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jīng)
佛教經(jīng)典。亦稱《小無量壽經(jīng)》,簡稱《小經(jīng)》。與《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合稱凈土三經(jīng)。一般認(rèn)為在1~2世紀(jì)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于犍陀羅地區(qū)。《阿彌陀經(jīng)》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jīng)典。..[詳情]
《佛說阿彌陀經(jīng)》開示七
二零一二年五月佛七開示《佛說阿彌陀經(jīng)》2012.6.22-2
常福法師于無量壽殿
南無阿彌陀佛!
諸位法師慈悲,各位菩薩慈悲!還是講修行的問題,若一日二日至七日一心不亂,這個修行啊,念佛,它有很多種念佛的方法,我簡單的介紹一下。念佛的方法在五根里面,它有一個調(diào)節(jié)的作用,忽快忽慢,忽大忽小,在我們信根和精進(jìn)根不足的時候應(yīng)該是大聲念佛,在我們定根和慧根不足的時候應(yīng)該是小聲念佛,因為慧不具足,它就會掉舉,心就散亂,非常散亂的時候,人就狂動,火氣就會上升,應(yīng)該用金剛念。如果大聲念佛,他心就越狂躁。過去講,在三十七菩提分里面,說人家閉關(guān)這些東西,一個人太掉舉是絕對不能閉關(guān)的,他會走火入魔的,那么人沒有信心的時候,想睡覺啊,想睡覺的情況都叫信心退失,這個時候應(yīng)大吼念佛,大聲念佛,那么說這樣念佛呢會把你氣血觸動,很多人大聲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以發(fā)起一種悲,慈悲心,也可以發(fā)泄,比例講,女人大哭,吵架吵不過別人,那沒辦法跑一個地方一個人自己哭,哭過了就好了,我們以前也哭過,我們在東林寺剛剛出家的時候,常?蓿覀兡罘,念阿彌陀佛,跑到大雄寶殿柱子背后哭,生怕人家看到自己的眼淚,大聲念阿彌陀佛,可以把你內(nèi)心的冤屈,怨氣,給它拔出來,非常散亂的時候不需要這樣大聲念,主要是沒有信心的時候,憂郁癥,特別女眾,往往在家里,憂郁,你到寺廟里來,到山上去大聲念阿彌陀佛,大哭一場,就好了,很多人家庭負(fù)擔(dān)太重,大聲念阿彌陀佛,不會念阿彌陀佛,不信佛的人就喊媽媽,喊爸爸,也可以,“爸爸你在哪里,我好想你”拼命叫,哭了一段時間,回來后就安心了。我記得有一個居士,她家里吵架,她沒地方發(fā)泄,跑到自己死去的兒子墳頭上大哭一場,就是自己兒子死了以后呢,家里吵架,她覺得沒地方說,她覺得在死人面前可以得到一種寄托,所以大哭,哭了以后就好了,沒事了。所以女眾哭,是最好的發(fā)泄方法,但是我們學(xué)佛的人就不能這樣做了,是吧,那么我們可以大聲念阿彌陀佛,可以把你的怨氣發(fā)泄,很多憂郁癥的人,叫他念佛,他到海邊念佛,到山里念佛,可以把心里的憂郁癥念掉,變成一個正常的人,這是一種治病的方法。你像我,禪沒怎么修過,但是我還是會大聲念佛,不大聲念佛會得憂郁癥,出家人常常在廟里,如果不修定力,就像我看到一個出家人,佛法也沒得到,天天在房間里躲著,也不跟人講話,到最后面就得了憂郁癥了,這也是麻煩事情。所以上早晚課,大聲念佛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大聲念佛可以刺激血液循環(huán),可以把氣脈打通,過去印光法師講,大聲念佛見大佛,小聲念佛見小佛,如果你大聲念佛,極樂世界蓮花就很大,放出的光彩射的很遠(yuǎn),小聲念佛就萎縮了,就小小的蓮花,好小,并且不放光,所以大聲念佛肯定還是有好處的,你看演凈法師大聲念佛,充滿信心,小聲念佛他就沒勁了,他說怎么不大聲念佛呢,再不大聲念佛他就回山上去了,他覺得沒有意思,大聲念佛有信心啊,你不大聲念佛他就沒勁,所以大聲念佛還可以讓別人生發(fā)信心,你也歡喜,我也歡喜,晚上念佛,把這個大殿都震動了,像地震一樣。過去,在高旻寺禪堂里面,參念佛是誰,后來老白姓看高旻寺怎么起火了,不得了了,那個村莊的人和護(hù)法都拿個木桶,然后就往寺廟里敢,寺廟里根本就沒有起火,是參禪的人在繞,在轉(zhuǎn),繞佛的時候大家都來發(fā)心,哇,那個心,火焰很高啊,所以老遠(yuǎn)的人就看到禪堂頂上,火焰往上沖,整個禪堂上都是火,所以老百姓看到以為起火了。大家發(fā)心的時候是不可思議的,我們念佛堂的上空,空中啊,很多諸佛菩薩,很多眾生啊,得到大利,真的有很多的眾生,如果我們這么多人都發(fā)大心的話,會沖向九霄云天,山上很多天人都可以看的到。
