別供事行」,這句話的意義是說特別的事情,特別的因緣,師父也為徒弟作事的。什么事情呢?「謂看病行」,弟子有病了,師父也去照顧徒弟的病的這些事情!附o施如法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yī)藥資」,這個師也給徒弟如法的衣服、如法的飲食、如法的坐臥具,病緣的醫(yī)藥!纲Y生具行」,就是生活所需的這一切的因緣,那么師父也會為徒弟服務的!赋矐n愁及惡作行」,前面這是一種,這另外還有第二種、第三種。就是徒弟這個時候心情不愉快,有點兒憂愁這些事情,徒弟有這個事情。徒弟或者是作了什么事情后悔了,心里面不快樂,叫「惡作」。這個「惡」字念ㄨˋ,就是不高興自己作這種事情,那么就是后悔了嘛!這個為師的人對于弟子有憂愁、有惡作的時候,那么師父也會為他除遣他的憂愁、除遣他的惡作、除遣他的后悔,也會去作這件事。

  「除遣煩惱隨煩惱行」,貪瞋癡的這些煩惱,叫「煩惱」;「隨煩惱」是輕微的煩惱,它是根本煩惱的等流那個性質(zhì)的,這些令心不安的事情,叫作「隨煩惱行」。師父要為徒弟除遣煩惱及隨煩惱行,當然這是要開示佛法,佛法會有這個作用,能除遣煩惱、能除遣隨煩惱,而這個師父有這個責任會開示這樣的法門。「如是等類,當知皆名別供事行」,前面這幾樣事情,這些類別不同的,「當知皆名別供事行」,特別的供給的事情!溉纭闯墒炱贰嫡f。(陵本三十七卷二十四頁)此應準釋」。這前面是「無染」,這位菩薩收了徒弟,他要平等地愛護弟子,沒有這些偏心,沒有這個染污心。這下面第二科是「正攝」。

  未二、正攝

  若于其義未解了者,開悟令解;已解了者,轉(zhuǎn)令明凈;生起疑惑,隨為除斷,若生惡作,善為開解,甚深義句,以慧通達,于時時間正為開顯,于苦于樂與彼共同。

  「若于其義未解了者,開悟令解」,就是如法地來饒益這個徒弟的事情。用什么來饒益徒弟呢?「若于其義未解了者」,這個弟子對于佛法的勝義沒有明白,「開悟令解」,那個為師的有責任要開示弟子,令他理解。「已解了者,轉(zhuǎn)令明凈」,說是他對于佛法已經(jīng)明了了,已經(jīng)明了了呢,事情還沒有完,還有工作,還要再令他展轉(zhuǎn)地明凈,那就是修止觀了。你從文字語言上明白了佛法的勝義,但是這不算明凈,不是十分的明了,在內(nèi)心里面還不能說是清凈。你若能夠修止觀,那當然也是師長要教授止觀的法門。你若修學止觀的時候,你原來的從文字上的理解就更進一步地會深入地明了。你進一步地明了,不但明了,而還能夠使令內(nèi)心清凈,這就是修止觀了。

  「生起疑惑,隨為除斷」,當時聽師父講解佛法、修學止觀,好像沒有問題,但是過了幾天,忽然間,不斷地如理作意,就會忽然間說這個地方還有疑惑。原來沒有察覺,那么現(xiàn)在忽然間察覺,也可能是因為修止觀而忽然間在這個地方有問題;蛘卟皇切拗褂^,只是如理作意,這個地方有問題,就生起疑惑!鸽S為除斷」,那么為師長的也要為他除斷他的疑惑,把這個疑惑要滅除。這可見收徒弟還不容易,你要有這樣的責任,你要盡這個責任。「若生惡作,善為開解」,若是這個時候,這個煩惱不能調(diào)伏,有了錯誤的事情,做了錯誤的事情,那么這個師長要善為開解,要善巧地為他開解,這件事不可以做。

  「甚深義句,以慧通達」,這個經(jīng)律論里邊佛所說的法句有甚深義,不容易明白的,那么師父要以慧為他通達,要為他解釋、明了!赣跁r時間正為開顯,于苦于樂與彼共同」,這句話就是結(jié)束上文?偠灾瑢τ谶@個弟子要時時地,要為他如法地開顯勝義,使令弟子能夠通達佛法,轉(zhuǎn)凡成圣!赣诳嘤跇放c彼共同」,這個為師的和弟子日常的生活,或者是苦、或者是樂,「與彼共同」,共甘苦。不能說為師的自己很享受、很快樂,徒弟是死是活不要管他,不是這樣的;看出來這個師父和徒弟的關系的密切。不過這上面也看出來,這個師父怎么樣的無染污心教授饒益弟子。這上面《披尋記》的作者分科,以為眾生學習佛法這一方面叫作「正攝」,前面生活的事情那還是都收于「無染」心這一面。

  《披尋記》一六二一頁:

  于苦于樂與彼共同者:〈戒品〉中說:于己以法所獲如法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資生什物與眾同用,自無隱費(陵本四十卷十頁)其義應知。

  「于苦于樂與彼共同者:戒品中說」,這個〈戒品〉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赣诩阂苑ㄋ@如法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資生什物與眾同用」,就是菩薩于自己是如法地得到的,如法的衣服、如法的飲食、如法的臥具、病緣醫(yī)藥,沒有這個邪命的問題。資生什物」,總而言之,衣服臥具都是你生存所需的這些各式各樣的這些物品!概c眾同用」,與大眾共同的使用。「自無隱費」,菩薩自己沒有一個隱密的,這個地方不能告訴別人,自己有一筆開支,不能告訴你,沒有這回事情。這是〈戒品〉上說的,「(陵本四十卷十頁)其義應知」。

  于他所為財利因緣,成就上品經(jīng)營遽務,過于自事。于他毀犯,隨時正舉,令其覺悟,應時如理,訶責擯罰。彼有疹疾或有愁憂,終不棄舍,善權(quán)方便,救療疹疾,開解愁憂。于諸下劣形色憶念精進智等。終不輕陵;于時時間,隨入勞倦,如其所宜,為說正法;

  「于他所為財利因緣,成就上品經(jīng)營遽務,過于自事」,這文這么說,我們就這么講!赣谒鶠樨斃蚓墶,或者說是弟子,這個「他」就是弟子,他所作的發(fā)財?shù)囊蚓,發(fā)財?shù)氖虑,發(fā)財?shù)氖聵I(yè)。「成就上品經(jīng)營遽務」,這個能成就者也就是為師的這個人,是能成就;這個所成就的是什么事情呢?就是財利的因緣,由這個因緣能得到財。這里說是「上品」,就是這件事很重要,所以叫做上品。這個發(fā)財?shù)氖虑榈慕?jīng)營,「遽務」,就是很匆忙的,趕時間,很緊急的事情。緊急的事情,而這位菩薩要成就這件事,幫助弟子成就這件事!高^于自事」,那個重要能超過菩薩自己的事情。弟子有這個事情,這個師父要把自己的事情放下,去幫助徒弟發(fā)財。

