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jīng)
《維摩詰經(jīng)》簡稱《維摩經(jīng)》,全名是《維摩詰所說經(jīng)》,亦名《不可思議解脫經(jīng)》。維摩羅詰是梵語Vimalakirti之音譯,維摩羅意即“凈名”、“無垢”,詰即為“稱”,故《維摩詰經(jīng)》又名《凈名經(jīng)》或《說無垢稱經(jīng)》。摩羅詰又譯為維摩羅詰、毗摩羅詰,略稱維摩或維摩詰。意譯為凈名...[詳情]
維摩詰經(jīng)講記 佛國品 三
《維摩詰所說經(jīng)》佛國品(三)
玅境法師宣講
前期提示:
〈佛國品〉第二講,佛正答寶積長者子,三聚凈戒是凈佛國土因行。菩薩為成就凈佛國土,就必定有清凈的因緣,在前期正答因中,科分:一、修善起凈土行:菩薩具足三心——直心、深心、菩提心的愿力,是成就凈土的要因。二、攝善法戒:由愿導(dǎo)行、積德利生,攝取無量無邊善法,行六度波羅蜜,是菩薩積聚凈土因行的種種功德。三、饒益有情戒:菩薩修慈悲喜舍四種三昧,行四攝法利益眾生,居無不失化,無為而無不為,方便無礙。故四無量心、四攝法、方便亦是菩薩凈土因行。 由三聚凈戒功德圓滿,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IV 三十七道品為凈土因
圖解
三十七道品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
前面說四無量心、四攝法、方便,這是菩薩行苦薩道利益眾生的功德,用這樣的功德作為凈土之因。而三十七道品是菩薩凈土,則是菩薩自己修行的功德,用這樣的功德作為凈土之因。
IV‧1 總說
三十七道品在佛法內(nèi)是頗重要的法門,尤其是我們出家的佛弟子,一出家時,應(yīng)該先學(xué)戒,而后就要學(xué)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的「道」是通達的意思,由此處到彼處交通順利,叫作道;三十七道品是凡夫由生死地到涅槃地的道路,走這樣的路能夠通達無礙,所以稱為道。而到涅槃的路不是一法組成的,共有三十七種不同的類別,所以名三十七道品。「道品」玄奘法師翻譯為「菩提分」。圣人的智慧叫作菩提,就是覺,可以分為三種:阿羅漢的智慧、辟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三乘圣人的智慧叫作菩提!阜帧故且蛄x,由這三十七種因,能夠得到菩提果,所以這三十七種修學(xué)的法門都是菩提的因。
菩薩修行這三十七道品,將來成佛的時候,他的國土是清凈的。佛國的清凈相貌為何呢?菩薩成佛的時候,成就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圣道分功德的眾生來生其國,所以他的國土是清凈的,是則人清凈名為國土凈。
IV‧2 別析
IV‧2-1 四念處
「念」是明記不忘,對于曾習(xí)之事,能夠明明了了、清清楚楚地記憶,就叫作念!柑帯故蔷辰,四念處有四種境界。在修四念處時,對于這四種境界,要明了地在心里面現(xiàn)出來,就是「念」,現(xiàn)出來后,加以觀察,如是觀察,就是智慧。心能系念境界的時候,就能夠除掉散亂;觀察的時候,就能除掉內(nèi)心的顛倒;是名念處。
IV‧2-1.1 明四種所緣境界
這四種境界就是我們凡夫執(zhí)著為我及我所的身、受、心、法:
一、身:執(zhí)著這個身體是我的住處,此住處是清凈的、美妙的(我所),我就住在這身體里面。
二、受:我是受苦呢?我是受樂呢?這表示我的苦樂情況,并于此妄執(zhí)苦惱為安樂。
三、心:就是我的自體。執(zhí)我論者執(zhí)誰是我呢?就是心,這個明明了了的心,它能明了一切情況,分別是非利害,對我有利益?對我有損害?它能思惟、觀察、判斷,這就是我的自體,執(zhí)為常恒住不變異的。
