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照空性 念死無常
凈業(yè)行人常觀照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對于凈業(yè)成就有很大助益。我們這一世的生命是因緣所生法,八苦交煎,本質(zhì)上是苦空無常。但我們常常沒有智慧,把一切認為很真實,不能了解諸法的空性,對苦難的情景常常麻木不仁,以苦為樂,迷惑顛倒。
眾生常常自我欺瞞,不直面生命的真相。佛法從來不掩蓋生命負面的地方,只有直面人生的苦、空、無常、無我的體性,才能獲得真正的常、樂、我、凈的涅槃之樂。直心是道場,不能回避我們可憎的、陰暗的一面。如果你連自己負面的東西都要回避,甚至在糞便上還要遮上玫瑰花,那你就永遠得不到解脫的希望。
生命就像水泡,非常危脆,生住異滅很快就轉(zhuǎn)變。我們出生的當下就邁上了死亡的歷程,每一年都更接近墳?zāi)。而且我們還不知道自己何時死亡,不了解業(yè)力的長短和強弱。人的壽命是不確定的——或者一歲就夭折,或者活過兩歲就走了,或者十歲、二十歲時碰到車禍也走了,僥幸活到四十、五十就已經(jīng)不錯了,所以就有人到七十古來稀的浩嘆。
一般的人看到眼前的老年人,覺得自己也能活到這么大年齡。但我們不了解,很多人沒有等到年老就離開世間了。那些在大浪淘沙中已經(jīng)離開世間的,你怎么不去看!殯儀館火化的人里面很多都是中青年,你不要以為都是年老的人。當戰(zhàn)爭、瘟疫、火災(zāi)、水災(zāi)、地震、車禍發(fā)生時,它可不管你的年齡大小,全都吞噬!現(xiàn)在有很多人猝死,睡一覺,第二天人就起不來了。古人云: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是少年人,凈業(yè)行人要從中感悟到生命無常的真相。
- 仁德上人:空心歌
- 大安法師:懺除業(yè)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大安法師:臨命終時最后一念沒在阿彌陀佛上,能否往生?
- 仁德上人:歇息慧空歌
- 仁德上人:諸佛皆是證到空性的空理而見性成佛
- 大安法師:懺除三障諸煩惱是哪三障呢?
- 大安法師:怎么判斷自己是真信?以怎樣的心態(tài)面對愛情?
- 大安法師:從極樂世界回到娑婆世界的人還會退轉(zhuǎn)嗎?
- 大安法師:凡夫的六根是輪回的根源
- 大安法師:瞋恨心很重,對鏡時不能把持自己該怎么做?
- 仁德上人:觀照當下即真修歌
- 大安法師:生命分為幾個階段?十個階段
- 大安法師:佛教的深信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依教奉行?
- 大安法師:如何收攝住散亂的心?
- 大安法師:修行需要的清凈心究竟是什么?
- 如瑞法師:人命無常,人身難得,聽聞佛法要及時
- 大安法師:為什么念佛、持經(jīng)要有至誠心?
- 大安法師:在修清凈心的行門當中念佛是直接和圓頓的
- 大安法師:至信與至樂是什么意思?
- 仁德上人:空性不可得,放下不執(zhí)著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