  「于他毀犯,隨時正舉」,對于弟子有毀犯的地方,有過失的地方,「隨時正舉」,隨時就是即時、立刻地,立刻地要如法地舉發(fā)這件事,「不可以做!」要這樣子。「令其覺悟」,就是叫這個徒弟要明白這件事是不對的,不應該做!笐獣r如理,訶責擯罰」,若是重要的,前面說毀犯是輕微的,這是重的,嚴重性的錯誤,那么為師要「應時」,也是立刻地要如理地訶責他、擯罰他。這是嚴重的要處罰他,要處理這件事。

  「彼有疹疾或有愁憂」,這個徒弟或者有病了,或者是有什么愁憂的事情,「終不棄舍」,他有病了、有什么愁憂的事情,師父不能說就把他丟在那里不管,不能棄舍。要怎么辦呢?「善權(quán)方便,救療疹疾」,要想各式各樣的方法來救護他,給他治病,把他的病要治好!搁_解愁憂」,有愁憂的事情,要怎么樣為他開解,怎么樣善巧方便開解叫他不要愁憂。「于諸下劣形色憶念精進智等」,說這個為師的這位菩薩對于下劣形色的徒弟,下劣的憶念精進智等,就是這個徒弟形色也不那么美妙,憶念、精進、智慧都是下劣的!附K不輕陵」,你收他作徒弟了,不輕視他,不輕視這個徒弟,不輕視他。那還是尊重他、愛護他、照顧他,還是饒益他的。「于時時間,隨入勞倦」,當?shù)茏拥臅r時地有可能會做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至于,這個「隨入」就是至于,至于勞倦辛苦了,很辛苦!溉缙渌,為說正法」,那么隨其所宜,這是菩薩的智慧,就為他去宣說正法。這句話也應該包括前面那句話「于諸下劣形色憶念精進智等,終不輕陵」,「如其所宜,為說正法」;「于時時間,隨入勞倦,如其所宜,為說正法」。

  《披尋記》一六二一頁:

  于時時間隨入勞倦等者:謂住勇猛增上精進身疲心倦映蔽其心,是名隨入勞倦。菩薩為說正法令生歡喜心無厭倦故。

  「于時時間隨入勞倦等者:謂住勇猛增上精進身疲心倦」,謂這位弟子他這個時候很勇猛,他不怕辛苦就是勇猛!冈錾暇M」,就是特別的精進。這樣子的情形,就是身也疲倦、心也疲倦。「映蔽其心」,這個疲倦就障礙他的心,就感覺到疲勞了。「是名隨入勞倦」,這個意思!钙兴_為說正法令生歡喜」,使令他心情歡喜!感臒o厭倦故」,這心情還是歡喜,而沒有厭煩的這些事情。

  于時時間,為令系念于所緣境,與正教授,堪忍問難,不生憤發(fā)。

  「于時時間,為令系念于所緣境,與正教授」,前面「如其所宜為說正法」,這應該有各式各樣的情形,但是主要就是開大智慧,所有的問題得到智慧以后都溶化了!赣跁r時間,為令系念于所緣境」,這是修定,前面是慧,這是修定,系念這個所緣境。念這個所緣境,常憶念這個所緣境,譬如說是我想念我的母親。我想念我的母親呢,我母親的相貌就現(xiàn)出來,那么這叫念所緣境。這個念是能念,所緣境是所念,念和所緣境的關系讓它牢固,你不能松懈,所以加上個系字。系就是綁上了,綁在一起了!這樣子你容易得定的。

  你靜坐的時候,修奢摩他的時候,念這個所緣境,要數(shù)數(shù)地憶念,一次又一次地憶念,這個所緣境就不失掉,它常很分明地顯現(xiàn)在你心里面。你若不數(shù)數(shù)念,只是一念,再不念;不念,這個所緣境就沒有了,就失掉了。失掉了,就是打妄想了。所以這句話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就是「系念」這個字。這個「系念」,怎么辦法叫做系念?數(shù)數(shù)地憶念,這是個方法;就是數(shù)數(shù)地憶念,想念一次,再想念一次。想念這一次,有可能支持到五分鐘,那不一定,看你的功夫怎么樣。你可能會支持三分鐘,三分鐘你若再念,再憶念的話又支持三分鐘,就能有六分鐘心里面沒有妄念,要數(shù)數(shù)地憶念。

  這個《廣論》,宗喀巴大師他說出幾句話,那就足見他也是有經(jīng)驗。你憶念,你決定了這樣的所緣境,你這樣修止的時候要決定一個所緣境,憶念這個所緣境。你數(shù)數(shù)地憶念,一次又一次地憶念所緣境。過多少時間的時候,你自己問問自己,自己問自己,不是別人來問你,自己問自己:「我現(xiàn)在是不是憶念所緣境呢?我失掉了所緣境了嗎?」你直接問自己。這就是加強你的注意力,那么你就會沒有妄想,繼續(xù)不斷地明靜而住。要加上這么一句話:「我現(xiàn)在心里面有雜念了嗎?」要問自己!肝椰F(xiàn)在是不是失掉了所緣境了呢?」這樣問。你過一會兒就問一次,過一會兒就問一次。他若沒有失掉所緣境,你的憶念也能加強。若失掉了所緣境,很快就會覺悟了。覺悟了,這個所緣境又會現(xiàn)起來,又會顯現(xiàn)在前。所以這個修奢摩他,你要用這么多的方法幫助你明靜而住,要有這么多的方法。所以宗喀巴大師他那個《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那個〈奢摩他章〉,他有這么一點特別的地方。當然這句話也是從《瑜伽師地論》里面「數(shù)數(shù)憶念」這句話來的,「數(shù)數(shù)憶念」這是《瑜伽師地論》上的話。

  這個有的人根性利,那沒有這些啰嗦事情,一下子就成功了,那這是太好了。但是這樣的人比較少,多數(shù)是鈍一點,鈍的人非要有老師不可,沒有老師不行,非要有老師不可!肝也灰蠋煟易约鹤∶┡!」也是好,但是誰是老師?有兩個老師:一個是人,一個是法;就是經(jīng)律論是法,法是老師,或者是人是老師?偠灾且欣蠋煵豢!不可以把經(jīng)論放在藏經(jīng)樓上,「我什么都不要!我就閉上眼睛!惯@是不行的!這樣是完全是不對的!一定要有老師。當然是法的老師非常重要,人的老師有的時候不一定,人的老師有可能是騙人的,不是真實的老師。所以這個事,這末法時代是很難了。但是法的老師還是可以,法的老師當然這也不容易,也是不容易的!