四、法:即「我」的染凈情況,有染污法,有清凈法。若是放縱自己做殺盜淫妄各式各樣的活動,愛著世間的種種境界,愛著禪定的境界,那么我就是在生死中流轉(zhuǎn),就是染污的境界。我若能夠相信佛教,修學(xué)戒定慧,除掉貪瞋癡,證得三明六通種種功德,我就從生死中得解脫,這名清凈法。
法與心有什么不同呢?心是我的本體,法是我的作用,這樣子做,我就染污,是我的一個作用。這樣子做,我清凈了,我能得涅槃、得阿羅漢果、得佛菩提,也是我的作用。前面是流轉(zhuǎn)的作用,后面是還滅的作用,而以心為本體。我染污流轉(zhuǎn)生死的時候,我是受苦;我若得涅槃,得三明六通,我就受樂;這個身體就是我的住處。多數(shù)眾生執(zhí)心為我,故作這樣解釋。
但按照佛法來說,我流轉(zhuǎn)生死,我得涅槃,「我」是凡夫的迷執(zhí),是錯誤的。應(yīng)作如是觀:身是不凈、受唯是苦、心恒無常、法實無我,流轉(zhuǎn)者、還滅者不可得,以此四觀除掉以前的種種顛倒執(zhí)著,是名四念處觀。
IV‧2-1.2 四念處觀法
IV‧2-1.2.1 觀身不凈
南傳《法句經(jīng)》「老品」148頌:
觀此粉飾身,瘡傷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絕非常存者。
此頌共有六種不凈觀:
一、粉飾觀:謂此身體是極丑陋的,所以須要裝飾打扮它、種種飲食資養(yǎng)它、沐浴它,才覺得可以和人見面。
二、瘡傷觀:傷是身體為病所害之意。身為瘡所傷,流膿流血,故名瘡傷。此句是譬喻。吾人的身體有九瘡:雙眼、雙耳、雙鼻孔、口,及大小便口,如是九瘡時時有不凈之垢流出,如是思惟不凈,是名瘡傷觀。
復(fù)次,人的全身毛孔皆時有氣體流出,此氣者即是微細的分泌物。津液流出之后即積存皮膚的表面,即毛孔的周圍,若久不沐浴,即有臭味發(fā)出。由于此分泌物初流出時,其量微小,以嗅覺遲鈍不能自覺知,故周身毛孔皆可以名之為瘡也。故有頌云:
種種不凈物,充滿于身內(nèi),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
故此身實是不凈。
三、骨觀:頭部的髑髏骨,以下為頸骨、肩骨、脅骨、臂骨、腕骨、指骨、脊骨、髖骨、大腿骨、膝骨,乃至腳趾骨。眾多的骨節(jié)互相連接,筋纏皮裹,會走路、會說話、會罵人。無論男女老少皆一堆骨而已,實是不凈。
四、疾病觀:身體多病,五臟六腑、眼耳鼻舌,若上若下若內(nèi)若外,無有不病之處,令人苦惱萬端,亦是不凈。
五、多思惟:此譯本附注:「思惟此身美麗微妙等」,意即思惟自身美麗微妙,實在是人之妄想顛倒,有何美麗可言!
六、非常存者:長壽雖是人之所欲,然而終有死亡之日。離別所愛的財寶、離別所愛的朋友、離別所愛的眷屬、離別所愛的自身,備受種種極重憂苦,此亦是不凈。
于奢摩他中觀察如是六種不凈,可以破除凈的顛倒。
IV‧2-1.2.2 觀受是苦
受是領(lǐng)納之義。根、境、識三法和合之時,有順樂受觸、順苦受觸、順不苦不樂受觸。由此三種觸生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對此三受,要觀樂受為壞苦、觀苦受為苦苦、觀不苦不樂受為行苦。
觀樂受為壞苦者:苦受的不可愛,令人厭惡,是世人共所知的。唯樂受也觀之為苦,有何所以?樂受是令人滿意的,然而有變壞之時,因之引生苦惱,故名壞苦。
不苦不樂受云何是行苦?不苦不樂受時,并非解脫了苦苦及壞苦。其內(nèi)心中潛藏著發(fā)生上述二苦的粗重性。在時流的前進中終必又遭遇到苦苦或壞苦,故名行苦。
苦受云何名為苦苦?謂順苦受觸能令身苦心苦,故名苦苦。又無常法有生住滅三時之異,苦受生起之時,生時、住時皆苦,故名苦苦。
