諦閑大師遺集 第三編 念佛三昧寶王論義疏

  念佛三昧寶王論義疏

  ││民國十五年十一月在觀宗寺編││

  釋題

  甲一 釋論題

  乙一 釋名

  丙一 釋別名

  丁一 釋法

  戊一 釋念佛

  己一 分釋

  庚一 釋佛字

  庚二 釋念字

  己二 合釋

  庚一 明能所

  庚二 明正意

  戊二 釋三昧

  己一 明梵華

  己二 明正義

  丁二 釋喻

  戊一 直作喻釋

  戊二 亦可直作單法釋

  丙二 釋通名

  乙二 顯體

  乙三 明宗

  乙四 彰用

  乙五 判教相

  甲二 列人題

  釋文

  甲一 序分

  乙一 問

  乙二 答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念未來佛速成三昧門

  丙一 立論之端

  丙二 正論旨趣

  丙三 引喻借顯

  丁一 正以喻顯

  丁二 帖喻合法

  丙四 舉世罔知

  丁一 正明罔知

  丁二 引經(jīng)抑揚(yáng)

  丁三 妄生敬慢

  丁四 示過勸修

  戊一 示過

  戊二 勸修

  己一 引經(jīng)修敬

  己二 結(jié)示經(jīng)意

  丙五 引經(jīng)證成

  丁一 正引證

  丁二 顯罔知

  丙六 知喻識(shí)法

  丙七 融通不二

  丁一 正融不二

  丁二 喻不二意

  丁三 結(jié)歸不二

  乙二 嬖女群盜皆不可輕門

  丙一 問

  丙二 答

  丁一 約對待門

  戊一 訶欲

  己一 引訶色欲經(jīng)

  庚一 正示色欲過患

  辛一 示三種過患

  辛二 示愚迷不釋

  辛三 示迷惑甘心

  辛四 示離欲有益

  庚二 歷示女人厲害

  辛一 直示厲害

  辛二 喻明厲害

  庚三 結(jié)示遠(yuǎn)離有益

  己二 引大寶積經(jīng)

  庚一 直明厲害

  庚二 喻顯厲害

  戊二 放心

  己一 引經(jīng)

  庚一 示放心法

  庚二 示精研法

  庚三 示受益法

  己二 結(jié)歸

  丁二 決了門

  戊一 正明決了

  戊二 結(jié)會(huì)古今

  乙三 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門

  丙一 釋題

  丙二 釋文

  丁一 引經(jīng)設(shè)問

  丁二 引經(jīng)酬答

  戊一 引三昧海

  戊二 引大集經(jīng)

  己一 舉毀者有大損

  己二 示贊者有實(shí)益

  己三 示佛語以警人

  己四 結(jié)證修觀當(dāng)如是

  乙四 現(xiàn)處湯獄不妨受記門

  丙一 從題發(fā)疑問

  丁一 問

  丁二 答

  戊一 正答所以

  戊二 引經(jīng)證說

  己一 引楞嚴(yán)三昧經(jīng)

  己二 引普賢行愿品

  庚一 正引

  庚二 釋意

  丙二 由問起疑問

  丁一 問

  丁二 答

  戊一 法說

  戊二 喻說

  己一 立喻

  己二 法合

  丙三 引證

  丁一 引經(jīng)證

  丁二 引論證

  戊一 喻顯

  戊二 法合

  丁三 結(jié)證

  丙四 謹(jǐn)防憶說

  丁一 問

  丁二 答

  戊一 正答

  戊二 引證

  己一 引大經(jīng)證

  己二 引般若

  乙五 觀空無我擇善而從門

  丙一 以三教異同問

  丙二 答以名同實(shí)異

  丁一 略答

  丁二 詳答

  丁三 料簡

  丁四 破

  丁五 結(jié)顯

  乙六 無善可擇無惡可棄門

  丙一 以擇善問

  丙二 以至善答

  丁一 正至善答

  丁二 引經(jīng)證義

  戊一 明即惡而善

  戊二 引法華

  戊三 引般若

  丁三 結(jié)顯要義

  乙七 一切眾生肉不可食門

  丙一 問食肉

  丁一 問

  丁二 答

  戊一 引昔緣

  戊二 引經(jīng)論

  己一 引楞伽

  庚一 經(jīng)偈示過

  庚二 引緣明意

  己二 引寶性

  庚一 論中但示經(jīng)文

  庚二 論主特示正意

  己三 引梵網(wǎng)經(jīng)證益

  庚一 引經(jīng)明孝順

  庚二 引緣明慈悲益

  庚三 引義深明信益

  丙二 問食辛

  丁一 正問

  丁二 引經(jīng)

