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守田人和國王
守田人和國王
林崇安教授
【前言】
一般人都認為宗教是「勸人為善」。這只是一個粗淺的看法,因為追究起來,善本身就有不同的層次,其間的差異非常的大,就像教育一樣,小學教育和大學研究所的教育,二者的訓練方式和重點就有所不同。佛法是站在究竟滅苦的立場來看待「善」的問題。善的問題也就是道德的問題,佛法將之歸類到三學中的「戒學」,如理而合法的,稱之為「律儀」,不如理、不合法的,稱之為「非律儀」。為何眾生會做出「非律儀」的行為呢?這是由于不能守護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這六根和外境接觸后會生起種種善惡的心理,所以這六根又稱做「六觸入處」。為了使眾生達成究竟的滅苦,佛陀引導眾生從「非律儀」走向「世間律儀」,再從「世間律儀」走向「出世間律儀」。由于佛陀能夠善巧地引導眾生一步步達成究竟的滅苦,所以被稱做「天人師」。以下舉例說明佛陀如何以譬喻講解不同層次的「律儀」。
【佛陀在阿含的教導】
有一時期,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里。園內(nèi)有比丘們在這兒修行著。每到黃昏的時候,比丘們都聚集在佛陀的面前,聆聽開示。這一天,佛陀說:
如果有比丘或比丘尼,眼根于色境生起眼識時,種種因緣產(chǎn)生了欲望、貪求、親昵、愛念、或者決定附著之處,便應好好防護自己的心。為什么呢?因為這些是令人恐怖畏懼的險道,有障礙、有艱難。這些是惡人所依靠的,不是善人所依靠的,所以自己應該加以防護。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如此。
這兒佛陀直接指出,當一個人的眼睛看到色境生起眼識時,如果順乎己意的就生起貪愛和執(zhí)著,逆乎己意的就生起嗔心和執(zhí)著,這種以習性直接反應出愛恨的心理,就是惡人所依靠的險道,這就是「非律儀」,這種心理是不對的,應該加以防護。同樣的,耳根聽到聲音、鼻根聞到香氣、舌根嘗到味道、身根碰到東西、意根想到種種的事時,如果生起貪愛和生氣,依著習性放任自己的好惡,這種行為就是「非律儀」,應該加以防護。佛陀接著用譬喻來說明:
就好比田里有好的禾苗,可是守田人卻懶惰放逸,讓關(guān)在欄中的牛跑出來偷吃禾苗。愚癡的凡夫也像這樣,六觸入處……乃至于懶惰放逸。如果田里有好的禾苗,守田人應內(nèi)心不懶惰放逸,不使關(guān)在欄里的牛只出來偷吃,假設走進田里,就將它驅(qū)趕出來。 所謂我們的心、意、識,多聞的圣弟子面對五欲功德(色、聲、香、味、觸)應當好好地加以守護,盡心止息貪愛、執(zhí)著。
這兒佛陀用譬喻來說明,守田人放任牛只偷吃禾苗是不對的,好好守護牛只才是正確的行為。同樣的,修行者要好好守護自己的六根(六觸入處),不可以對色、聲、香、味、觸等對象生起貪愛和執(zhí)著。這種以「阻止」的方式來守護,便是「粗品的世間律儀」。佛陀認為這樣的訓練是修行的起步,還要更上一層,所以接著說:
「如果田里有好禾苗,守田人能不懶惰放逸,看見欄中的牛跑進田里去,就立即左手牽著牛鼻,右手拿著木杖,捶打全身,驅(qū)趕出田。比丘們!你們?nèi)绾蜗肽?牛只遭捶打的苦痛后,從村莊至住宅,從住宅到村莊,還會像以前那樣跑去偷吃田里的禾苗嗎?」 比丘們回答說:「不會的,世尊!為什么呢?因為它想起以前進入田里遭受捶杖痛苦的緣故! 世尊說:「比丘們!對我們的心、意、識,也應像這樣,多聞的圣弟子對于六觸入處要極生厭離、恐怖,安住內(nèi)心,制伏此心,系念于一處。」
這意思是說,修行者遵守戒律時,還要運用智慧觀察:「惡行之后便是苦果」,違背戒律后所得的利益甚少,所得的苦果甚多,因而不再行惡,就像牛只知道偷吃禾苗后便會得到捶杖的痛苦,這種透過如理的思考而懂得守戒,便是「中品的世間律儀」。但是佛陀認為這樣的訓練還不夠,還要進一步觀察人間欲界的貪愛都是短暫而無常的,所以修行者對于自己的六根(六觸入處)和人間的五欲要生起厭離、畏怖,要修習禪定,制伏此心,系念一處,得到色界或無色界的安樂和寧靜。修行者
用色界或無色界的定心,制伏欲界的愛恨心理,這些心理一時不會現(xiàn)行了,這樣就擁有「細品的世間律儀」。一個能遵守「世間律儀」的人,就像是好的守田人,以世間的標準,算得上是善人了。但是,佛陀認為訓練到此還是不夠,所以,繼續(xù)以譬喻來說法:
過去世時,有一位國王聽到未曾聽過的美妙琴聲,生起了非常愛樂、貪著的心理,便問大臣說:『這是什么聲音?令人非常愛樂!』
大臣回答說:『這是琴聲!
