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金剛經 >

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洝穫魅胫袊,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詳情]

第13課丨能不能坐在床上念經?

第13課丨能不能坐在床上念經?

金剛經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yǎng)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一、一體三寶

  第十一講,《金剛經》的第十二品。十二品的內容大概是,我給它取的題目叫一體三寶。

  三寶有兩種,一種是住持三寶,一種是法相三寶。住持三寶是佛,釋迦牟尼;法,佛陀所說的四諦、十二因緣法;僧,舍利弗、須菩提等等十八羅漢、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那時、那地、那人出現在歷史長河當中,2500多年前由佛陀所組建的僧團所代表的僧寶在這個世間,代表著正法。正如上面所說的,2500多年前的事,佛已經不在了,佛陀所說的話隨著他的不在也消失了,佛陀的弟子們千二百五十人俱,他們也不在了,那我們應該怎么學佛?

  還好,還有另外的三寶。佛是殿堂里的佛像,我們憶持他老人家的樣子,以能夠向他學習,這是佛像;法,我們今天誦的《金剛經》就是法寶。雖然佛不在了,但是他說的話被后人記錄在經典當中,所以這是法寶;還有,僧,就是寺院里面的出家師父們,以及和合的修行團體。就這三寶。在去佛遙遠的年代,佛法仍然能久住于世的很重要的一個關鍵,主要是有法寶流傳在世。

  佛陀在世的時候,以佛為中心,佛陀滅度之后,以佛陀的弟子為中心在修行佛法。佛陀的弟子們又再次滅度了,傳說到了我們現在的所謂的末法年代,要以什么為中心呢?要以法為中心。我們這里的法就是《金剛經》。所以《金剛經》當中說:“當知此處一切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yǎng)。”有《金剛經》的地方,如佛塔廟。一體三寶當中,《金剛經》所在之處,是佛、是塔、是廟。

  佛是什么?2500多年前的佛,雖然他不在了,但是他說的話,他給我們傳授的了生脫死的方法在這個經典當中。所以我們讀誦經典,就如同見佛。見法則見佛。

  塔呢,塔是佛陀滅度之后,我們?yōu)榱思o念、為了懷念釋迦牟尼佛,為了向佛陀更好地學習而建起來的,便于人們禮拜,便于人們向他學習的另外一個標志,是這樣一個標志。

  而這里的廟,我們在“碎碎念”當中說了,寺院有很多名字,寺、廟、剎、院等等。廟其實是中國人供奉祖先的地方,后來演化成儒家文化的很中心的一個修學場所,代表著中國文化精神的地方,后來慢慢慢慢的變成了出家人修道的地方,代表著僧寶。

  而這里經文當中所說的是,如佛塔廟,有經典的地方,就跟有法、有佛、有出家人一樣,要恭敬它,禮拜它,受持它。佛法當中是有一份恭敬,就一份收獲,有一份信解,就會有一份自在,有一份放下。在恭敬、信解基礎之上明了法義,然后有一份放下,就朝解脫邁進一步。

  所以經典里面,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說的這個。所以,具體到《金剛經》,這段經文所說的是,去佛遙遠的年代,作為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恭敬受持經典。

二、受持經典

  這里面有有幾個含義,第一個,最好的恭敬受持就是每天讀誦。深解義趣,能夠了解到經文當中所說的對我們有幫助的話。

  最近半山這邊有一個30歲不到的小姑娘,她因為碰到點事情以后產生了焦慮,一開始是焦慮,后來想遏制住,遏制不住焦慮以后,內心當中更加混亂,覺得自卑,覺得內心有很大的挫敗感。她來到這邊以后,就跟我聊天,聊了以后我就跟她講,回去念《金剛經》。

  她半個月的《金剛經》念下來,那天打電話來說:“師父啊,雖然《金剛經》當中說的我不懂,但是,我好像覺得《金剛經》就在叫我放下,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嗯,她進步了。我說:“你現在心情有沒有好一點?”“我覺得,要放下了,就好多了。”她說,“《金剛經》當中說,凡夫之人以為有我,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哎呀,我覺得自己雖然是個凡夫,但不要太當真就好了。”

  對呀,凡夫之人以為有我,只是自己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其實不那么嚴重。你看,讀了經以后,哪怕信解這一點點,她一下子能夠把自己原來那個小我放下來,回歸到生命本來的狀態(tài),不那么執(zhí)著了,她就自在了。

三、恭敬經典

  當然,談到受持經典當中,除了我們每天的讀誦,我們還要聽法師講,還要去抄寫、理解、運用。關鍵要運用上,哪怕是錯誤的應用,比不用要好。沒有哪個人第一次燒飯不燒糊的,燒過幾次糊的,后面就會燒飯了,這很重要。

  當然,在受持信解經典上,我們要提到,經典放在家里,一定要放在干凈整潔的地方,放在高處,不要放在低處。還有衣衫不整齊的時候不要念經,你不要穿個浴袍去念經,這要不得,不恭敬。有一分恭敬,才會有一分收獲,沒有恭敬,散亂心是不會有收獲的,反而對你的信心會有影響。

  有人經常問:坐在床上能不能念經?如果你家里只有床,坐在床上是可以念經的。如果你家里面還有一個桌子,坐在床上,就不能念經。經文不是我們的枕邊書,不是心靈雞湯,它是了生脫死的指南。如果你不把自己的生死當回事,生死是了不了的。你要把自己當回事,慎重、認真,并且恭敬去學習佛陀的教導,那人生才會有大的進步。對法義的恭敬,對不學佛的人來講,我們講隨緣自在,怎么樣都好,但對于已經進門的各位來講,對法的恭敬、對三寶的恭敬程度,決定了你們在這條路上能走多遠。

  對三寶的恭敬程度,決定了你們能獲得多少法益,這是確實的。因為《金剛經》當中的空,它不是無緣由的空,而是建立在你能夠恭敬受持的基礎之上,加一點點隨緣。恭敬可以,執(zhí)著就不好。但是,你因為說不要執(zhí)著,連起碼的恭敬都沒有了,這樣學法是很難進步的。

  所以在這個年代學佛,在這一品當中,我們需要特別注重學習恭敬、供養(yǎng)、受持。經文當中說:“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這個話就是對初學者講的。對剛剛拿到經文的人講的,沒有恭敬,很難有很大的進步。

原標題:《金剛經的秘密》第13課丨能不能坐在床上念經?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那一座廟

精彩推薦