  戊一 引佛頂以勸戒

  戊二 引百喻以勸修

  丙三 結(jié)通

  乙八 念現(xiàn)在佛專注一境門

  丙一 請

  丁一 請釋一佛通三世疑

  丁二 引論二行示難易對

  戊一 正引示難易

  戊二 兼引示緣深

  戊三 單念一佛以示圓通

  丙二 問

  丁一 問用心判邪正疑

  戊一 舉外邪內(nèi)正問

  戊二 持邊邪中正答

  戊三 引經(jīng)注以證明

  乙九 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門

  丙一 問答

  丁一 舉人命無常請計(jì)問

  丁二 示隨息念佛易成答

  戊一 舉極樂凈土的是大乘法門

  戊二 引教主昔緣隱呈息心念佛

  戊三 示隨息念佛保任決定往生

  己一 直示取法古人

  己二 曲示隨息念佛善巧

  丙二 問答

  丁一 舉一念十念何正問

  丁二 示一念不退為正答

  戊一 正答

  戊二 引證

  乙十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門

  丙一 問答

  丁一 舉心是心作何須外求問

  丁二 以心念心是必須求生答

  丙二 請示

  丁一 以魔光佛光自他邪正請

  丁二 以順心乖心耀眼與否示

  丙三 問答

  丁一 有思無思用想是非問

  丁二 善想惡想功過天淵答

  乙十一 高聲念佛面向西方門

  丙一 問答

  丁一 依經(jīng)觀念不必高聲問

  丁二 喧靜兩全止觀雙運(yùn)答

  戊一 正示兩全

  戊二 顯聲獨(dú)勝

  己一 引文顯勝

  己二 引經(jīng)證勝

  己三 法喻勝意

  丙二 問答

  丁一 凈土?周非必向西方問

  丁一 依經(jīng)作則非人師意答

  戊一 正答向意

  戊二 引釋向義

  戊三 指古證益

  丙三 一請一對

  丁一 請示般舟義

  丁二 克期助成對

  丙四 一請一對

  丁一 請釋歷來取證疑

  丁二 詳引古德生西對

  乙十二 夢覺一心以明三昧門

  丙一 舉金剛偈意問

  丙二 持念佛實(shí)生答

  丁一 直說

  戊一 先說文外意

  戊二 說文中義

  丁二 曲例

  丁三 引證

  乙十三 念三身佛破三種障門

  丙一 單舉佛身憶念請意

  丙二 雙持三身破障對

  丁一 明三身非一異

  丁二 明大小唯心

  丁三 明三身破三障對

  丁四 明燈燈相傳不絕對

  丁五 總收全卷六門竟

  乙十四 念過去佛因果相同門

  丙一 舉圣凡懸殊果因不契問

  丙二 持圣言量證因果相符對

  丙三 引古人驗(yàn)證因果相符義

  乙十五 無心念佛理事雙修門

  丙一 略解念一通三云何念即無念請

  丙二 詳引無念即念雙陳理事二門對

  丁一 總示無念理玄

  丁二 別開事理二門

  戊一 略開

  戊二 廣示

  己一 以中道妙觀印定念佛宗旨

  己二 以事理相即徹顯無念即念

  庚一 明即事之理

  庚二 明即理之事

  庚三 證成無念即念

  辛一 略示融即

  辛二 詳引經(jīng)論

  壬一 引般若經(jīng)

  壬二 引三昧經(jīng)

  壬三 引楞伽經(jīng)

  壬四 引起信

  壬五 引勢至圓通

  乙十六 了心境界妄想不生門

  丙一 拈楞伽偈意作問端

  丙二 廣征答釋

  丁一 依經(jīng)義為答釋

  丁二 引經(jīng)解貼釋

  丁三 揭古書作證

  戊一 以問詞證

  戊二 以覆詞證

  戊三 合符節(jié)

  乙十七 諸佛解脫心行中求門

  丙一 拈維摩經(jīng)句作問題

  丙二 取諸經(jīng)行為答釋

  丁一 取本經(jīng)旨以斥其迷

  戊一 斥其不善領(lǐng)會(huì)迷

  戊二 斥其不明經(jīng)義迷

  戊三 引經(jīng)翻迷令開解

  丁二 引般若文以示其修

  戊一 示修觀法

  戊二 示無住法

  戊三 引最勝證

  乙十八 三業(yè)供養(yǎng)真實(shí)表敬門

  丙一 著事迷理供多福少問

  丙二 即理成事在少后多對

  丁一 示就理成事供

  丁二 引即事成理供

  丁三 斥無事非理供

  丁四 全事全理供(指佛滅后)

  戊一 示滅非滅

  戊二 引古人孝心

  戊三 明供像誠敬證

  己一 正明

  己二 引證

  己三 斥邪

  己四 結(jié)證

  乙十九 無相獻(xiàn)花信毀交報(bào)門

  丙一 耽事供養(yǎng)信毀之報(bào)問

  丙二 悟理與否邪正不同對

  丁一 引緣明理供

  丁二 引緣明利害

  丁三 引人證理供

  戊一 稱實(shí)正供得福

  戊二 取空邪供獲罪

  丁四 舉一例諸供

  丁五 引經(jīng)證理供

  乙二十 萬善同歸皆成三昧門

  丙一 天因何以得佛問

  丙二 法華會(huì)三歸一對

  丁一 舉世帝王例

  丁二 直示法華合

  戊一 直以法合

  戊二 引經(jīng)詳示

  己一 點(diǎn)示情與非情盡是三昧神用

  己二 的示覺行邪正全憑解為主體

  己三 拈示寶王不輕應(yīng)知體同名異

  己四 結(jié)示舉一賅諸俾識(shí)多羅橫

  甲三 流通

  乙一 長文

  丙一 翻迷悔誤

  丙二 歸向投誠

  乙二 偈頌

  釋題

  ○甲一 釋論題

  ○乙一 釋名

  ○丙一 釋別名

  ○丁一 釋法

  ○戊一 釋念佛

  ○己一 分釋

  ○庚一 釋佛字

  言佛者,梵語佛陀耶。華言覺者。覺、對迷之謂也。不覺謂之迷,不迷謂之覺。今言覺者,取不迷之意。若謂從本以來,未嘗受迷,乃指本覺。若謂一向受迷,今始覺悟,名為始覺。若謂一覺永覺,盡未來時(shí),不復(fù)受迷,名究竟覺。本覺指法身;始覺指般若;究竟覺指解脫;舉一佛字,即三德之秘藏也。法身即實(shí)相;般若即觀照;解脫即文字;亦即三般若也。凡是三法,俱可攝入其中,茲不繁贅。若以六即判位,本覺指理即佛;始覺指名字至相似即佛;究竟覺指分證乃至究竟即佛;以發(fā)心究竟二不別故,略釋佛竟。

  ○庚二 釋念字

  言念者,謂吾人現(xiàn)前一念心性。廣明之,具足三千。略言之,乃有百法。所謂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個(gè)心所法;二十四個(gè)不相應(yīng);六個(gè)無為共百法。今明念字,即指百法中五別境心所之一,謂念心所也。以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yè)。謂心本無念,有念,即指此心所也。

  ○己二 合釋

  ○庚一 明能所

  明能所者,念屬心,佛屬境。心為能念,境為所念。

  ○庚二 明正意

  明正意者,夫念佛,先須識(shí)得能所,復(fù)須識(shí)得非能非所。既知心屬能念,佛屬所念,復(fù)須知得能念之外無所念,即心外無佛也。所念之外無能念,即佛外無心也。心外無佛,全佛即心。佛外無心,全心即佛。故云佛者,覺也。覺即是心,所以云心外無佛。心不迷,即是覺,所以云佛外無心。前釋覺既有三,今以念念佛,是故亦有三種念佛也。一:念本覺者;即念未來佛,屬論之上卷七門。二:念始覺者;始覺,直指前明記不忘之念慧二心所,通念三世佛無不是佛,屬論之下卷七門。三:念究竟覺;即念現(xiàn)在佛,屬論之中卷六門。略釋念佛竟。

  ○戊二 釋三昧

  ○己一 明梵華

  言梵華者,梵語三昧耶;蛟迫μ,三摩地,梵音之楚夏耳。華言正受;又云正定;又言調(diào)直定。正受者;無受也,不受一切諸受之謂也。正定者;謂非凡夫之不定,又非外道之邪定,又非權(quán)小之偏定,故言正也。調(diào)直定者;謂心與境符,心境合一之謂也。謂我等初修定時(shí),昏散交攻,諸多曲折。漸漸調(diào)停,久久純熟,始能攝境歸心。心入于境,心直境融,纔能合,故云調(diào)直定也。