國王告訴大臣說:『去把那個聲音取來。』
大臣接受命令,立即前往取琴過來,報告國王說:『大王!這就是發(fā)出好聽聲音的琴。』
國王告訴大臣說:『我不用這琴,去取先前聽見的可愛的琴聲來!
大臣回答說:『這琴是由眾多的部份組合而成的,有琴柄、有琴身、有琴柱、有琴弦、有琴皮,并有善巧彈琴的人彈它,具備眾多的因素,才能發(fā)出美妙的聲音,不是各部份組合不齊而會有音聲的。剛才所聽到的琴聲,久已過去,也轉(zhuǎn)而滅盡了,不可能再把它取來。』
這時,大王這樣說:『咄!何必用虛偽不實的東西!世間的琴就是虛偽不實的東西,它使得世人沉迷、貪著。你現(xiàn)在就把這琴拿出去,一片片的加以析破,丟棄到各方。』
大臣接受命令,將琴析為百份,丟棄到各處。
佛陀這一譬喻是說,有的修行人不斷的禪修,已經(jīng)壓伏欲界的貪愛,獲得寂止(奢摩他),生起禪定之樂,但是卻粘著在禪定的快樂之中,就像國王最初迷于琴聲的美妙之中一樣。為了破除這一迷戀之心,就要像大臣一樣,看清美妙的琴聲,是由眾多的部份組合而成的。禪修者要以內(nèi)觀(毗缽舍那)的智慧,仔細觀察禪定中的快樂感受,都是緣生而無常、無我的。當禪修者以智慧如是觀察時,仍是屬于上品世間律儀,還要努力達成止觀雙運,生起平等的正智,如實通達身心的無我,所以,佛陀繼續(xù)說:
如是比丘們!對色身、感受、想、思和欲求,要知道這些身心現(xiàn)象都是無常、有為、心愿所造、因緣所產(chǎn)生的,原先說這些『是我,是我所有』,而今看清這些都不是我、我所有。比丘們!應該生起這樣的平等正智,如實觀察這些身心現(xiàn)象。
此處禪修者要以智慧看清:
。1)從初禪到第四禪,所有的感受都是依于色身的。
。2)從初禪到滅盡定之間,大多會有「想和感受」的現(xiàn)行。
。3)將來所有感受的因,都是來自思、欲求和心愿。
如是觀察從初禪到非想非非想處的一切法,都是緣生而無常、無我。經(jīng)由不放逸力,禪修者生起平等的正智后,如實通達圣諦,當下永斷「見道所斷的煩惱」,破除我、我所執(zhí),獲得出世間的「有學律儀」;獲得有學律儀后,禪修者繼續(xù)用功,再以平等的正智滅除一切「修道所斷的煩惱」后,便證得出世間的「無學律儀」。證得「無學律儀」后,沒有比這更高的律儀了。佛陀的指引眾生,便是要達到這一究竟的層次,到達這一層次后拔除了所有的煩惱,超越了生死,不再輪回于苦海之中了。 佛陀講完經(jīng)后,所有聽講的比丘們都高高興興地遵行佛陀的教導。以上所介紹的這一經(jīng)是《雜阿含經(jīng)》的第1169經(jīng)。
【結(jié)語】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對眾生的開示,仍然生動地保留在《阿含經(jīng)》中,當日眾生的煩惱還是相同于今日眾生的煩惱;當日滅除煩惱的方法還是相同于今日滅除煩惱的方法。佛陀所教導的正法是適用于每一個人的。眾生眼中的「律儀」和佛陀眼中的「律儀」,是有深淺的不同!复制返氖篱g律儀」,是來自聽聞力!钢衅返氖篱g律儀」,是來自思維力!讣毱返氖篱g律儀」,是來自世間的修習力(指止或禪定)。「有學的律儀」和「無學的律儀」,是來自出世間的修習力(指止觀雙運)。一個能遵守「粗品和中品」世間律儀的人,以世間的標準,算得上是善人了。但佛陀指出,即使能遵守「細品」的世間律儀,仍然是處在生死輪回的苦海之中。所以,佛弟子們應往上致力于「無學的律儀」,這樣才能解決生死的問題。(《人乘季刊》29卷,第5期,2008)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
- 金剛經(jīng)感應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事跡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海回狂》白話解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