  「于時時間,為令系念于所緣境,與正教授」,你作老師,你收他作徒弟,你要負這個責任,「與正教授」,你要給他一個如法的教授,不能胡說八道的,不可以啊!「堪忍問難,不生憤發(fā)」,那個徒弟,當然有特別智慧的人,說一句話就明白了,也有是說了一百句還沒有明白,他時時地要問你,「堪忍問難」,你要忍耐,他常常來問你問題,你要忍耐、堪忍,你要忍耐這一點!覆簧鷳嵃l(fā)」,你不可以說:「我煩了!去了,我不講了!」不可以這樣!缚叭虇栯y,不生憤發(fā)」,要這樣子。這上面不但是告訴怎么樣作徒弟,也告訴了怎么樣作師父。你怎么樣為人師呢?這上面告訴了,要「堪忍問難,不生憤發(fā)」。這個「憤發(fā)」就是煩了,不高興了。

  午二、次因緣攝(分二科) 未一、舉自義利

  于彼戒行或等或增,終無減劣。亦不希求利養(yǎng)恭敬。具足悲愍,無掉無動。戒見、軌則、正命、圓滿。舒顏平視,遠離顰蹙。柔和善語,先言問訊,含笑為先。于諸善品恒常修習;不行放逸,離諸懈怠

  這下面第二科「次因緣攝」,前面是第一個因緣。現(xiàn)在第二個因緣就是「舉自義利,正教修習」,這是第二個因緣。

  「于彼戒行或等或增,終無減劣」,「于彼戒行或等或增」這是自己的義利,就是為師的人自己對于「于彼」,于你自己所受的戒行!富虻然蛟觥,或者是相等的,或者是增加。我以前我只受了比丘戒,或者你又受了菩薩戒,或者也就可以這樣說叫做增。「或等」,先受了比丘戒,我就能夠持戒清凈,然后又加上受了菩薩戒,那就可以算是增;蛘呤鞘芰似兴_戒,受了比丘戒,都是用有所得的心受持的。我沒有得圣道,自然是有這個執(zhí)著心嘛!但是忽然間你常常修止觀,得無生法忍了,沒有有所得的心,不住色生心,不住法生心,不住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也不住于戒定慧,一切法他心里不執(zhí)著,那就是增,就是由凡而圣了。但是你若是得了初地,到了二地,又是增。若是三地、四地、五地……到七地、八地……到第十地,那都是增,你的智慧漸漸增!富虻然蛟,終無減劣」,你為師的,你自己要好好努力修行,從始至終不會退轉(zhuǎn)的,不會退轉(zhuǎn)。「減劣」就是退了,我昨天持戒心里面「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今天又執(zhí)著了,那就是退了!敢嗖幌G罄B(yǎng)恭敬」,你為師的,你常常要與第一義相應,怎么能夠取著、希求名聞利養(yǎng)呢?不可以有這種執(zhí)著心。「具足悲愍」,你與第一義相應,這是智慧,但是你還要有慈悲心,有悲愍心,要具足的!笩o掉無動」,心里面不動,身也不動、心也不動,前五識不動、第六識也不動,「無掉無動」。

  「戒見、軌則、正命圓滿」,說是這位菩薩他得無生法忍,與第一義相應了。第一義相應了,有時候有點問題,有的時候就是有些修行人,他心里與第一義諦相應的時候,這事相他不太注意,事相上的事情他不注意,F(xiàn)在不是!事相上,這個戒要圓滿、要清凈。不是說你心里面清凈,你表面上不大清凈。有的人是那樣,他心是清凈的,但是表現(xiàn)于外的相貌有點兒不清凈,他就不注意這個事情。不注意這個事情,他心還是清凈的呀!你從表面上看,這個人是放逸了,這個人是糊涂了;他不是,他心清凈,F(xiàn)在這里不是這么說,你內(nèi)外都要清凈,所以「戒」要清凈,「見」也要清凈,見就是智慧。有的人戒清凈,但是邪知邪見,還有這個情形。他持戒清凈,但是內(nèi)心是邪知邪見的,也有這種事情。有的人見很清凈,他有正知正見,但是戒不清凈,也有這個情形。

  「軌則」也要清凈、圓滿。「軌則」,或者現(xiàn)在要拜大悲懺,也有個規(guī)則,你要符合它那個規(guī)則。最初編輯大悲懺那個人,他是安立了一些規(guī)則。說誦經(jīng),念經(jīng),念經(jīng)也有個規(guī)則,我拜佛也有規(guī)則。說是我現(xiàn)在若是造個大殿,造個禪堂,它有規(guī)則,這個規(guī)則就是在戒法之外的一些事情。「正命圓滿」,就是戒圓滿、見圓滿、軌則圓滿、正命圓滿,正命就是我們的經(jīng)濟的來源,也要清凈。有的人就容易說謊話,說謊話,譬如說是我拿一張字畫,我預先和你說好了,你拿十萬塊錢買我的字畫,他拿錢來。那么這個人這張畫拿了十萬塊,別人最少也要十萬,最少也要九萬九千,就是這樣,結(jié)果那個是假的,第一個是假的,并不是真的,就是有一點欺騙性。那這個若是在佛法上說,你這樣去拿到錢就不清凈,就不是正命圓滿,正命不圓滿。

  「舒顏平視」,「舒顏」就是不是皺著眉頭,開顏,顏面很開朗的,叫舒顏!钙揭暋梗降叵蚯翱,要這樣子,你不能向下看。「遠離顰蹙」,也就是遠離這個愁眉苦臉的樣子,不要這樣子!溉岷蜕普Z」,這個面貌態(tài)度非常的溫和!干普Z」,他要很善巧的說話!赶妊詥栍崱,彼此見面的時候,你要先說話,先問訊對方。不要是擺個架子,「你不和我說話,我也不和你說話」,不要這樣子!负橄取梗氵@個面容要有一點笑意。「于諸善品恒常修習」,這對于善品恒常修習,那當然就是六波羅密,也就是三十七道品,這些善品要常常的修習。這個修行的事情,我們簡單的說,就是使令你自己的智慧得增長,每一天的用功使令智慧增長了,應該是這樣子。說我每一天都是修行,但是智慧沒增長,那你那個修行有問題。所以「恒常修習不行放逸」,不會使令我的身行、口行、意行,就是三業(yè),放逸,不做這個事情,不放縱!鸽x諸懈怠」,遠離一切懈怠、作錯誤的事情,不這樣子。這是「舉自義利」,這是為師的你自己要這樣子,這不是指徒弟說的,是指師長自己說的。下面第二科是「正教修習」。