復(fù)次,眾生于諸樂受多生染著,由此因緣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身壞命終生諸惡趣,受諸苦惱。若諸眾生由此樂受行身妙行、行語妙行、行意妙行,身壞命終生人天中,受樂果報,然而終不能解脫生苦、老苦、病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如是樂受是眾生的貪心生起之處,能生當(dāng)來五道中眾苦。
又諸眾生于苦受中,多起瞋心,不如意事現(xiàn)前之時,違于心之所欲,便生種種愁惱怨嘆。如果挺而走險,行身語意三種惡行,則墮諸惡趣,受諸苦惱。如是苦受,是諸眾生瞋怒心生起之處,能感現(xiàn)生、后世眾苦。
又諸眾生于不苦不樂受中,因無正智觀察之故,隨欲而轉(zhuǎn),迷惑顛倒,追求壞苦或苦苦,造種種罪,難以覺悟。
所以佛說諸所有受皆是苦也。
IV‧2-1.2.3 觀心無常
從變動上觀察
觀心無常簡單地說: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去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境界時,有時是樂受、有時是苦受、不苦不樂受。又忽而是貪心,忽而是瞋心,忽而是愚癡心,忽而是疑惑心,忽而又是高慢心。有時作惡業(yè),有時作善業(yè)。這個心常常在變動,所以是無常的。若是常,它應(yīng)該永久是那樣子不變異。而現(xiàn)在我們觀察自己的心,實在是變動的,所以知是無常。因為觀察它是無常,也就知道是無我了。
從緣起上觀察
另外一種觀察是從心識生起的因緣去分析:首先,心要依止眼耳鼻舌身意才能活動。但是眼耳鼻舌身意有剎那的變動,所以心也是變動的。復(fù)次,眼耳鼻舌身意是由業(yè)力而得的果報,這個果報有老病死。當(dāng)死亡之后,第二種業(yè)力繼續(xù)得果報時,又得了新的六根去接觸色聲香味觸法,這時又有心的現(xiàn)起。所以心是無常的。
其次,心要依靠六種境界與六種根的和合,還要加上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引心趣境的心所),心的活動才能生起。因作意的不同,所以心也就有變異。
因為心要靠眾多的變異因緣才能生起,所以心是無常的,若是常住就不靠因緣。從這個地方觀察,心是無常,無常故無我。
IV‧2-1.2.4 觀法無我
這從我的作用上去觀察。我這樣的活動是染污,這樣的活動是清凈,這都是法——色受想行識的活動本身有染污或清凈——不是我。而這一切法是清凈,是染污;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都是因緣有的,都是本性空的,那有法可得?那有我可得?都是依賴因緣而有,是不自在的,是無我的。
四念處就是這樣觀察: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IV‧2-2 四正勤
此是說修四念處的時候要精進勇猛的修行,所以名四正勤。
四正勤是:「未生諸惡令其不生,已生令滅;未生諸善令其得生,已生令增廣。」這又分成兩類:一類是善法,一類是惡法。善法里面又分兩種:已生長的善法及未生長的善法。惡法里面也分兩種:已經(jīng)生長的惡法與未生長的惡法。
IV‧2-2.1 對治惡
修行的次第應(yīng)當(dāng)是先受三皈五戒,乃至出家人的具足戒,或菩薩戒,這表示此人已有出離心或大菩提愿,而后修四念處觀。修觀的時候,應(yīng)用心于所緣境上。若是打瞌睡,或是打妄想——想其它是非煩惱的事情、放逸的事情,乃至貪欲、瞋恚、疑惑等各式各樣的煩惱,簡而言之,只是昏沉與掉舉,這叫作惡法。這些惡法已經(jīng)生出來,就要除掉它,趕快把心收回來修四念處觀。這是已生惡法令滅除。正修四念處觀時,有時候止,有時候觀,也要注意未生惡法,不令生起。
IV‧2-2.2 修善法
善法中的二種是:未生諸善令其得生,已生令增廣。什么是已生善或未生善呢?