過去講啊,毛澤東站在天安門的時候,紅衛(wèi)兵在喊萬歲的時候,大家知道嗎,有練氣功的人看到毛澤東身上是一團(tuán)火,有一丈多高,為什么呢,因為大家都在捧他,所以他火焰很高,那個時候,他是非常非常的旺,所以人啊,都不理你了,就會衰,你像常福,為什么越來越旺呢,眾星捧月啊,就是每個人都說常福好,我就有信心,我信心就非常大,身上有一團(tuán)火,如果你們慢慢都離開我了,我的這個光就慢慢的變小,慢慢就萎縮了,所以呢,我們念阿彌陀佛,大家信心很大,這個地方就一個大光明藏,這一個華嚴(yán)境界,這一個大壇城,有諸佛菩薩就會加持我們,就會入我們,可能在夢中就來告訴你,你們打佛七,晚上做夢了沒有,做一個好夢也不錯啊,是不是,就像悟來法師昨天講,就是一點點境界,一點點感應(yīng)也好,所以我們要念出感應(yīng)出來。徹悟大師不是講嘛,他說啊,能不能往生,全憑瑞相,你的瑞相好不好,是不是,要念到夢中都能念佛,夢中能見到很好的境界,念佛能夠不做惡夢了,念佛你睡覺心里面很平靜,這些都是一種瑞相,晚上不做惡夢了,或者做好夢,或者非常吉祥的夢,或者自己還在念佛,都是一種吉祥的瑞相,所以我們一點感應(yīng)都不要,我認(rèn)為還是有問題的,為什么呢,因為你心清凈嘛,就必有感應(yīng)嘛!這個世界是隨心所變,隨心所現(xiàn),就是說隨我們的心所變現(xiàn)出來的,隨我們的識所變化出來的,所以我們不斷念佛,這個世界會產(chǎn)生一些很大的變化,即使在現(xiàn)象上沒有變化,最起碼在夢中有一點感覺,那么為什么在夢中沒有反應(yīng)呢,因為你肯定沒有用心,你沒有用心去念,知道吧,你來這里好玩,打妄想,講是非,坐在房間,講這個長,那個短,你這樣怎么行,一天到晚上睡覺一直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就好,最起碼你曉得念佛了,這叫用功上路,過去講這個人用功已經(jīng)上了路了,就是說你行住坐臥,一動念都在道上面,你很快就會回來,這叫上路,而你去了大殿就是是非了,什么都不知道了,所以晚上做夢就做不好的夢,兩個人做在一個床,不斷講是非,這樣就不會有多大的感應(yīng)。我們以瑞相以感應(yīng)為修行,你還做惡夢,你就要反省,過去講,做惡夢講不是犯戒,但是要知道,要懺悔,肯定沒有在道上面,才會做一些不好的夢,夢見自己做小偷,偷人家東西,有的人修行好多年,還做偷人家東西的夢,我發(fā)現(xiàn)我這么多年,真的不打妄語,我發(fā)現(xiàn)我真沒做過小偷小摸的夢,要不就不做夢,要不就做一些很吉祥的夢,我一旦做到壞的夢,我反應(yīng)好大,接連兩個晚上做不好的夢,我一定會反省自己的,我一定會懺悔的,我不會兩個晚上接連做不好的夢,沒有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在印度的時候,晚上做了三個不好的夢,第二天,我急迫的要把它改變,馬上就發(fā)愿,然后懺悔,然后祈請,后來就沒有壞的夢了,所以呢,接連做不好的夢,就要反省了,你是不是用功了,這個都是很現(xiàn)實的,你有沒有上路,很現(xiàn)實的,你欺騙不了誰。
所以這個念佛,睡覺啊,信心不夠,大聲念佛,如果你掉舉心不安,一定要輕步念佛,走路輕輕的,可以增長禪定,你走路重重的,腳摁一下,摁一下,可以驅(qū)掉昏沉,為什么呢,因為你走路感覺到稍微有點力,它可以把氣血沖上來,這樣可以去昏沉,如果你不昏沉,可以輕步念佛,會增加定力,手可以提高放低,手放低就增加定力,手提高可以去昏沉,手放高點,放胸部這個地方,因為手放哪意念就在哪,哪個地方就會有氣,所以你不需要練氣的,它自己就會上來,手放肚臍這個地方就增加定力,然后眼睛觀著自己的腳尖走路,金剛念佛,自己能聽的到,你前后周圍四個人都能聽到你的佛號,前面兩個人后面兩個人都可以聽到你的佛號,然后眼睛要看到腳尖,這樣的念佛,金剛念佛,自己能聽到,最起碼前后兩個人要聽到你念佛的聲音,這么大的聲音,這樣念佛可以增加你的定力。
剛剛發(fā)心的人,心都是很掉舉的,如果你昏沉一般是做事做累了,像我們老修行昏沉重,像你們新發(fā)心的不可能是昏沉重,要是昏沉重的話,肯定是做事做累了,剛發(fā)心的人,只要一用功就會上火,沒有調(diào)好,一用功就會上火,除非他不用功,你像我們不可能上火,我講話講多了稍微調(diào)整一下,我一打坐就想睡覺,叫昏沉,老修行昏沉重,小修行掉舉重,他坐在那里,眼睛睜的大大的,東張西望的,就是說他掉舉,不用功等下就睡著了,一窩就睡著了,腳一架,一坐就睡著了,用不上功,一下就睡著了,你看我雙盤坐,一般雙盤坐睡不著,我雙盤坐還睡得著,老修行基本上都過不了這個關(guān),很多都過不了,像虛云老和尚就可以過這個關(guān)。小修行用功上火很重,他很容易掉舉,掉舉就金剛念,大聲念就是沒有信心的人,沒有信心就大聲念佛,因為大聲念佛可以提高信心,提高佛陀的這種恩德,把這種善根給念出來了。想輕步念佛,走路像走在棉花上一樣,就感覺踩在棉花上面。念佛走步有兩種,一種是南無,阿彌,陀佛,兩個字一步,還有呢,隨心念佛,就是步子的節(jié)奏老是一樣的,全身放松,一直這樣走不要管你的腳,腳的節(jié)奏和念佛是分開來的,但是腳不會亂掉,不快不慢的走,不要在乎它,不快不慢的走,不要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一般人念佛,腳踩著棉花這樣走可以增加定力,非常好的,因為我常常這樣走,你看我走路像飄一樣,我走路很輕,只要在佛堂走路,我都是很輕的,并且腳挨地的時候沒有震動,很輕的放上去,走路像在云里走一樣,飄著走,身體不要動,手放在肚皮上面,然后兩個手臂要夾緊,夾住自己的背部,然后放在肚皮的地方,身體就不會亂擺動,不會搖屁股啊,搖背啊,我們祖師說搖背是不好的,是不講威儀的。