  ○己二 明正義

  明正義者,須四字聯(lián)釋。此念佛三昧,能攝百千三昧,名為三昧中王。百千三昧,不外三種。何為三種?一名奢摩他,即真諦三昧。二名三摩底,即俗諦三昧。三名禪那,即中諦三昧。三昧雖多,舉此三種,攝盡無遺。楞嚴(yán)開章,阿難用以妙字冠首。即是舉一即三,三即是一,以三一本融故也。今題云念佛三昧者,上卷七門念本覺佛,即真諦三昧。下卷七門通三世佛無不念,念始覺佛,即俗諦三昧。中卷六門念究竟覺佛,即中諦三昧。其下手用工,當(dāng)如觀經(jīng)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今云念佛三昧,當(dāng)云是心念佛,是心是佛。本有四種不同:一觀想念佛,如十六觀經(jīng)。二觀像念佛,如般若經(jīng)。三持名念佛,如阿彌陀經(jīng)。四實(shí)相念佛,如普賢觀經(jīng)。今但就持名念佛,余則未遑談及。言持名念佛三昧者,吾人最初下手,須用念珠。記念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若初心便要不著相,要學(xué)圓融自在?偸切挪簧,行不力,生死心不切。饒爾宗說兼通,到得臨命終時(shí),一毫之力用不著。所謂臨終方悔,將何及乎!雖云念佛,不能連帶三昧。今要連帶三昧者,直須單提正念,直念洪名?谥新暢,耳里收來?诙鄠,聲心契合。久久純熟,不覺有能念心,所念佛。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唯受名念,更無一切諸受,名念佛三昧也。凡夫不持佛名,不定也。外道邪見,二乘沉空,權(quán)乘滯邊,皆非正定。唯念佛能得一心不亂,可云正定。從初散心,念久歸一。故亦得稱調(diào)直定也。略釋法竟。

  ○丁二 釋喻

  ○戊一 直作喻釋

  言寶王者:寶,可珍可貴義。王,自在統(tǒng)率義。如世之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瑪瑙、翡翠等,皆名曰寶。此諸寶中,唯摩尼珠,為寶中最。故曰摩尼一粒,能壓倒海寶千般,堪稱寶中之王。此以千般海寶,如彼百千三昧。以摩尼寶珠,喻此念佛三昧。法喻兼舉,故云念佛三昧寶王也。

  ○戊二 亦可直作單法釋

  言寶王者;指大寶華王也,即圓滿報(bào)身盧舍那佛之異名詞。梵網(wǎng)經(jīng)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tái)。周匝千華上,復(fù)現(xiàn)千釋迦」。盧舍那佛所坐,名千葉寶蓮。世尊所坐,名百寶蓮華。如觀經(jīng)云:「時(shí)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故佛亦稱寶華王也。據(jù)此,亦可直作單法釋題。謂念佛人,念到三昧現(xiàn)前。是心念佛,是心是佛。如觀經(jīng)云:「諸佛正?知海,從心想生」。是故眾生,心想佛時(shí),是身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故知若得是念佛三昧者,此人現(xiàn)前即是大寶華王也。釋別名竟。

  ○丙二 釋通名

  即指論字,梵語阿毗達(dá)磨,華言無比法,乃論藏之總稱也。釋義,以問答決疑為義。謂一問一答;多問多答;決通疑滯,豁開慧解,必至斷疑生信而后已,故稱論也。略釋名竟。

  ○乙二 顯體

  體,主質(zhì)義也。名傍是賓,體正是主。名是假名,體是實(shí)質(zhì)。名是體上能詮,體是名下所詮。舉凡一切名字文言,俱屬能詮,皆如指若筌。故須于釋名之次,顯其所詮之體。因能詮文言,悟所詮體性。如因指見月,因筌得魚也。此論以寂照不二為體,意取即寂而照,即照而寂。疏鈔序云靈明洞澈,湛寂常恒。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惟自性歟。序中初句明照,即寂而照也。次句明寂,即照而寂也。二句合觀,照即寂,寂即照。即者,不二之謂也。論中最后一門云:如來名此勝定,為三昧寶王,為光明藏,曰除罪珠,邪見燈,迷者導(dǎo),王子金印,貧夫?qū)毑?乃至佛法僧性,大慧光明等,皆指此寂照不二之體也。略顯體竟。

  ○乙三 明宗

  宗者;修行之喉襟,會(huì)體之樞要。若修行人不明宗要,將何以領(lǐng)會(huì)不思議之妙體乎?故于顯體之次,須明宗也。前顯體,顯性德。今明宗,明修德。要知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此論以因果同時(shí)為宗,妙玄中有人云:體即宗,宗即體。今所不用,何以故?體是性德,非因非果。宗是修德,論因論果。初修為因,證得為果。宗德與體德,不即不離,故不可說一,亦不可說異。譬如屋梁與柱,是屋之綱維。屋內(nèi)空,是梁柱之所取。由梁柱故,乃得屋空之受用。不可云梁柱即是屋空,以梁柱不一故也。又不可云屋空即是梁柱,以屋空不二故也。梁柱喻宗,屋空喻體。若云一者,其過可知。離梁柱,則無屋空。離屋空,不見梁柱。二俱離不得,故不可說異也。說體宗異者,其過亦如是。今言宗若異于體,即非顯體之宗。體若異于宗,即非宗家之體。離體之外,別說修證,乃邪見之言論耳。須知不一之一故說體,不二之二故說宗也。言因果同時(shí)者,謂因賅果海,果徹因源,果因一契,故稱同時(shí)。普賢觀經(jīng)云:「大乘因者,諸法實(shí)相是。大乘果者,亦諸法實(shí)相是」。前言體,即指所念之佛是。今言宗,即指能念之心是。既知佛通三世,即知境之豎窮三際也。心念諸佛,即知心之橫?十方也。心境不二,非橫非豎也。心境宛然,亦橫亦豎也。如摩酰三目,似伊字三點(diǎn),不縱不橫,不并不別。論云:夫帝網(wǎng)未張,千瓔焉覿。宏綱忽舉,萬目齊開。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一言以蔽,其在茲焉。略明宗竟。