四正勤之后的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就是善法;之前的四念處也是善法。四念處里說智慧,信進念定慧里面也有慧,但成就五根時智慧較圓滿一點。這五種善法未生時,應(yīng)努力修行四念處觀,把五根培養(yǎng)出來。已經(jīng)生出來時,要努力修行,叫它增長圓滿;蛘哒f,止觀即是善法,增長擴大時即名五根、五力。
能夠勤修善法,斷除惡法,所以四正勤也叫作四正斷。因為一定要假藉修習(xí)善法,才能斷除惡法,所以斷惡生善,二者不相離。
IV‧2-3 四神足
IV‧2-3.1 依《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注1釋
微妙難測謂之神,即指六種神通而言: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神通的境界不可思議,所以叫作「神」。足,是依止義。六種神通怎么能有的呢?神通要依止禪定而有,所以稱作「神足」。
要修習(xí)四神足,需修八斷行(或說八個足),就是:一信、二欲、三勤、四猗(安)、五正念、六正智(正知)、七思、八舍。
前面說念住、正勤,是精進勇猛地修學(xué)四念處,其中也有修禪定。但是修四念處時,慧的力量強過定,二者不平衡,還不能得解脫,即于此時要增長定力,所以要修四神足。
IV‧2-3.2 依《雜集論》注2釋
另一種解釋,神就是禪定。因為禪定的境界不可思議,謂之神。禪定有四個足——依止處:欲,是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滿足;精進,于所修法專注一趣,無有間雜;念,于所修法,憶念不忘;觀,即是思惟,若有昏沉掉舉之時,思惟對治,不今忘失。
IV‧2-3.3 釋八斷行
八斷行中第一個是「信」,修學(xué)禪要有信,你要相信有禪、有神通這件事情,并且相信自己能成就。有了信心以后,第二便能生起「樂欲」:我想成就神通,我想成就禪。要有如是愿。
由于所生起的欲是很強烈的,因此能發(fā)起精進,就是第三步驟「勤」;也就是采取行動,真實勇猛精進地修行、不間斷地修行。由于能精勤不間斷,就可以得到禪,得禪就有輕安,這是第四個步驟,即「猗」。
但是正修行中,還未成功時,有的時候心里面打妄想,心遠離了修禪的所緣境。假設(shè)你是修數(shù)息觀,心本來應(yīng)緣取息的出入相,這時心不能注意息的一出一入,跑到貪瞋癡的境界去了,就是失正念。修行的時候不要這樣,心要憶念所緣境,叫作「正念」,這是八斷行之五。若是失正念時,馬上覺悟,叫作正知,趕快把它收回來,繼續(xù)緣念所緣境,即八斷行之六「正智」。
第七個是「思」。譬如說靜坐時打瞌睡,心里面完全不明了,不能修止也不能修觀。這時候要怎么辦?要思惟光明,或者緣取電燈的光明,或者思惟太陽的光明。這樣的思惟光明,可以破除昏沉。
另一種思,是思惟法義。譬如你把《金剛經(jīng)》背下來,于修止觀時,一方面背誦,一方面思惟其義,就把昏沉破除去了。
第八個斷行是「舍」,舍是什么呢?舍用來破掉舉。當(dāng)心里面打妄想時,要思惟這與修止觀有障礙,是無益而有損的,要舍掉它,再把心住于所緣境。得平等位,故名為舍。
把這八個方法攝為四種方法,就是欲、勤、心、觀。若能依此次第修習(xí),能精進勇猛,就可進取禪定。得到禪定以后,再修神通很容易成功。把四個開成八個,或八個合為四個,雖有開合之異,內(nèi)容是一致的。
IV‧2-3.4 釋四足處
欲、勤二足處,與八斷行的信、欲、勤、安相同。對于心三摩地則有另外的說法:
有的人也沒有特別用功,不用一天只吃一餐飯,也不修不倒單,他好像是輕描淡寫的這么一坐,就得定了。這怎么回事?論上說,這個人前生修過定,他修定所栽培的種子很有力量,現(xiàn)在稍為修行,以前的種子就發(fā)生作用而得禪——心一境性。前世修定的種子、定的功能,隨著你的心流到現(xiàn)在來,遇緣再現(xiàn),現(xiàn)在得到攝心的因緣,定就出現(xiàn)了,這叫作「心三摩地」。
觀三摩地的「觀」是觀察:我的心現(xiàn)在是掉舉呢?昏沉呢?抑或正明靜地修四念處觀呢?常當(dāng)要這樣警覺,這叫作觀。因這樣的正觀而得禪稱為「觀三摩地」。