老是走路背搖一搖的,有人走路還一搖一搖,兩邊晃,這樣是不對的,要夾在那個地方,我們打坐也是夾著的,吃飯也是夾著的,敲木魚也是夾著的,一定要夾著,不要夾的太緊,太緊就變成故意了,輕輕的把兩邊夾起來,手放在肚皮上,眼睛看著腳尖走路,念阿彌陀佛,你走路的時候發(fā)現(xiàn)定了,你和宇宙成為一體了,因為分開來就變成分支,這個世界就和你分開了,你手一動一動,夾著就不動了,你身體不動了,宇宙不動了,宇宙本來就是不動的,只要你身體一不動,你發(fā)現(xiàn)你走路的時候你跟這個世界就像一陣風(fēng)一樣過去了,你就發(fā)現(xiàn)你跟這個世界是一體的,你心跑到外面打妄想,身體是不動的,這個叫世間禪定。你走路都可以進(jìn)入一種定的狀態(tài),就是說你走路的時候,靠腳打折,身體頭不要歪過來,就像木偶一樣,知道吧,所以出家人走路是四邊的,要到角,你看我們走路的時候,用腳折過來,是兩個腳帶動身體轉(zhuǎn)彎,不是身體歪過去,因為身體一歪就和外面產(chǎn)生觸動,感覺到自己身體存在,如果你身體不動,你的腳把他移過去,你的身體和這個宇宙還是一體的,所以你怎么走都在定中,這是我的經(jīng)驗!這書上是找不到的,這樣走就很定,定了以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走路了,在定的一種狀態(tài),然后中聲念佛,前面兩個后面兩個一定要聽到你的聲音,這么大聲音就可以了,如果你覺得昏沉重,大聲念佛,所以我感覺我們這里念佛還是蠻好的,念佛的方法看調(diào)節(jié)了,過去祖師講的念佛,最重要就是持名念佛,就是持這個“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對于阿彌陀佛徹底了解了,剩下的事情就不要管了,你心里清楚了,一切都是阿彌陀佛,我一切善根都是阿彌陀佛,好,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你死心塌地的念,不要想什么東西了,因為這聲佛號就是善根,善根就是佛性,演贊說什么是佛性?善根就是佛性!這佛性是什么呢,對我們凈土來講,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善根的相,而阿彌陀佛就是善根的體,所以你念阿彌陀佛就是跟體跟相,體就是阿彌陀佛,相就是你念阿彌陀佛,所以此心就是彼心,彼心就是此心,你念阿彌陀佛的相就是善根發(fā)起來的相,就是你在念阿彌陀佛這個相,然后所念的阿彌陀佛就是根,這根發(fā)的一點相,而一切諸佛菩薩的相都是這個樣子的,所以你死心塌地了,沒什么別的念了,就是阿彌陀佛就可以了,剩下的已經(jīng)知道了,就像用功和信,用功的時候并不是在想著十方諸佛的事情,你把十方諸佛的事情已經(jīng)明了了,你心里面得到法住,法已經(jīng)安住了,沒事了,然后呢,你在用功的時候,像參念佛是誰一樣,你不一天到晚還想著,就像六道輪回苦啊,那就念佛就可以了。你不要想到地獄黑暗很苦啊,我已經(jīng)在光明中,就不要想黑暗的事情了,是一樣的道理,也就是說,我們決定了“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善念就是十方諸佛十方菩薩,那我就不要管了,所有眾生都在里面,除了弘法利生之外,弘法利生跟用功是兩回事,知道嗎。所以凈土法門是真門,真門就是用功,我們講的就是要你用功,我們不是給你講法,因為我沒有叫你學(xué)道理,我是要你用功,把這個事情搞清楚了,剩下的就開始用功,用功的方法叫真門,那么教下,講這個道理,依教顯真,教搞清楚了,就顯個真出來,就是這聲阿彌陀佛名號,依佛名為真,依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為教,依教顯真,跟人家講法的時候是施教,講的時候叫教,不跟人家講的時候就沒有教,你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了,此佛就是此一念,此一念就是佛,這一善念就是阿彌陀佛,十方諸佛就是阿彌陀佛,你過去就明了了,還管它干嘛,你該管這個事干嘛,講一遍不就可以了嗎,緊講干嘛,講一遍就可以了,不能老是講這件事情,我講法的目的就是讓你明了它的實相,就用功。
