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化家庭 >

夫妻間的隱私

\

  有一種觀念認為,相愛的夫婦間必須絕對忠誠,對各自的行為乃至思想不得有絲毫隱瞞,否則便褻瀆了純潔的愛和神圣的婚姻。

  一個人在有了足夠的閱歷后便會知道,這是一種多么幼稚的觀念。

  問題在于,即使是極深篤的愛緣,或者說,正因為是極深篤的愛緣,乃至于白頭偕老,共度人生,那么,在這漫長歲月中,各人怎么可能、又怎么應該沒有自己的若干小秘密呢?

  依我看,只要愛情本身是真實的,那么,即使當事人有—些不愿為人知悉甚至不愿為自己的愛人知悉的隱秘細節(jié),也完全無損于這種真實性。我無法設想,兩個富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之間的天長日久的情感生活,會是一條沒有任何暗流或支流、永遠不起波瀾的平坦河流。倘這樣,那肯定不是大自然中的河流,而只是人工修筑的水渠,倒反見其不真實了。

  當然,愛侶之間應該有基本的誠實和相當?shù)耐该鞫取5,萬事都有個限度。水至清無魚?燎蠼^對誠實反而會釀成不信任的氛圍,甚至逼出欺騙和偽善。一種健全的愛侶關系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包括尊重對方的隱私權。這種尊重一方面基于愛和信任,另一方面基于對人性弱點的寬容。羞于追問相愛者難以啟齒的小隱秘,乃是愛情中的自尊和教養(yǎng)。

  夫妻間是否應該有個人隱私?我的看法是:應該有,——應該尊重對方的隱私權;不應該有,——不應該有太多事實上的隱私。

  隱私有一個特別的性格:它愿意向尊重它的人公開。在充滿信任氛圍的好的婚姻中,正因為夫妻間都尊重對方的隱私權,事實上的隱私往往最少。

  也許有人會問:信任和寬容會不會助長人性弱點的惡性發(fā)展,乃至毀壞愛的基礎?我的回答是:凡是會被信任和寬容毀壞的,猜疑和苛求也決計挽救不了,那就讓該毀掉的毀掉吧。說到底,會被信任和寬容毀壞的愛情本來就是脆弱的,相反,猜疑和苛求卻可能毀壞最堅固的愛情。我們冒前一種險,卻避免了后一種更壞的前途,畢竟是值得的。

  愛情史上不乏忠貞的典范,但是,后人發(fā)掘的材料往往證實,在這類佳話與事實之間多半有著不小的出入。我對自己說:這就對了,他們不是神,都是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