其它經(jīng)論上也提到,未修四念處觀以前,要先檢查自己什么樣的煩惱偏重,是散亂心重?貪心重?瞋心重?或有別的業(yè)障?或是慢心太高?檢查之后,就修對治,使令心里面調(diào)和,沒有障道因緣,這時候再修四念處觀,心能夠正念有力,就容易成就禪。有些情況是,精進勇猛修四念處,智慧增長了,定沒有增長,所以定慧不平衡,慧多定少,這時候修四神足,增長定的力量,定力與智慧平衡了,就容易得解脫。
《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卷第十。(大正31,643頁下欄)
《雜集論》卷十。(大正31,740頁上欄)
IV‧2-4 五根與五力
五根與五力同是信、進、念、定、慧。
這五種稱為根,根是增上的意思,它有很大的力量,能使令我們修學(xué)的善根,漸漸增長堅固,所以稱作根。這與前面所講的四正勤一樣。修三十七道品時,先是精進勇猛地修四念處觀(四念處及四正勤);后來又加上禪的力量(四神足);但還是繼續(xù)修四念處觀,就有了信、進,以及念、定、慧了。初修時,也有此五法,但是不夠堅固。
IV‧2-4.1 信
信究竟是信什么?還是苦集滅道,你能相信世間五蘊是苦,世間有苦有集;出世間是滅、是道;蛘呦嘈乓磺蟹ǘ际且蚓売械,是畢竟空寂的,是無我的。在未修四念處觀之前,我們初開始接觸佛法,從語言文字上面的了解,對于佛法觀察世間現(xiàn)象的種種道理,有的人也會得到一點信心,例如世間事相的千變?nèi)f化是無常,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容易認同;但是這種信心不牢固。若能繼續(xù)學(xué)習(xí),多看佛教經(jīng)論,對于語言文字的佛法信心又增長了一點,但還是不牢固。若能修四念處觀,又修習(xí)奢摩他,有成就時,于定慧中所得的信心就與前面的不同,是更加深刻、更堅固的。對于佛所證悟的法、對于圣人成就的勝義,也有了真實的恭敬心。這種由自己修行而得的信心,就是五根中的信,它不同于由語言文字上所生的信心。
IV‧2-4.2 進
進實在就是四正勤,但這個時候是特別的精進而不懈怠,勵力勇猛的修行。
IV‧2-4.3 念
念是不忘失,不忘圣言。于精進修行之后,念力也大大的增長了。
IV‧2-4.4 定
定就是四神足,現(xiàn)在還是修定,這時定力也增長了。
IV‧2-4.5 慧
慧是觀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智慧,即是四念處中后二種念處。
由于信進念定慧很堅強,所以稱作根?梢哉f這時候的五根,是煩惱、魔障所不能屈服;日常中的貪欲、瞋恚等煩惱都不能夠勝過它。若是繼續(xù)修行,信進念定慧的力量可以降伏煩惱,可以降伏魔障,這時候就稱為「力」。
辨內(nèi)外凡位
三十七道品的修學(xué),在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的階段,尚屬外凡,若是成就了信進念定慧五根、五力,就進入了內(nèi)凡。以內(nèi)凡位的暖、頂、忍、世第一來配屬五根五力,暖、頂位成就五根;忍、世第一位成就五力。到了忍位時,雖然還沒有入圣位,但是他已決定不退轉(zhuǎn),《成唯識論》把忍位分為三品忍,中品忍兩剎那,上品忍一剎那,世第一一剎那,無間入于見道位,也就是得圣道了。
IV‧2-5 七覺支
「覺」字怎么講呢?從無數(shù)劫以來就在生死里面流轉(zhuǎn),現(xiàn)在忽然覺悟真理,如從大夢中覺醒過來,所謂「久處生死大夢,于今方覺真諦」,今天開始覺悟了這是怎么回事了,所以叫作覺。就像人睡眠覺醒過來,這時候入于圣人的境界了,所以稱為「覺」。見道位,在小乘佛法里是證須陀洹果;在大乘佛法,就是初歡喜地。
七覺支有七個支分,即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
IV‧2-5.1 念覺支
念,即是明記不忘,「不忘尊教」。什么是尊教?有兩種解釋:一、佛說的法門,你依著它來學(xué)習(xí),起修時,這個法門的情況在你心中明明了了,都能憶念。二、你受鄔波陀耶(親教師)或阿阇黎所教示者,就是「尊教」。你在行住坐臥中,心里面能把這個法門現(xiàn)出來,是名不忘尊教。
這里面應(yīng)注意的一點,就是修行的法門不是自己的虛妄分別,是佛菩薩所開示的,要根據(jù)這個法門修行,所以說不忘尊教。
IV‧2-5.2 擇法覺支