那么你一念這個阿彌陀佛就知道了,好,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明了了,你持名的時候了知,你持名的相和阿彌陀佛是一體的,你發(fā)現(xiàn)了不是你在念阿彌陀佛,你在念的這個念是善根,是善根發(fā)出來的相,光明,所以念的時候不是念,是名號本身發(fā)起來的這種善根,所以呢不是你在念,就是這個佛號,所以佛號就是這個念,念就是這個佛號,所以感覺不是我在念,原來是我的善根在念,跟我沒有關(guān)系,所以認(rèn)為我在念就很累,只是一個善根在發(fā)起,所以你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好,這叫持名念佛,念下去就可以了,持名念佛是唐朝時代善導(dǎo)大師所提倡的,在我們持名念佛的時候,可能會持不住,無始以來的習(xí)氣會反轉(zhuǎn)出來,所以祖師們還教導(dǎo)我們一個方法叫追頂念佛,什么叫追頂念佛呢,就是佛號跟佛號之間不能間斷,一個催一個,一個催一個,往前追,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前面一個阿彌陀佛跟后面一個阿彌陀佛一定要跟上,你不能夠念一個阿彌陀佛打一個妄想,再念一個阿彌陀佛再打一個妄想,所以一個阿彌陀佛一個追上去,很快就可以達(dá)到一心,你心就會定下來,所以念佛號的時候是不是一個個的追,要發(fā)心的,念阿彌陀佛,前面一個和后面一個是不是追上,前面一個和后面一個是不是接上去了,就猶如念佛珠,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這樣念,很快就可以達(dá)到一心不亂,然后世界上的事情都不知道了,外面念不念佛跟你沒有關(guān)系的,你就是念,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來念阿彌陀佛,這叫追頂念佛。在日本還有一個十念,十念就是十口氣,每口氣盡一口氣念南無阿彌陀佛,最起碼這十念可以達(dá)到一心不亂。我?guī)煾钢v,一口氣,如果是慢念的話要念兩聲半佛號,我把我?guī)煾傅姆鹛柲罱o大家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連續(xù)不換氣)他是這樣念佛,他是一口氣念好幾聲…他是一句要念三聲,這樣念也是一口氣,為什么呢,一口氣一口氣的念,這樣很容易做到一心不亂。“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不連續(xù)的)這個容易打妄想的,一口氣念完斷了,一口氣念完斷了,現(xiàn)在沒辦法都是一口氣念一聲,我奇怪,我以前不是這樣念的,我心想以前怎么一念佛就入定了,現(xiàn)在念佛入不了定。一口氣念完,這樣還不會睡覺,所以我?guī)煾该看蔚侥罘鹛媚罘,之前大家念佛沒有勁了,后來他一進(jìn)來,一坐在那里一念,大家都一起念起來了,很快樂,但是我們以前沒有什么聲調(diào),我?guī)煾钢v聲調(diào)叫瞎趕腔,是洋人念的,我們是土人,土和尚,用土的方法,所以我?guī)煾改罘饹]有什么聲調(diào)的概念,現(xiàn)在搞個聲調(diào)出來,其實在我內(nèi)心來講,反對聲調(diào),但現(xiàn)在人喜歡調(diào)子念佛。
那么說持名念佛加上追頂念佛,如果你一個人在家里念,一口氣追頂,或者拿個佛珠放在手上,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個追一個,一個追一個,念一圈,念念打妄想去了,就重來,一定要重來知道嗎,一個佛珠,念念念到中間打了個妄想,不算,應(yīng)該從頭開始,念念中間又打了個妄想,不行,我又要從頭開始,非要念一百零八個中間一個妄想沒有,這樣念一圈,念一圈以后就不要佛珠了,你就感覺佛號就變成一個佛珠,佛號就是一個佛珠,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個佛號就是一個念佛珠,一個催一個,一個催一個,所以這樣念也可以達(dá)到一心不亂,很快就達(dá)到一種定的感覺,因為為什么要定呢,知道嗎,定才有機(jī)會思維阿彌陀佛功德,人心不定,不安的情況下,他不會思維阿彌陀佛,定了以后,那么他思維阿彌陀佛就很清凈,心不定的時候他就容易打妄想,所以持名念佛是我們中國目前所提倡的。那追頂念佛,十口氣念佛,有的人用到功夫,成片了,他可以隨緣念佛了,很多人他修行很多年,他只要一凝神,佛號就出來了,就不會斷的,一念起阿彌陀佛啊,他的佛號就像水一樣流出來,然后嘩嘩的,阿彌陀佛就念下去了,講話的時候,跟人家講話,他一念佛,嘩嘩嘩嘩就是佛號,他可以隨時念佛,吃飯就時候突然想到念佛,就嘩嘩的念佛,他念的中間還不會斷的,這是充滿一種禪定的功夫了,是有功夫的人,他要念佛馬上可以念到一心不亂,他不念佛跟人講話也可以,他一念佛馬上就可以達(dá)到一心不亂,這是平時修定的人,那么說他念佛很快就會上路,他不需要經(jīng)過種種訓(xùn)練,他就是隨緣念,坐車子,走路都可以念,他坐車子,開車,一念起來馬上就可以不亂,那是有功夫了,叫隨緣念佛,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做到這樣,你講話就講話,念佛就真正來念佛。