  未二、正教修習

  即以是事教習徒眾,亦令自行轉(zhuǎn)更勝進。

  「即以是事教習徒眾」,就是自己這樣戒定慧這樣用功,也教習徒眾,也是教導自己徒眾也這樣子用功。這個「習」字是數(shù)數(shù)的意思,這個數(shù)數(shù)是什么意思?數(shù)數(shù)地教徒弟?那徒弟就煩了恐怕!但是這個習字是這樣子教他學習!敢嗔钭孕修D(zhuǎn)更勝進」,教了徒弟這樣用功,同時也教自己這樣子勝進,「轉(zhuǎn)更勝進」,展轉(zhuǎn)地更有進步,不能是停留在那里。這樣子也是教導徒弟這樣子用功,自己同時也是用功的。這是「正教修習」,下面是第三科「料簡」。前面是「攝取攝受」這一科,分兩科,一個是「略說」,一個是「廣說」。這個「廣說」里邊有「攝受因緣」、有「應攝受相」這兩科,現(xiàn)在「料簡」就重新把這兩科的大意再加以解釋,就是這個意思,這是第三科。

  辰三、料簡

  菩薩不應于一切時攝取徒眾,亦非不攝,亦非變異。

  看前文已經(jīng)看出這個事情,菩薩要自己多用功的,自己常用功。常用功,你的時間,你這個功課表就是不應于一切時都去攝取徒眾,去饒益你的徒眾,不可能是這樣子。你一定要自己拿出來時間,自己要用功。我看這個律上說,這個比丘最多收兩個沙彌,收兩個徒弟,F(xiàn)在這是說菩薩,說菩薩,不應該都是圣位菩薩,也應該有凡位菩薩。就是「不應于一切時攝取徒眾」,你自己要有時間用功。「亦非不攝」,也不是說是不去教導徒弟、不饒益徒弟,也不是。那就是你也應該有個功課表,你和你的徒弟有個約會,什么時候是用功的時候,什么時候有問題是請教授的時間,應該是這樣。

  「亦非變異」,這個「變異」也可以說有兩種。怎么叫做「變異」?就是我這幾天我可以我對于徒眾,我可以按照功課表作事,我可以教授這個弟子,過幾天我不教授了,那么就是變異了,你本身就會有這些事情,會變異;這是第一種。第二種呢,這個弟子有的時候?qū)煾负芄Ь,有的時候就不恭敬,可能是這樣。這樣子,師父也就變異,你恭敬我,我就教授你;你不恭敬我,我就不教授,這是變異。這是兩種情形:一個是師父自己沒有理由的,就是有的時候歡喜,有的時候不歡喜。第二種變異是有點理由,其實也不是理由,就是徒弟有的時候隨順師父,有的時候就不高興師父這樣,也有這個情形。那么師父也隨著就變化,就有變異,F(xiàn)在說「非變異」,不能,你一定按照功課表行事,常是對徒弟要慈悲教授。徒弟對師父恭敬也好,不恭敬也好,你的慈悲心不可以變異,你的慈悲心一直地要有對于徒弟要哀愍教授。

  《披尋記》一六二一頁:

  亦非變異者:〈發(fā)心品〉說:攝眷屬過有其二種:謂于眷屬饒益損減,染污違順,如是二事,菩薩皆無。(陵本三十五卷十四頁)由是當知非變異義。

  「亦非變異者:發(fā)心品說」,前面〈發(fā)心品〉說:「攝眷屬過有其二種」,你收了徒弟,會有兩種過失。「謂于眷屬饒益損減,染污違順,如是二事,菩薩皆無」,「謂于眷屬」,謂于他的弟子饒益和損減;有的時候饒益,有的時候「我不饒益你了!我天天罵你,天天呵斥你!」那么叫做損減,那這就是變異;這是一種過失。「染污違順」,這是又一種過失,就是剛才我說的:這個徒弟對師父很恭敬,師父就歡喜了;那是有所得,也是染污。弟子不高興隨順師父的意思,偏和師父鬧別扭,那就是違。違的時候,師父也都是凡夫境界,心里面有所執(zhí)著,就不高興。這叫做「染污違順」!溉缡嵌,菩薩皆無」,現(xiàn)在這兩種過失,菩薩都沒有,不可以有這種過失!(陵本三十五卷十四頁)由是當知非變異義」。

  卯三、結(jié)

  是名菩薩于諸有情攝取攝受。

  這個「攝取攝受」就是這樣意思。

  寅四、長時攝受

  云何菩薩于諸有情長時攝受?謂諸菩薩于住下品成熟有情,攝受饒益,當知說名長時攝受,以經(jīng)久時方堪凈故。

  「云何菩薩于諸有情長時攝受」,一共是六種攝受,前面這是三種,前面這三種攝受都說過去了:頓普攝受、增上攝受、攝取攝受這三種,F(xiàn)在是第四種「長時攝受」!冈坪纹兴_于諸有情長時攝受」呢?長時期地饒益弟子呢?「謂諸菩薩于住下品成熟有情,攝受饒益」,就是這個菩薩對于所教化的眾生,所教化的有情,他現(xiàn)在的程度是住于下品成熟有情,他安住在下品成熟有情。下品、中品、上品,現(xiàn)在說下品。什么叫做下品呢?就是初開始在佛法里面栽培善根的人,這是下品,叫作下品成熟。他將來也會得圣道,所以也叫作成熟。但是現(xiàn)在的程度很低,所以下品成熟有情。你對于這樣的下品成熟有情,你對他的攝受饒益,饒益他,「當知說名長時攝受」,要長時期地照顧他,令他栽培善根、遠離過失、成就功德,「長時攝受」。為什么叫作長時攝受?對這個下品成熟有情,為什么要長時饒益他呢?「以經(jīng)久時方堪凈故」,以經(jīng)過長時期他才能夠得圣道,不能那么快。當然利根的人,那最快要三生;那若是不是利根,那就很久,幾千萬年也都不一定。

  寅五、短時攝受

  云何菩薩于諸有情短時攝受?謂諸菩薩于住中品成熟有情,攝受饒益,當知說名短時攝受,非經(jīng)久時方堪凈故。

  「云何菩薩于諸有情短時攝受」,時間不是很多,來饒益他!钢^諸菩薩于住中品成熟有情,攝受饒益」,對于中品成熟的有情,對他的教化呢,「當知說名短時攝受」。「非經(jīng)久時方堪凈故」,不需要經(jīng)過很久的時間才能得圣道。這個假設的話,假設要經(jīng)過六生,經(jīng)過六生他沒有墮落三惡道,也是在人天栽培善根,要經(jīng)過六次的話;在人間算一次,到天上第二次,再來人間,再到天上,一共要六次就可以得圣道的話,得無生法忍的話。第一次就是長時攝受,那么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到第五次,中間這個四次都是短時攝受,那叫做中品的成熟有情攝受饒益。若說三生就能得圣道,就是中間那一生,就是中品成熟有情攝受饒益。