擇法:擇是觀察的意思。初修三十七道品時,修學(xué)四念處,要修不凈觀、修無常觀、修苦、修空、修無我觀;但是到了擇法覺支的修行時,沒有那么多的事了,只是修一個無我觀,或者是空觀。擇是智慧,就是無我智,是能夠透視人無我、法無我無漏無分別的智慧。法,即是凈慧所緣的空性。
在《阿含經(jīng)》中說,擇法覺支斷去了三種煩惱:
一、斷身見,即不執(zhí)著在色受想行識中有我可得,覺了五蘊唯是虛妄、不真實、因緣有、如幻如化,其中沒有一個真常不變的我。
二、斷疑,對于迷悟因果,猶豫而無法決定的情況也斷除了。有三種疑,即疑自、疑師、疑法。
三、斷戒禁取見,對于外道的修行方法,不再疑惑是對,是不對。也決定不再去學(xué)習(xí)外道的修行方法。
IV‧2-5.3 精進覺支
觀察無我的道理,是需要勇猛精進才成功的,不可以懈怠;是名精進覺支。
IV‧2-5.4 喜覺支
由于精進獲得了成功,就是從大夢里面覺悟過來,成為圣人了,這時候心里面大歡喜。大乘佛法里面說十地,第一地就是歡喜地,和這里說的喜覺支意思一樣。在小乘佛法中,就是證了初果圣人。大乘佛法中說,證入圣位之前,在勝解行位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長時期的努力,經(jīng)歷種種的艱苦,現(xiàn)在得到成就,心里面歡喜。
IV‧2-5.5 安、定、舍覺支
前面說喜,是證得圣位有所成就的歡喜。這里說輕安,是身體里面有了輕安樂。輕安樂從那里來?從禪得來。欲界的人得到禪,在他的色受想行識五蘊中,有了色界的地水火風(fēng),令他覺得快樂——輕安樂。然而還是在定中,心里面是明靜而住的,如果是須陀洹,應(yīng)是未至定。這時候,這位修行人雖然心里面有念、擇法、進、 喜、安、定,但是他心里面的境界是舍的境界。
舍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住。
心平等性,是不昏沉、不散亂,又能夠明明了了地,很寂靜。正直性,就是明靜的境界可以一直相續(xù)下去。無功用住,這時候他的心中一點顧慮也沒有,不顧慮我是不是還有妄想?會不會有昏沉來打擾我?他沒有這些顧慮。平常修行的時候,或者也能平等正直,但是心里面會顧慮,這樣的境界能不能持久?也許就昏沉了,或者要打妄想了吧?但是這個時候沒有這回事,稱為「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住」,是名為舍。
若有人問:修行初得圣道的境界是怎么樣的呢?得圣道的境界是不可言說的,強言之,就是念、擇法、進、喜、輕安、定、舍,這就是初得圣道的相貌。
IV‧2-6 八正道
前面說過,循此方法而修行可以到達涅槃,所以稱為「道」!刚故恰敢姷馈沟囊馑。入圣位的層次分為見道、修道、究竟道;道前還有資糧道、加行道。
IV‧2-6.1 資糧道
我們想要修行以前,先要準(zhǔn)備一下修行的條件,也就是積聚修行的資糧。前面說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屬于資糧道。
IV‧2-6.2 加行道
五根、五力是加行道,為了得入圣道,精進勇猛的修行,叫作加行道。
IV‧2-6.3 見道
七覺支是見道,這時候開始睜開眼睛了,有了慧眼能見勝義的佛法。那是離名言的。
IV‧2-6.4 修道
八正道是修道位,從這個時候開始修行圣道,由有學(xué)位而無學(xué)位。前面說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還是凡夫的修行;到七覺支時才睜開眼睛,才看見什么是道,但是還沒有完全成功,還要繼續(xù)修行。因為七覺支斷除了我見、戒禁取見、疑三種煩惱,但是貪瞋癡的煩惱在初果圣人都完全具足,還須要修八正道來除掉這些煩惱。
IV‧2-6.4.1 正見
八正道的第一個正見,就是七覺支的覺,也就是無我的智慧。見道的那一段時間,在小乘佛法中說一共有十六剎那。在見道的時候,是無分別的境界——無我的智慧與真如理性相應(yīng)——離一切分別,離一切相,這就是根本智。十六剎那后,或者他出定了,或者還是在靜坐,這時候他會憶念見道的形相,此時稱為后得智。根本智和后得智合起來稱為正見。
正見是圣人無漏的智慧。根本智也好,后得智也好,都是無漏的。無漏是沒有煩惱,是清凈的,是能真實覺悟一切法是因緣有的、無常的、無我的。這樣的智慧名為正見,是不退轉(zhuǎn)的。
