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本性

  回歸本性

  一個人是否高貴,并非自我標(biāo)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歸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達(dá)到真正的高尚。

  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間上之所以有分別,就是因為“有我”,而且自以為高貴、比人強;為了提升自我,甚至去壓抑他人。其實一個人是否高貴,并非自我標(biāo)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歸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達(dá)到真正的高尚。

  有時候看到人終其一生盲目爭奪,最終有何意義?爭奪的結(jié)果只是苦不堪言。

  佛陀在世時,有一天,舍衛(wèi)國的國王去禮拜佛陀,佛陀見到國王就說:“國王,你看起來似乎很疲倦,為什么?”國王回答:“我真是累得很,因為國內(nèi)有一位長者往生了,可是沒有子女繼承財產(chǎn),所以都充歸國庫,他的家產(chǎn)多得難以計數(shù),我已經(jīng)算了好幾天,還算不清。”

  佛陀問:“既然他沒有子女,為何在世時,不做一些對社會眾生有利的事?”國王搖搖頭,說:“他在世時一毛不拔,不僅對家仆吝嗇,自己也很節(jié)儉,甚至認(rèn)為娶妻、生子、養(yǎng)家也是一種浪費,對自己都這樣吝惜了,又怎肯對大眾布施呢?”

  佛陀說:“這樣的人其富如貧,雖然他財富豐厚,但和窮人有什么差別呢?”這就是看不開,也是世間最可憐的人!

  佛陀在世時有這種例子,而現(xiàn)代的社會,也有類似的事例。我曾看過一篇報導(dǎo)

  有位家境富裕的老太太,她的子女都已成家立業(yè),她覺得日子過得很無聊,就喜歡打扮成乞丐,每天到車站和市場去乞錢,多年來風(fēng)雨無阻。后來被熟人識破,消息才傳開來。

  她的兒女和媳婦們知道后,一齊向老太太抗議:“媽媽!你這么有錢,為什么要行乞?”老太太說:“這是我的興趣,有什么不對嗎?”但是她的子女總覺有失顏面,苦勸多時,甚至決定要看著母親,不讓她出門去。

  后來老太太只好聽子女的話,不再打扮成乞丐,卻常常站在街上呆呆地看著人潮,可見她雖然富有財富,心靈卻是多么空虛貧窮!

  其實我們的自性善惡無記,一個人為善、為惡和外在的環(huán)境關(guān)系密切,所以修行和人群的關(guān)系也很重要。修行就是要去除惡的習(xí)氣,留下善的習(xí)氣,大家如果都能夠回歸本性,自然人人歡喜自在,社會祥和樂利。談欲念與信念心善,則人生充滿希望與祥和,心惡,則時時不安、煩惱不斷。人生的不同,起于一念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