你睡覺的時候,睡在床上,這聲阿彌陀佛念下去,第二天早上就起來,就這么快,這個也靠大家訓(xùn)練啊,訓(xùn)練晚上睡覺的時候念佛,你吉祥臥,然后打吉祥印,什么叫吉祥印,手握著,一聲佛號持下去,直到第二天早上醒過來,睡著不睡著不知道,很快就睡著了,人睡覺的時候右臥,然后進(jìn)入一種定的狀態(tài),就是手和腳進(jìn)入一種很深沉的境界,然后身體進(jìn)入一種定的狀態(tài),而不是放松自己,不是放松了,知道嗎,有人睡覺放松自己,很快就睡著了,乃至放松自己身體不會有定的生起,有人睡覺很快進(jìn)入睡覺的定力,自己在虛空里看見自己在睡覺,然后不打妄想,持南無阿彌陀佛,就這樣睡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在你身上是有感覺的,非常舒服,因為我常常這樣做,我們出家人有的是機(jī)會,你們在家人就沒有這樣的機(jī)會,有老婆有孩子在家里,沒這個機(jī)會達(dá)到這樣的去念佛,你看出家人多好,天天一個人生活,想用功一剎那往床上一窩一睡就天亮了,多好。所以在寺廟里還是有機(jī)會的,你最起碼在廟里住啊,是不是,睡覺都能用功。
過去一個叫智真大師在東林寺,他就在定中三昧啊,看到天上好多龍在東林寺那個頂上旋轉(zhuǎn),他可以看到外面的境界,他連睡四天,就睡覺,進(jìn)入定的狀態(tài),他身體不行了,病了,但是他躺著可以啊,他睡覺照樣可以用功,他躺著可以用功,用功就念阿彌陀佛,然后進(jìn)入定的狀態(tài),他自己啊可以看到外面很多很妙的境界,所以呢,晚上睡覺學(xué)會用功知道吧,不要以為睡覺本來就是放逸的地方,但如果用功就不是放逸的地方,就是精進(jìn)的地方,你那個家,你那個小房間就是壇城了,所以睡覺要學(xué)會用功。上廁所也可以念佛知道嗎,有人常常問上廁所能不能念佛,所以我在上廁所的時候一心想到阿彌陀佛名號,想想阿彌陀佛就不知道自己在上廁所了,咦,原來我上廁所也可以成為一種定力,后來定了半天,自己忘記起來,自己上完廁所都不知道,就是在佛號上面了,入定的時間久了,把自己上廁所這件事情給忘了!厲害吧。過去羅侯羅就在廁所里用功,廁所里有什么不能用功呢,啊,廁所不能念佛。不是這樣的,廁所也是清凈的,里面有蛆還有眾生在里面呢,那里也是清凈的,你不要管它,就念佛,死心塌地的念阿彌陀佛,原來廁所里也可以念佛,你試一試看,你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奇妙的東西,你隨時可以用功啊,這就是訣竅,隨緣念佛,隨時隨地,你突然想起阿彌陀佛就念,過去有人洗衣服,洗到一半的時候,想到阿彌陀佛,她就把掌合起來,拼命的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著念著突然想起衣服,然后洗,人家洗衣服突然想起阿彌陀佛,就念起來了,你不要怕羞不要不好意思,一想起阿彌陀佛就念,念個十句二十句,然后念個半個小時都可以,然后再洗衣服,這樣就隨時用功了,是不是!帶孩子走在路上,突然想起阿彌陀佛,趕快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走在路上突然想起阿彌陀佛,站在那不動,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想到阿彌陀佛,有一天你定了,后來人家不知道在干什么,說不定往生了,咦,你還站在那個地方,那是不可思議的。所以你在公園里走路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到公園里去,拿個念佛珠,到公園里玩玩,剛想起阿彌陀佛,你就定住,然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他一會,就定下來,你隨時隨地可以定,知道吧,只要你念幾聲阿彌陀佛,你用功用習(xí)慣了會怎么樣呢,有一天人家罵你,想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就定了,他罵你就不知道了,是不是,人家誹謗你,你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講好話你也阿彌陀佛,你猛然就會念阿彌陀佛,這就是在生活中要想起阿彌陀佛。
持名念佛非常巧妙,非常方便,人人都可以念,過去說參禪,一下坐就不好參,參禪很難參的,念佛是誰,不念佛就不知道是誰,但念佛隨時可念,你參禪很難參,但念佛隨時可念,知道吧,過去在彭澤有一個和尚,他是虛云老和尚弟子,大和尚告訴他,他說末法時代隨處參禪難,隨處念佛易,他說念佛很容易,邊挖地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參禪,挖地,參禪就參不下去了。你念佛,挖一下阿彌陀佛,挖一下阿彌陀佛,站著就可以念阿彌陀佛,這是虛云老和尚說末法時代都念佛,他也講念佛,體光老和尚,在開會的時候,拿個念佛珠念阿彌陀佛,我就問他,我說你們也念佛啊,他對我笑一笑,說念佛。他也念阿彌陀佛,觀音菩薩也念阿彌陀佛,地藏菩薩他也是念佛的,贊美佛,地藏經(jīng)里也說念佛,所以很多地方都提倡念佛,現(xiàn)在中國很多禪和子他就在念佛堂里念阿彌陀佛,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因為懂得般若智慧的人更會念阿彌陀佛,是心是佛,是心念佛嘛,你心本來就是佛,念佛就念自性佛嘛,你此一切善根,都知道這法界從心中生,一切善根嘛,每個眾生都有佛性嘛,為什么有善惡,有妄想呢,那么說一切境界都是佛心嘛,是故念佛在一切境界之中嘛,所以此佛名已經(jīng)究竟了,知道嗎,所以懂得參禪的人就會念佛,懂得般若的人一定會念佛,你要是惡業(yè)凡夫更會念佛,你像我們半吊子只有靠阿彌陀佛,所以我們要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深信不疑,對阿彌陀佛名號生起信心。
