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品·第二十二品
地獄品·第二十二品
假裝已經(jīng)證得圣果的比庫
如果犯戒,不能調(diào)御身口意時,與其接受他人的供養(yǎng),不如吞赤焰熔熔的火紅鐵丸。 (偈308)
有一年,跋提發(fā)生飢荒,某些比庫為了要有足夠的食物,就假裝他們已經(jīng)證得清靜圣果。村子里的人不明就里,卻相信、尊敬他們,而大量供養(yǎng),只留下極少數(shù)的食物給自己。
結夏安居結束后,全國的比庫遵照當時的習慣,聚集起來,向佛陀頂禮問訊。這些跋提的比庫也來了。他們形色飽滿歡愉,其它地方的比庫則面黃飢瘦。佛陀垂詢所有的比庫如何結夏安居。他特別詢問來自跋提的這群比庫們,飢荒時,是否有獲得供養(yǎng)的問題?這群比庫回答說,沒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佛陀知道這群比庫為什么會得到那么多供養(yǎng)。為了藉機教誨他們,佛陀就問:「你們?nèi)绾卧陲|荒期間,得到那么多的供養(yǎng)來結夏安居?」這群比庫回答說,他們經(jīng)過討論之后,決定作假,利用彼此之間的回答,來誤導村人,使村民以為他們都已經(jīng)證得清靜圣果。佛陀馬上問他們,是否真正證得圣果?他們說沒有。佛陀于是告誡他們,如果名不符實,而接受信徒的供養(yǎng),是不如法,而且很危險。
-----------------------------------------------------------------------
固執(zhí)的比庫
如果錯抓孤沙草 (注1),手會受傷,同理,比庫若造作邪行,也會趣向地獄。 (偈 311)
懈惰,犯戒,修梵行時卻心生懷疑的人都得不到大善報。 (偈 312)
應當作的事就盡力、堅定地作。放蕩的比庫,徒然增長欲望的塵垢。 (偈 313)
有位比庫后悔曾經(jīng)愚癡地砍伐一些樹木,就向另一位比庫透露他的心聲。但這位比庫卻說:「砍伐樹木不過是極其微小的戒 (注2) 而已,你已經(jīng)向我表達悔意就好了,沒什么好自責的!拐f著說著,這比庫為了證明自己不把這種小小戒放在心上,就用雙手連根拔取一些樹木。甚至當佛陀告誡他時,他一開始也是桀傲不馴,頑強任性,但是當佛陀說法后,這桀傲頑強的比庫才明白,身為比庫,要克制身、口、意的行為。從此以后他嚴謹?shù)刈袷?a href="/remen/jielv.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戒律。后來,更因為修習止觀,而證得阿拉漢果。
注1:「孤沙草」:香草的名字注2:雖然禁止破壞樹木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也不可行,但佛陀的重點在于強調(diào),人必須尊重所有的生命,不管它們可能多么卑微,因為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今天,我們可以更進一步體會并珍惜佛陀的智慧,不可任意破壞自然環(huán)境的智慧。
-----------------------------------------------------------------------
嫉妒心重的女人折磨女傭
不要造作惡業(yè),造作惡業(yè)的人,將來必定受苦;應該造作善業(yè),造作善業(yè)的人不受苦。(偈314)
從前,有一位嫉妒心重的婦女和丈夫住在舍衛(wèi)城。她發(fā)現(xiàn)丈夫和家中的女仆私通,而異常憤怒。有一天,她將該女仆綑綁起來,割掉她的耳朵和鼻子,并且關在房間里。然后,她陪同丈夫到祇樹給孤獨園。他們出發(fā)后不久,這女仆的親戚來他們的家,發(fā)現(xiàn)女傭被綁著關在房間里,就將她松綁,并帶她到給孤獨園去。這女仆向佛陀敘說女主人對她的所作所為,她更站在群眾中間,讓大眾親眼目睹她家女主人的殘酷手段。佛陀因此說:「不要犯惡行,以為不會為人所知。私下秘密犯下的惡行,一旦為人發(fā)掘,會招致更大的痛苦和哀傷。但善行可以悄悄的做,善行只會帶來幸福,而不是哀傷!
