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華禪師《贈行者》的禪意
贈行者
〔宋〕曇華
了身不若了心休,了得心時身不愁。
若也身心俱了了,神仙何必更封侯。
【作者】
曇華(1103—1163),宋代臨濟宗僧,號應庵。參謁圓悟克勤,師事虎丘紹隆。于明州天童山大揚宗風。與大慧宗杲并稱臨濟宗的二甘露門。
【譯文】
修養(yǎng)色身不如修養(yǎng)心靈更徹底,
修好了心靈時身體也不用發(fā)愁。
如果身心都修煉到了最好狀態(tài),
已經(jīng)做了神仙哪還會追求封侯。
【禪意】
此詩闡發(fā)身心雙修、修心為上的禪意。
“了身不若了心休,了得心時身不愁。”現(xiàn)代社會節(jié)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重,誘惑越來越多,污染越來越深,各種身心的疾病也日益頻發(fā),F(xiàn)代醫(yī)學再發(fā)達,對很多疾病仍然一籌莫展,這是因為身病還從心病生。因此,僅僅滋補調(diào)養(yǎng)色身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將心修好了,身體才不會生病。中醫(yī)說:“大怒傷肝,暴喜傷心,思慮傷脾,悲憂傷肺,驚恐傷腎。”可見身病多從心病生。所以,要謹記《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修身養(yǎng)性十六字箴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
“若也身心俱了了,神仙何必更封侯。”雖然身病多從心病起,但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心靈也就沒有了依托之所,因此身體的調(diào)養(yǎng)也很重要。最理想的就是身心都修煉到最佳的狀態(tài)。這時,你就已經(jīng)好似是快活的天上神仙了,就不會再追求在人間封侯的低層次欲望了。性命雙修,身心俱了時,你就已經(jīng)是佛祖、神仙,就已經(jīng)是最大的福報了。世間像封侯拜相之類的一切榮華,在它的面前就索然無味了。
在佛教中,藥師佛的慈悲表現(xiàn)在保佑眾生不得各種疾病!斗鹫f療痔病經(jīng)》中說:“佛告阿難陀:‘汝可聽此《療痔病經(jīng)》,讀誦受持,系心勿忘,亦于他人廣為宣說,此諸痔病悉得除差。所謂風痔、熱痔、癊痔、三合痔、血痔、腹中痔、鼻內(nèi)痔、齒痔、舌痔、眼痔、耳痔、頂痔、手足痔、脊背痔、屎痔,遍身支節(jié)所生諸痔。如是痔瘺,悉皆干燥,墮落消滅,畢差無疑。皆應誦持如是神咒。”即說咒曰:“怛侄他,闌帝,藍謎,室利鞞,室里室里,磨羯失質(zhì),三婆跋睹,莎訶!”讀誦了這部經(jīng)、這咒語,就可以治療各種各樣的“痔”(各種瘤、包括癌),腸炎、高血壓、青春痘、尿酸結(jié)石等等,都能治好。可見佛教對身體疾病的療治,也非常注重。
如果能修煉到“身心俱了了”,擁有了健康的身體,再加上健康的心靈,身心康泰,性命雙修,當下就是活神仙,當下就能享受人生的至福了。
愿一切眾生疾患痊愈,愿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 上一篇:智愚禪師《衍鞏珙三禪德之國清》的禪意
- 下一篇:最后一頁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從哪條路可以走出山?隨流去
- 沙彌夜游
- 憨山禪師怎樣論述三教融會?
- 高與遠,無德禪師開示學僧
- 一喝有多重,蘇東坡與承皓禪師
- 南陽慧忠國師說心與性
- 自傘自度,參禪學道要靠自己
- 文殊現(xiàn)身,文喜禪師與文殊菩薩的公案
- 不能代替,開善道謙禪師的公案
- 惟寬禪師說我不是眾生
- 我也可以為你忙,佛光禪師和克契禪僧的公案
- 云居曉舜禪師“古鏡未磨”公案
- 楊歧派如何得名,有何主張?
- 還好有我在,云巖禪師和道悟禪師的公案
- 佛祖!佛祖!
- 佛陀叫黑指婆羅門放下什么?
- 不信是真諦,南陽慧忠國師的公案
- 克勤運用了哪些儒家思想解釋佛的生死義?
- 壽州道樹禪師以不變應萬變
- 一與十,龍?zhí)冻缧哦U師與天皇道悟禪師的公案
- 老僧何似驢?
- 偷不去,良寬禪師和小偷的公案
- 歸宗智常禪師鋤草斬蛇的公案
- 大顛與韓愈
- 蛤蟆與老茄
- 一宿覺,玄覺禪師開悟公案
- 我不如他
- 鋤頭在我手里
- 慧能之后有哪三個禪系影響較廣?
- 慧開禪師《頌平常心是道》的禪意
- 禪像什么
- 臨濟栽松的公案
- 空空如也
- 馬祖有哪些靈活方式啟發(fā)學人?
- 學無止境
- 寸絲不掛
- “念佛禪”體現(xiàn)了禪宗怎樣的變化?
- 禪宗公案一絲不掛
- 禪宗何時達于鼎盛?
- [弘一法師]放低身價聲譽長存
- [禪茶]為什么弘揚茶道有助于實現(xiàn)“茶為國飲”?
- [禪宗文化]曇華禪師《贈行者》的禪意
- [人物故事]峨眉山隱士蒲公遇普賢菩薩的故事
- [哲理故事]順應當下情況,路才走得順暢
- [佛與人生]恰到好處的退讓
- [佛學常識]什么是牛鬼蛇神
- [弘一法師]簡樸滋養(yǎng)智慧
- [花茶]珠蘭花茶屬于什么茶?珠蘭花茶的制作工藝與外形
- [禪宗文化]智愚禪師《衍鞏珙三禪德之國清》的禪意
- [哲理故事]不要輕易破壞或放棄信念
- [佛經(jīng)故事]迦羅呵詐富,成為謊言的奴隸
- [佛與人生]金錢無法收買
- [佛學常識]什么是臭皮囊
- [弘一法師]讓心與事業(yè)融合
- [烏龍茶]武夷巖茶產(chǎn)茶地點有哪些?
- [華嚴經(jīng)]譬如凈滿月,普現(xiàn)一切水,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