  ○乙四 彰用

  用,力用也。夫凈土經(jīng)論,概以離苦得樂為宗者居多。謂離娑婆五濁眾苦,得安養(yǎng)五清諸樂也。唯此論,迥出常倫。前言宗,有宗宗用宗之別。因果為宗宗,慈悲為用宗。今言用,有宗用用用之殊。因果各論伏斷為宗用,但彰當(dāng)部之力用為用用。此論以苦樂雙忘為用。若但念現(xiàn)在佛,如勢至示念佛圓通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眾生念佛,如子憶母。子若憶母,如母憶時(shí)。母子歷生,不相違遠(yuǎn)。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dāng)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又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得無生忍。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凈土」。離此界之苦,歸凈土之樂,乃諸經(jīng)論之力用也。今則不爾,先念未來佛,次念現(xiàn)在佛,后通念三世無不是佛。意謂:眾生無不是佛,生佛不二也。既臻生佛不二境界,則無憎愛之可言。無憎,則不見有苦可離。無愛,則不見有樂可得;凈穢不二也。故以苦樂雙忘,為當(dāng)部之力用也。論文中卷初門,文殊示女人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佛示長者子曰:如自觀身實(shí)相,觀佛亦然。是則一切有為,即無為矣。在有未嘗有,居無未嘗無。何患佛有相,心有念哉!意謂:菩提圣智,汝身凡情。亦然者,圣凡不二也。觀身實(shí)相,觀佛亦然,生佛不二也。在有未嘗有,居無未嘗無,二邊不住也。何患佛有相,心有念,中道不安也。如是力用,寧不妙乎!略彰用竟。

  ○乙五 判教相

  前第一釋名,總包三德也。體宗用三科,別說三德也。體指法身;宗指般若;用指解脫;今判教相,定三德之深淺也。佛說四十九年法,文殊大士,與諸尊者,結(jié)集成文?偯三藏。曰經(jīng)、曰律、曰論。吾祖智者大師,以五時(shí)八教,判釋如來一代所說,罄無不盡。言五時(shí)者:有通,有別。今先言別:一華嚴(yán)時(shí),二阿含時(shí),三方等時(shí),四般若時(shí),五法華涅槃共一時(shí),故曰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談般若,法華涅槃共八載,華嚴(yán)最初三七日。次言通:謂佛說華嚴(yán),雖曰最初。以小機(jī)不堪聞大,故不動(dòng)寂場。而游鹿苑,脫舍那珍御之服,著丈六弊垢之衣,引化小機(jī),革凡成圣,名為隱實(shí)施權(quán)。然后對權(quán)說實(shí),小大同聞。令小機(jī)人,恥小慕大。及至心相體信,出入無難,仍須帶權(quán)說實(shí)。故判華嚴(yán),一權(quán)一實(shí)。阿含,顯權(quán)密實(shí)。方等,三權(quán)一實(shí)。般若,二權(quán)一實(shí)。實(shí)即華嚴(yán)也。故知華嚴(yán)通至般若;阿含顯隔密通;方等般若,前后俱通;法華與華嚴(yán)同用;故云通五時(shí)也。教是圣人被機(jī)之言,判是分別異同之致。言八教者:即化儀,化法。兩種四教,合之稱八;瘍x者,頓、漸、秘密、不定也;ㄕ,藏、通、別、圓也。如來五時(shí)言教,非化儀無以判,非化法無以釋。第一華嚴(yán)時(shí);如日初出,先照高山。于化儀,為頓教。于化法,兼別明圓。第二阿含時(shí);如日轉(zhuǎn)照,次照幽谷。于化儀,為漸教。漸分三時(shí),此為漸初。于化法,但藏教。第三方等時(shí);于化儀,為漸中。于化法,對藏教半字教,說通別圓滿字教也。四般若時(shí);于化儀,為漸末。于化法,帶通別權(quán),明圓教實(shí)也。第五法華涅槃時(shí);如日還照,亦照高山。法華于化儀,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于化法,無藏通別之三權(quán),純談圓教之一實(shí)也。法華如破大陣,涅槃捃拾殘機(jī)。于化儀,同法華。于化法,為有橫來之機(jī)。最后受度,故須權(quán)用方便,而引接之。先施三權(quán),故曰追說四教。隨施隨開,隨開隨廢,故曰追四教。涅槃以五昧相生,喻五時(shí)先后次第。經(jīng)云:「譬如從牛出乳」,牛喻佛,乳喻華嚴(yán)也。故以華嚴(yán)為乳味。次從乳出酪,以阿含為酪味。次從酪出生酥,以方等為生酥味。次從生酥出熟酥,以般若為熟酥味。次從熟酥出醍醐,以法華涅槃,同為醍醐上味。今之論文,客致問曰:成道捷徑。法華三昧不輕之行;念佛三昧般舟之宗;僉為無上深妙禪,愿聞其致。是純圓獨(dú)妙之機(jī),是以答之以三卷論文,開為二十門。無一門不是應(yīng)機(jī)施設(shè)之教,真所謂答在問處,故判以無上醍醐為教相也宜矣。誰曰不然。略以五玄,總釋名題已竟。

  ○甲二 列人題

  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撰論

  釋論

  ○甲一 序分

  ○乙一 問

  客有高信,至吾禪居,前禮致問。曰:成道捷徑,法華三昧不輕之行;念佛三昧般舟之宗;僉為無上深妙禪門,愿聞其致。

  此假設(shè)問詞也。問者是賓,答者是主。故以客首冠之,假名高信。意取信心高狂,故發(fā)斯問端。吾,王者自稱。禪居,師修勝妙禪之室也。前禮致問,謂客到主前,作禮致問也。問曰:要成無上佛道,必須先求捷徑。吾知捷徑之名,乃有二種:一者法華三昧,注重不輕之行。二者,念佛三昧,須修般舟之宗。此二者,人皆稱為無上深妙之禪門也。某但知其名,罔識(shí)其實(shí),其意何居?愿以告我,俾有遵循。

  ○乙二 答

  對曰:希高扣寂,未有若君之問者也。子將涉無生之龍津,欲圖南以鵬舉?吾不敏,嘗試論之,略開二十門,以明斯旨。上卷七門,念未來佛。中卷六門,念現(xiàn)在佛。下卷七門,通念三世無不是佛。

  謂從來請益者,希望之心既高,扣問之詞必妙。意取望心太高,往往無言答問,事固有之,然未嘗有像爾之問者也?傎澠湫恼Z俱高,二皆稱善,猶云善哉善哉。子下二句,是借喻。子,美稱也。無生龍津,以喻成道。圖南鵬舉,以喻捷徑。謂爾莫非要涉取無生之龍津,欲圖南以鵬舉乎?不敏,謙詞也。猶云無智。意謂:吾自知鈍根乏辯,雖然,又不敢負(fù)子來意,請?jiān)囌撝?非開二十門不足以明斯旨。上卷七門,別答不輕之行。中卷六門,別答般舟之宗。下卷七門,通答前二問也。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念未來佛速成三昧門

  ○丙一 立論之端

  心之二也,生于群妄。群妄雖虛,惑者猶滯。滯之不釋,圣以之憂。

  意謂:若論真心不墮于數(shù),尚無有一,焉落二三。若有二者,即非真心。既非真心,便是妄識(shí)。識(shí)雖屬妄,仍是無生。故曰:心本無生因境有。群妄,指境。起信論云:無明不覺生三細(xì)。一者業(yè)相,即吾人現(xiàn)前一念之心是,既成業(yè)相,法爾而有能所。有能有所,故成二也。由于境相不息,雖知境虛,而惑者猶滯。滯,住著也。滯之不釋,即起信所謂,境界為緣長六。謂智相。相續(xù)相。執(zhí)取相。計(jì)名字相。業(yè)相。業(yè)系苦相。由有苦相,感佛興慈運(yùn)悲,故曰圣以之憂。圣,即佛。憂,即悲也。法華方便品偈:「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jīng)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是之謂圣之憂也。

  ○丙二 正論旨趣

  (今夫)玄韻暢而無說(皆不可得是以)法身空而具相(無不是佛)相之不明,說之不圓(則具相)一味之旨(無說)絕言之路,詎可知其所歸歟?