像慧遠(yuǎn)大師他提出的不僅是持名念佛,他還有觀想,觀想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yán),想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yán),因為他通達(dá)般若,了知實相啊,他知道相從心,心從相啊,此相是唯識所變啊,唯心所顯啊,相外無心,心外無相啊,此相即心,此心即相,那么他觀想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yán)的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啊,所以他念的那個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觀想念佛,以般若而趣入的,像他這種有慧根的人,他是以般若趣入的,那像我們這樣的凡夫,這些婆婆們是做不到的,因為他是通達(dá)般若,他是開悟的人,但是呢,在那個時候很多坐禪者都通達(dá)般若智慧,都是在禪定中觀察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yán),那么我們都沒有這種能力,持名還是最好。
還有一個呢,叫觀像念佛,什么叫觀像,就是拿一張阿彌陀佛的像,然后就想著阿彌陀佛的像,有一個公案講給大家就知道什么是觀像念佛。有一個比丘在寺廟里請了一尊佛像,然后到深山老林里去,專門觀這個佛像,他不是持名啊,就是觀這個像,這個佛就心中印著,觀像進(jìn)入禪定,獲得了初果,得到果位,他觀像產(chǎn)生一種三昧,一種定力,觀像念佛在《觀經(jīng)》里不是直接觀,但他這里是直接觀,得到定力以后,得到三昧以后呢,他就在想,想什么,他說佛陀眼不能見,佛陀眼為什么不能見呢,佛陀眼見色不生識故,不生意識,(我們的眼睛看到外面的色中間會有意識),是故無見,因為無見,就一切見。耳朵聽不見音,因為沒有識故,沒有意識,就變成無聲,眼耳鼻舌聲意,鼻不能聞,嘴巴不能嘗,身體不能接觸,他有身體,但是沒有接觸,他有意,有形狀,但是他不了解這個法,不知道我們在想什么,他的色身就是眼耳鼻舌聲意,因為中間無識故,無識就沒隔,我們跟這個世界,為什么產(chǎn)生這個肉體,不是阿彌陀佛三十二相,不是釋迦牟尼佛三十二相,而是肉身,為什么我們生到人道,或者天道,或者六道輪回,因為這個中間加了一個什么東西呢,加了一個“我”,這個我叫五蘊(yùn)。我們看這個世界是什么一個世界,知道嗎,就打個比例來講吧,我們眼睛看到月亮,這個眼睛看到月亮,這個眼睛沒有看到月亮,證明我的眼睛里有兩個月亮,但是我們心里面只產(chǎn)生一個月亮,就是說應(yīng)該我們里面有兩個月亮,其中呢有一個月亮是真的,有兩個月亮進(jìn)去了,你的幻覺以為是一個月亮,這兩個月亮呢都是假的,知道了吧,在經(jīng)典上講一個叫等,一個叫妙,其實月亮沒有等妙之說,它是一體的,它就是一個東西,但是在我們這里就變成妙和用,一個是等一個是妙,叫等覺菩薩和妙覺菩薩,等覺妙覺都是假的,因為佛陀沒有等妙之說,但是有了兩個眼睛就變成等妙之說,一體二相啊,都是我們意識里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以我們看到這個世界就像電腦復(fù)制了一下。打個比例,電腦很明顯的,我看到一部電影,我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可以看這個電影,每個人都能用電腦看一部電影,大家都能看,我問你,如果我在看,你應(yīng)該不能看吧,為什么大家都能看呢,證明大家都復(fù)制過去了,每一個復(fù)制過去的那部電影啊,絕對不是我看的這部電影了,所以呢,其實是兩部電影,但是是一樣的影子,并且是一樣的方法,并且里面的人都是一模一樣的,其實呢,都不是那個,是你復(fù)制下來了,到底當(dāng)時那個電影是什么樣子的呢,誰都不知道,只有放進(jìn)去的那個人知道,所以呢,我們對這個世界都已經(jīng)復(fù)制下來了,復(fù)制什么?