  寅六、最后攝受

  云何菩薩于諸有情最后攝受?謂諸菩薩于住上品成熟有情,攝受饒益,當知說名最后攝受,即于此生堪任凈故。

  「云何菩薩于諸有情最后攝受」,這就是最后,如果是六生得圣道,就是最后,第六生這是最后,就是你作凡夫只有這一次了,只有這么點時間,過了這一點時間,過了幾天以后,他得圣道了,這是最后。這要什么樣程度的人呢?「謂諸菩薩于住上品成熟有情,攝受饒益,當知說名最后攝受」。「即于此生堪任凈故」,就在這一生就可能得圣道,所以就是上品成熟有情。那么這是六種攝受說完了,下面「總結(jié)」。

  丑二、總結(jié)

  是名菩薩于諸有情,略有六種無倒攝受,由此攝受,過去未來現(xiàn)在菩薩,于諸有情曾正攝受、當正攝受、現(xiàn)正攝受,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是名菩薩于諸有情,略有六種無倒攝受」,而這個菩薩能夠來攝受這個眾生,攝受得很如法,沒有錯誤。「由此攝受,過去未來現(xiàn)在菩薩,于諸有情曾正攝受」,過去的菩薩就是曾正攝受,未來的菩薩「當正攝受」,現(xiàn)在的菩薩「現(xiàn)正攝受」,「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子二、辨艱難事(分二科) 丑一、別舉其事(分三科) 寅一、標

  菩薩如是于諸有情六種攝受無倒轉(zhuǎn)時,當知遭遇略十二種艱難之事。聰睿菩薩于彼十二艱難之事,當正覺了。

  「菩薩如是于諸有情六種攝受無倒轉(zhuǎn)時,當知遭遇略十二種艱難之事」,什么事情不都是如意的,也有些不如意的事情。這是第二科「辨艱難事」。這個「攝受品」分兩大科,第一科是「明攝受相」,這一科說完了,現(xiàn)在第二科辨艱難的事情,這件事不容易。分兩科,第一科「別舉其事」。什么事情不容易呢?那把它說出來。分兩科,第一科是「標」,標出來這個艱難的事情。

  菩薩如是于諸有情有六種的攝受!笩o倒轉(zhuǎn)時」,沒有錯誤,都是如法地饒益眾生!府斨庥雎允N艱難之事」,你這樣子都如法地攝受你的徒弟,很好!你可知道還有些困難的事情啊!有多少呢?有十二種艱艱的事情。這個「標」,就是標出數(shù)目來。「聰睿菩薩于彼十二艱難之事,當正覺了」,那個特別有智慧的菩薩,你要知道!你攝受徒眾的時候有十二種艱難之事,你要知道,你要覺了。這是標出來數(shù)目。下面第二科是「征」。

  寅二、征

  何等十二?

  十二種是哪十二呢?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

  寅三、列

  一者、于多安住違犯有情,若罰若舍;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第一種艱難的事情,「于多安住違犯有情」,你收的這個徒弟他常常地犯戒,他常常犯戒,不是一次,他多安住在違犯,就是常常犯戒!溉袅P若舍」,你對常常犯戒的這個弟子,你怎么辦。磕闾幜P他嗎?是不處罰?罰也很難,說不處罰也很難,「若罰若舍」都很困難,「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是個艱難的事情;這是第一種。

  二者、于惡有情為調(diào)伏故,方便現(xiàn)行辛楚加行,防自意樂不生煩惱;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第二「于惡有情為調(diào)伏故」,你收他作徒弟,他常常地犯戒,你一定要調(diào)伏他這件事,不可以犯戒!阜奖悻F(xiàn)行」,就是想出一個方法來,方便是一個方法,就是把這個方法表現(xiàn)出來,就是采取行動來處罰這個弟子。這個處罰就是苦惱的事情,「辛楚加行」,就是令他受苦,是這樣的行動。做這件事的時候,「防自意樂不生煩惱」,要防止自己的內(nèi)心沒有煩惱;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心里還是很平和的,沒有煩惱!甘敲兴_遭艱難事」,這不容易!你執(zhí)行這件事的時候,心里面還是很平和的,不容易!這是一個艱難的事情。

  三者、現(xiàn)可施物極為尟少,現(xiàn)來求者其數(shù)彌多;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這又是個困難的事情。就是菩薩這個時候他可以施給給求者的這個施物,「極為尟少」,很少很少的;那么現(xiàn)來求者的人呢,其數(shù)很多很多!甘敲兴_遭艱難事」,可施之物很少,求的人特別多,怎么辦法布施呢?這事很困難,這是一件事。

  四者、唯有一身,眾多有情種種事業(yè)并現(xiàn)在前,同時來請共為助伴;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菩薩現(xiàn)在只有一個身體,眾多的有情他們有很多很多的事情,他們都跑到菩薩這里來,「并現(xiàn)在前,同時來請共為助伴」,請你來幫我忙,我現(xiàn)在要講《法華經(jīng)》這個法會,你來幫我忙;或者是我是打水陸,或者是怎么的,或者我是傳戒,反正總而言之很多的事情。那他只有一個身體,這時候去幫助這么多人,同時來幫助這么多人做事,「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很困難。

  五者、居放逸處,若住世間可愛妙定,若生天上樂世界中,令心調(diào)善,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第五種艱難事是什么呢?「居放逸處」,這時候這個菩薩啊,生活在一個放逸的環(huán)境里面,在這里頭?催@個文啊,這句話是標,居放逸處是個標,下面舉例子。「若住世間可愛妙定」說這個時候菩薩自己得四禪八定了,這是世間的禪定,這沒得禪定的境界和得禪定的境界對比啊,這個禪定的境界非常的可愛、非常的微妙哦!特別大安樂的境界,那就可以說,你若愛著這個禪定的樂,就是叫做放逸!溉羯焐蠘肥澜缰小,或者是這個菩薩,在人間行菩薩道,壽命終了的時候,跑到生天上去,生天了。生到天上,天上是個樂世界。這個欲界天,那是個樂世界,五欲特別的豐盛,身體還沒有老病,和人間完全不同啊,那是一個特別快樂的世界!噶钚恼{(diào)善」,說是你要在世間可愛妙定之中令心調(diào)善;生到天上的樂世界那五欲的境界,人間所不能及的,特別快樂的世界;但是你在那種境界里面,心里面調(diào)善,與道相應。「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是困難的,也不容易。若是已經(jīng)得無生法忍,初地、二地、三地、四地……,那也比較容易;現(xiàn)在是沒得圣道,要在這放逸的地方而不放逸,這是不容易,是名遭艱難事。