  謂欲答高問,必先陳三諦妙理。玄韻暢而無說者,妙有非有也。法身空而具相者,真空不空也。二句合觀,中道第一義諦也。且三諦境相,若不精明,縱饒通身是口,保爾說不圓成。須知法身雖具相,相即無相,無相不相。故云一味之旨,玄韻雖無說。無說不說,故云絕言之路。相既未明,說亦不圓,斯旨斯路,豈能知其所歸歟?如是則不足論也。

  ○丙三 引喻借顯

  ○丁一 正以喻顯

  夫帝網(wǎng)未張,千瓔焉覿(不念過現(xiàn)佛豈知未來佛)宏綱忽舉,萬目齊開(既念過現(xiàn)佛則知未來無不是佛矣)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于(一相之)三昧。一言以蔽,其在茲焉。

  譬如帝釋殿前之網(wǎng)羅幢,孔孔有摩尼珠。如其網(wǎng)若未張,孔中之多珠,自不能見,故曰千瓔焉覿。取喻不念過現(xiàn)佛,豈知未來佛?宏綱忽舉,言帝網(wǎng)張也。萬目齊開,言多珠見也。取喻既念過現(xiàn)佛,便知未來無不是佛矣。摩訶止觀云:「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意謂:大海之水,由眾流而集成。人取海水而浴之,即已用百川之水也。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意謂:是心念佛,是心是佛,三昧不期成而自成矣。語云:「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例今此論之二十門,亦復(fù)如是,故曰其在茲焉。

  ○丁二 帖喻合法

  亦猶清珠下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想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何眾生非佛耶)

  亦猶句,喻顯。佛想句,法合?芍,亂心既皆是佛,更有何眾生而非佛耶!

  ○丙四 舉世罔知

  ○丁一 正明罔知

  而世人念過去釋迦,想現(xiàn)在彌陀,獨(dú)未聞念未來諸佛。何耶?蓋不了如來對眾生之粗;說諸佛之妙;遂隔生于佛外。

  此明后世之人,不知未來眾生,本來是佛,所以往往覿面錯(cuò)過。但知念過現(xiàn)佛,獨(dú)未聞?dòng)心钗磥矸鹨病Iw不知如來隨他意語,方便說法,應(yīng)機(jī)施教,作對待門說。謂對生之,說佛之妙,乃置眾生于諸佛之外。未曾向決了門,道破眾生即佛故也。何以故?時(shí)未至故,機(jī)未熟故。

  ○丁二 引經(jīng)抑揚(yáng)

  凈名有葡不余香,花有著身不著身者,此抑揚(yáng)大乘也。抑小,則置茫然。揚(yáng)大,則(大小)同游于不二。法華決了聲聞法,是諸經(jīng)之王。則一切(皆香)卜,(大小俱)不著之旨明矣。

  所以凈名經(jīng)中,有但??卜華香不聞?dòng)嗳A之香。此以?卜,喻佛。余華,喻生。?,喻念。香,喻佛也。有?不?者,斥彼小乘人。但心計(jì)過現(xiàn)有佛,全不知眾生亦即佛也。以計(jì)著佛心不融,所以華有著身。菩薩心無計(jì)著,故華不著身也。足知彈偏斥小,嘆大褒圓,是經(jīng)之正意,故曰抑揚(yáng)大乘。謂抑小乘,揚(yáng)大乘也。言抑小者,謂彼等尊者,同食香積之飯,居士為說消飯之言。食畢置,仍爾不知其所以,故曰茫然。揚(yáng)大者,諸大菩薩,同宣不二法門。至于維摩一默,文殊嘆曰:此真不二法門也。是知若說若默,俱名不二,故云同游。亦即法華所謂,決了聲聞法,是諸經(jīng)之王。喻顯一切香,無非?卜。則小大俱不著之旨,得非尤為彰明乎?

  ○丁三 妄生敬慢

  茍非其人,以諸佛為至尊也,眾生為至卑也。高下出焉,群妄興矣。敬傲立焉,一真隱矣。

  如或未然,故曰茍非其人。既未開佛知見,無有不尊諸佛而卑眾生。尊諸佛而起敬心,卑眾生而生慢心。故曰高下出焉,敬傲立矣。群妄興焉,一真隱矣。心之二也。其在茲歟。始由能所之二,繼之,則生佛、尊卑、敬慢、高下、真妄等,一切對待之二,于是乎興。譬如一翳在目,空華亂墮,乃必然之勢也。

  ○丁四 示過勸修

  ○戊一 示過

  夫如是,必草芥萬有,錙銖天下。幔幢已設(shè),高倨棱層。目送飛鴻,心游青漢。不可屈也。

  草芥,猶輕賤也。錙銖,猶輕微也。萬有,指眾庶。天下,指國君。若其如是用心,即所謂目中無人,一切庶民,皆可輕賤。縱遇帝主,亦若平人,故曰幔幢已設(shè)。高倨棱層,此指自大自高,陵人傲物也。眼生頭頂,但能上見,故曰目送飛鴻。慢心上涌,故曰心游青漢。如是等人,不可教修念佛三昧。如生牛皮,不可屈折,故云不可屈也。下引諸經(jīng)之義,則不如是。

  ○戊二 勸修

  ○己一 引經(jīng)修敬

  維摩經(jīng):一切見敬,為供養(yǎng)中最。楞伽經(jīng):如來藏自性清凈,轉(zhuǎn)三十二相,入一切眾生心中,如大無價(jià)寶珠,垢衣所纏。又城中最下乞人,與難勝如來。等無有異。

  維摩經(jīng)云:一切見敬,為供養(yǎng)中最。楞伽經(jīng)云:如來藏自性清凈,轉(zhuǎn)入眾生心中,如無垢寶珠,在垢衣內(nèi)。又云:城中乞人。與佛無異。

  ○己二 結(jié)示經(jīng)意

  所以圓念三世佛,普觀十方尊。

  此二經(jīng)意,所以謂圓念三世佛,普觀十方尊也。

  ○丙五 引經(jīng)證成

  ○丁一 正引證

  理趣般若云: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故。

  理趣般若經(jīng)云:一切有情皆如來藏。何以故?普賢菩薩,自身?故。

  ○丁二 顯罔知

  夫貧女懷王,米在糠,鏡然可觀。豈可罹八慢之責(zé)哉!人皆侮未來玉毫,不敢侮過現(xiàn)金色,起罪之源。在當(dāng)來佛上,非已今佛上也。眾生茍非,當(dāng)佛焉在?