你能承受的這個體,所以天人復(fù)制呢,變成琉璃了,我們復(fù)制呢,變成山河大地了,鬼復(fù)制呢,變成苦了,其實這個世界沒有六道輪回的,是你心里復(fù)制下來,然后變成你的境界,所以每個人都復(fù)制了一個境界,這個境界叫復(fù)制,叫能所對立,這個復(fù)制下來的人叫五蘊(yùn),色聲香味觸法成就了我的眼耳鼻舌身意,叫五蘊(yùn),有了五蘊(yùn)的我建立,認(rèn)為真的有個我存在,其實那個是假的,你復(fù)制下來認(rèn)為有個我存在,變成五蘊(yùn),然后對這個世界認(rèn)為你復(fù)制下來的,真的有一個你復(fù)制的東西,認(rèn)為就是對面的世界,其實不知道那就是你的妄想,復(fù)制下來的就是你的妄想,那么說,有沒有一個復(fù)制的人呢,沒有的,妄想就是你的復(fù)制,所以這個世界就是你的五蘊(yùn),產(chǎn)生對立,我跟法,我跟法的對立,產(chǎn)生我人眾生壽者,都是在妄想之中。那么說,佛陀呢,沒有這種復(fù)制,因為他沒有五蘊(yùn),沒有五蘊(yùn)就沒有對立,就沒有我,沒有我,這個世界只有一個世界,單一的,所以釋迦牟尼佛沒有識出來,不能成就五蘊(yùn),沒有成就五蘊(yùn)就不能成就四相,四相就是我人眾生壽者,就不能成立,他不能成就四相呢,佛陀眼就是色,聲音就是耳朵,鼻子就是香味,嘴巴就咸酸,身體就是外面的春夏秋冬,佛陀的意就是外面的諸法,所以外面的法就是佛陀的意知道吧,長短高低就是佛陀的意,所以呢,因為佛陀沒有識故,所以他眼沒有見,就遍法界,但是這個比丘看到這個佛像,他按照他那種思維,因為他進(jìn)入到初果了,所以他就觀察佛陀的本性啊,佛陀眼睛不能見,眼睛無識當(dāng)然無見咯,而無見就一切色,所以他就進(jìn)入到色的境界,佛陀耳不能聽,因為他無識,就無音不是音,他就進(jìn)入音聲境界,整個的世界就變成佛陀像,佛就是我,我就是佛,因為他印到佛里面,就是說,他觀察佛陀的時候呢,佛陀色則一切色,因為無識嘛,他就是色,色就是佛陀的眼,聲音就是佛陀的耳,香味就是佛陀的鼻子,嘗就是佛陀的嘴巴,身體接觸就是佛陀的身體,一切法的名字和形狀就是佛陀的意,原來這個相就在一切處,一切處就是這個相,所以這個像,他觀察這個像,觀到最后,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像就放大了,小像就變成大相了,啊,原來色聲香味觸法就是佛像,盡虛空遍法界,他就融到法里面去了,所以這個比丘呢就證到阿羅漢,就進(jìn)到佛陀心里面去了,這個叫觀像念佛,你也可以這樣觀,佛陀這個像為什么不能見呢,哦,不能見,因為他沒有意識啊,沒有識一切色,是佛色,你馬上到里面去了,看到?jīng)]有,你現(xiàn)在就可以感覺到,一切色,那我們不就在色里面,那我自己的色,不都在佛眼里面嗎,哦,原來我身上的色是佛陀的眼睛啊,那么說,我現(xiàn)在講話的聲音,佛陀耳朵無音,是故呢,他沒有識,所以就不能聽音,因為無識故,一切音是佛陀的音,那我們講話的聲音是不是佛陀的耳朵呢,我們是用分別,就是這個聲音好聽不好聽,因為有個我在那個地方,如果沒有我了,這個聲音變成了什么呢,就是佛陀的耳朵了,以法為音,為聲,這個法就是佛陀的耳朵了,哦,,原來佛陀以音為耳朵,發(fā)現(xiàn)了,原來一切聲音是佛陀的耳朵,鼻子,一切香,因為我們有分別心,所以香有臭啊,有香啊,佛陀沒有分別,心,沒有識,意識的識,所以一切香是佛陀的鼻子,那我身上的味道是不是佛陀的鼻子呢,我們世界的味道是不是佛陀的鼻子呢,啊,原來鼻子在一切處,進(jìn)入觀察之中了,你自己會進(jìn)入到那種境界,知道嗎,所以佛陀的嘴巴為什么不能嘗到這個世界的咸酸苦辣呢,哦,原來他沒有意識,他沒有意識,所以一切嘗是為佛嘗,原來我們現(xiàn)在吃的咸酸苦辣是佛陀的嘴巴,我們現(xiàn)在跟佛陀你看嘴對著嘴,是不是,那就證明一切嘗是為佛嘗。佛陀的身體,你看他這個春夏秋冬,他不知道,原來佛陀沒有意識,沒有識了,佛陀的身體就不會知道,就無觸,因為無觸,一切觸是佛觸,我們現(xiàn)在春夏秋冬不就是佛陀的身體嗎,哦原來這個冷暖春夏秋冬就是佛陀的身體,因為我們有分別故,所以出現(xiàn)了春夏秋冬,如果分別的話,春夏秋冬就變成佛身了,是不是。在意里面來講,哦,佛陀有意,有意而無知,你看,佛陀有眼耳鼻舌身意,而無知,因為無知而一切知,原來一切知即是佛知,原來這一切的長短高低,就是佛陀的意啊。那么我現(xiàn)在講話的聲音,長短高低,青黃赤白,是不是佛意呢,如果你這樣想,靜坐在那里,定在那個地方,叫觀像,你先要定下來才行啊,你這樣觀,觀到最后,你眼睛沒有了,耳朵沒有了,鼻子沒有了,你進(jìn)入到虛空里面去了,印到法界里面去了,那個演凈師說,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要把自己印到法界里面去。