  《披尋記》一六二二頁:

  居放逸處等者:此中略說于三處所令心調(diào)善」:一、謂居放逸處,二、謂住可愛定,三、謂生樂世界。言居放逸處者:謂生貴家財寶具足故。

  「居放逸處等者:此中略說于三處所令心調(diào)善」,于三個地方可以令人放逸,但是你能令心調(diào)善,這是不容易。那三處呢?「一、謂居放逸處」,這是一個地方!付、謂住可愛定」,二是住可愛的禪定里面!溉、謂生樂世界」,天的世界。這是三個地方,「住可愛定」我們可以明白,「生樂世界」也可以明白。這個居放逸處怎么講呢?「言居放逸處者:謂生貴家財寶具足故」就是你這時候,投生在富貴的家里面,財寶、五欲都具足,這時候是在人間。這個地方你不放逸,就很難!這是第五。

  六者、常求遍作利有情事,而于此事無力無能,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六者常求遍作利有情事」,菩薩有大悲心,看見眾生苦啊,可憐一切眾生,內(nèi)心里面自動地就發(fā)出來:「希望我能普遍地為一切眾生做利益的事情!埂付诖耸聼o力無能」,只有好心,但事實上沒有這個力量、沒有這個能力;身也沒有這個力量、心也沒有這個力量、智慧也沒有這個力量、沒這個智慧力、也沒這個福德力啊。「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是個困難,有心而無力!

  七者、于其愚癡諂詐剛強諸有情所,若為說法若復棄舍,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這是第七個困難的事情,就是對于菩薩所遇到的人,這個人非常的「愚癡」;另外遇見一個人,非常的聰明而「諂詐」,那智慧詭計多端,事情多得很,但是不誠實;第三個是「剛強」的人,你想要轉(zhuǎn)化他,這不行。這樣的諸有情所,這三類、三種有情所!溉魹檎f法」,你若是給這三類的人說法,能改變他,不容易!溉魪蜅壣帷,說是難啊,棄舍了,不為他說法!甘敲兴_遭艱難事」,也是困難,這件事很難處理。

  《披尋記》一六二三頁:

  于其愚癡諂詐剛強諸有情所者:無力解了善說惡說所有法義,是名愚癡。不如圣教而正修行,不如真實而自顯發(fā),是名諂詐。其性[怡-臺+龍]悷,難可調(diào)伏,是名剛強。

  「于其愚癡諂詐剛強諸有情所者:無力解了善說惡說所有法義,是名愚癡」,什么叫做愚癡啊?就是他沒有能力解了你這一段話是好話、這一段話是壞話。他沒有這個智慧力能明白什么是善說、什么是惡說!所有的善說的法義、惡說的法義他不能懂,這叫愚癡。這么講,解的很清楚,這么解釋。

  「不如圣教而正修行,不如真實而自顯發(fā),是名諂詐」,這個諂詐是聰明人啊,他很聰明、很有智慧的啊。但是他有什么問題呢?「不如圣教而正修行」,你跟他說,他也聽得懂,但是他不能隨順圣教去修行去,他不!他會說一大套的理由來的,他不修行!覆蝗缯鎸嵍燥@發(fā)」,你說小參嘛,你有什么問題呢?他說的話都是騙人的、不真實的。他不能夠隨順真實來顯示自己。我的確也遇見這種人,他就是說:「我靜坐的時候心里面沒有妄想、也沒有昏沉,明靜而住!顾褪沁@么說;因為有學過嘛,所以他就會這么說。這不真實!怎么知道他說謊話呢?因為從他日常的行動看出來。這個人若是心里面有禪的功夫,不一樣。你就說這個開門、關門這件事吧,心要是細致一點,他開門、關門沒有聲音,開門沒有聲音、關門沒有聲音。心粗的人,砰!開了門他不知道這件事,他就走了,就這一件事看出來你沒有功夫、你靜坐是沒有功夫的;「不如真實而自顯發(fā)」,是名叫做諂詐。

  「其性[怡-臺+龍]悷,難可調(diào)伏」,他這個性格是[怡-臺+龍]悷,什么叫做[怡-臺+龍]悷?就是他自己知道,「我不對」,但是不改!說是你做師父的,教訓他:什么什么不對,你改過來。你愈說他愈厲害,反倒是更嚴重地做錯誤的事情。給你看看!這叫做[怡-臺+龍]悷;[怡-臺+龍]悷是這個意思。所以,「其性[怡-臺+龍]悷難可調(diào)伏」,不容易調(diào)伏他這個心,叫它能夠改過遷善,不容易做這個事情,很難!這種人。是名叫做剛強,剛強是這個意思。這菩薩遇見這三種人,怎么辦?你為他說法?不要給他說法?是名菩薩遭艱難事。不容易,這件事。

  八者、常于生死見大過失,為度有情而不棄舍,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八者常于生死見大過失」,說菩薩他不是暫時的,他常常地修六波羅蜜、常常地修學禪定、修學般若波羅蜜,心里面修止觀的,對于生死見到大過失、很大的過失。這是容易生厭離心,對于生死見大過失有厭離心。但是另外還有慈悲心,「為度有情而不棄舍」,你若是為利益苦惱的人,這些苦惱的人就在這里生活,你要度化他也要在這里,你不能棄舍這個生死;棄舍生死你不能度眾生的。于生死見大過失││有很大的厭離心;但是還不能棄舍這個生死,「是名菩薩遭艱難事」,也是困難,這是一個困難。

  九者、未證清凈增上意樂,多分慮恐失念命終,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九者未證清凈增上意樂,多分慮恐失念命終,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是第九個!肝醋C清凈增上意樂」,這個菩薩沒得無生法忍啊,他這個心還有所得、還有煩惱,沒能身清凈、口清凈、心清凈,殊勝的般若波羅蜜的意樂、大悲的意樂,都沒有成就。這沒成就的人啊,他有什么樣的心情,和我們一般人不一樣呢?「多分慮恐」,這種人多數(shù)是有顧慮,什么顧慮呢?恐「失念命終」,恐怕命終的時候失掉正念,恐怕失掉了正念這個時候命終、死掉了;這個時候命終,失掉正念就到三惡道去了,會有這個顧慮。他平常常常修止觀,他也是常是照顧自己的念頭,叫它清凈、不染污。若是我們不修止觀的人,根本不知道這回事了。什么叫做「失念命終」,不知道這件事啊!