  夫貧下,引證。貧女懷王,女不可輕。米在糠,糠不可棄。以喻眾生煩惱身中有佛。如鏡鑒容,眉目宛然,故曰鏡然可觀。豈可以罹八慢之責(zé)哉!法華經(jīng)譬喻品偈:以鴟、梟、雕、鷲、鳥、鵲、鳩、鴿、喻八憍。憍,即慢也。八慢者:一但慢,同德相傲。二慢慢,于同爭勝。三慢過慢,于勝爭勝。四增上慢,未得謂得。五我慢,恃己陵他。六邪慢,不禮塔寺。七憍慢,亦名卑劣慢,以劣自矜。八大慢,執(zhí)理生傲。人皆下,示明不知眾生是未來佛之過。起褻慢罪,不覺不知。侮,欺也。玉毫金色,指佛之相好。于過現(xiàn)佛,人人皆知,欺之得罪。于未來佛,人皆不知,敬之獲福,故曰起罪之源。在當(dāng)來,非已今也。乃設(shè)問曰:眾生茍非,當(dāng)佛焉在?

  ○丙六 知喻識(shí)法

  若知母因子貴,米以糠全。有法華不輕之心,則念佛三昧,不速而成矣!

  謂若知母因子貴,米以糠全。便識(shí)眾生是未來佛,為可尊,不可忽也。法華經(jīng):常不輕菩薩。遙見四眾,便身禮拜。口贊嘆,意恭敬。正恭敬禮拜時(shí),乃曰:我不敢輕于汝等,汝等皆當(dāng)作佛。,符合也。能知眾生即未來佛,心生尊重,與不輕之行。若合符節(jié),則念佛三昧,不期速而自成矣!

  ○丙七 融通不二

  ○丁一 正融不二

  法華念佛元是一門。

  法華與念佛不二,故曰原是一門。

  ○丁二 喻不二意

  如芝朮之藥;列仙之子;昔各天涯,都無仙號(hào)。人服其藥,羽化云行。故藥受仙標(biāo),人得仙譽(yù)。人藥異也,其仙一也。

  如,例也。芝是靈芝,朮是野朮。靈芝是仙草,野朮是仙藥。在昔原無仙字之名,后因人服之,得成仙品,故藥受仙標(biāo)。此人在未服已前,本是一個(gè)泛泛庸流。后因服芝朮故,乃能轉(zhuǎn)凡身而成仙骨,故人得仙譽(yù)。人與藥,在昔各居一方,猶若天涯,故曰異也。今者并得仙號(hào),故曰一也。法華與念佛,亦復(fù)如是。羽化云行者,世稱成仙曰羽化。謂其能飛升變化,若鳥之生翼也。仙能騰云駕霧,故稱云行。

  ○丁三 結(jié)歸不二

  若無圣人,誰與道游?法無佛悟,豈令自悟?法非佛不悟,念佛三昧生焉。佛非法不明,法華三昧起矣。一仙兩稱,俱得仙名。念佛法華,同名佛慧。佛慧既同,則不輕般舟無上深妙禪,于茲悟矣。

  如文,歷歷可知。

  ○乙二 嬖女群盜皆不可輕門

  ○丙一 問

  問:嬖女群盜,惡之至者。安得敬如佛歟?

  嬖女,賤人也。群盜,惡人也。二者:人見而遠(yuǎn)之之不暇,安得恭敬如佛歟?

  ○丙二 答

  謂不了初門,誠如來問。須知諸佛如來,度生說法,有二門不同。又分為二:

  ○丁一 對待門說

  對:如佛所演,有對待門;決了門。對女子虛偽,說如來至真。佛可尊崇,女可厭離。厭離有二:一訶欲,二放心。

  此原科文也。所以前有對待決了二門之名,后有訶欲放心二科之目,對女下四句,釋科意也。謂對女子虛偽,說如來至真,故至真之佛,誠可尊崇。虛偽之女,深可厭離也。厭離又分為二:

  ○戊一 訶欲

  ○己一 引訶色欲經(jīng)

  ○庚一 正示色欲過患

  ○辛一 示三種過患

  菩薩訶色欲經(jīng):女色者,世間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世間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世間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

  按菩薩訶色欲經(jīng)云:女色者,猶如枷鎖,人若愛戀滯著,便不能自拔也。又女色者,世之重患。人為其所困,一生到死,猶不免也。又云衰禍,人若遭之,無厄不至也。

  ○辛二 示愚迷不釋

  行者既舍。若復(fù)顧念,是為從獄得出,還復(fù)思入。從狂得止,而復(fù)樂之。從病得瘥,復(fù)思得病。智者知其愚而顛蹶,死無日矣!

  謂吾儕學(xué)佛行者,既知舍離。若仍復(fù)顧戀,可謂從獄得出,還復(fù)思入,非狂即愚。譬如從狂得止,而復(fù)樂之。從病得瘥,復(fù)思得病,亦復(fù)如是。智者知其愚而顛蹶,死不可救矣!無日,猶云不可救也。

  ○辛三 示迷惑甘心

  凡夫重女,甘為仆使,終身馳驟,為之辛苦。雖鐵千刃,鋒鏑交至,不以為患。

  且觀世人,輕身重婦,如仆服役,似使驅(qū)馳。終身為他,勞勞碌碌。馳驟,即勞碌也。辛苦甘心,雖苦具交至,不以為患。,斧也;刃,刀也;鋒,劍也;鏑(音的)矢也;此四者,皆苦具之名詞也。

  ○辛四 示離欲有益

  行者若能棄之不顧,則破枷脫鎖。惡狂厭病,離于衰禍。既安且吉,得出牢獄,永無患難。

  謂吾儕學(xué)佛行者,茍能棄之不顧,堪稱破枷脫鎖矣。并可謂惡病厭狂矣。離于衰禍,既安且吉。豈非得出牢獄,永無患累乎!