IV‧2-6.4.2 正思惟
正思惟是屬于后得智的。見道的圣人于見道之后,為了能用語言文字把見道的相貌表達出來,則需要先思惟所見之緣起無常、無我之理,而后用語言文字表達,為弟子們開示無我、無常、空、不凈、七覺支等等的道理。
IV‧2-6.4.3 正語
能夠論議抉擇佛法的真義,開演見道的境界之語言,稱為正語。此時當(dāng)然是遠離了其它的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等等虛妄欺誑的過失。
IV‧2-6.4.4 正業(yè)
在人間修學(xué)成功得了圣道的圣人,還有有漏的身體存在,因此他需要乞食,或為衣服、飲食、臥其、醫(yī)藥等生活所需去求乞化緣。在化緣的時候,他對于自已的往來動靜,或者一舉手,或者一投足,一切行住坐臥的威儀中,他的內(nèi)心都能正知而住。
「正知而住」這句話很好,這也是修行的方法。就是自見其心,令心清凈,好像有一個監(jiān)視的人注意著你在干什么。這位修行人自見其心有沒有貪、有沒有瞋……, 照住自心,并且約束他,叫他明明了了、清清凈凈地相續(xù)下去,這叫作正知而住,也叫作正業(yè)。這個時候,雖然沒有靜坐修止觀,或許也做點雜事,但是他心里面總是正知而住,稱為正業(yè)。
IV‧2-6.4.5 正命
前面說乞食化緣是出家人的生活來源,或乞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等等生活所需,沒有非分不合理的貪求。我沒有飯吃,我就去乞食,沒有衣服就乞衣服,于維持生命所需的活動中,沒有虛偽,實實在在的,是名正命。
IV‧2-6.4.6 正精進
就是精進的修行。
IV‧2-6.4.7 正念
雖然是圣人,但是這時候修行還是不忘尊教,還是要根據(jù)佛的教導(dǎo)而修行,稱為正念。
IV‧2-6.4.8 正定
入圣位后的修行也要入定,攝心不亂地在定中修行。當(dāng)然,圣位以后的定還有深淺的不同。
IV‧2-6.4.9 結(jié)語
把八正道歸納來說,正見、正思惟屬于智慧,也就是毘缽舍那;正語、正業(yè)、正命屬于戒;正語里面有一部分也屬于慧;正念、正定屬于定;正精進則是在戒的基礎(chǔ)上精勤地修學(xué)定慧?偫ǖ卣f,是依止戒而精進地修定、慧,以斷除沒有斷盡的煩惱。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所系的煩惱悉數(shù)斷除以后,或者證得阿羅漢果、 或證辟支佛果、或者證得無上菩提究竟圓滿。這就是「道」。合起來共是三十七種。
四念處的修學(xué),里面有定也有慧,但以慧為主。四正勤是精進地修學(xué)四念處之意。四神足是在修學(xué)四念處中,加強止的力量,還是依此繼續(xù)修行四念處。得到了五根(內(nèi)凡位的暖、頂位)時,還是繼續(xù)增長四念處的修學(xué)。得五力之后,就是見道位——七覺支。見道后,還要繼續(xù)修四念住觀——八正道,從有學(xué)入于無學(xué)。這樣解釋三十七道品是小乘佛法的意思,屬于大乘佛法的《維摩詰經(jīng)》雖不同于小乘,但其意義還是相似的。
前說四無量心、四攝法和方便,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功德;三十七道品是菩薩自己修行的功夫,所以說三十七道品也是菩薩凈土的因行,當(dāng)菩薩成佛時,成就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的眾生往生他的凈佛國土。
V 回向心是菩薩凈土
回向心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
佛回答寶積長者子問佛國的因行時,先說三心,而后說六波羅蜜、四無量心、四攝法、方便、三十七道品。修這么多凈土之因,有了那么多功德,就要回向;叵虻囊饬x是很微妙的;厥腔剞D(zhuǎn),轉(zhuǎn)變一下;向是方向,也就是目的,轉(zhuǎn)變目的地叫作回向。
不相信宗教的人當(dāng)然是需求世間的五欲境界,他們的目的就是希望五欲的境界豐富、更豐富。不論是作那一行的,都是希望生活美滿一點、和樂一點;為什么要和樂呢?好讓大家能安下心來享受。這就是眾生的一個方向。