  常修止觀的人,他就常會照顧念頭叫它清凈,自然是這樣子!使令這一念心,一心不亂、也不顛倒,常是這樣,要保護、要保護這一念心這樣子。若不想修止觀的人,當然,他不顧慮這件事,平常不修止觀,這一念心愿意想什么就想什么。自然是這樣子嘛,就是自由的,自由是這樣子;他根本想不到,有失念命終的危險,沒有這個事情!甘敲兴_遭艱難事」,這是勝解行地的菩薩,得無生法忍沒這個事。得無生法的人,臨命終的時候,決定是正念的,因為他那個正念有力量,因為他也常常地修止觀啊,所以他這個心有力量保持正念。不修止觀的人,那完全沒有這回事!

  《披尋記》一六二三頁:

  多分慮恐失念命終者:〈住品〉中說:勝解行住菩薩,于其三處有忘失念:一、于境界可意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中,或于一時其心顛倒,忘失正念;二、于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三、于所受所持諸法,久作久說,或于一時有所忘失。于是三處,有忘失念。(陵本四十七卷十八頁)又說未能超越死畏,今說慮恐,其義應知。

  「多分慮恐失念命終者:〈住品〉中說」,〈住品〉已經(jīng)學習過了!竸俳庑凶∑兴_,于其三處有忘失念」,有三個地方都失掉正念的!敢、于境界可意、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中」,就是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不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中。「或于一時其心顛倒」,倒不是時時顛倒,或于一時他心里面迷惑了,這貪瞋癡出來了!竿д睢梗褪У袅瞬回澆_癡的止觀的明靜而住啊。不住一切法而生其心、不受一切法而生其心,失掉了。

  「二、于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前面是第一個失正念的情形,現(xiàn)在第二個,「于受生彼彼身中」,這個生命結(jié)束了,另外到一個地方去得一個生命。那個「生」,各式各樣的身體,可能在人間各式各樣的身體,不是在天上,這個地方應該是在人間,因為到天上去啊,他會知道前生的。到天上去,你生到四王天、忉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到色界天更是能知道前生是怎么回事,他不忘!若在人間做人不行,人間做人,「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前生怎么回事不知道。

  這個地方是說勝解行住,勝解行住就是沒得無生法忍。在小乘佛法,也就是加行位,加行位當然是暖頂忍,世第一不算,世第一一剎那就是見道了,那不算。也有的人他能知道前生一點事情,這種人少。在勝解行位他有隔陰之迷就是這樣了;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他知道前生的,就是得了初果也知道前生。說初果還有隔陰之迷,這句話說錯了。說錯了也有原因,為什么會說錯呢?就是你讀《俱舍論》的時候,《俱舍論》那一段文容易讓你誤會得初果是有隔陰之迷,那段文你容易誤會。應該是說什么呢?就是得初果的這一生,但是還沒有得初果的時候,前生的事不知道。譬如說你過了三個月以后得初果,但是你現(xiàn)在不知道前一生怎么回事!就在初果的那一生,你前一生怎么回事,不知道,叫隔陰之迷!這樣就容易誤會「哦,初果還不知道前生,有隔陰之迷!」實在那話不是那么意思,「初果這一生」是的,但這一生你還沒有得初果啊,這個時候前一生的怎么回事情,不知道。但是這一段文呢、就是在勝解行地這段文也看出來,你若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呢,你沒有隔陰之迷的,前生的事情你會知道。

  「三、于所受、所持諸法,久作久說,或于一時有所忘失」,這個事情也是很遺憾的!赣谒、所持」,你所受持的,譬如說念《金剛經(jīng)》、或者《維摩經(jīng)》、或者《大般若經(jīng)》、或者《解深密經(jīng)》、或者《楞伽經(jīng)》,「受」納之于心;「持」而不失掉!妇米骶谜f」,你常常作這件事、常常為人演說、常常修止觀!富蛴谝粫r有所忘失」,忽然間這段文就是念不上來、就忘了。或者說這「不二法門」,一共是三十三個不二法門,文殊菩薩三十二、維摩詰居士三十三;一共是三十三個不二法門。你背得很熟,但是你若想講的時候,要把它念出來,念不上來!就忘記了,就是有這個事情,「久作久說,或于一時有所忘失」,就是忘失了、就忘掉了,等到事情過去了,想起來了,就有這個事情!這個是修行人啊,這個勝解行地這個人是修行人;修行人有這三種失念的事情,「于是三處,有忘失念」,就失掉,想不起來。(陵本四十七卷十八頁)

  「又說未能超越死畏,今說慮恐,其義應知」,又說,就是在勝解行地又說,未能超越死的恐怖,因為他不能保證決定有正念;所以死的恐怖他沒能超越,就是還有死的恐怖!有這個意思。現(xiàn)在這一段文就是沒證清凈意樂,就是沒得無生法忍,多分慮恐失念命終,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十者、未證清凈增上意樂,他來求乞第一最勝所可愛物,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十者未證清凈增上意樂,他來求乞第一最勝所可愛物,是名菩薩遭艱難事」,第十個艱難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沒有成就無生法忍的增上意樂。「他來求乞第一最勝所可愛物」,別的人到這兒來向他乞求他最殊勝,第一就是殊勝,可愛的東西,「你這樣東西送給我!」「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也是個困難,他舍不得!不容易哦。

  十一、者種種異見種種勝解諸有情類,若別教誨若總棄舍,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十一者種種異見」,各式各樣不相同的思想,應該是說不是佛法的思想,除佛法之外,有其它的種種的思想,當然包括這一切的外道!阜N種勝解」,說這個人有各式各樣特別的知識,不是一般的知識,它是特別的一種知識,也就是有智慧,這些人!钢T有情類,若別教誨」,說這個菩薩遇見這些人的時候,要別別地、一個一個地教誨他們相信佛法,很難!你想教誨他相信佛法這不容易的,你想為他說法也不容易!溉艨倵壣帷,完全都不要為他說法,也很難!甘敲兴_遭艱難事」,艱難的事情!

  十二者、常行最極不放逸行,而不應斷一切煩惱,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十二者常行最極不放逸行」,這位菩薩啊,他是修六波羅蜜、修禪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他的心常與道相應,心里面不放逸!不放逸就是能調(diào)伏一切煩惱,心里面清凈!付粦獢嘁磺袩⿶馈,但是菩薩不應該把所有的煩惱都斷掉,不應該像阿羅漢那樣子。這個常行不放逸行啊、最極不放逸行,那就是斷煩惱了嘛。但是還不應該斷煩惱,所以這件事是個矛盾的事情!甘敲兴_遭艱難事」,也不容易!這是舉出來這些艱難的事情,這是別舉其事,第一科。下面第二科,總明善巧。