我畫個圓圈,這個圓圈到底是宇宙里面的黑洞呢,還是有一個圓圈的存在呢,懂這個意思吧,就是說,是我印在宇宙里面,還是我從宇宙里面獨(dú)立出來呢,其實如果你印到法界里面,你就是空的,所以你印到里面去,你坐在那個地方,很快就進(jìn)入禪定,印到佛心里面去了,跟佛陀融成一體,這叫觀佛三昧,你晚上坐一坐,搞個佛像,他有方便,先進(jìn)入定,把佛陀看清楚,稍微觀一下,不要想什么證果位了,你就稍微觀一下,心就清凈了,然后你就想佛陀的眼睛為什么不能見我呢,哦,佛陀的眼睛沒有識,我的眼睛有識,所以可以見,可以見就是煩惱相,哦佛陀無識,一切色是佛色,那佛陀的眼睛不是遍地都是嘛,你再觀察一下,每個眾生不都在佛陀眼睛里嗎,再觀察一下,每個眾生不都依靠佛陀的色來建立眼睛嗎,你眼睛見到的色是佛眼,你見到的色是佛眼,他見到的色是佛眼,哦,原來每個眾生都在佛的眼睛里面,每個眾生都在佛陀耳朵里面,所以,過去人講了,我們都在佛陀身體里面,觀音菩薩,觀六道眾生,我們都在佛身里面,我們的眼睛在佛陀的色相里面,我們的耳朵在佛陀的聲音里面,在佛陀的耳朵里面,佛陀的眼耳鼻舌身意,所以呢,我們這樣叫佛陀遍法界身,這個世界只有一個阿彌陀佛,有兩個阿彌陀佛就麻煩了,因為只有一個身嘛,怎么會有兩個身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一個身印無量身嘛,大雄寶殿只有一個,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大雄寶殿,怎么可能有兩個大雄寶殿呢,是不是,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法性上不會這樣說的,所以一定只有一尊阿彌陀佛,然后印法界心,每個眾生都在阿彌陀佛色身香味觸法里,眼耳鼻舌身意里,所以色聲香味觸法是我們的感受,是我們分別心的感受,所以呢,這個叫觀像念佛,觀像念佛你可以達(dá)到無住,你可以達(dá)到三十二相,是人念佛是故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如果你這樣觀想的時候呢,你的色聲香味觸法就阿彌陀佛的八萬四千相,在無量壽經(jīng)里講到,是人念佛,是人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已經(jīng)具足了,知道吧,為什么呢,你現(xiàn)在承認(rèn)自己了,因為你色是佛色,聲音是佛聲,你的香味是佛香,你的色聲香味觸法是阿彌陀佛的眼耳鼻舌身意,那你哪有色呢,你沒有色,你就變成什么呢,你在佛陀就是一個念頭而已,而你這個念頭具備了佛心,所以你已經(jīng)具備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你已經(jīng)具備了,不承認(rèn)了,你自己可以慢慢的去悟到,你可以會到我根本就沒有相,你沒有相你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什么呢,因為完全會于佛意,會到佛的這個心上,因為八萬四千相建于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建于無住相,無住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你沒有我了,無住了,這就是三十二相,而三十二相一定是八萬四千相,佛陀沒有說我有三十二相,他有無住心,他完全在無住心里,他沒有說我有相,他相是眾生看到的像,眾生有相所以感覺到佛陀有像,佛陀不會說我有三十二相,佛陀的三十二相是依眾生而建立的,每個人看到佛是不一樣的,有人看到佛就是一道圓光,你持五戒的弟子啊,你在外面走,很多的天神,是看不到你的,既然你修了三十二相,可以看到你身上是一團(tuán)光,看不到你的相貌,過去有一個五戒比丘啊,持五戒的時候他身上就會放光,五戒之光,所以我們持戒都是有光明的,但是五戒是有相之光啊,如果你要持阿羅漢或者大菩薩戒的話,就無相的,如果你無相就沒有相。
所以呢,我們念佛的方法,念一遍可以用上功夫,不光我們這一次打念佛七,要用功,不要搞迷信啊或者是玩耍,我們大家為什么喜歡玩,喜歡打麻將,因為沒有人告訴你怎么去修行,怎么用功,這事不怪你的,但是我已經(jīng)告訴你們了,你應(yīng)該好好用功,阿彌陀佛!
- 上一篇:《佛說阿彌陀經(jīng)》開示六
- 下一篇:《佛說阿彌陀經(jīng)》開示八
- 念佛要持戒嗎
- 我們修行不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 用心來感受世界,你就會慈悲喜舍
- 西方凈土法門唯是念佛,唯阿彌陀念
- 真誠是與佛性相應(yīng)的
- 聞信阿彌陀佛即見如來實相
- 西方凈土法門唯是念佛
- 一經(jīng)通經(jīng)經(jīng)通
- 為什么阿彌陀佛亦稱不斷光佛?
- 為什么阿彌陀佛亦稱難思光佛?
- 為什么阿彌陀佛亦稱智慧光佛?
- 為什么阿彌陀佛亦稱無礙光佛?
- 為什么阿彌陀佛亦稱無邊光佛?
- 為什么阿彌陀佛亦稱無對光佛?
- 為什么阿彌陀佛亦稱炎王光佛?
- 為什么阿彌陀佛亦稱清凈光佛?
- 為什么阿彌陀佛亦稱歡喜光佛?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之臨終往生
- 皈依需要什么步驟?純修皈依就能成熟佛果嗎?
- 皈依是什么意思?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dú)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