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正信讓我與父親的關系融洽了

\

  這是我進入書院學習的第3節(jié)課,前兩節(jié)課是讓我們認識、了解、走近書院,那這節(jié)課主要是讓我們認識到當代宗教信仰存在著那些問題,并且結合自身的問題來進行思考,下面我將本節(jié)課學習的心得進行一下分享。

  何為迷信?迷信就是盲目的相信和崇拜,也就是說,凡不能把人導向覺醒、智慧、和真理的信仰,皆可稱為迷信。在我們生活中,如果過度的在意和執(zhí)著于某件事情上,就會引發(fā)迷信行為,不可否認,某些宗教行為中的確攙雜著迷信色彩,所以對于我們初學者,能夠正確的區(qū)分迷信與正信,就顯得尤為重要。

  何為正信?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正確的相信與順從。書院是智慧與真理共存的心靈家園,是引導我們走向生命覺醒的精神家園。我認為這就是正信,只要我們能夠充分地相信書院,嚴格按照八步驟的學習方法在三級修學中認真地修學,以發(fā)菩提心學佛根本、以修學佛法為核心任務、以六和精神為管理方針、以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為最終目標,那么我們就會走上生命的覺醒和解脫之道。

  進入書院之后,有人會懷疑我,會認為我從此失去了斗志,失去了剛性,也有人會認為學佛不是我這樣年輕人該做的事兒,我現在就應該考慮事業(yè)上和以后家庭中的事。

  在沒有進入書院之前,我也有同樣的困惑。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學習佛法只會讓我更有智慧來處理所有事業(yè)和家庭中的問題,也能夠讓我用佛法的智慧來更好地對待工作和家庭,并且能夠改變我的人生。

  進入書院后,最讓我受益的就是我與父親的關系得到了改變。

  在我15歲那年,母親因意外去世,這讓我感覺到生活變幻莫測,我難以相信這是事實,這似乎讓我一下子變得與眾不同。當時正值我的青春期,叛逆心極其嚴重,加上后來繼母進門,我和父親的關系就越來越惡化了。

  這些年,父親在很多事情上,反對我的觀點,久而久之,讓我認為失去母愛的同時又失去了父愛。我認為父親變了,變得讓我難以想象,我認為從前的那個威武強壯、對家庭和事業(yè)極其有著責任感的男人,已經不見了;甚至有的時候我會把母親去世的所有原因,全部加罪在父親的身上,認為父親必須要承擔全部的責任,把媽媽還給我。

  我認為父親是自私的,眼里只有那個所謂的“后媽”,心里根本沒有我們。所以這么多年很少與父親溝通,我的心里滿滿的全是“恨”。

  通過在書院的學習我才知道,原來這一切都是佛法中所說的“無常”呀!當時的我又怎能理解這一切呢?現在我真的非常悔恨自己的荒謬行為和無知,難道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嗎?

  以前我總是用“我認為、我以為”來看待問題,F在我明白了,這就是嚴重的“我執(zhí)”,父母才是我們身邊真正的活菩薩,是他們給了我人身,給了我的生命呀!當時的我為什么不知道這些呢,要是讓我早一些進入書院,那該有多好呀!

  開始三級修學以后,我和父親的關系變得非常融洽,雖然我不能經;丶,但我發(fā)自內心地去惦記著他,處處想著他?倳娫,詢問他的近況。我看到了父親的慈祥和臉上的皺紋,我從他的皺紋里看到了他這么多年的辛酸和不容易。父親已邁入中老年,是我該盡孝的時候了,也是我該盡一份作為兒子的責任的時候了,其實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他們不需要我們的回報,不需要我們能給他們帶來一個什么樣的物質生活,他們只希望我們能;丶铱纯。

  感恩書院的各位師兄,希望各位師兄以我為戒,我們不能等“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時才知道后悔。同時也希望各位師兄在生命覺醒的大道上,能夠堅持跑到終點。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