  丑二、總明善巧

  若諸菩薩遭遇如是諸艱難事,或于其中應觀輕重,如其所應而作方便;或于其中應審揀擇補特伽羅;或于其中攀緣,勇猛攝受因轉(zhuǎn),若發(fā)正愿;或于其中制御其心不令流散;或于其中安住其心,猛利思擇不生厭倦而自安忍;或于其中而行放舍;或于其中發(fā)勤精進熾然無懈;或于其中善巧方便而正修行,菩薩如是于正對治方便善巧,雖遭一切諸艱難事正現(xiàn)在前,而無怯弱自正能免。

  這個總明善巧怎么講呢?「若諸菩薩遭遇如是諸艱難事」,遇見這么多的困難的事情!富蛴谄渲袘^輕重,如其所應而作方便」遇見這些困難的事情,要解決這個困難的事情啊,要怎么樣解決呢?「或于其中」,或者是在這個困難的事情里面,「應觀輕重」,我們姑且這樣子講,就是在第一個困難的事情,就是「于多安住違犯有情,若罰若舍,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遇見這個困難的時候,「應觀輕重」,你應該觀察犯戒的有情,他犯的是重戒?犯的是輕戒?「如其所應,而作方便」,隨輕、隨重啊,要想出個辦法來處理這個事情。這是第一個困難的事情,但是應該這樣處理!

  「或于其中應審揀擇補特伽羅」,這是第二個困難的事情「于惡有情為調(diào)伏故,方便現(xiàn)行辛楚加行,防自意樂不生煩惱」,這個第二個困難的事情,就是應審揀擇補特伽羅這個人,去看這個人。惡有情啊,常常犯戒,很惡的有情要處罰他!你就是應審揀擇這補特伽羅好了。這是對治第二個困難。

  「或于其中攀緣勇猛,攝受因轉(zhuǎn)」,這是對治第三個困難的方便。第三個困難就是「現(xiàn)可施物極為尟少,現(xiàn)來求者其數(shù)彌多,是名菩薩遭艱難事」,第三個困難是這樣子。第三個困難你怎么樣的處理呢?于其中攀緣勇猛,勇猛的觀察「攝受因轉(zhuǎn)」,你的所施物太少,應該觀察「我好好的修福,得大財富。那有人來求我,每個人都會滿愿了。是這個意思。攝受因轉(zhuǎn),就是成就大富之因;這樣去觀察、思惟,來解決這個問題。

  「若發(fā)正愿」,這是第四個困難。第四個困難是「唯有一身,眾多有情種種事業(yè)并現(xiàn)在前,同時來請共為助伴,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那你要正發(fā)愿,到第八地菩薩就可以分身無量,同時地滿足一切眾生的愿望了。

  「或于其中制御其心不令流散」,這是對治第五個困難!妇臃乓萏,若住世間可愛妙定,若生天上樂世界中,令心調(diào)善,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個是于其中制御其心,來制止這個心,不叫它虛妄分別;在禪定里面不要愛著禪定樂。生到天的世界,你也要制御其心不令流散,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或于其中安住其心」,這是對治第六個困難的善巧方便。第六個困難是什么呢?「常求遍作利有情事,而于此事無力無能」,這是第六個困難。你這個時候或于其中安住其心,令心無所分別就好了,就是這樣處理這個問題。

  「猛利思擇」,這是對治第七個困難!钙哒哂谄溆薨V諂詐剛強諸有情所,若為說法若復棄舍,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是對治第七個困難,就是猛利地思擇這件事,就來對治這個問題;或者這個事情就是棄舍好了,不說法就好了,猛利地思擇這件事就好了。

  「不生厭倦」,這是對治第八個困難。第八個困難是什么呢?「常于生死見大過失,為度有情而不棄舍」,這個就是在生死里面,不要生厭倦心,所以修這個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觀察這個生死就是涅槃,沒有生死可厭!那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而自安忍」,這是對治第九個困難。第九個:「未證清凈增上意樂,多分慮恐失念命終」這個事兒,那就是而自安忍,安住不動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這是對治第九個困難!富蛴谄渲卸蟹派帷,這第十個困難:「未證清凈增上意樂,他來求乞第一最勝所可愛物,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就是或于其中而行放舍,就是布施給他好了;不要愛著這個東西哦!這是對治第十個困難。

  「或于其中發(fā)勤精進熾然無懈」,這是對治第十一個困難。第十一個困難就是「種種異見、種種勝解諸有情類,若別教誨、若總棄舍,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是第十一個困難,這個困難怎么解決呢?你要發(fā)勤精進熾然無懈,熾然還是勇猛的意思;就是這樣解決這個困難。

  「或于其中善巧方便而正修行」,這是對治第十二個困難。第十二個困難就是「常行最極不放逸行,而不應斷一切煩惱」,這是個困難。你能夠于中善巧方便的修行,這個問題就解決了!钙兴_如是」菩薩像前面說的││「如是」,就是指前面說的,一共就是十二句話。「于正對治方便善巧」所對治、所消除的困難的方便善巧,這個方便善巧就能消除前面的這十二種困難。「雖遭一切諸艱難事正現(xiàn)在前」,雖是遇見了這么多的困難事情現(xiàn)前啊,「而無怯弱自正能免」。你心里面沒有怯弱,自然是免掉了這么多的困難。

  《披尋記》一六二四頁:

  若諸菩薩遭遇如是諸艱難事等者:此中種種方便善巧,隨應對治前說諸艱難事。應觀輕重,如其所應而作方便,此正對治初艱難事。應審揀擇補特伽羅,此正對治第七第十一艱難事。攀緣勇猛攝受因轉(zhuǎn),若發(fā)正愿,此正對治第三第四第六諸艱難事。制御其心,不令流散,此正對治第二第五諸艱難事。安住其心猛利思擇,不生厭倦而自安忍,此正對治第八艱難事。而行放舍,此正對治第十艱難事。發(fā)勤精進,熾然無懈,此正對治第九艱難事。善巧方便而正修行,此正對治第十二艱難事。

  「若諸菩薩遭遇如是諸艱難事等者:此中種種方便善巧,隨應對治前說諸艱難事。應觀輕重,如其所應而作方便」這句話呢,「此正對治初艱難事」,第一個艱難事。「應審揀擇補特伽羅,此正對治第七」和「第十一艱難」的「事」情。「攀緣勇猛攝受因轉(zhuǎn),若發(fā)正愿」這幾句話呢,「此正對治第三、第四、第六諸艱難事」。我剛才說的是在《遁倫記》上講的,F(xiàn)在這是《披尋記》作者這樣的意見!钢朴湫,不令流散」,這當然要有一點定的功夫,「此正對治第二、第五諸艱難事。安住其心猛利思擇,不生厭倦而自安忍,此正對治第八艱難事。而行放舍,此正對治第十艱難事。發(fā)勤精進,熾然無懈,此正對治第九艱難事。善巧方便而正修行,此正對治第十二艱難事!惯@個《披尋記》作者的說法和《遁倫記》的說法有同、有不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