這善妒的女主人承認她的惡行,并努力去除嫉妒心。后來,她也確實明白佛法 。
-----------------------------------------------------------------------
自求多福的比庫
譬如邊境城市,內(nèi)外都受到防護,人也應當如此護衛(wèi)自己,不可糟蹋機會 (注),糟蹋的人墮入地獄受苦。 (偈 315)
一群比庫到邊境的村落去結夏安居。第一個月,村民妥善照顧他們并且提供他們生活的必需品。但搶匪在第二個月的時候掠奪該村子,有些村民甚至被擄去當做人質(zhì)。村民因此必須重建村子,保護自己,也就無法如愿供養(yǎng)、照顧這群比庫。這群比庫只好自求多福了。
結夏安居結束后,他們回舍衛(wèi)城的祇樹給孤獨園,去向佛陀頂禮問訊。他們也向佛陀報告說,由于村民的處境困難,所以,安居的后兩個月,他們過的相當艱辛。
佛陀告訴他們:「比庫們!想要擁有無憂無慮,輕輕松松的日子本來就很困難。一如村民要保護自己的村落,比庫要時時刻刻自我警惕,堅定地集中心念,努力修行!
(注) 例如佛陀出現(xiàn)世間,與人共修,健康的身體,擁有正見等。
-----------------------------------------------------------------------
孩童拜訪佛陀
邪見視為正見,正見視為邪見,懷有此種邪見的人,墮落地獄。(偈 318)
錯就是錯,對就是對,心懷正見的人,趣向善趣。(偈 319)
有一位外道的信徒們不希望他們的孩子和佛陀信徒的孩子混雜在一起,就告訴他們的孩子:「不要去祇樹給孤獨園,不可向釋迦牟尼的比庫們頂禮!
有一次,這些孩子們到祇樹給孤獨園附近游玩,不久,感覺十分口渴,但記起父母告誡,而不敢進入精舍,就要其中一位父母是佛陀信徒的小孩進入精舍要水來喝。這小孩進入精舍后,先喝了一杯水,才去向佛陀頂禮問訊,并說他的朋友們因為父母的教誨,而不敢進入精舍。佛陀就邀請他們?nèi)窟M來喝水,并依孩子們的個性講說佛法。這些孩子們也因此對三寶有信念。
回家后,這群孩子們向父母敘說進入精舍,并且聽聞佛陀說法的情形。他們無明的父母,卻大聲叫道:「我們的孩子對我們的宗教不夠虔誠,他們被毀了!
鄰居們有些是佛陀的信徒,聽見他們這么喊叫,就過來向他們解釋佛法的殊勝。他們才開始去拜訪祇樹給孤獨園,聽佛陀說法,終對三寶有了正確的信念。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陀使克拉無法牢記偈語 重復練習背頌后證得初果
- 沒有期待就不會失望,學會接受無常
- 祀天遇佛,以殺生而求延生只會離長壽更遠
- 旁鶩不定的心念是解脫的障礙
- 年輕的比丘與年輕的女孩
- 驚!兩個月大的孿生兄弟竟開口吵架?
- 佛陀用一件事幫助女子走出兒子病逝的悲傷
- 大旱災因水而吵 佛陀勸誡免去戰(zhàn)爭
- 比丘討論幸福是什么 佛陀教導聽聞奧妙佛法
- 指導婆羅門 禮敬值得禮敬的人當下證得初果
- 魔王波旬影響村民 使佛陀得不到供養(yǎng)
- 尊貴的人生長在何處?
- 佛陀開導許配女兒給自己的夫妻 女兒卻要報復
- 佛陀從忉利天返回世間 舍利弗尊者率領大眾歡迎佛陀
- 答對龍女的問題便能取她 佛陀告知優(yōu)塔羅答案
- 阿難尊者請教佛陀 所有諸佛的佛法都是一樣
- 佛陀教導不知足比丘 聽完訓誡決定精進努力求解脫
- 祀得和他的弟子們機緣成熟 佛陀派遣尊者說法
- 利誘兒子學佛法 佛陀加以指導終得圣果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慳與舍,墮落轉生為牛的弟弟與成就阿羅漢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因果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因果日記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放下就是快樂
- 禪宗小故事
- 南傳法句經(jīng)故事集
- 孝親尊師故事
- 佛典寓言
- 殺生故事
-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
- 名人勵志故事
-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 邪淫惡報感應錄
- 世間百態(tài)
- 星云大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