  ○庚二 歷示女人厲害

  ○辛一 直示厲害

  女人之相,言如蜜,心如毒。停泉澄波,蛟龍居之;金山寶窟,師子處之;此害不可近也。室家不和,婦人之由;毀宗敗族,婦人之酷;實(shí)為陰賊,滅人慧明。

  若論女人外相,最易迷人。聽其言也,如蜂蜜之甜。察其心也,如蜂之毒。要知渟泉之澄波,下必有蛟龍居之;又如金山之寶窟,內(nèi)必有獅子處之;此二處皆有喪身失命之危,俱不可近也。試看家室不和,同胞分爨者,婦人之由也;甚之毀宗廟,敗房族,皆婦人之酷;酷,厲害也。故知實(shí)為陰謀之賊,能滅人之智慧光明。不可不慎,又不可不舍離也。

  ○辛二 喻明厲害

  亦如獵圍,鮮得出者。譬如高羅,群鳥落之,不能奮飛。又如密網(wǎng),眾魚投之,刳腸俎肌。亦如暗坑,無目投之。如蛾赴火,奔競求之。

  淺顯易知。

  ○庚三 結(jié)示遠(yuǎn)離有益

  是以智者,知而遠(yuǎn)之,不受其害。惡而穢之,不為此物之所惑也。

  是以者,結(jié)歸詞也。有智行者,對于色欲一關(guān),遠(yuǎn)之又遠(yuǎn)。切勿受其賊害,此離其境也。惡而穢之,不為此物所惑,此治其心也。

  ○己二 引大寶積經(jīng)

  ○庚一 直明厲害

  大寶積經(jīng)偈云:鋒刃刀山,毒箭諸苦;女人能集,眾多苦事。假以香華,而為嚴(yán)好。愚人于此,妄起貪求。如海疲鳥,迷于彼岸。死當(dāng)必墮,阿鼻地獄,F(xiàn)見眾苦,皆來集身。善友乖離,天宮永失。寧投鐵獄,馳走刀山,眠臥炎爐,不親女色。

  ○庚二 喻顯厲害

  如鳥為求食,不知避網(wǎng)羅,貪愛于女人,被害亦如是。譬如水中魚,游泳網(wǎng)者前,便為他所執(zhí),豈非自傷損。女若捕魚人,諂誑猶如網(wǎng)。男子同于魚,被網(wǎng)亦如是。

  俱如文可知。

  ○戊二 放心

  ○己一 引經(jīng)

  ○庚一 示放心法

  次放心者;大寶積經(jīng):若人一心,專精自守。貪欲心發(fā),即應(yīng)覺知。方便散除,還令寂靜。

  初句征,大下示。經(jīng)云:意謂人能一心專精自守。設(shè)使宿習(xí)內(nèi)熏。貪欲心發(fā)者,不可隨他流轉(zhuǎn)。當(dāng)下覺知,或直下一照,如紅爐飛雪,當(dāng)即銷亡。如或惡習(xí)濃厚,照不能銷者,即須方便散除,或經(jīng)行;或禮佛;漸漸收來,還令寂靜。此示放心法也。

  ○庚二 示精研法

  云何散除?應(yīng)作是念,此是空;此是不凈。求此欲心,生處滅處,從何所來?去至何所?是中誰染?誰受染者?誰為染法?

  初句征。謂云何得名為散除耶?應(yīng)下示。謂應(yīng)當(dāng)作如是念云:此是惡法,脫體全空。此是不凈,污穢難堪。仔細(xì)相求,求其心之生處滅處。生從何處來?滅至何處去?細(xì)細(xì)推求,染者是誰?誰人受染?誰為染法?此示精研法也。

  ○庚三 示受益法

  如是觀時(shí),不見能染,不見所染,不見染事。以不見故,則無有取;以不取故,則無有舍;以不舍故,則無有愛;不舍不愛,名離欲寂靜涅槃。

  承上如是正研求修觀之時(shí),內(nèi)不見能染之心,外不見所染之境。并不見有污染之事,以內(nèi)外俱不見故,即無能取所取。取尚不有,舍個(gè)恁么?既無取舍,即無憎愛。無憎無愛,即名離欲寂靜,得出世涅槃之勝益也。

  ○己二 結(jié)歸

  又恣入塵勞生死,而亦不患貪恚癡等,是謂放心。已上明對待門竟。

  謂既得涅槃已后,始得任意入于三界塵勞。示有妻子五欲,亦不為三毒所累,是為結(jié)歸放心也。已上對待門竟。

  ○丁二 決了門

  ○戊一 正明決了

  決了門者,若究竟離諸妄,無染如虛空,則過現(xiàn)佛,非未來佛也。夫求無價(jià)寶,必下于滄溟。采智慧寶,必求于煩惱。五逆相即解脫相,魔界如即佛界如。若聆佛音而喜,聞魔聲而恚,非覺于諸法者,北轅適越,安得與之論道哉!

  首句征,若下釋。謂若言究竟離虛妄者,則煩惑凈盡。如木成灰,不重為木。故曰無染如虛空,是離垢法身,乃屬過去現(xiàn)在諸佛,即非未來之諸佛也。夫求下,正示觀道。今觀嬖女群盜,無非是佛。譬如欲求無價(jià)寶珠,必下于大海中求。滄溟,指海也。非入海必不可得,此舉喻也。今采智慧寶,必于煩惱窩中求,無煩惱,即無智慧。故凈名云:「五逆相即解脫相。五逆性空,體是解脫故」。又云:「魔界如,即佛界如,一如無二如故」。若不如是,即非決了門也。子聞佛音而喜,聽魔聲而怒,此即妄想分別,屬對待門,非覺于諸法之決了門也。例如要到北,轅須向北行。越屬于南,適越者,往南也。背道而馳,安得與之論道哉!

  ○戊二 結(jié)會(huì)古今

  昔列仙鹿蹄,咒令國旱,嬖女誘而得之。女者,耶輸也。未來成佛,號(hào)具足千萬光相如來。阿那律,昔為盜首,入寺盜佛額珠。箭挑佛燈,令光不滅。阿那律,此翻無滅,良在茲焉。當(dāng)來作佛,號(hào)普明如來。未來兩佛,猶如日。

  昔有列仙,名為鹿蹄。列仙者,仙界人之通稱。此人以仙術(shù)邪咒,咒令國旱,禍國殃民,嬖女誘而得之。使之犯淫欲事,成仙術(shù)破矣。昔之嬖女者,即佛子羅?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是也。法華授記,號(hào)具足千萬光相如來。昔之盜首者,即阿那律尊者是也。那律昔為盜首,入寺盜佛額珠。因琉璃燈暗,瞻視不明,以箭挑燈,令光不滅故。梵語阿那律,華言無滅,職是之由歟。法華授記,當(dāng)來作佛,號(hào)普明如來。未來兩佛,如日星,可不鑒歟!