修學(xué)佛法的人方向要轉(zhuǎn)變一下,不要一心老在追求五欲。學(xué)佛的人不求五欲嗎?也不能一點都不求,因為還要維持生命體的存在,這在佛法上也是同意的。但是應(yīng)該抽出時間和精神做更重要的事情,成就無上菩提大般涅槃,利益一切眾生就是更重要的事。這是我們佛教徒的一個方向,所以叫作回向;叵蚩梢苑譃閮煞N:
V‧1 作功德后的回向
作了功德以后的回向有三種:第一種是作了拜佛、讀經(jīng)、懺悔、修六波羅蜜、四攝法、三十七道品等等的功德后。若是愿以此功德莊嚴(yán)佛凈土,愿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這就是回向。若說我為了得世間的五欲,那就是沒有回向,方向沒有轉(zhuǎn)變,還是原來的老家風(fēng);叵驘o上菩提,是第一種回向。
第二種回向,是愿以此修行功德利益一切眾生。但是這個說法與《大智度論》所說有些不同!洞笾嵌日摗氛f,你所作的功德實在是不能布施給眾生的,就好像說我作了罪,把罪送給別人一樣,是不可能的。那么,為什么能回向一切眾生呢?是所作的功德得果報時,你可以自由的處理所獲得的果報,可以分送給他人。這是慈悲心的作用。
第三種回向,是觀察所作的功德、能作功德的人都是空無所有,這叫作回向?qū)嶋H。實際是真實的境界,真實的境界是空無所有的如義。虛妄的現(xiàn)象看上去好像有,但是觀察它的真實性,其實是空無所有;叵?qū)嶋H也就是觀察所作的功德是因緣有的,所以是空的,能作功德的人也是空無所有的。這叫作回向?qū)嶋H,于功德無所著。
回向心是菩薩凈土的因行之一,菩薩成佛時,他得的國土具足很多很多的功德,這些功德怎么有的呢?是由回向來的。
V‧2 未作功德而回向
另外一種回向是沒有作功德,什么也沒有作,就在佛前發(fā)愿:「我愿得無上菩提,我愿度一切眾生,我愿斷一切煩惱,我愿學(xué)習(xí)一切佛法,我愿親近善知識,我愿學(xué)習(xí)圣道能夠順利,遠離一切魔障!咕驮诜鹎鞍l(fā)愿,這也是回向。
但是這個地方說的回向,是作了功德以后的回向。
V‧3 一切具足功德國土
「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這句話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上說得非常詳細。為什么能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呢?有的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他看見社會上有土匪、盜賊搶劫財物,作種種惡事。菩薩見到這個情形就發(fā)愿:「當(dāng)我成佛的時候,我的國土沒有盜賊!顾叩綍缫翱匆姸旧摺韩F,就發(fā)愿:「我將來成佛的時候,我的國土沒有三惡道!挂簿褪沁@位菩薩看見種種不如意的境界、或如意的境界,因而發(fā)愿,愿他成佛的世界有種種的清凈、種種的莊嚴(yán)。
V‧3-1 人莊嚴(yán)
前面說直心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凈土,菩提心是菩薩凈土、六波羅蜜是菩薩凈土,乃至三十七道品是菩薩凈土。這么多菩薩凈土,所表達的意義就是:菩薩成佛的時候,他國土的眾生都是有道德的人。文中沒有說到菩薩自己的依報國土是怎么回事,只說他成佛的時候里面的眾生是怎么回事——都是有道德的、清凈莊嚴(yán)的人。
V‧3-2 事莊嚴(yán)、法莊嚴(yán)
「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當(dāng)然包含人莊嚴(yán),但是還有其它的莊嚴(yán),其它什么莊嚴(yán)呢?就是法莊嚴(yán)、事莊嚴(yán)。菩薩成佛時所在的國土有佛和他的弟子在那里弘揚佛法, 那個世界有佛法的流行,這是法莊嚴(yán)。事莊嚴(yán)是什么呢?就是他的依報世界不像我們這個五濁惡世的境界,而是種種七寶莊嚴(yán)。我們讀誦《無量壽經(jīng)》時,對佛國的凈妙就能有所了解。
- 上一篇:維摩詰經(jīng)講記 佛國品 四
- 下一篇:妙境老和尚法語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