  ○乙三 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門

  ○丙一 釋題

  釋題中分二:初別釋,二合釋。別釋又二:初釋戒字,戒又二:初聲聞戒,名為僧戒。二菩薩戒,名為佛戒。初明聲聞戒,有七眾不同,一比丘戒,二百五十條是也。二尼眾戒,三百四十八。三式叉摩那,學(xué)六法戒。四沙彌。五沙彌尼,清凈十支戒。六優(yōu)婆塞。七優(yōu)婆夷。守持五條戒。二明菩薩戒,依地持,六重二十八輕戒。依梵網(wǎng),十重四十八輕戒。此菩薩戒,亦名金剛光明寶戒,亦名三聚凈戒: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戒相如是而已。二明持,七眾弟子,守持戒行,于行住坐臥,四大威儀,有密切之關(guān)系。若于四大威儀之間,一不省慎,就不能持。今言持者,謂抱守執(zhí)持,于行住坐臥,一點(diǎn)不能輕忽,故名曰持。比丘二百五十戒,以前四條清凈,名持根本戒,于后二百四十六條,一一檢持不失,名謂比丘戒全持。最初在壇上,羯磨師三番作白,七證師大眾證成,名謂已得戒體。至成佛時(shí),所得法身,即是此戒體為本也。二尼眾戒,但保前八條,絲毫不犯,名為根本清凈。于后三百四十條,亦能保全不失,即戒品亦完全也。果能全體清凈無犯,則成佛有余矣。三式叉摩那,只要于六法,不犯足矣。四沙彌,五尼眾,只要十支戒法清凈,此十支中,惟第九不非時(shí)食,大有關(guān)系!不可不持。此戒不持,則一切諸戒,難免無犯。六優(yōu)婆塞,七優(yōu)婆夷,共守五條戒。人所共知。三明破字,比丘于前四有犯,無論全犯,若犯一條,即名曰破根本戒,亦失戒體,盡形壽,不得恢復(fù)。若后之諸戒有失,名破枝末戒,乃至最輕,名得突羯羅罪。以人間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晝夜。以四王五十年,等活地獄一晝夜。如是積日成月,積月成年,罪人墮獄,經(jīng)五百年,始得出獄。此破戒墮罪最輕之相也。下六眾,例之可知。若于破戒之后,當(dāng)于即生之中,生大慚愧,趨揖有道阿阇黎,真誠吐露,寸絲不留。阿阇黎許你懺悔,輕者作法懺。集二十僧眾。對眾發(fā)露,痛哭流涕,畢故不造新。作法之后,奉師之教,或持咒若干遍,或誦經(jīng)若干卷,或禮懺若干部,做畢,方許入眾同修。若犯根本戒,便不能有如此方便矣。二取相懺。無論誦經(jīng)禮懺,或七七為期,或九十日為期,或至一年三年,必欲求見佛光,或伸手摩頂;天人散華,得到如是等相,其罪方凈,名取相懺也。三無生懺。觀察此罪性,不在內(nèi)外中間,又不在過現(xiàn)未來。到底罪從何而起。罪無自性,從因緣生。既從因緣而生,還從因緣而滅。從因緣而生者,內(nèi)以無慚愧心為因,外假惡友為緣,由是造作眾罪,故云生也。從因緣而滅者,內(nèi)以慚愧發(fā)露為因,外假善知識(shí)為緣,故能滅諸罪惡,故曰滅也。下六眾,破戒懺悔,亦復(fù)如是。持菩薩戒,須從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間不得犯,方名謂持。一攝律儀戒,諸惡莫作也。一切惡不作,名之曰持,作者名犯,是謂止持作犯也。二攝善法戒,眾善奉行也。一切善事,作者名持,不作即犯,名謂作持止犯也。三饒益有情戒,無眾生不度也。以上止作二持,以為自度,亦以度人,若不度人,即名謂犯。別釋竟。二合釋者,即下四字是也。我輩念佛行者,凡見一切四眾弟子,莫計(jì)校他持戒破戒,不得妄起分別。用平等心,用平等眼。如法華常不輕菩薩,見諸四眾,即生恭敬、贊嘆、禮拜、故曰我不敢輕于汝等,汝等皆當(dāng)作佛。故云但生佛想。

  ○丙二 釋文

  ○丁一 引經(jīng)設(shè)問

  問:梵網(wǎng)經(jīng):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而緇服之流,佩明月之戒;懸瓔珞之珠;參位三尊,范圍七眾。茍非精持,動(dòng)行顛沛。斯人也,慢之何過焉?捶之何罪焉?

  梵網(wǎng)經(jīng)云:「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據(jù)此,而緇服之比丘,身佩如明月之金剛寶戒,衣披似瓔珞之珍珠袈裟。三尊者:佛為兩足尊。法為離欲尊。僧為眾中尊。受戒比丘,入僧寶數(shù),故曰參位三尊。七眾者: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夫七眾以比丘為首,故云范圍七眾。果能精持戒律,嚴(yán)凈毗尼,理固當(dāng)生佛想。如或不然,彼此顛倒行事,玷污佛門,故曰動(dòng)行顛沛。如斯人者,侮慢之,似無過。捶打之,亦無罪。題云但生佛想者,何也?

  ○丁二 引經(jīng)酬答

  ○戊一 引三昧海

  對:如來三昧海經(jīng):為父王說:昔四比丘,犯律為恥,將無所怙。忽聞空中曰:汝謂無救。不然也,空王如來雖涅槃,形像尚在。汝可入塔,一觀寶像眉間白毫。比丘隨之,泣淚言曰:佛像尚爾,況真容乎?舉身投地,如大(如字)山崩。今于四方,皆成正覺:東阿佛,南寶相佛,西無量壽佛,北微妙聲佛。四破戒比丘,一觀寶相,僉為世雄。念佛之人,豈得自惑惑他歟!

  謂如來三昧海經(jīng):佛為父王所說:云昔者,乃往過去。有四比丘,以犯律故,自生悔恨,各自羞恥。意謂:佛言波羅提木叉,是我等大師。今既犯戒,將無依怙。愁憂不樂,惶恐萬分。一日,忽聞空中聲曰:汝謂無救。則不然也,空王如來雖已涅槃,今遺法中,佛像尚在。汝可入塔,像前懺悔,一觀寶像眉間白毫,則破戒之罪,如湯銷冰矣。比丘隨聞其言,即涕泣而言曰:佛像尚有若斯之力,況真容乎!遂舉身投地,如大山崩。今于下結(jié)會(huì)古今。昔之四破戒比丘者,以懺悔力,積因成果。今于四方,各成佛道,現(xiàn)坐道場,為世間雄。吾儕念佛人者,宜知所歸,豈得自惑而惑人歟!

  ○戊二 引大集經(jīng)

  ○己一 舉毀者有大損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